> 首页 > 军事 > 历史 > 秦晋崤之战赏析

秦晋崤之战赏析

来源: 时间:01-30 手机版

秦晋崤之战赏析  

秦晋崤之战赏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它不仅在史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左传》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善于记事和善于写人两个方面。《秦晋淆之战》作为《左传》中的杰出篇章,非常典型地、完整地体现出《左传》的艺术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晋淆之战》就象一个《左传》艺术的「微雕」,如果我们把它加以「放大」——对它的写作艺术进行一番剖析和探讨,就可以更为清楚切实地了解《左传》在叙事、写人两个方面的艺术特点。

首先看叙事方面的特点

《左传》善于记事,它已经从《春秋》那种「断烂朝报」式的大事记,发展成为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这是从简单的历史记事到光彩闪烁的历史文学的一个飞跃。《左传》的善于记事,还尤其表现在善于记叙军事战争方面的事件。春秋是大国争霸的时代,群雄逐鹿,战争频繁,《左传》以很多篇幅描绘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古代战争的活剧。《春晋淆之战》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幕。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解决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在战争时期,各方面的矛盾斗争特别地错综复杂、尖锐激烈。《左传》既能够简炼、清晰、严谨地写出战争的全过程,又能够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通过具体描写使得重点突出;既能够表现出复杂纷繁的矛盾斗争,写得波澜起伏,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又能够反映出战争中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完整地记述了许多战例,以至后人千百年来还将《左传》作为一部兵书来研读和运用。

秦晋之间的这次战役,涉及的矛盾是极为复杂的,这里有秦与郑、秦与晋、秦与滑、秦与周的矛盾;在秦的一方,有出师和反出师的矛盾(表现为秦穆公与蹇叔的矛盾),有欲胜反败的矛盾(表现为秦穆公与孟明的矛盾);在晋的一方,有主张伐秦与反对伐秦的矛盾(表现为先轸与栾枝的矛盾),有释放秦囚与反对纵囚的矛盾(表现为文嬴、襄公与先轸的矛盾)等。但是,作者在写这矛盾极为复杂纷纭的历史事件时,却走笔从容,做到了简练清晰,重点突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这并非易事,需要很高的技巧。应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归功于作者严密精巧的布局谋篇。

 (一)抓住主线,突出主线

能不能把事件的复杂内容记叙得条理清楚,至关重要的是,认识上要抓住事件的主线,写作上要突出事件的主线。所谓事件的主线,就是事件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发展过程。

《秦晋淆之战》所以能把错综复杂的战事记述得明了有致的原因正是在这里。它抓住了事件的主要矛盾——秦晋之间的矛盾,写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的生动过程,以此为线,如长藤牵瓜贯穿于始终,把从属的其他矛盾组织进去,人物的出现、情节的发展、时间的迁移、地点的变换等等都围绕这条主线来安排,形成以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为顺序而展开的纵式结构。短短的一千字左右,就把复杂事件记叙得清清楚楚。

 《秦晋淆之战》的结构完整、严谨、巧妙。它可以分为五大部分:

文章一开始的序幕部分就抓住了主线,晋公显灵,卜偃传命,暗示了秦晋矛盾。有的文选在选用这篇文章时删掉了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有迷信色彩。这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考虑的。但是,若从艺术形式篇章结构上看,这一段是不宜删除的。删掉了这一段,就成了一开始出现的是秦郑矛盾,从而使主线模糊不清,容易让人误解为作者在结构上的疏忽。再者,这一段神奇地预示了战事将起,渲染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浓烈的战斗气氛。

文章的第二部分写的是穆公拒谏,蹇叔哭师,第三部分写的是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这两部分虽说写的是秦伐郑,主要是秦郑矛盾,但是从蹇叔的劝谏中,明确地指出了晋将借此机会攻秦,而秦必败于晋人手中,所以,秦郑矛盾不过是秦晋矛盾的引线,主线仍然是秦晋矛盾。

文章的第四部分,正面揭开了秦晋之间的矛盾,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先轸论战,晋败秦于淆,本来此次战争的记叙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即襄公释囚,穆公自责。这个尾声决非“蛇足”之笔,它表明这次战役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秦晋矛盾的完结,而是它们更加激烈的矛盾的开始,让人如闻天边隐隐滚动的雷声,预报了秦晋间一场新的战争的暴风雨即将到来。

(二)情节错落,故事曲折

主线单一的纵式结构,并不意味着文章僵硬刻板,平铺直叙。恰恰相反,它是富有技巧性的。这种技巧性集中表现在材料的选择截取和排列组合上。《秦晋淆之战》在这一点上,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剪裁材料和组织结构的艺术。

如果说秦晋淆之战是一个大故事,那么这个大故事又是由哭师、观师、犒师、败师、释囚等几个小故事相套合而成的。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恰如其分地运用了事件本身所提供的波澜,将泰晋双方的矛盾,多角度地巧妙穿插,使情节错落,曲折多姿。

文章一开始,镜头对着晋国。这是晋国的大丧之日,臣民哀痛。但忽然文公显灵,风云突变,显示了一场战争的先兆。然后,镜头转向了西边的秦国,杞子密报,穆公拒谏,秦师浩荡东征伐郑,照应了前文。进军途中,秦师遇到郑商人弦高,镜头转而对着郑国。郑穆公使视客馆,皇武子下逐客令,使孟明只好灭滑而还。然后镜头一跳,又对着晋国,先轸论战,晋君发命,终于败秦于淆。最后镜头又回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秦国,戏剧性地结束了故事。这种时间、空间的转换、跳跃,不仅使故事省略了大量的一般过程的记叙,突出了矛盾主线,而且使文章正反、扬抑、张弛、开合变换自如,形成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势,获得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重点鲜明,反复照应

在全文的若干小故事中,作者不肯分散地平均地使用笔墨。事件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总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文章的布局上也要根据需要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事例,它是表现作者思想的核心材料、骨干材料。突出重点的方法,一个是详写,一个是反复照应。

在《秦晋淆之战》中,重点材料显然是蹇叔哭师,作者集中笔墨,写得淋漓尽致,十分精彩。历代许多文选,如《古文观止》,就只选了这个片断。蹇叔反对伐郑,这是秦国内部矛盾的主要之点。他透彻地分析了秦师必败的原因,而这分析就成为后文的伏笔,秦师东出后处处回应上文。如王孙满观师说的一番话,就从秦师「轻而无礼」的角度对蹇叔观点的补充和肯定。又如弦高密报郑国,郑国下逐客令,就应验了蹇叔的「远主备之」、「郑必知之」的分析;而晋先轸论战伐秦的第一句就是「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再如晋终于打败秦师,活捉三将,又验证了蹇叔「晋人御师必于淆」,「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的预见;最后秦穆公悔过的第一句话也是「孤违蹇叔」。这样,对蹇叔哭师的反复照应,不仅使文章重点鲜明,首尾贯通,结构严密,而且更重要的是,突出表现了作者从政治上对秦师不义之战的谴责,从军事上对不可「劳师袭远」,「骄纵轻敌」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总结。

 再看写人方面的特点

《左传》善于写人,如果说《左传》的叙事艺术较之它以前的史书有一个飞跃,那么,可以说它在写人方面又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左传》中所写的人物,不是叙述事件当中陪衬的、被动的角色,而是影响着事件进程的一系列血肉丰满的生动形象。《左传》的善于写人,还尤其表现在善于写处在战争各个方面、各个部位上的人物,善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通过典型事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乃至细节,刻划出人物活生生的个性。春秋时代,与频繁的军事斗争紧密配合的频繁的外交斗争,对于矛盾斗争中人物外交辞令的成功描写,是《左传》刻划人物的又一重要手段和特色。

《秦晋淆之战》和《左传》中的其他篇章一样,是以记叙事件为主的。本来,以记叙事件为主的文章不同于以写人为主、为人作传的文章,它不着重于哪一个人物的深入刻划,而只是对事件所涉及的人物作必要的较为简略的交代。但是《秦晋淆之战》却用简炼的笔法,生动地勾勒出如秦穆公、蹇叔、王孙满、弦高、皇武子、先轸、晋襄公、孟明、文嬴、阳处父等人物群象。虽然每个人都着墨不多,有的只是寥寥一两笔,但是却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其奥妙是什么呢?这就是文章通对人物的具体的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刻划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如王孙满的年幼而聪明敏锐,弦高的爱国和机警应变,文嬴的人在晋而心在秦的特殊地位,阳处父的解下左骖以诱捕孟明等,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里,拟特别地剖析一下文中对两个国君——秦穆公和晋襄公,两个大臣——蹇叔和先轸的对比鲜明的个性描写,以及对弦高、皇武子、孟明的富有个性特点的外交辞令的描写。

(一)对两个国君的刻划

秦作为西边的一个小国,是在秦穆公当政时才逐渐强大起来的。秦穆公广集人才,重用贤能,雄心勃勃地要在中原争夺霸主地位。因此,在当时的霸主晋文公刚死而又得到杞子从郑送来的密报时,他认为时机成熟,便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他原以为会得到重臣的支持,所以他去询问蹇叔,但是蹇叔却劝阻他伐郑。他当时称霸心切,拒不纳谏。这边大军整装待发,那里蹇叔却在痛哭失败,穆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从牙缝中迸出刻毒的诅咒:「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固然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的刚愎自用、凶狠狰狞的面目,但却也表现出他争霸中原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后来,果然应了蹇叔的预言,在全军覆没的惨重失败面前,穆公才清醒过来。他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引咎自责,悔恨不已;他依旧重用孟明,又显示了一个能逐鹿中原的国君的明智和气度。虽然作者在文中对秦的不义之战持否定态度,但他仍能忠于历史,写出了人物的多重性,秦穆公毕竟是春秋时期一个比较杰出的国君,他终于成为霸主,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晋襄公则不然。襄公的父亲晋文公是春秋时继齐桓公之后的一个威名赫赫的霸主,但他的儿子却不象父亲了。对于是否伐秦他没有主见,后来同意了先轸伐秦的主张。但是当将士们在战场上拼力俘获了秦的三员大将时,他却又听从了文嬴的请求,糊里糊涂地放虎归山,后来经不住先轸的责骂,又派阳处父去追赶,可是已经晚了,以至造成了「一日纵敌,数世为患」的恶果。文章中仅用「公许之」,「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公使阳处父追之」三笔,就活画出了一个优柔寡断、无智无谋的窝囊国君的形象。晋国就是在他手中开始衰弱下去的,三年之后终于被秦打败,逐渐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二)对两个大臣的刻划

秦的蹇叔和晋的先轸,都是本国的元老重臣,他们都忠于各自的国家,都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卓见。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却大相径庭。

蹇叔在穆公不听劝告孤意伐郑时,他一哭再哭,发自肺腑,哀切动人,表现出他对秦国的一片忠心和一片深情。而先轸在襄公放走秦囚时,却是盛怒之下,不顾君臣尊卑的礼仪,在朝廷上公然直呼文公夫人为「妇人」而且「不顾而唾」,表达了对文嬴、襄公纵敌的鄙视和愤怒。他对晋国的至诚,是通过他粗豪刚烈的个性表现出来的。

作者对这两个元老重臣的对比式的刻划,符合二人的阅历身份,是很真实的。蹇叔原是宋国人,他是百里奚推荐来到穆公身边的,因此,他虽然忠心耿耿,却总还是小心谨慎,除了直言相谏之外,只能是以痛哭倾吐忠心。而先轸是晋文公重耳得国之前在外逃亡十九年中一直跟在身边的五贤士之一,在文公争霸的决定性的一战——晋楚城濮之战中,曾出谋定策,并身任中军主将立了大功,他是和晋国长期休戚与共的老臣宿将,所以他才敢在新君襄公面前大发雷霆。蹇叔的「哭」,先轸的「呼」和「唾」,这几个细节把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的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三)外交辞令的描写

善于写外交辞令是《左传》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刘知几《史通·言语》称之为「语委婉而多切」。《秦晋淆之战》中有三段外交辞令,因为人物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处境不同,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实在是非常出色。

弦高是郑国的一个爱国商人,他在「将市「的途中遇到伐郑的秦师,急中生智,一番犒师的辞令,说得是那谦恭有礼,热情周到,同时柔中有刚,明确暗示出郑国早有准备,决心迎战。弦高意在言外的话语,使孟明逡行不进,领师而回。

皇武子是郑国的大夫,他奉郑君之命,告诉戍郑的秦大夫离境。皇武子的话,说得是那么抱歉客气,但又代表了国家,严峻地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下了冷冷的「逐客令」。皇武子辞杞子的一段话,是旁敲侧击,使杞子等人感到无形的威压,只好仓惶出逃。

孟明是秦国的猛将,他被晋俘获又被释还,死里逃生,复仇心切。所以当阳处父追来时,他在舟中讲的话,表面看来是「君惠」不离口,那样感恩戴德,但是内中却隐伏着报仇雪恨的切齿誓言,嘲笑了晋君放虎归山的愚蠢,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企图,流露出侥幸生还的得意心情。孟明拜赐的一段话是绵里藏针。果然,三年后,秦穆公用孟明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宫及郊,晋人不出,遂至茅津济,封淆尸而还」(《左传》鲁文公三年),验证了孟明三年报仇的誓言。可见,孟明拜赐这段外交辞令对刻划人物性格,表现秦晋之间的矛盾,有其特殊的作用。

可以说,构成人物形象的生命在于人物的个性。如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人物也有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的关系问题。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造成了个性。这种哲学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用到文学与写作上,用到描绘人物形象上,则正如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所说:「最要紧的是写出这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描写出那人的个性。」而后人的这些真知灼见,正是从包括《左传》在内的古今中外的名著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秦晋淆之战》所以能活灵活现地描绘众多人物,正是因为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个性,而且通过行为、语言和细节准确地表现了此人物区别于彼人物的特殊之点。当然,这些个性和特殊之点,又包含着那个时代的共性和普遍性,因而作品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灿烂的历史画卷。

《秦晋淆之战》确实不愧为《左传》艺术的「微雕」。「见微而知著」,通过对于它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认识到《左传》作为历史名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要说服别人,得先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我在中学读书时,最讨厌的事情之一,是被迫听演讲。从校长、主任到官员或嘉宾,算不清多少大人们在台上长篇大论,我在底下或坐或站,心中充满了不耐烦。

    不是没有试图认真听听他们在讲什么,但听了却只会让自己更毛躁更不耐烦。听了几次,我得到了让自己觉得既无奈又生气的结论:这些大人们只讲两种内容,要不然讲我早已经不晓得听过几百遍千篇一律的话,要不然就是讲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也因而少数一些演讲场合,我认真听了,台上讲者讲得不是那两种内容,就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与影响。例如说我一直记得高中一年级,在建中燠热的庄敬楼四楼,听了朱西宁老师的演讲,讲题是「文学与社会」。老师顶着一头银白的头发,面容祥和,说话的速度缓慢,而且没有什么手势,讲着讲着,十多分钟后,我左右座位的同学都逐渐沉入梦乡,我却精神愈来愈好,坐在椅子上的身体忍不住向前倾,恨不得将朱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抓进脑中,都记下来。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一席话,讲什么是社会,人对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责任,文学又应该和社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几天之后,我和两位高二学长,还特别跑到台大文学院去。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进入台大校园,根本弄不清方向,沿路问了好几个人,文学院都是女学生,学长害羞不敢去问,硬推我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间楼上的大教室。朱西宁老师要在那里演讲,讲题还是「文学与社会」,讲的内容和在建中讲的大致相同,然而我还是一句一句听得兴味盎然。

    这样的经验让我有了深刻的领会,并且随着岁月而愈加明确。我领会到过去我们不幸听了多少不认真、不及格的演讲,破坏了我们听演讲的胃口,甚至进一步破坏了我们听演讲的能力。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普遍对于口语表达的要求标准很低,很多人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好好准备,就大剌剌上台讲话了。

    演讲有些很基本,但同时也很严苛的条件。首先,演讲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说服动机」。站在台上,他不只有话要说,而且内心有着饥渴希望大家听进去他的话,被他说服,因为他的一番话而改变想法或改变行为。

    要说服别人,那就先得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很不幸的,有太多人上台只是在耍耍威风,东捡西捡一些别人讲过的话,其实没有自己的想法,脑袋是空的,心是虚的,怎么可能给一场有力的演讲呢?

    要说服别人,就要用听众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更重要的,还得表现和听众沟通的诚意。我们被迫听过的许多演讲,讲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和台下的听众沟通,他只在意单向的用命令的口吻将他的结论丢出来,就要人家接受,怎么可能成功?

    要说服别人,演讲就一定要有价值内涵。要有一种热情在言语中跃动,隐隐约约表现着:「我相信这样是对的,所以希望你们也能感觉到这样是对的。」内中必然有是非对错的论辩,不然就算过程再怎么吸引人,听众被逗得很乐,全无冷场,可是演讲完了就完了,没有人因为演讲而有什么改变,那也不会是成功、有意义的演讲。

    真正好的演讲,可以一听再听,更可以让人一想再想。里面有股神奇的力量,让某些句子一直在你脑中心中回荡,迟迟不去,你不是听了一场演讲,而是会有好几天你活在那演讲的内容里。

    只有当你体会到了那股力量,你才真正听到了一场演讲,你也才有机会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如何藉由演讲影响别人的人。面对面、口语的互动,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沟通方式,也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感染效果最大、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我们有理由担心,这样的基本能力似乎正在快速退化中。许多下一代的年轻朋友们愈来愈不习惯和人当面谈话,用谈话的方式说服、影响别人,他们在人前很沉默,一定要「宅」在家里对着电脑萤幕,才有办法以打字的形式滔滔不绝。更夸张的现象是;几个朋友明明都在教室里,却不是彼此说话聊天,而是每个人各自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把要说的话放在「脸书」上交流!

    在成长过程中,为保留、精进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做些努力,绝非坏事。至少让自己在未来需要上台演讲时,可以不要讲那些令人厌烦、空洞平庸的内容吧!

    一种努力的形式,当然是看看第一流的演讲长什么样子。选在这里的文章,都出自历史上发生过的精彩演讲。我尽量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面向、乃至于不同的价值态度,来选取文章。里面有几篇文章的立场,甚至是明显违背我自己的信念的,但我追求的,本来就不是让读者将这些内容当作现成的答案来阅读吸收的。

    我期待读者认真想像这些话语被以演讲形式表达时,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我期待读者开放地去感受含藏在这些内容背后的人的感情,致力于要让别人接受他想法的热切诚意。

    我期待读者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换作是我,我会怎么想,又会用什么样的言词来表达我的想法呢?

    大部分的篇章,原来都不是用中文书写的,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佚失了许多口语演讲的生动流畅性质,因而我也期待那些被书中内容激发起好奇兴趣的年轻读者,会愿意积极培养自己的外语能力,有朝一日可以超越限制,直接以原文领受这些演讲的精采美好。

      字词形音义  

      1.执事

      词语

      词义

      执事

      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供使唤差遣的人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有职守的人朝之执事,亡非同类(汉书王莽传上)

      对人的敬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陪(音ㄆㄟˊ)

      字形

      字义

      重叠的土堆陪,重土也(说文解字)

      伴随、伴同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

      辅助陪辅朝廷之遗忘(杨恽报孙会宗书)

      增益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通「赔」,损失、亏损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3.行李

      词语

      词义

      行李

      使者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行旅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蔡琰胡笳十八拍)

      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整理行李

      字源解说:亦作「行理」。杜预注:「行李,使人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李假借为理,实为吏。」

      4.共

      字形

      字音

      字义

      ㄍㄨㄥ

      本义是供奉不共神祇(国语周语)

      通「供」,引申为供给、供应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恭敬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贾谊吊屈原赋)

      ㄍㄨㄥˇ

      通「拱」,环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ㄍㄨㄥˋ

      跟、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字源解说:说文解字:「共也。从廿廾。」金文编:「共,两手奉器,象供奉之状。」

      5.济

      字形

      字音

      字义

      ㄐㄧˇ

      本义是济水济水源出赞皇山(穆天子传)

      ㄐㄧˋ

      渡河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ㄐㄧˋ

      成,成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帮助、救济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马中锡中山狼传)

      6.版(音ㄅㄢˇ)

      字形

      字义

      筑墙用的夹板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时写字用的木片谢(安)送版使王(献之)书之(世说新语方正)

      印刷用的底版木版、石版

      引申为书籍印刷一次之称初版、再版

      7.厌(音ㄧㄢˋ)

      字形

      字义

      通「餍」,饱或储百年之余,或不厌糟糠(桓宽盐铁论)

      引申为满足贪得无厌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厌恶、嫌弃不厌其烦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论语宪问)

      8.封(音ㄈㄥ)

      字形

      字义

      名词,疆界又欲肆其西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开辟疆土既东封郑(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引申为分封土地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苏洵六国论)

      引申为给予封号或官爵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引申为封闭籍吏民,封府库(史记项羽本纪)

      引申为天子筑坛祭天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管子地数)

      引申为限制故步自封

      坟墓后之人尚保其封树(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

      字源解说:,金文的「封」字,像一只手植树土上,以明经界。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作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说文解字:「封,爵诸侯之土也。」

      9.阙

      字形

      字音

      字义

      ㄑㄩㄝˋ

      本义是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郑伯享王于阙西辟(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引申借指天子宫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ㄑㄩㄝ

      通「缺」,缺口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江水)

      通「缺」,过失、缺点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通「缺」,损害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通「缺」,缺少荷人、郑氏之事,阙而弗录(连横台湾通史序)

      ㄐㄩㄝˊ

      通「掘」,挖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辨析:「阙」的本义是宫阙,「缺」的本义是器破。宫阙的「阙」不能写作「缺」。阙、缺两字虽然都有「缺点、过错」的意义,但在古代习惯上常写作「阙」,少作「缺」,如:拾遗补阙。

        相关推荐:

        西汉的开国元勋——樊哙

        疆域广阔的元朝是如何灭亡的?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三国猛将吕布的死因

        东吴大都督周瑜的死因

        蜀国名将关羽的死因

        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

        标签:

        声明:《秦晋崤之战赏析》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