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高校 > 实锤!这7所双非院校就业好

实锤!这7所双非院校就业好

来源:网络 作者:炳哥经济学考研 时间:03-03 手机版

很多同学心里都有一个名校梦,但到了现阶段,211财经名校和清北上交对于之前没复习的同学很有难度,像暨大、中大此类的,考上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要换院校,还是建议换参考书相似的财经类或非财经类的双非院校,这些院校在所在的地区有着很强的就业优势,

如果到现在有同学还不知道报考哪个学校,对于择校非常迷茫,可以直接以下面7个双非院校为准,毕竟数据都摆在哪儿。

再者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就业薪资数据只是个平均值,可以理解为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只要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能力强一点,这些并不能成为制衡你发展的数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比很多985都要高,入列高校24所“万元户”之一。2020届该校硕士毕业生共计944人,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1.84%。

各学院就业率

2020届毕业生职业分布中,从事金融业务的人数最多,研究生为 31.77%。

2020届毕业生职业分布

在具体的就业行业中,硕士毕业生从事货币金融服务业的最多,占比21.81%。

2020届就业前十行业

2020届毕业生平均月薪7590元,本科7000元,硕士毕业生8125元,但据中国薪酬网统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平均月薪10040,两者之间的数据存在差距。

2020届毕业生中,共有330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比10.4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96)

2020届毕业生总计3751人,就业率为91.1%,其中硕士研究生共 1194 人,就业率为 95.23%。博士研究生共 45 人,就业率为 100%。

2020届硕士就业单位性质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最高,占到49.14%。

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华北为主,本科约88.36%,研究生约79.98%。

2020届毕业生转正后的平均年薪,硕士129000元/年,月薪约10750元,博士139400元/年,月薪11616.67元。

2020届毕业生签约人数较多的单位:中国银行(79人)、中国工商银行(46人)和北京银行(37人)排名前三。

浙江工商大学(396)

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为4700人,其中研究生110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3.57%。

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74%,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4.86%。

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集中,位列前三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18.12%)、“金融业”(占比15.99%)、“制造业”(占比8.72%),学校办学与市场需求契合度高。

毕业生就业集中度较高的是银行、会计事务所、信息技术等单位。

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为463人,占单位就业毕业生的14.74%。

2020届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7893元(据中国薪酬网统计数据,2020届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8928元,官网数据与中国薪酬网两者之间的薪酬差异较大)。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有 3818 人,研究生 1016 人,占 26.61%。

2020届研究生就业率为 94.59%。

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其他企业(49.21%)、国有企业(29.68%)为主。

2020届毕业生中,进入金融业(23.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30%)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52%)的比例较高。

2020 届研究生转正后平均税前起步年薪为 11.83 万元,月薪约9858元。具体来看,42.55%的毕业生年薪分布在 5—10 万元,占比最高;其次有 36.17%的毕业生年薪分布在 10—15 万元。

浙江财经大学

2020届浙江财经大学毕业生共有3790人,研究生390人,占10.29%。

2020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82%。

2020届毕业生,硕士就业单位性质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另外就业行业以金融业占比最大,硕士达到37.5%。

北京物资学院(396)

2020届毕业生共有169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63人。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10%。

在硕士毕业生签约单位中,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其他企业占有52.99%的比例,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9.49%。

2020届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10.15万元,月薪约8458元(据中国薪酬网统计,北京物资学院2020届平均月薪7899元)。

本科年薪

硕士年薪

江西财经大学

2020 届硕士毕业生 1653 人,就业人数为 1349 人,就业率为 81.61%。

2020届硕士经济类专业就业率90.79%

2020 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中,其他企业就业479 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 34.31%;国有企业就业 449 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 32.16%。

2020届毕业硕士在就业行业中,人数最多的为银行服务,共计 313 人,占就业人数比 22.42%。



这几所被低估的双非财经类院校,个个堪比211!

提到财经院校,大多数人会想到上财、央财等211院校,但是同样有一些财经院校虽然名气可能会稍弱,但在薪资,就业等方面,却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它们的实力并不比一些211综合性院校差,可以考虑尝试。

01

江西财经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年复试分数线:会计学院224分;会计发展研究中心176分;深圳研究院170分

2020年会计硕士拟招收200人左右。

推荐理由

1、江西财经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在国内名列前茅。2019年最新的财经类院校榜单中,江西财经大学位列第7名。

2、江西财经大学于2007年开始招收在职单证MPAcc学生, 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双证MPAcc学生。

3、2017年,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被评为5星级水平,全国排名第9位。

就业发展

江西省在南方不属于就业热门的城市,但是,每年约有43.61%的毕业生在江西地区工作,可以看来,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业生可以去银行等国家单位上班,也可以去大中型企业,还有个别事务所等等。

从就业前景来看,江财的会计还是非常值得考的。未来不管就业还是创业,都不错。虽然江西不属于热门地区,但江财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比例约占47.49%。可以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就业。

02

浙江工商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复试分数线:213/42/84

2019招收全日制67人,含推免8人

学制2.5年,学费1万/年非全日制计划招生67人,学制2.5年,学费8万/全程。

就业发展

就业地域:主要在浙江省内就业,比例为83%。杭州66%,宁波7.5%、嘉兴5.6%。其余依次:上海17.2%,广东2%,江苏1.6%。

就业行业:IT业19.1%,金融12.4%,制造业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1%;教育6.3%,公共管理5.4%,科研服务5%。毕业生主要赴银行、金融、保险、互联网、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就业。比如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03

天津财经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复试分数线:230/42/84

2019年招收全日制184人,学制2年,学费1万元/年;非全日制36人,学制2年,学费2.5万元/年。

推荐理由及就业发展

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一抓一大把,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在天津找个工作一点都不难。

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去银行、企业或者研究所工作。据统计,现在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去银行,银行工作稳定、环境安逸、工资待遇不错。比如说:浦发、招商、渤海这些银行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中国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 证券公司有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等。还有很多国企如中铁十八局等等。

想学计算机专业?这些“双非”院校实力不容小觑

互联网时代,什么专业最受考生青睐?毫无疑问计算机专业算是一个。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大,无论私企、银行还是公务员都有用人需求,整体薪资待遇可观,工作环境相对一些工科专业较好。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的薪资收入导致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在考生志愿填报时热度高涨,随之而来的是专业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

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有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然而计算机类专业强势院校又多为985,211大学,水涨船高的录取分数线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那么分数不够的同学,又想报考计算机专业,还有哪些学校可以选择呢?腾远君盘点了一些计算机学科较为强势的“双非院校”(既非传统985、211高校),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院校详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2  重庆邮电大学

院校详情: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3  山西大学

院校详情: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1998年,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最早的一批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院校详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5  深圳大学

院校详情: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建校39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6  天津理工大学

院校详情: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7  长春理工大学

院校详情: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8  燕山大学

院校详情: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9  浙江工业大学

院校详情: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10  哈尔滨理工大学

院校详情: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11  江苏大学

院校详情: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第四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B

江苏有哪些好的双非院校

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因此,该校的王牌专业就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其他很多专业都围绕船舶、海洋产业来设置。

另外,该校的贸易、蚕桑相关专业实力也很强,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机构,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该校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8%以上,尤其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的专业,未毕业就被全国各地的造船厂“预定”。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该校化工、材料、机械三个领域相关学科的实力很强,有21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该校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做得也非常好,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转化效益显著。

该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高达96%以上,大部分毕业生都去到一线、新一线城市,发展前景非常好。

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高校,由江苏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算是石油行业的特色大学。

因此,该校的特色专业也与石油行业相关,如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等。

由于学校是地方政府跟石油公司联合创办的,该校毕业生也几乎是签约就业,许多学生毕业后都去了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国企,薪资待遇方面十分诱人。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实锤!这7所双非院校就业好,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解读中部地区的四所好大学,备受全国考生青睐,未来就业质量高

实锤!这7所双非院校就业好

大学生向往的城市排名,北京未进前三,前十名大多为南方城市

清北等33所985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总,2023届考生择校必备

全球最具就业竞争力大学排名出炉!英国前十盘点,毕业生工资曝光

千万级转化!南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突破

陕西中医药大学喜获一项国际发明专利

东南大学一研究成果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声明:《实锤!这7所双非院校就业好》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炳哥经济学考研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