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高校 > 5年间,甘肃高校“贡献”3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5年间,甘肃高校“贡献”3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来源:网络 作者:兰州新闻网 时间:03-13 手机版

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选举产生50名新科院士,其中6人来自内地高校。据统计,2018-2022年共有54位内地科学家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们本科毕业于全国38所高校,甘肃省2所高校贡献3位,其中兰州大学2位,甘肃农业大学1位。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一个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般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

2018-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54位内地科学家,本科毕业于全国38所高校,其中,有27所“双一流”高校,11所非“双一流”高校。北京大学有5位发展中国家院士校友,为近5年来最多;其次是浙江大学,有4位校友当选;山东大学排在第三,有3位院士校友;华中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各有2位校友当选;甘肃农业大学等28所高校各有1位校友当选。

从兰州大学本科毕业后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2位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

杨维才,本科、硕士都就读于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也是他科研生涯的起点。在郑国锠院士的指导下,杨维才第一次接触到生殖发育的研究,此后一直致力于研究领域前沿问题。

杨维才

出生在天水、在兰州长大的吴骊珠,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光化学家,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做出系统性创新成果。

吴骊珠

1969年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本科、硕士阶段学业均在甘肃农业大学完成的陈化兰是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因在禽流感研究及防控方面的贡献,被Nature评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16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陈化兰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武永明

图丨资料照片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5年间,甘肃高校“贡献”3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甘肃国家专项投档线出炉,西电追平川大,华科566分,吉大仅537分

5年间,甘肃高校“贡献”3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甘肃省高校实力排名:兰大严重被低估,西北师范大学居第2

2023师范类院校排名:一路飙升反超南师大,陕西师大首次进入前三

陕西理工大学是几本?王牌专业有哪些?

陕西高校真是羡煞旁人,看看有多受欢迎?

陕西高校排名最新出炉,长安大学发展出色,西北大学表现亮眼

陕西八所世界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分别是哪些?

声明:《5年间,甘肃高校“贡献”3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文由排行榜大全(兰州新闻网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