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技校 > 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

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

来源:网络 作者:新华网 时间:03-04 手机版

台湾大学难抵高等教育寒潮。(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

2017年末,台湾教育部门首次公布了全台157所大专院校的全校新生注册率,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台湾观光学院、南荣科技大学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注册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学生总数不到3000人;另一方面,台湾大学、成功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的198个系所招不到学生。在2017年8月大学入学考试分发缺额人数创新高、10月宣布2018年大学学士班减招1169个名额后,“少子化浪潮”在台湾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又一波“海啸”。

招生不满,私立大学成重灾区

从已经公布的名单来看,全台新生注册率最低的学校是位于花莲的台湾观光学院,仅有29.87%,全校学生数仅有896人。根据台湾“私立大学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的规定,全校学生数未达3000人,且最近2年新生注册率未达六成的学校,可依“私立学校法”第55条规定,要求限期改善,并进行专案辅导。除了台湾观光学院外,另有7所高校也濒临当局划定的辅导线,而这些学校全部是私立大学。

“学生选学校,通常是‘先选公立再选私立’,一些新设立、地处偏乡的私立学校首先会受到冲击。”台湾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分析道。据台媒报道,“少子化”冲击台湾大专院校招生,各校缺额已经超过6万人,预计新学年大一新生还会少1.5万人。“注册率一公布,等于就宣判了一些学校‘死刑’。”尤荣辉表示,家长和学生都担心踩到快关闭的“地雷学校”,即使学校被当局辅导并不意味着要关闭,但也会影响家长信心,末段学校招生将更加困难。

私立学校惴惴不安,公立学校也捏着把汗。在已经公布的注册率排名中,外界认为招生相对容易的公立学校,有18所高校注册率不满九成。身处“顶大”(注:指台湾通过“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重点资助的高校)行列的台湾阳明大学注册率也仅85.16%。硕博招生情况尤其惨淡,2017年全台有198个系所招不到人,其中包括53个博士班。据台湾大学负责人介绍,台大社会学系已经连续2年招不到博士生,2017年更有4个科系“零录取”。

供过于求,高教乱象令人担忧

台湾高教市场“供过于求”,学生反倒成了“稀缺资源”,由此也引起了不少令人担忧的乱象。苗栗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校长高永光回忆起刚上任的场景颇为无奈:“当时一群黑道行头的人头中介公司直接闯进我办公室,暗示我要不要买学生名册。”高永光虽然直接回绝了,但他知道,这些学生人头中介公司在台湾南部不少濒临招生率“死亡线”的学校中很有市场,位于高雄的和春技术学院就因涉嫌伪造学生名册而在2017年9月接受调查。

台湾高教工会组织部主任林柏仪还透露,一些私立学校给教师摊派招生任务,将招生人数与个人业绩挂钩;还有一些私立高校通过向高职教师授予讲师证,以换取高职教师将整班学生推荐给自己。为何学校要如此挖空心思招人?林柏仪表示,“学生数”不仅直接影响学校财源,更是当局清退私立学校的关键指标。此外,据媒体披露,一些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采取拼班上课的方式;有的学校甚至开出一学期只要听5次演讲的必修课程。

与不断减少的生源相对应的是不断降低的入学标准。2017年台湾高校录取率高达96.92%,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学校招不满。由于担忧高等教育质量,当局曾规定成绩排在最后5%的考生不予录取。然而,这一标准一降再降直至取消,大学文凭贬值导致了岛内的“读书无用论”。

准备“过冬”,全台反思谋出路

在哀鸿遍野的台湾私立高校中,也不乏逆势反弹者,例如位于台南的中信金融管理学院已经连续2年实现注册率百分之百。中信金融管理学院校长施光训介绍,该校自转型以来,教学的实践导向非常突出,不仅安排中信集团主管授课,还给超过半数的大四学生实习机会,表现优异者保证就业。“学生若想找到好工作,成绩要达到750分,还得拿到9张金融证照,我们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能达到这个水平。”施光训自豪地说。

应对“少子化”冲击,发展特色型大学已经成为不少私立学校的共识。目前注册率排名倒数第一的台湾观光学院代理校长刘家榛表示,学校已经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书,除厨艺系维持现状,其他六系将采取大一大二集中培养的方式,并设有创新课程。“未来的高校不是极大就是极小,极小必须有特色、够专业,学校才能有竞争力。”刘家榛说。

2017年7月,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在夜市卖鸡排的新闻引起不小争议。关于高校硕博的招生惨淡状况,台湾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认为不只是“少子化”的问题。“台湾高校教职减少,博士毕业出路成问题,许多人只能兼职授课苦等职缺,成为流浪博士。”陈振贵指出,台湾每年要培养700多名流浪博士,“投资回报率”过低,台湾高等教育面临人才断层的风险。

多年前广设大学的后果逐渐显现,不少优秀高中生到境外求学。台北市立大学校长戴遐龄认为,台湾高等教育必须要经历汰弱留强的过程,真正吸引教育投资,创造有就业前景的就业机会。她认为,必须要让年轻人重拾对台湾高等教育的信心,否则未来高中生大举外流将难以阻挡。(记者 冯学知 柴逸扉)



七分上大学是个什么梗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2008年台湾高校录取分数创下7.69分的新低,平均录取率高达97.1%。当时有业界学者感叹,“台湾大学学历愈来愈不值钱”、“7分就可上大学”成为高教界笑话。后来台湾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订出“采计科目成绩最后5%的总和”为最低录取门槛,因此近些年来,高考分发各校系最低录取分数都维持在“两位数”,以今年为例,38分以上才能选填志愿。

是的,你没有听错,不要698,也不要598,只要38,大学学位拿回家……相信听到了这样的消息,那些曾为高考而痛苦的大陆学子是不是都忍不住想要投奔“湾湾”了呢?先别急,好戏还在后面~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因应蔡当局的12年义务教育课纲,“招联会”在“教育部”要求下重新制定考试招生制度。自2019年起,“繁星”及申请招生取消“考生须参加学测”规定,并降低采计学测科目,从至多5科减为至多4科,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校系跟之前一样可采计“零科”,但一般校系至少要以1科进行检定或筛选。换句话说就是,哪怕你不考试,也可以上大学~

对此,台当局“教育部”给出的解释是,12年义务教育课纲实施后,高中必修学分减少、选修学分增加,大学“繁星”及申请招生降低采计科目,让高中生不用同时去读语文、英语、数学、社会、自然等5个学测考科,从而省下时间去选修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减轻学生压力,以应对台湾“少子化”带来的冲击。

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就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上来讲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台湾建中校长徐建国表示,学测采计制度变革后,一定有学生觉得某些科目根本不需要念,进而出现放弃的情形,例如决心走自然组的学生,势必就会将社会科的内容抛诸脑后,对学生教育来讲并非益事,“当科目需要考试,学生就会念,不考试自然会得过且过,反正毕业学分数够了就好”。

“招联会”进行大学考招制度变革,让许多台湾高等教育学府颇为忧心。台北大学副教务长张耀文认为,未来学测数理科都考基本素养的题目,反而语文、英文考得比较深入,考生不容易在数理科目分出高下,想进台大电机系或物理系,只要特别加强语文、英文两科,就有机会录取,如此做法会造成理工医农等自然科学领域学生进大学时程度不足,台湾整体理工医农科学水平将大幅降低。

不仅如此,许多台湾高校甚至担心,由于考生即使不参加学测,也可以报考部分校系,那么以后私立学校完全可以不看学科成绩抢学生,反正对他们而言,只要招得到学生就好,如此做法将对台湾的学术发展造成伤害,从而进一步演变成台湾高教的灾难。换句话说,成绩无所谓,钞票更可贵!

有人说了,人家欧美许多大学不也是以“申请制”招生,只看书面资料就决定是否录取么?咱是不是有点儿大惊小怪了……中二仔不怪你们年轻不懂事,要知道,人家欧美大学是进行后端管控,入学容易,毕业难;至于台湾,要毕业很轻松,如果连入学招生都没有基本学科能力要求,未来的大学生会是什么样的水准,相信不必中二仔多说了吧……

前些日子听撩叔说,台湾各大院校每年都会制造出700名的“流浪博士”,他们大多靠着在多所大学兼课谋生,收入微薄。对此,有台媒评论指出,台湾之所以会产生“流浪博士”现象,是因为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博士品质不够好,大学自己培养的学生连自己都不愿用,他们对企业帮助也有限。连博士都这样了,普通毕业生的境遇更加可想而知。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相信台湾学子们都耳熟能详了,没错,就是你们的蔡当局!

从“7分上大学”到升学不设限,从删减文言文到学测制度变革,在蔡当局的“帮助”下,广大台湾学子正在通往平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是,当你们拿着手中的毕业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那个常常将“为民请命”挂在嘴边的蔡当局是否会送你们一张飞往大陆的机票呢?

受“少子化”影响,台湾大学将现倒闭潮,高教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当大学生源越来越少的时候需要的教师也会减少,高校教育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精英化,留下的都是极其优秀的教师。出生率降低少并不意味着高校教育未来的发展会减缓,因为大学数量以及老师数量并没有变少,这就会促使高校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高,从而吸引数量有限的大学生。而那些竞争力比较弱的大学老师就会在发展中被淘汰,他们可以选择其它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大学生减少,那么大学也会变少,优秀的教师会被调配到更优质的高校。而留下的教学楼也会有另外的用武之地,这些被淘汰的大学可以变成老年学校或者其它专业培训基地。

高教未来的发展会随着生源的变少而变得更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内卷的现象,这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没有新兴行业出现所导致的情况。当行业从业者过多的时候竞争就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大学生源变少则会导致各高校会想尽办法吸引学生,这就会导致内卷现象的发生。为了提高竞争力高校教育会努力创新,它在未来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高校如何改变才能够吸引更多生源?

人口逐年变少后未来的大学生也会变少,而高校的数量并没有变化,这就要求他们需要通过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来吸引报考的学生。无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还是大学宿舍的布置,各方面都是吸引生源的重点。

当人口减少以及生源变少的时候,高校教育行业需要的从业者也会变少,但是留下的都是精英,为了生存他们也会通过创新来促进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教育行业的机会可能不多,但是门槛会更高,发展也会更好。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台湾地区学生可依“统测”成绩申请福建19所高校

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

台大专院校延迟开学 陆生仍暂缓赴台

甘肃高校前25名,兰州文理学院上榜,兰州文理学院排在第15名

甘肃省筹划下一个升本大学,三所专科究竟能花落谁家?

2020年在甘招生45所陕西专科院校,含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及报考建议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021年普通专业招生报考指南

报专科有了新参考!甘肃这3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

声明:《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一文由排行榜大全(新华网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