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技校 > 重庆五所高职院校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

重庆五所高职院校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

来源:网络 作者:上游新闻 时间:03-07 手机版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重庆市6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3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8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3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获批。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项目认定名单,重庆5所高职院校入选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分别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5所高职院校的68个骨干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它们是: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的会计、市场营销;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民政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微电子技术、物流管理;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的文秘;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智能控制技术;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飞行器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的工业分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的建设工程管理;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的油气储运技术;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中药学、中医学、临床医学;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园林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畜牧兽医;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药品生产技术、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早期教育。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秦健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多少?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2215。学校前身是1956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建的重庆机器制造学校;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校从九龙坡区袁家岗整体搬迁入驻渝北空港仁睦滩新校区。2018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划”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校园文化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机械行指委模具专指委主任单位、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南)职教集团、重庆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1287.79亩,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在重庆创建“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为轻武器制造行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9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

1957年初,学校改由国家电机制造工业部领导,更名为“电机制造工业部重庆电机制造工业学校”,专业增设电机制造、企业管理,改自动武器制造为机器制造专业。

1958年7月,学校由一机部(1958年3月,电机部与一机部合并)移交四川省机械工业厅领导,改名为“重庆电机制造学校”。

1962年4月,一机部将学校收回直管,校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

1967年到1968年间,由于“文革”的影响,学校陷于瘫痪。

1970年2月,一机部、财政部军管会决定停办学校,改为工厂,定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三机床厂”。

1973年,经四川省革委批准,恢复“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当年7月招生。复校初期,学校与工厂建制并存。

1978年,重庆市委决定新建渝洲大学,其工科部设在该校。

1981年12月,重庆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原体制,将重庆第三机床厂划为学校校办工厂。

1985年10月以后,学校向国家教委职教司、机械部教育局提出申请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成为首批接受世界银行专项贷款扶持建设的职业院校。

1994年7月,学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995年,学校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

2002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澳大利亚发展署确定为中国(重庆)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学校。6月,重庆机器制造学校与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1月,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12月,经教育部等七部委批准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定点高职院校。

2006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全国首批28所)。

2009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

2010年7月,学校从九龙坡区袁家岗整体搬迁入驻渝北空港仁睦滩校区。

2015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7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海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成立“华为大数据学院”,并授“华为信息与技术网络学院”牌。同年起,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

2020年7月,学校获评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8月,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列入首批“职业院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校企合作建设”项目院校。

2021年7月,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

办学条件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轨道交通与航空服务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1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招生专业53个,其中,国家示范专业等国家级专业9个,市级骨干专业等市级专业14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790人,其中专任教师595人,正高职称70人,副高以上职称15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358人,其中博士66人,双师型教师476人,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师资队伍412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第五届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最美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重庆市技术能手2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获得荣誉

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校园文化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机械行指委模具专指委主任单位、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南)职教集团、重庆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先后三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魅力校园、中国特色办学职业技术学校、中国社会影响力就业典型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2项;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市级荣誉22项。

2019年12月,获得“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有国家示范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6个,市级骨干专业等市级专业14个。主体专业与国家重点产业、重庆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两江新区“3331”产业契合度达92.5%。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7个。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5个):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实施汽车电路系统小修、数控机床机械部件(构造)的装调、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

国家级示范性基地(2个):数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5个):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动化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重庆市示范专业(2个):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

重庆市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3个):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

重庆市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酒店管理。

重庆市精品课程(11门):实施汽车电路系统小修、数控机床机械部件(构造)的装调、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自动变速器维修、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PLC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电气控制线路检修与开发、电控车身控制系统维修、塑料模具设计与实践。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3月,该校有2个重庆市科研平台和1个校级科研平台。

重庆市科研平台(2个):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平台(1个):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建设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共获市级以上课题170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文章1065篇;公开出版教材、专著401种;国家专利授权671件(发明专利66件),软件著作权41项。

学术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对接30余个区县、200多家企业、100余所中高职学校,以国家示范技能鉴定所、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实习实训平台等,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承接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内外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服务近百项。非学历培训达到6.3万人日/年,近三年职业资格证书等各类证书获取人数共计2.2万人次,全力打造出“重工培训”品牌。与阿里云、长安集团、成飞集团、华为、重庆长江航运集团、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等2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国际交流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先后开展了15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组织教师赴海外研修300多人次,140余名教师获得海外师资资格证书。学校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开展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会计专业的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与德国GBS经济与技术专科学校等德国高校合作筹建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联合培养项目5个,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9个。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设立中国首个职教领域海外“鲁班工坊”,该项目已纳入经教育部、外交部审核同意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国家框架,在埃塞俄比亚和沙特阿拉伯挂牌成立“鲁班工坊”,共培养当地技能人才450人次。组织400余名学生先后赴国(境)外开展游学、交换、带薪实习等,学校打造鲜明的来华留学教育特色品牌,确定了旅游管理等47个留学生招收专业,吸引4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和进修。学校是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的项目院校,是重庆市市属公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是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

文化传统

1、中文汉字“工业”融合图案。业寓意“行业、学业、就业”突出该校“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同时,“工业”也表达了学校“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工作精神。业字两点演化成一本展开的书籍,中间的负形形成了一支笔尖,是教育与学习特征的诠释;它又形如一对白色羽翼,寓意工职院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也寓意着学院的事业和学生将展翅高飞。

2、“内方外圆”的构图。“内在刚强,外显柔和”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反映了学校既有严谨的治学氛围,又不乏包容性的学习生活氛围。同时也诠释着该校校训“厚德、强能、砺志、奉献”与校风“团结、诚信、笃行、创新”的完美融合。

3、毛体中文字和英文校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草体字,流畅、大气、神采飘逸,与下半部标准英文校名相辉映,寓意着学校开放性和国际性的办学思路,学校将融于现代国际潮流。

4、深蓝色色调。校徽以深蓝色为色调,体现了学校工业文化的特征,及厚重、深邃、理性、宽容的文化品格。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代码是多少?

14008是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医药类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由原万州卫生学校、原万县中医药学校合并升格组建。学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是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全国护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19年起,学校与重庆三峡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2020年7月,学校获批与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分别联合培养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两年制“专升本”本科学生。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本部占地面积2071亩,校舍面积64万平方米(含在建25万平米);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首批联合培养本科学生共150人。

历史沿革

1951年,四川省万县卫生学校成立。

1967年,四川省万县中医药学校成立。

1974年,四川省万县中医药学校成立。

2003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筹建。

2006年,重庆市万州卫生学校和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合并组建升格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起,学校与重庆三峡学院联合开办“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本科专业。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0年7月,学校与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分别联合培养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两年制“专升本”本科学生。

2022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高职专科国控专业点。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本部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0余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及重庆市级名老中医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1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3人。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中药研究所)、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部、公共基础部(体育工作部)等9个教学院部,设置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31个专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4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有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实验(训)中心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市级重点专业5个。

教学成果

2007-2011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各1项。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三峡中医药研究所、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2011年11月,学校“三峡中药信息源开发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和“长江三峡中草药图谱”、“川东獐牙菜对肝癌细胞作用效果的观察研究”、“速效消黄饮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子午流注网上取穴信息系统”5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奖。2011年学校“卫生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被评为“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建有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3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4项;主持市级教改、社科、自科项目200余项,重大教改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CSCD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20余篇;主编全国医药卫生创新教材200余部;获国家专利200余项、德国专利4项。成功发现一种新的万寿竹属植物——南川万寿竹,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hytoKeys正式发表。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6月,图书馆馆藏文献量达26万册。包括印刷型图书18余万册,期刊合订本4余万册,馆藏文献中医药卫生类书籍89100余册,突显了学校专业特点。每年订有期刊530余种,报纸36种。期刊中医学类300余种(含外文4种),文艺类200余种。电子图书(光盘)4余万册,购买的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10万册、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万方学术视频80000分钟。

学术期刊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以弘扬医药文化,传播医药科学知识,繁荣医药学术,展示医药科研成果,为学校教学、医疗、科研服务,为重庆及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文化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为宗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附属医院

截至2020年12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输出”与“引进”并举的合作原则,截至2020年4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院校和重庆医科大学、山东医专、天津医专、上海医专、泉州医专、浙江医药高专、遵义医专、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专、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医药院校及重庆医药卫生学校、长寿卫生学校等中职学校开展深度校校合作,与武隆、巫溪等区县人民政府合作探索基层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新模式。学校是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与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江苏-柏林)参与单位,是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全国仅有的9所参与院校之一。学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职业技术学院为姐妹院校,与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已选派100余人赴海外交流、研修,与加拿大博瓦立学院开展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推动与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

形象标识:校徽

1、校徽图案由内外圆两层构架组成,外层内容为学校中英文规范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形。

2、采用圆形风格为视觉效果。象征地球,寓意圆满、博爱天下,体现为人类健康发挥的保障作用和美好追求。

3、背景为三峡夔门峰峦。图案中心以三峡夔门峰峦为背景,寓意学校位于三峡库区和“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

4、蛇杖。蛇杖凸显医学元素,寓意现代医药高校的性质。

5、蛇杖下方的图形既是一双手,又是破土而出的新芽,是奉献、希望、圣洁的象征,寓意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篮和全校师生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

6、三条水波,象征书的形状,寓意医学生精勤不倦,博极医源。

7、基本色为绿色。绿色的校徽简洁、靓丽、坚定饱满,使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地域和使命意义深远。它寓意着环保、健康,象征着年轻的生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标志着充满活力的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美好光明的发展未来。

特色专业

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建设专业群:中医学、护理、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中医生产与加工

国家级骨干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中药学

市级重点专业:中医骨伤、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保健与管理、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

学校坐落在万川毕汇的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万州区,历经70余年栉风沐雨,秉持“学则恒心,医则仁心”的校训,坚守“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改革创新、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恪守“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学惟真、行惟实、医惟仁”的校风、“引导向学之心,升华向善之志”的教风、“勤学、力行、诚信、担当”的学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一流医药高等职业院校。

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员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的育人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发挥带动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重庆五所高职院校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重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4所院校进入600强

重庆五所高职院校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

重庆最好的3所专科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力不输二流本科

上海最好的三所专科大学,专科也有好学校!

2023年上海增设8个专科高等职业教育

2020年上海专科批录取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赶紧收藏!最新中国医院排行榜:上海这10个专科全国第一

2023年上海增设8个专科高等职业教育

声明:《重庆五所高职院校获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上游新闻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