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旅游 > 景点 > 绍兴鲁迅故里的社戏早读活动每天都有吗?

绍兴鲁迅故里的社戏早读活动每天都有吗?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6 手机版

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内活动时间地点如下:

  景区活动时间及场地:

  1、水乡社戏

鲁迅笔下风情园内建有江南水乡特色戏台,有专业演员在表演绍兴地方戏,曲艺种类众多。如果游客有兴趣,还可共同参与、登台同唱,充分体验绍兴曲艺魅力。

活动时间:每天

上午9:00—9:25 下午13:50—14:15

9:35—10:00 14:35—14:50

10:10—10:35 15:00—15:25

10:45—11:10 15:35—16:00

活动地点:鲁迅笔下风情园内

2、三味早读

三味书屋旁边的“三余书屋”内设有一个旧时的私塾演示活动,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与老先生一起念念“三字经”,对对课,亲身感受鲁迅当年读书的意境和绍兴旧时的私塾文化。

活动时间:每天

上午9:40——10:00 下午14:40——15:00

10:40——11:00 15:40——16:00

活动地点:三余书屋

3、研学游体验

拼装乌篷船模型、拓印木刻版画藏书票、抄写周氏家训《恒训》……鲁迅纪念馆的研学游体验区俨然是孩子和家长们的“乐园”。

活动时间:每天

活动地点:鲁迅纪念馆研学游体验区

免费开放景点:

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百草园、鲁迅笔下风情园(17:00以后因游览安全需要,部分假山、水域等地带关闭)

服务设施:

停车场:【绍兴古城停车场】参考价格:¥10/次;地址:绍兴市鲁迅中路241号;库位:500

卫生间:景区内有多个卫生间,售票大厅、景区入口等附近均标有醒目的指示牌。

母婴室:地址:景区有第三卫生间及母婴室

周末想去绍兴来个二日游,达人给点建议!

D1在火车站南侧汽车北站门口租辆自行车,沿途免费景点:大善塔、城市广场、仓桥直街(红旗路)、八字桥、鲁迅广场、古玩市场、咸亨酒店、长庆寺、土谷祠、恒济当铺、东西咸欢河沿路、马太守庙、马臻墓、鉴湖、西小路、谢公桥、吕府、光相桥。还自行车,转公交车前往安昌古镇,住安昌古镇。

D2安昌古镇,早上泡茶馆,镇上闲逛,买好老酒小菜,雇条乌蓬船,由安昌经太平桥、古纤道到达柯桥古镇。这儿已是104国道旁,两日游结束。

如果时间有一天空余可以安排去舜王庙、宋六陵、央(反犬旁)茶(反犬旁)湖古陂塘

景点介绍

1、鲁迅中路一带的纪念地

从解放路口沿鲁迅中路向东的一系列景点,多与鲁迅有关。在游览之前,建议你重新温习一下鲁迅的几个名篇,比如《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照着先生笔下的描写和这些地方的现状,可以使游览的内容更加丰富。现大致按由西向东的次序予以介绍。

在解放路和鲁迅中路口有个3000平方米的鲁迅广场,广场中有1991年在鲁迅诞生110周年树立的先生铜像。广场西面北面都临着河,有桥相连,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广场对面是绍兴的古玩市场,白天很热闹。

由广场向东步行一两分钟,就到了1981年建造的咸亨酒店,尽管不是鲁迅当年的原物,仍保留着旧式酒家的样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咸亨”二字源出于《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咸”,意为全、都;“亨”,意为亨通。此处酒菜介绍见“餐饮”部分。

再往前走一两分钟就到了新建路口,新建路是条南北向与鲁迅路交叉的小街,路口有“绍烟机招待所”和“百草园招待所”的灯箱广告。从路口往北沿新建路走两分钟,可以到达曾在鲁迅眼中笔下的长庆寺和土谷祠。这两个地方但没有作为旅游点开放。左边的长庆寺俗称斑竹庵,始建于唐朝,过去是绍兴八大寺之一,现在是塔山街道的文化站所在的地。山门悬挂了一块红底烫金的“长庆寺”老匾。鲁迅襁褓时曾拜寺僧龙祖为师,师傅给鲁迅取名“长根”,并给了鲁迅一块“三宝北子,法名长根”的银八卦,挂在鲁迅胸前。右边正对着长庆寺的是土谷祠,也就是土地庙,小小的门面,土谷祠里当时住着一个叫谢阿桂的无业游民,后来成了《阿Q正传》主人公阿Q的原型。在长庆寺和土谷祠之间是个跨街台亭,台亭的飞檐下原先有不少匾额。

从长庆寺土谷祠再往走几步,可以看见东西向一条小河和临河的老街,西边的叫作西咸欢河与西咸欢河沿路,东边的叫东咸欢河与东咸欢河沿路,河与街比较古朴,很有些旧绍兴的意味,值得漫步走走。在东咸欢河沿19号,有恒济当铺的旧址,门口有个大大的“当”字,少年鲁迅因家道中落,经常来这里典当东西。恒济当铺内今天已是民居。

回到鲁迅路和新建路口,继续沿鲁迅路再东行几分钟,就到了鲁迅纪念馆景点群,景点分布在几百米范围内,包括路北侧的鲁迅故居(包括百草园)、鲁迅生平陈列厅、鲁迅祖居,以及路南侧的三味书屋,要买15元的套票,咱便过门而不入吧。

[台门:鲁迅故居(又名周家新台门)和鲁迅祖居(又名周家老台门)都是富有绍兴特色的清代台门建筑。台门作为一种民居样式,于明清时期在绍兴广泛运用。台门是一种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一般由门斗、天井(又叫明堂,主要起采光作用)、堂屋(会客室)、座楼(起居室)、侧屋(辅助用房如厨房、储藏室)组成。

台门的进深和面宽,一般根据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人丁状况而定,普通台门以三间为多,二进至五进不等,而绍兴史上规模最大的台门则有九间十三进。目前位于市区西北部的省重点文保单位吕府(目前未开放),主人为明代的礼部尚书,原先就是一处大型台门建筑,但目前只有正厅“永恩堂”尚保存完全。鲁迅故居的周家新台门共6进,每进7到9间不等,周家老台门则为4进,每进也是7到9间。

随着岁月变迁和旧城改造,当年大量的台门建筑已渐趋式微。目前,绍兴城区仍保存较好的明代台门,尚有北海桥直街的高家台门,府山直街的何家台门,延安路的谢家台门等;清代台门尚有下大路的杜家台门,以及上文所述的周家新老台门等。在绍兴的一些古镇例如安昌,也有一些台门建筑留存。]

2、解放路一带古迹

解放路是南北纵贯绍兴市区的一条主街,在现代化的道路和建筑之间,仍有一些古意可寻。现按从火车站出发由北向南的大致次序予以介绍。游程约半天。

首先经过在解放路西侧的一片大广场,是近年新建的城市广场,广场北侧是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这片现代化的广场树立着一座古塔。塔名大善塔,始建于南梁,相传为一钱姓女子未嫁而死,遗言以嫁妆建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此后历代又有重修,现存的大善塔为1957年大修。塔六面七层砖木结构,高40米,塔中原来有木梯可以登临,但在清咸丰年间被焚毁,现在只剩下一座空心砖塔了。游人可以走进塔中,仰望着半明半暗,体会一下闹市中出尘的古意。绍兴城里的老辈人还知道,大善塔的周围,原先是座寺庙叫大善寺,在过去,大善寺一带是绍兴最热闹的集市,地位相当于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观前街,大善寺今已不存。

城市广场西侧矗立着府山,因为历代绍兴郡、州、府所在地都设在这座山的东麓,府山因此得名。因为形似卧龙,又叫作卧龙山。春秋时,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委派范蠡在这里建都城的时候,都城其他地方都围有城墙,惟独在西北角府山这一带没有筑墙,民间传说城墙缺角是为了麻痹吴王夫差,示以不设防的意思;其实,府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范蠡在山顶建了一座飞翼楼(现在望海亭的位置),可以登高随时观察吴国兵力动向。府山现已设为公园,南麓有越王台,又名越国遗址(门票10元),抗战时被日机炸毁,1981年重建。因为这是无门票之旅,从城市广场方向望望府山便行了。

在城市广场北侧,有条东西向的大街与解放路相交的,是胜利路。沿着胜利路西行约十分钟,可以到达大通学堂旧址。因为门票10元,所以不进去了。大通学堂售票处可以购得一些关于绍兴的人文历史书籍。

回到解放路,由城市广场继续南行,继续向南行,会路过轩亭口胜利路中心的秋瑾纪念碑。秋瑾(1875-1907)号鉴湖女侠,出身绍兴豪富之家,从小喜欢诗文骑射,1904年离家到日本留学,先后参加光复会、同盟会,当时写得名句“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至今脍炙人口。1907年在绍兴大通学堂主持工作,并组织光复军准备发动起义,不慎败露被捕。在狱中,秋瑾坚不吐供,在供纸上只写了“秋风秋雨愁杀人”一句,别无他言。1907年,秋瑾被清庭斩首,刑场依例便这纪念碑旁的轩亭口。1933年,在秋瑾就义处树立了这座纪念碑。碑高七米,碑的西面刻有是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的“秋先烈纪念碑记”。

再南行则是鲁迅中路口的鲁迅广场,“鲁迅中路一带的鲁迅纪念地”一节中已有介绍。

由鲁迅路口续南行,可以到达塔山公园(门票2元)。在绍兴收门票的景点里,这个地方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因为山顶的应天塔是俯瞰绍兴市区的较佳位置。

3、城区的几座古桥

绍兴有桥乡和桥都的美称,根据九十年代的调查,绍兴县和越城区共有桥六千多座,其中石桥就有五千多座,建于宋代以前有3座,元明两代41座,清代重修、重修或新建的有553座。在这儿介绍城区几座有特色的古石桥。

八字桥。位于城东八字桥直街的东端,离汽车东站比较近。这座桥在绍兴鼎鼎有名,问路寻桥很容易。八字桥的著名,一是由于年代久远,始建于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虽然此后多有重修,仍是宋代的建制,二是由于造型的独特,是立交式石梁桥,桥的东墩街道仄,设有南下和北下两列踏步,桥的西墩根据街道状况,踏步则设为向西直下和南下两列,在东西墩两列踏步的下面还有两个桥洞,因为这里原先曾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这种造型与环境浑然一体,非常实用,八字桥也因桥形似“八”字而得名。八字桥一带的沿河街道,很有水乡韵味。

光相桥。这座半圆形石拱古桥在绍兴城北的国道边,在越王桥(104国道北线的一座公路桥)平行北侧约十米处,如果你乘坐柯桥方向的车路过这儿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这座桥始建于东晋,比八字桥更为古老。桥因桥边曾有光相寺而得名。由于公路桥的畅便,现在已经少人行走了,桥面桥舷蔓草丛生,在繁忙的公路桥对比下,犹显古意。

谢公桥。由光相桥向南,沿着西小路步行几分钟到新河弄口,左手边有一座石拱桥名谢公桥,以谢灵运而命名的。这座单孔七边形折拱石桥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晋,目前仍保存完好,时常有当地居民来往。谢公桥周围是绍兴的旧城区,东侧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明尚书第吕府(未开放)。站在谢公桥头四望,很能感受到旧日水城绍兴的味道。

4、古鉴湖和马臻墓

出绍兴城西的偏门,沿公路西行不到一公里,左手边有座水泥桥叫作跨湖桥。跨湖桥宽不过三十米,所跨的水道东西走向看上去是条普通的河流,其实是古鉴湖的遗迹-跨湖桥也因此得名。过跨湖桥可以到达马太守庙和马臻墓。鉴湖与马臻,仿佛都江堰与李冰。到绍兴不游鉴湖,仿佛到成都而不游都江堰。由于未作旅游开发和推介,这里平时少有游人,却是一处很有人文底蕴的景点。无门票收费。

鉴湖是一项恩泽绍兴百代的古代水利工程,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鉴湖修成之前,绍兴北部的山会平原因为地势低洼,遇山洪与海水倒灌无法顺利排泄,处处是沼泽。东汉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建了鉴湖湖堤,湖堤由府城向东西两翼张开,拦截由会稽山来的36道溪水,形成了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鉴湖,从此会稽山的山洪不能再漫溢横流,而是被约束在水库之中。湖堤设有闸、堰、斗门,遇丰水季节则引流入海,遇枯水季节则放水灌溉,从此鉴湖下游平原不再有大旱大涝的凶年,渐渐成了鱼米之乡。

跨湖桥下仿似河道的鉴湖只是古鉴湖残存部分。宋代尤其是南宋,因绍兴地区民多地少,富豪和农户开始围湖造地,使鉴湖面积大幅度缩小。

过跨户步行约百米,可以到达马太守庙,迎面匾额写着“山阴道上”-绍兴自南宋至清代,设有山阴、会稽县,治所都在绍兴城里-此地属于山阴县地界。马太守庙是一座百姓自发修建自发维护的庙宇,纪念修建鉴湖工程的东汉太守马臻。当年以鉴湖这样大的水利工程,在兴建时是有争议的,主要矛盾在于鉴湖淹没了湖堤以南的大片田地,损害了一些人的既有利益。湖堤修成后,一纸匿名状递上京去,告马太守兴建鉴湖淹人田地祖坟,夸大工程的弊端,皇帝偏听之下竟将马臻押解进京处以车裂之刑。百姓心里有杆秤,将马太守的碎尸偷回会稽安葬。朝廷不久也醒悟过来,为马臻平反昭雪。

马太守庙正殿供奉马臻及其妻子儿女,陪殿中有东岳大帝、土地爷等地方神。在马太守庙,有三样东西特别值得留意。一是正殿两侧的壁画,是几百年前的旧物,以连环画形式介绍马臻从自幼求学到修建鉴湖至车裂身死的故事。二是面朝神像的古戏台,名叫“万年台”,形制和雕刻都比较精致,保存完好,逢年过节,戏台上经常有地方戏表演。三是出太守庙南门外西侧的马臻墓,墓坊上书“利济王墓”,利济王是唐太宗册封马臻的名号。马太守庙现在由附近村里的几位村民自发管理。

5、古纤道和太平桥

推荐的是从安昌雇船由水上观赏这两处风景。但雇船贵,公交车便宜,所以也将陆上交通介绍一下。

从绍兴城区可乘坐5路车到终点站阮市下车后,向西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太平桥,而古纤道在太平桥的南堍的东西两翼。也可以在汽车北站乘钱清方向的班车太平桥下。如果你乘坐杭州和绍兴之间的普通班车(走国道而不是高速公路),也会经过这里。这两个景点没有门票。

如果你时间有限,观赏古纤道最简便的方法是坐班车,在阮社东西各数公里的公路上,坐在班车上都可以观赏古纤道的风貌。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可以从太平桥开始向西沿纤道步行,古纤道断断续续可以一直到达靠近萧山市境的钱清镇。当然由于部分路段的失修,行走并不容易。

太平桥,是南北横跨萧绍运河一座的多跨度石拱桥。桥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此后多次重修,目前仍是乡人行走的通道。自南岸到北岸,依次是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以及渐次降低的8孔石梁桥面,这种造型属因地制宜,与宽阔的运河相适应,如龙跨江,是座独特的古桥。太平桥上,至今有行人来往,10米净跨的石拱也仍是运河船只的通道。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划船”中的上句,说的就是古纤道。古纤道始建于唐代,依着浙东古运河萧绍运河段(又名官塘河),是南侧堤岸上供纤夫行走的道路,也有供船只避风的功能。古纤道西起萧山,东至上虞,全长百余里。从阮社太平桥向西到钱清的板桥之间,有部分纤道跨水而建成为独特的纤道桥,清代《纤道桥碑记》记载“自太平桥始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玉宝带桥计二百八十一洞。”当然这二百八十一洞说的是过去的状况,目前许多桥孔已经淤塞了。破水而建的纤道桥,用石墩托起石板平桥,既省工省料,又便利泄洪。

古纤道和太平桥一带,被专家称为露天的交通博物馆,在宽数百米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自北向南分布有浙东运河、古纤道、104国道北线和萧甬铁路,古代和今天不同类型道路的集中呈示,繁忙和寂寥之间或许能让你有所感悟。古纤道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太平桥为省重点文保单位,两者相邻接,都是很值得去的景点。

6、安昌古镇

在绍兴周边的古镇中,安昌是旅游的首选。这里水乡古镇建制保留得比较完整,有1700多米的沿河老街、十七座跨河的古桥以及一批旧式台门建筑;安昌从2001年初开发旅游,已有了基本的游、食、住设施和一些为游客服务的小生意;细细品味的话,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淳厚的民风和乡情。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安昌古镇本身就是一道很好的风景。这里有三里多长的沿河古街、十七座跨河的石桥、曲折幽深的石板巷以及不少旧式店铺和台门古建筑。

安昌原名安沧,可能因为古时镇北是滩涂和沧海,传于唐朝因平定董昌之乱而改名为安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越族先民在这一带活动。据古书记载,大禹曾在安昌镇东的涂山会盟诸侯并娶妻安家,《诗经》中描写涂山氏盼望大禹回家的“候人兮猗”一诗,使安昌成了中国爱情诗的发源地。安昌成为重要的集镇则是在明清间。明成化年有一位姓郑的温岭倡导大家捐地为街,到弘治二年(1489年),安昌商业街便正式开市了。清朝初期,安昌周边农村盛产棉桑,织品集中在安昌交易(安昌棉布因质量好被誉为“南沙哔叽”在古镇的民俗风情馆中现辟有专门陈列室),,也带动了其他日用品的交易,在水陆运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安昌渐渐成了绍兴最大的集镇,抗战前夕安昌已有九百多家商号,仅次于绍兴城区。今天的安昌,仍可看出当年繁华的影子。在安昌,运气好的话可以遇上当地独特的水上迎亲;如果腊月风情节或春节期间到这儿,还有机会看上社戏呢。

交通

安昌在绍兴县的西北角,从市区去安昌很方便。绍兴汽车南站有到达安昌古镇118路公交车,可以在鲁迅中路等沿途站点搭乘,到安昌票价4元。绍兴南站发末班车20:00,安昌发末班车21:00。此外,汽车北站也有频繁前往安昌的中巴车。

安昌东西向的三里长街,分为西市、中市和东市三个路段,主街道在河的北岸,镇中心是中市和镇中路交界处的宏市桥。如在安昌汽车站下车,可以从东市口进入古镇,入口处已建起了迎接游客的牌坊和停车场;有些中巴车可以进一步将乘客带到镇中路中北路口,从那儿向南步行到中市更近些。

住宿

到安昌古镇旅游,最好能住上一晚,感受晨昏的风景、游客散去后的幽静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这个建议也适用于其他古镇,前提是当地得有住宿接待能力)。游程大致可以安排一晚加半个白天。

在安昌的住宿,首选安昌旅馆,5654268,位于西市菜场路口,从中市的宏市桥向西步行一两分钟即到。床位价格从10到15元,床被比较干净。三楼的房间最好,有木制地板,但老板有时会不舍得给客人住。旅馆自身只有冷水淋浴,旅馆后有公共浴室浴资3元。缺点是天将亮时就可听到早起菜市场的声响--其实也算不上缺点,这也是体验古镇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中市宏市桥北侧的兴隆旅社,中街82号,15元/床。安昌新镇上还有安昌大酒店,5655778。

饮食

腊肠是安昌的特产,四季都有,又以冬季所制的为佳的,好的腊肠要求以后腿肉为原料。品尝腊肠,可以直接到古镇上的酒家点吃,一般都是店家自己灌制的,每斤25到30元,蒸熟后切片即可食用。

安昌街上还有摆摊卖的一种小吃叫做扯白糖,又名线糖,是拿条状的麦芽糖趁软热时剪成一段段,甜韧而易化。

在古镇的几处酒家用餐,几家菜的味道差不多,都以腊肠、坛装黄酒和绍兴地方菜为特色,点酒点菜人均消费都在20元左右。

宝麟酒家,由中市向东步行一两分钟,河北岸一家小小门面的酒家便是了。酒家主人沈宝麟是个好酒而健谈的人,多次上过电视和报纸,被媒介誉为古镇的“形象大使”。

与宝麟酒家隔河斜对面还有家门面较大的古镇酒家,仿古式装潢,有临河的露天桌子。中市宏市桥南侧还有家悦来酒家,也有不错的临河景观。

如果能早起的话,推荐到老街上的福安居茶室坐坐,中街36号,从中市往东走一分钟就到了便是。清一色的旧条桌条凳,没有什么装饰,却很有乡土气息,点一杯好茶三元,普通茶只要六角。茶馆主要是为当地老年人服务的,秋冬季节一溜的乌毡帽,很有乡土气息。日间撑乌蓬船迎送游客的老船工们,早上常在这里饮茶,乌蓬船停在门前的河里。喝完茶,就可以雇条船,慢慢地欣赏古镇了。

景点

古镇游览可以选择步行,因为有桥,所以路路通达;也可乘乌蓬船,沿着河道,穿过桥孔,悠悠地游览三里长街。河里的乌蓬船大多可以载游客,一船可坐三到四人,沿长街看一遍每人船资5到10元。上午可以在茶馆门口找船,日间其他时候,则可在街边任意地方招船停靠。

[乌篷船是绍兴一带特有的一种小型客船,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型,中间嵌夹箬叶,篷上涂有烟煤粉和桐油搅拌物,由于绍兴话“黑”叫“乌”,乌篷船因此得名。乌篷船又称明瓦船,因为船篷间有用蛎壳片等材料制成的透明窗篷。在水路交通发达时期,乌篷船是绍兴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乘乌篷船看社戏是旧绍兴独有的一种风俗,在鲁迅和周作人的文章里都有描述。今天,乌篷船已成为一个怀旧旅游项目,纯为交通工具的乌篷船已经罕见了。柯岩、东湖等地也有乌篷船供游客租乘,但安昌的乌篷船乡土味最浓。]

古镇已开发了师爷馆、民俗风情馆、穗康钱庄、城隍殿等四个景点,由东向西分布在三里长街一带,门票各5元,联票20元,开放时间都是8:00-17:00。若为领略水乡风情,不看也罢。

民俗风情馆(位于谢家台门,又名宝树堂)旁的敦仁堂,以及弄内几座老房子,都是台门古建,现为百姓住宅不收门票,如对台门古建筑较有兴趣的,可在尊重主人意愿前提下参观。

游览完安昌古镇,若季节合宜水道畅通,还可以花60到80元租一条乌蓬船行9公里水道前往柯桥,沿途领略绍兴的乡间风情。由于水道在夏秋容易被水草堵塞,行舟在深冬和春天比较可行。

绍兴鲁迅故居介绍

我上次去是先去的鲁迅故里,再去大禹陵,再去东湖,学生证都可以打折的。大禹陵20,东湖25(5折后的价格,原价分别为40和50)沈园他们说不好玩我们就没去了。东湖和大禹陵都挺有意思的,鲁迅故里已经不要门票了

『高分』在绍兴这几天可以去哪里玩?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内东昌坊口新台门内。约建于1810~1813年,原为鲁迅家早年的住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经修缮,成立鲁迅纪念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简介

建筑景点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

百草园

风情园

鲁迅纪念馆

其他景点土谷祠

长 庆 寺

恒 济 当

静 修 庵

鲁迅文化广场

咸亨酒店

文物保护

鲁迅足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集地理位置

故居设置

鲁迅简介

建筑景点 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

百草园

风情园

鲁迅纪念馆

其他景点 土谷祠

长 庆 寺

恒 济 当

静 修 庵

鲁迅文化广场

咸亨酒店

文物保护

鲁迅足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集展开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它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仅200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79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101平方公里。绍兴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古即为旅游胜地,素以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乡而闻名,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鲁迅故里景区,地处绍兴市区中心地带(鲁迅路与延安路交接口),是市区内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景区。作为绍兴对外文化宣传的主要窗口,鲁迅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广大游客。到鲁迅故里景区的交通非常便捷。每天都有数班车自各地直达绍兴。从杭州、宁波、上海的快客分别是20分钟、40分钟、50分钟一班;在市区内以出租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另外在景区内还可以乘坐绍兴特有的乌篷船游览各个景点。

编辑本段故居设置

鲁迅故居在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19号(今鲁迅路2阗号)周家新台门内,1988年1月13日公布。 鲁迅故居所在的整个新台门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故居原为两进,前面一进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间平房已被拆除。后面一进是五间二层楼房,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间,鲁迅也曾几次回乡在此住过。鲁迅故居后园是百草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面积近2000平方米,童年时代的鲁迅常在这里玩耍,捕鸟。绍兴东昌坊口11号(今鲁迅路198号)是私塾三味书屋,12岁至17岁的鲁迅在此读书。 鲁迅故居几经修葺,恢得了旧貌。

编辑本段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编辑本段建筑景点

鲁迅祖居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鲁迅祖居

老台门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三进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火烛 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为居住之用。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两侧天井点缀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绍鹏购得绍兴城内覆盆桥赵氏住宅,经过大规模的改建,成为颇具规模的台门宅院,这就是周家老台门,从此,覆盆桥周氏在老台门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无名的《鲁迅的家世》中记载:“覆盆桥房最有钱的时候,三个台门共有三千多亩田和几爿当,”其实老台门和房的田产还不止这个数字,而且虽然经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和房仍是十分富有。但和房到第十世时,没有儿子,根据“小绝长顶”的族规,便向智房要了一个,承继下去,这就是鲁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后被统称为“十五老爷”的周以坶。在覆盆桥周氏中,惟独和房单丁独传,因此资产集中,最为富有。因为和房曾经营商业,所以那一房又特别称为“和记”。鲁迅家虽与老台门的和房辈份相去甚远,但血统却是很近的。鲁迅祖父周介孚出狱后,常到老台门找这位亲胞叔谈天。 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现在老台门又恢复了旧日样貌,里面的陈列是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向游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三味书屋

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家台门由寿镜吾的祖父峰岚公于嘉庆年间购置,总建筑面积795平方米,前临小河,架石桥以通,西有竹园,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闻名中外的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第一进,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所悬挂的,他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户书香人家。 在第一进台门斗的西边,穿过天井,有一小方竹园,竹园的北边厢房我们现在把它布置成“三余书屋”,“三余书屋”是“三味书屋”的原名,“三余书屋”的摆放仿照“三味书屋”,游客可以在这仿真的书屋里坐一坐,体验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穿过天井,即第三进--座楼,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在退堂屏额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镜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充满了真挚的爱戴和敬意,离开绍兴之后,与寿镜吾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又去看望这位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卧室摆设超过了当时寿镜吾先生实际的生活状况,其实他过着更为俭朴、清苦的生活。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和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鲁迅 12 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 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书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师的讲台,两旁的椅子供来客歇坐,边上则为学生的座位。 鲁迅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人常进出后园,走来走去影响他学习,就要求老师更换位置,把座位移到东北角。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刻下的。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 鲁迅的求知欲很强,他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以及汉魏六朝辞文和其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之外,还找了许多课外书来读,如《尔雅音图》、《癸巳类稿》、《诗画舫》、《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等。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使鲁迅受益匪浅。鲁迅在此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的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小园,南北不过两丈,东西一丈多宽,后壁上挂有署名赵孟頫的“自怡”匾额一块,在亭外粉墙上还有寿镜吾之父寿云巢亲笔题写的一首四言诗:“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璧春光,岂容轻失彼伯兴师,煞景太烈。愿上绿章,飙霖屏绝。”园内有桂花树、腊梅树。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常和同学们来小园嬉戏玩耍,他们在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 鲁迅曾经说过:“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与我毫不相干。”然而尽管如此,鲁迅对三味书屋仍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它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三味书屋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保存十分完好。房子、桌椅、匾额、对联等大多都是当年的原物。建国后,三味书屋主人的裔孙寿积明等将它慨赠给国家。三味书屋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并成为鲁迅纪念馆的一个重要开放场所。

鲁迅故居

覆盆桥周氏房族由于嗣续繁衍,生齿激增,老台门房屋已不敷使用,在清朝嘉庆年间,周家在老台门以南、以西各购建住宅一所,称之为过桥台门和新台门。 新台门位于东昌坊口西侧,是一座大型的台门建筑,其规模和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 4000 余平方米。当时,新台门内共居住着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而鲁迅故居则位于新台门的西面。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从黑色的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其中轿杠系鲁迅家的原物。从台门斗侧门进去,有一口水井,它亦是当年的遗物。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即由此而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听他的继祖母蒋氏给他猜谜,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辛亥革命期间,他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在此写成的。卧室里陈列着的一张铁梨木床,系鲁迅当年睡过的原物。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东首前半间是客厅,俗称“小堂前”,是鲁迅家吃饭、会客的地方。鲁迅在绍任教期间,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小堂前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这是鲁迅父亲周伯宜在患病时用以休息的原物。周伯宜(1861—1896),本名凤仪,秀才出身,因屡应乡试未中,一直闲居在家。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伤感。他常借酒消愁,后为病魔所缠,又为庸医所误,死时年仅36岁。 小堂前后面一板之隔为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鲁迅的母亲鲁瑞(1858—1943),绍兴乡下安桥头人。她性格和善而坚毅,原先不识字,但“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卧室南边放着一张大床,系鲁瑞睡过的原物。靠北窗的桌子上陈列着鲁瑞做针线活用的生活匾、剪刀、尺子、粉袋、熨斗、线板等物,其中的一只袜船系当年她给工友王鹤照亲手缝制的原物。 西首前半间为鲁迅的继祖母蒋氏的卧室。继祖母蒋氏(1842—1910),绍兴偏门外鲁墟人。蒋氏性幽默,侄孙辈很喜欢到她那儿去聊天。蒋氏常给幼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蒋氏卧室后面是过道,有楼梯可上。 楼上东首一间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朱安(1878—1947),绍兴城内丁家弄人。她是个旧式妇女,缠足,思想比较封建,与鲁迅在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方面都相去甚远。1906年夏,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奉母亲之命回绍结婚。鲁迅对朱安无爱情可言,他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婚后没几天,他便又回到日本东京。从此,鲁迅和朱安做了一生的挂名夫妻,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朱安嫁到周家后,一直与鲁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侍奉婆婆一辈子。 穿过故居西首的长弄堂,便来到了厨房。厨房里有一乘大户人家用的三眼大灶,还陈列着八仙桌和其他炊具。壁上挂着一只很大的竹编菜罩,那是当年的“忙月”(季节工)章福庆为周家所做的原物。章福庆,浙江上虞杜浦村人,他除了做农活外,还有一手竹匠手艺。他经常到周家来做忙月,如种地,晒谷,修制竹器家具等。他曾为少年鲁迅做过一些竹器玩具,鲁迅十分喜爱。活忙不过来时,章福庆便将儿子章运水带来帮忙。章运水和小鲁迅年纪相仿,“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鲁迅就是在这厨房里和他初次见面,成为好朋友的。运水教鲁迅怎样捕鸟,讲述在海边沙地里看管西瓜、拿胡叉刺猹的故事,是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著名小说《故乡》时,以运水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灶间北首,还有三间小房,这是在1981年纪念鲁迅百龄冥诞时,经过认真考证后修复的。当年“忙月”章福庆在这里劳作、生活,东边一间是他的住所。西边一间是堆积间,里面存放着稻谷及牵砻、风车、竹簟、锄头等农具杂物。中间一间是过道,有门通向百草园。 1918年底,经过新台门周家六房共议,决定将整座新台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一起卖给东邻朱姓。朱姓在购得新台门后,大兴土木,将新台门连同他自己原有的住宅一起,改变原有结构,拆掉重新建造。因此,新台门大部分房屋面目全非。万幸的是,位于原台门西面的鲁迅故居的主要建筑未被改建,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2003年10月,新台门改建部分作复原陈列,周家新台门这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复原后的周家新台门共分三进,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侧厢及杂屋等组成。台门斗内隐门正上方悬鲁迅祖父周福清“翰林”匾一块。第二进“德寿堂”,为三开通间的大厅,是新台门整个房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与周家各台门一样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匾下挂“松鹤图”大堂画一幅,并配对联一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两旁柱子上有楹联二副:“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持其志无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东西两侧则挂有红木嵌大理石“挂屏”。第三进“香火堂”为辅助陈列,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周氏房族兴衰”。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展示了周氏(鲁迅)家史,揭示绍兴周氏发展、壮大、衍变、式微的轨迹,重点介绍鲁迅祖父周福清、祖母蒋氏、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元配夫人朱安等直系亲属的生平事略,及他们对鲁迅一生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鲁迅与周作人”和第三部分“鲁迅与周建人”同样以为主,实物为辅的陈列方式,展示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的关系。周作人部分,突出其日本留学时期与鲁迅的关系,及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功绩。周建人部分,则重点介绍鲁迅对其的关怀、培养,及其成为一个民主革命家的历程。

百草园

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它为新台门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玩斑蝥,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状,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他非常留恋这个属于自己的乐园。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风情园

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 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 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台门内有百年罗汉松、盘槐、红梅、绿萼梅等不少名贵花木,还有400平方米的一方水池,岁旱不干。清宣统元年,绍兴名士程柏堂亲书“此地为越王望花宫故址,此池下通龙泉”,并勒石于池畔,“磐庐”因石而得名。关于这块磐石,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这磐石为明代重臣朱赓故物。当年,朱赓荣归故里,途经山东,见到此石,摩挲留恋甚久,其门生适在当地做官,权重一时,便割爱将这磐石馈赠恩师。清土谷祠即土地庙,“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塔子桥南堍也有一座土谷祠,它座落在长庆寺的斜对面,祠前有跨街台亭。在飞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上原有许多匾额,其中一块有“恩沛东陶 坊民寿怀鉴敬立”的字样。寿怀鉴就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塾师寿镜吾先生。这台亭一年至少要演两台戏,正月一台灯头戏,五月一台平安戏。另外,坊里遭天灾人祸,也临时演戏,鲁迅幼时曾到这里看过戏。这里并排有三个祠庙,最北面是土谷祠,中间为穆神庙,靠南面是财神堂。土地庙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这土谷祠也只有一间门面的宽,因为鲁迅笔下曾对这里作了较多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土谷祠的门口,除了大门,还有一道木栅门,涂成赭红色。门口上面有宽宽的翻檐,下面是一支不高的石门槛。 第一进为门屋,廊柱上有一副抱对:“风调雨顺五谷丰,国泰民安六畜兴”。中间是天井,两侧有围廊。第二进是大殿,明间朝上陈设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尊坐像,神态慈祥亲切,正如两边抱对上所写的“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深得百姓喜爱。坐像上方悬挂红底金字大匾一块,上书“地载五福”四字,出自绍兴乡贤陶浚宣的魏碑体书法。大殿前金柱上还有一副抱对: 福自天中凭正直,德由义集须公平”,为隋朝大书法家智永字体。 平日的土谷祠不及长庆寺热闹,冷冷清清的。但每到土地菩萨生日,即农历四月十四日那天,便有人来拜佛、烧香。冬至日来点蜡烛,才显得比较热闹。光绪末年,土谷祠是一个叫阿秋的庙祝掌管着。因为土谷祠比较冷落,当时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便住在庙堂内,掌管者也不去干涉他们,这里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 说起土谷祠,人们就会联想到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说阿Q住在土谷祠,其实这里并非确有阿Q,只不过是鲁迅取材于此罢了:当年有个叫谢阿桂的,孑然一身,曾住在土谷祠。他主要靠替别人舂米来维持生计,曾给周家打短工,但他沾有偷窃习气,名声不太好。鲁迅对他比较熟悉,并以他为“模特儿”,在《阿Q正传》中,创作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土谷祠废圮多年,现在的门面是在1981年时修复的。2003年,绍兴市实施鲁迅故里保护工程,有关部门又出资对土谷祠进行了原址重建并恢复旧观。中外来宾来此参观,常会回忆起鲁迅笔下的阿Q的生活情景,鲁迅夫人许广平说,在土谷祠能“更亲切地找到阿Q的所在,仿佛此中有熟人,呼之欲出”。

长 庆 寺

长庆寺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距离鲁迅故居不到二百米,旧为绍兴八大寺之一,始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841—846年一度圮废,至958年又重建,堪称千年古刹。寺院坐西朝东,赭墙黑瓦。红色的山门上悬挂一块红底烫金的“长庆寺”匾额。进门是头殿,原有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主殿分为前后两殿,前殿供有一尊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殿内石柱上刻有两副楹联:“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炳惠照于西天教开两汉,荫慈灵于中土恩普十方”。后殿是一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鲁迅也说过:“我的确早看见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数尺或数寸的小菩萨”,殿内还有大小匾额五十多块。 鲁迅与长庆寺的关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他出生的那年是闰年,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三,正好与传说中的灶司菩萨同生日。按旧时的民间说法,这样的孩子是很高贵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但是尅星多,只怕难以养大,因为鬼神是专门要作弄有“出息”的孩子的。鲁迅的父母对于这种民间的迷信传说也信以为真,先是替襁褓中的鲁迅向菩萨去“报名”,就是说他已是“出家人”了,然后再拜和尚做师父,表示他已经“出家”做了小和尚,不再是俗人家的娇儿,借神灵的庇佑,可以免遭妖魔鬼怪的侵害了。鲁迅说过:“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这个和尚师父,就是当时长庆寺的住持和尚龙祖,鲁迅叫他“龙师父”。龙师父给鲁迅取法名叫“长根”,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称作“长庚”。按绍兴音读法,“根”、“庚”同音,两者均有祈福增寿的意思。龙师傅还给鲁迅一块铸有“三宝弟子 法名长根”字样的银八卦,一件用各色橄榄形小绸片缝缀而成的“百家衣”,以及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挂着或穿着这些东西可以避邪,小孩既能免遭意外,又能长命富贵。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厅内,你还可以看到这些物品。 长庆寺

龙师父身材瘦长,脸形瘦削,颧骨高高的,眼睛细细的,是个颇有叛逆性格的人。和尚照理是不应该留胡子的,可他却留着两绺下垂的胡子,更不合戒规的是,龙师父还有妻室。他娶亲的经过很富戏剧性:有一回乡下在演社戏,龙师父去看戏,因为他和演戏的人认识,便上台去替他们敲锣,虽然年青的龙师父漂亮又能干,但是台下观众却认为他不务正业,看不惯骂了他,龙师父不甘示弱,顶撞了几句,于是台下甘蔗梢头雨点似地飞上台去,有几个还抢上前去想教训一下这个和尚。台下毕竟是人多势众,龙师父虽有一手拳术也难于抵挡,只好落荒而逃,众人在后紧追,逼得他慌不择路,逃进了一户人家。而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年青的寡妇,那寡妇竟大胆地救护了他,……以后,龙师父就娶了那位寡妇为妻。 当时佛门戒律森严,只有“吹敲和尚”可以公

绍兴市汽运集团绍兴市旅游集团绍兴市旅游委员会

这个 是我以前给人家写过的,应该也对你有帮助的~~

鲁迅故里,下了火车坐7路车在鲁迅故里站下就好了,要是坐的是汽车,那就坐88路或者8路车,还是在鲁迅故里站下车~~在鲁迅故里旁边还有沈园,号称是爱情名园,杈头凤的诞生地~~~

然后可以坐2路车到大禹陵~~旁边有绍兴本地有名的拜佛地--香炉峰~~~~~

在还有,可以坐1路车到东湖游览,在和鲁迅路平行的人民路上坐就可以了~~~那里还有社戏可以看呢,鲁迅笔下写过的~~~

在汽车站(客运中心)那边还可以坐107路车,到吼山去,春天的时候桃花可漂亮呢~~~在车上可以直接买公园的门票,这样来回的车钱就是免费的~~~

还有兰亭,书法圣地哦~~~~委宛山,有漂亮的樱花哦~~~啊,对了,还有安昌古镇,古色古香哦,有对绍兴的传统特色的展示~~还可以去柯岩~~~~希望你在绍兴玩的愉快~~~~

一日游。鲁迅故居,东湖,柯岩风景区。如何安排行程?

绍兴市旅游集团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积极备战“五一”黄金周

■王琪明

“五一”长假,在这和风轻拂、绿草如茵的季节里,驾着你的爱车,背着你的行囊,来绍兴旅游吧。

绍兴鲁迅故里将举办古玩市场鉴古玩、风情园里听社戏、花雕酒馆品绍酒等活动,游客可凭门票参与竞猜活动,猜中者可获礼品一份。读书人也可以在仿三味书屋的旧时私塾里,上一堂私塾老课、对对子、念念《三字经》,感受鲁迅小时候的课堂氛围。爱看展览的游客还能在鲁迅故里参观“画说鲁迅先生——赵延年鲁迅文学作品插图展”和“与鲁迅同时代的人专题陈列之二——戎马书生瞿秋白”。

“五一”期间游览会稽山景区(大禹陵)景区的游客虽然无缘参与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但景区为游客准备了祭禹典礼光盘,游客可从中观看这场国家级祭祀大典的盛况,也可以参与祭禹广场水中祭台的演示活动,亲身体验祭禹典礼,祭奠祖先,撞钟祈福。想休闲的游客可在宛委山景区尽情放飞心情,在青山绿野间支起帐篷,放飞风筝,野外烧烤。

沈园在古朴清幽的双桂堂推出“赏越艺听名曲”,让你重温古越遗风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垂钓于爱情名园,其乐陶陶,在收获鱼儿的同时,收获一份好心情。

东湖景区除传统的自助烧烤、攀岩登高外,还在绕门山举办特色休闲活动,包括制茶、采茶、挖春笋、种蔬菜。扬帆舫戏台还推出“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的活动,景区内水域将献上具有绍兴特色的“鸬鹚捕鱼”和“渔家撒网”的表演,让你一饱眼福。

书法圣地兰亭的活动与书法紧密相连,广大游客可在曲水流觞处效仿先贤,现场饮酒赋诗;此外还将举行书法体验游系列活动,活动包括金砖习字、锥画沙、描红、拓碑、装裱、临摹、“我写我秀”书法擂台;新景点乐池是一个品茶、棋牌等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水上竹排让你体会到“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意境。

绍兴博物馆将举行“快乐科普展”,让游客在参与中感悟科学,在快乐中体验科学。

周恩来祖居推出“名人之旅”少儿书画展,秋瑾故居推出的“承鉴湖女侠遗风,展越东女儿风采”剑术表演。

享受幸福时光,品味快乐生活。感受历史文化,饱览秀美山河,绍兴市区景区为你积极打造的旅游大餐,等待你的到来。

鲁迅故里?

您好 这是给您设计的 希望您满意 并予以采纳 谢谢

10:30 在大坝游船码头坐游船进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船游五泄湖约13分钟,另景区内有小交通5元/次可选择性自理)。国家AAAA级景区—五泄景区;泛舟清波荡漾的五泄湖,漫步四季如春的桃源,揽胜“一水五折”的五泄飞瀑…一泄月拢轻纱、二泄双龙争壑、三泄千姿百态、四泄烈马奔腾、五泄蛟龙出海

游览时间:约210分钟

巴士抵达柯岩风景区,景区融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秀美风光,妙不胜收;水乡风情,韵味十足,众多参与体验活动,乐趣无穷:坐乌篷、划龙舟、唱社戏、拉洋车、坐花轿、猜灯谜、踩高跷、押牌宝、钓鱼虾、抖空竹;还可以同“阿Q”一起“造反”,问“孔乙己”“茴字有几种写法”,扮“县官老爷”过一过“坐堂审案”的戏瘾……

行驶时间:约30分钟; 游览时间:约240分钟

15:30自由参观国家AAAA级风景区--鲁迅故里: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鲁迅故里一条街等。

游览时间:约90分钟

鲁迅的故里看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是在江南水乡浙江绍兴。

对于鲁迅的故居真的是很有画面感,而且是一辈子印象深刻的。

2017年我到过浙江小城,理所应当就想到了鲁迅笔下的一切,大家还记得社戏吗,鲁迅笔下的社戏简直可以称为他少年时代的白月光,作者饱含深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无华,一群农家子弟的热情善良好客,体现了作者对故土无尽的思念。

还有茴香豆,中学时读到孔乙己的茴香豆感觉真的太香了,以至于长大以后每一次吃饭蚕豆之类的我都会想起茴香豆,也许有茴香豆陪伴的劳动人民未必没有我们今天幸福,那种幸福是润物细无声的。

乌篷船、乌毡帽;社戏、绍剧、越剧;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这些古城绍兴的文化元素在鲁迅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绍兴还有很多的文化名人,比如王羲之、王阳明、谢灵运、陆游等等。

相关推荐:

绍兴哪些公交能到鲁迅故里景区

绍兴鲁迅故里的社戏早读活动每天都有吗?

2023皋兰什川梨花会交通管理通告

长春净月潭游乐项目推荐

2023年保定涞源县春季旅游攻略

绍兴鲁迅故里景区有什么好玩活动

2023什川梨花节自驾车辆预约入口+预约流程

净月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声明:《绍兴鲁迅故里的社戏早读活动每天都有吗?》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亲爱的热爱的鱿小鱼是谁

    《亲爱的热爱的》鱿小鱼本名是叫佟年,鱿小鱼是她在网络上的id,在翻唱圈非常有名的翻唱歌手,拥有很多的粉丝。剧中的鱿小鱼由杨紫饰演。鱿小鱼...

    电影 日期:2023-04-26

  • 绍兴哪些公交能到鲁迅故里景区

    绍兴鲁迅故里公交线路如下:公交线路:乘坐8/13/24/30/68/88路公交车至鲁迅故里公交站下车,步行约283米即可到达地铁:1号线鲁迅故里站必看贴士:1. ...

    景点 日期:2023-04-26

  • 寓意好的生僻字公司名

    1、【德造有限公司】财运度:80分 吉祥度:96分 文化内涵:100分;周易卦象分析:名字的卦象为涣卦,卦象财运为处于比较困难的地步,主要是因为人心不齐。...

    百科 日期:2023-04-26

  • 2023年宁波公安局鄞州分局辅警招聘报考指南

    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公告 一、招聘岗位 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相关单位警务辅助人员192名(详见文末附件1)。二、应...

    八卦 日期:2023-04-26

  • 昂克赛拉和东风本田哥瑞怎么选

    昂克赛拉和东风本田哥瑞怎么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买车,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现在市场上的汽车种类很多,有的便宜几万,有的贵几百万。每个人对...

    汽车 日期:2023-04-26

  • 说说你最爱看的小说是哪一部

    1、《大秦帝国》,作者是孙皓晖;2、《琅琊榜》,作者是海宴;3、《隋乱》,作者是酒徒;4、《三体》,作者是刘慈欣;5、《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6、《长安...

    百科 日期:2023-04-26

  • 新倚天屠龙记小昭扮演者是谁

    《倚天屠龙记》小昭扮演者是许雅婷。小昭是《倚天屠龙记》中最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她最初出现的时候是以扮丑造型亮相的,之后一直陪伴着张无忌,在...

    百科 日期:2023-04-26

  • 十二星座代表的仙女是哪些

    1、每个星座都代表了不同的仙女,白羊座代表碧霞元君,金牛座代表百花仙子,双子座代表王母娘娘,巨蟹座代表嫦娥,狮子座代表女魃,处女座代表瑶姬,天秤...

    百科 日期:2023-04-26

旅游排行榜推荐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