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6 手机版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有很多,具体有:

可以辅助生育,由于一些生理上的疾病导致不能生育的夫妇每年都有很多,这些夫妇可以通过人类基因技术进行辅助生育,生育的孩子拥有双亲的特征,在医学上这是一种不错的生育方法;可以复制器官,人类基因计划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人体内的器官进行复制,这样病人便不需要等待其他人进行器官捐赠,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手术;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基因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因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人类对其的认识并不足,人类基因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到基因的本质,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

基因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

1、优点:由于基因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特殊作用,基因技术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革命。

它在基因制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革命性成果,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命和生活的面貌。同时,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无可估量。

从事此类技术研究和开发企业的发展前景无疑十分广阔。前期美国股市基因技术类股票的大幅上涨表明投资者对此类公司前途看好。我国的基因技术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相关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2、缺点:基因工程产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从目的基因的取得到表达载体的构建都是十分烦琐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的工作。

因此,基因工程产品的前期研究和开发投入(R&D)非常高,尤其是对细胞因子和重组药物的生产只要取得了具有高表达量的生产菌株,掌握分离和纯化技术,利用普通的发酵罐就能生产。

如大举介入生物医药领域的日本麒麟株式会社原来是啤酒生产企业,掌握了生产技术后,利用原有的发酵设备便很快在细胞因子的生产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扩展资料:

基因编辑已经开始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中,这些研究和应用,有助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从研究植物和动物的基因功能到人类的基因治疗。下面主要介绍基因编辑在动植物上的应用。

基因编辑和牛体外胚胎培养等繁殖技术结合,允许使用合成的高度特异性的内切核酸酶直接在受精卵母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

CRISPR -Cas9进一步增加了基因编辑在动物基因靶向修饰的应用范围。CRISPR-Cas9允许通过细胞质直接注射(CDI)从而实现对哺乳动物受精卵多个靶标的一次性同时敲除(KO)。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基因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编辑

研究基因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随着DNA指纹图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日趋完善,近年来,DNA指纹图技术已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一个弄清人类全部基因蓝图的国际计划正在进行。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默克教授教导的小组,每组要确认400个新的基因序列至1996年3月,他们已确定了35.5万个基因序列。在21世纪初,人类就可以把30亿个密码的排列情况,10万个基因的情况研究清楚。

有科学家预计,未来10年,10大产品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使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而其中第一项就是基因药品。人类对自身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的进展,将在今后10年中使制药业取得飞跃,治疗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疑难杂症的药物将问世,艾滋病的治疗也将取得突破。人们可以了解自身的基因图谱,医生诊断时需要考虑病人的基因组成。

目前,科研人员已能够识别某些可导致人体患癌的遗传基因,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及一些罕见的癌症。

美国一些研究儿童基因疾病的科学家,已经分离出一种特殊的基因。据称,大约有1%的美国人(即2600人)携带这种基因,这种基因称为毛细管扩展变异基因。科研人员认为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其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出3至5倍。这些癌症包括肺癌、皮肤癌、胃癌和胰腺癌等。使用X线检查,较易判别是否携带有这种基因。

不仅如此,英国伦敦大学基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最近在英国科学周刊上发表报告指出,社会进步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自然选择的威力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失效,人种已开始退化。

他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中的主要力量,经自然选择的物种均是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过去由于人类生存条件艰苦,新生儿死亡率很高.人们从小到大均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因而生理和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得以生存下来,这也使得人类的基因不断改良。二次大战后,全世界的生存条件特别是医疗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因而自然选择的威力越来越小,使得大量因为基因变异而产生的素质不高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最终导致人种的总体退化。他还指出,近几十年来,由于化学制剂的广泛应用,男子的精子减少、质量下降,使得后代的基本素质也比以前降低。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生育的子女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生育的子女多,导致人口素质的逆增长。这都将导致人口素质的逐步退化。

因此,一些人士提出利用基因监测技术选择理想的胎儿,以人工优生方法代替自然选择。

另外,台湾的一位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于1988年提出基因与人类行为的因果理论、认为对具有犯罪、精神病等倾向的人,可以通过基因矫正或蛋白质化合物的药物补充来达到预防、治疗的效果。

目前我国正在组织科学家执行一个弄清水稻全部基因的计划,已取得一些重大成果,预计我国可以在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全部水稻基因的图谱。不久前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传来捷报:用DNA指纹图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真伪获重大突破,并初步建立了一套鉴定“汕优63”的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多少年来,作物种子质量一直是农业丰歉的根本问题。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他水稻杂交品种及其他作物种子的鉴定工作,可望短期用上DNA指纹图技术。

美国科学家最近分离出了促使植物开花的遗传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可能人为地控制作物的成熟时间,缩短生长周期,或者改变某些作物在一些地区不适宜生长的状况。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巧妙地把鱼和牛、羊的基因相联后培育出的鱼,既保留着鱼的鲜味,又长得快、个儿大。前两年就推上市场的一种“生物工程”新型西红柿,无须采取任何防腐措施。即可存放三周。

也许在20年内,人们将按基因选择饮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同样的食物所引起的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基因。

这个概念是由英国食品研究所的加里?威廉森提出的。威廉森博士研究认为,一些蔬菜如椰菜和卷心菜等,含有许多能刺激体内起防卫作用的化学物质谷胱甘肽转移酶。它被认为是决定一个吸烟者是否会生肺癌的一种因素。他说:“人口的大约一半具有能产生这种物质的基因,而另一半则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终身吸烟并在90岁时寿终正寝的原因所在。”如果一种食物含有谷胱甘肽转移酶,那么,体内不能产生这种化学物质的人们就能从吃这种食物中大大得益。

威廉森博士的研究对公众健康的意义是惊人的。未来的营养指导将不再像现在这样笼统,而可能是因人而异的。

在穿用方面,我国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取得突破,这个由江苏省农科院负责的研究项目,成功获得了抗虫棉品系11个,杂种优势组合3个,并在江苏、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累计试种1.12万亩,抗虫效果达80%以上。

由此看来,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远不止公安等部门。在医药行业,可以把人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生产疫苗、细胞因子、激素、抗体等;在农业领域,可以把经济价值低的植物的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的基因甚至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中,培育出高产粮棉油作物和果蔬;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基因重组手段可以把多种微生物的特点综合起来,培育出一种超级微生物,用以高效率地分解城市垃圾或处理工厂废水。此外,基因工程在化工、食品、轻工、采矿、能源、国防等众多行业和领域都有不少已经成功的实例和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

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福音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要破译出基因密码并将其序列化制成研究蓝本,从而对诊断病症和研究治疗提供巨大帮助。那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癌症、艾滋病等绝症被攻克,人类可以通过基因克隆复制器官和无性繁殖;基因诊断和改动技术可以使人类后代不再受遗传病的影响。那时候人类将进入药物个性化时代,而且人类的生命也将延长。正是由于以下这些新技术和新领域的不断出现和日新月异,人类在新世纪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由于人类基因组的顺利进展,在人类基因的测序和研发过程中引发了基因技术的重大革新和革命,从而把现代生命科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基因检定、基因制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克隆

如果基因可编辑,那能为人类带来什么?

关于目前人类对于自己本身的一个研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我们对待生命来说很坐技术还有基因工程都被限制或者扼杀在摇篮当中,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基因工程,这样的基因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的话。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一场浩劫。如果我们人类的基因可存在编辑的话,那么能给人类带来什么?这其中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许多生物工程能够制造出奇形怪状的人类。

首先第一点就是关于如果我们人类的基因可以存在编辑的话那么人类的生物工程能够制造出奇形怪状的人类。因为我们可以把我们身体当中的一些较为劣质的基因给剪裁,重新换为一些较为优质的基因,而且把这样的基因内部进行突变或者进行变异,利用其他动物的一个基因进行替换,那么我们人类就会拥有较长的生命力。而且我们人类的一个形状也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例如我们有一些人会有4只眼睛一两张嘴巴或者8只手等等一些的情况。

二、人类的寿命也会大大的提升。

其次就是我们人类的寿命也会大大提升,因为我们相信当人类的寿命可以提升之后,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会有很大的改观。那么医学上面的许多医学困难问题都能够很好的解决,例如这一次的一个大病毒大疫情爆发所带来的一个危机,通过基因编辑,那么我们就可能避免这一次的病毒侵扰。

三、基因存在编辑,但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浩劫。

最后就是关于我们人类的基因存在编辑技术的话,可能带来更多的浩劫,有些人为了不择手段,为了提升自己的一个生物能力,会进行不断的研究,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而会导致生物本身的一个性质发生的变化。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医学新希望
“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于日前在上海召开,全世界的基因学者在四天的时间里交流与探讨了人类基因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方向,并展望其将为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 解读中医神奇疗效之谜 中医药神奇的治疗作用有望通过基因技术来揭开。我国已经启动的一项药用植物基因库工程,将古老的中医药学和最尖端的基因制药技术融为一体。 从在上海召开的“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获悉,中科院在本月启动建立“世界最大的天然化合物基因库”的项目建设。这个工程通过基因技术分离出5000种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治疗成分,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陈竺表示:“人类基因组技术正给生物制药产业带来重大转变,而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中药发展。”他解释说,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科学家基本掌握人类生命图谱,这使继续研究涵盖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成为可能。我国基因学者采取的办法是:在建立“基因中药库”之后,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一一测试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体基因,以最终揭开千百年来困扰中医药的疗效之谜。 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专家介绍说,我国古代最知名的医学论著《本草纲目》中也仅仅记载了1892种药用植物。1995年出版的《中华本草》收集了8000多种药用植物,“基因中药库”将涵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翘楚从植物落花生的叶子里提取药物成分,治疗西医也难以对付的失眠顽症,但他也无法确切解释其中的奥妙。他说,中医中药传袭千年,一个合格的中医在独立行医前往往要背熟数百张历代相传的“药方”,只是在近100多年中医学者们才开始探索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的问题。他希望基因技术的介入能为阐明中医药本质指明方向。 事实上,中医药学一贯倡导的“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思想也和目前方兴未艾的功能基因学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基因诊断和治疗的理想之一,就是基于患者基因的微妙差别实施“个性化医疗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药学和基因技术的结合还有更广泛的领域。 “将中医药和基因技术结合的最大难点就是,必须首先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方子’里找出哪些是有疗效的,而哪些并无效果。”牛津大学肿瘤基因组学权威华尔特?包德默爵士说,“从这一点上看,建立一个基因植物库非常有价值,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找到致病基因,世界顶尖学者们都在致力于这项工作。” 人体内或有调控衰老的基因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寻觅着长寿的秘方。现代基因学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曙光――科学家发现人体里负责新细胞分化生长的干细胞并不因人年纪的增长而丧失活力。 美国科学家戴维?施莱辛格在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兴奋地透露了他的新发现。他说,人的干细胞有着旺盛的活力,但是,细胞有新陈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功能细胞因为老化或磨损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然而它们却无法被排除体外。这些“失灵”的细胞越积越多,以至于最终妨碍了其他细胞的正常“工作”,这很有可能是导致人类衰老的真正因素。 来自一家美国基因分析公司的陈昌友博士说,人类的基因就像一个“电路图”,基因之间相互协调地工作才能保证人体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转。一旦某些“通路”被打破或是阻断,就会表现为各种疾病或是某些人体机能的失常。 施莱辛格在对进入老年的小鼠进行的基因研究发现,它的干细胞分裂仍然十分活跃,但是所表现出的功能性却越来越差。他取出一些“失灵”的干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细胞仍然能被重新激活,这说明不是细胞出现问题,而是细胞之间的“通路”出现故障。 日本基因学家黑木敏仁说,日本正在用SNP测序技术对长寿人群的长寿基因进行研究。SNP即单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类基因组由三十亿个单核苷酸组成。 黑木说,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各不相同,他们的长寿基因也因人而异。SNP图谱可以帮助锁定这些基因。日本人跻身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群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在日本年龄超过百岁的老人有1?5万多人。 科学家们在小鼠、线型虫等生物实验中都发现了调控衰老的基因,他们认为人类体内也可能有类似的基因。 施莱辛格说,人类各种功能细胞的数量水平应该由某些特定的基因所控制,而且它们有遗传性。这些调控基因就像“变阻器”一样掌握着细胞的数量,而它们导致了人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的一些像更年期和衰老的各种迹象。 基因研究又获三大新发现 本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徐立之说,通过各国科学家在此次会上为期4天的交流,我认为经过各国科学家努力的实验,在基因研究中获得了以下三大新发现。 人与小鼠的基因有80%左右是相同的。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了一个较好的替代实验模型,有助于对人类疾病的认识。有了这一替代模型,科学家在实验中通过对小鼠基因变化的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人体基因变化的情况。如科学家让小鼠带上某种疾病的基因,让其代代相传,看其会不会生病或生什么病,再通过科学的推断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疾病。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是不一样的,有差异的,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小,不过1%左右。徐立之说,这是科学家过去比较一致的认识。通过这次大会交流有了新的结果:基因片段上的差异不是很小,而是有的人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大。徐立之说,这个发现有助于重新认识人类的疾病机制。比如,有的人在某一环境影响下会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可能是基因片段上的较大的差异造成的,科学家将深入下去探索。 中国科学家在会上报告的水稻基因的研究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徐立之说,水稻基因中有45%左右是重复的、相同的。而且比较研究发现,水稻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人体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徐立之说,这一发现对于改良水稻品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水稻品种的改良可能有助于人类健康。因此也可能影响到人体基因的变化。人类基因完整图谱明年完成 “人类基因组组织”的新任主席木?〖阎?教授在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会议上称,人类基因组图谱将在明年全部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组织总部设在伦敦,它是世界最大的非赢利性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 该组织的一份声明说,人类基因组工程将在2003年春之前测出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图谱将包括有超过90%的人类基因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参加了这一工程。 木?〖阎?教授说,有了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就能试图发现哪些基因造成了一些特定的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高血压等,他确信,尽管这些研究十分复杂,针对有缺陷的基因的医疗方法10年之内就能发现。科学家已经知道,这些类型的疾病是许多基因共同运作的结果。 到会的人类基因组织前任主席徐立之称,中国积极参与了人类基因组研究工程,以找到方法治疗一些中国常见的疾病,如肝癌和许多比其它国家更常见的传染病。 他还说,中国科学家也在进行植物基因和生物工程研究,以增加大米等关键作物的质量。 自从科学家宣布破译人类基因到现在已经近两年时间。一些科学家和政界人士曾表示,人类基因的破译将导致重大的医学革命,例如可以生产针对个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以及消除人类基因缺陷。但是,这些设想都有待于实现。 据估计,人类只有大约三万个基因,比水稻的基因还要少两万个。所以说,为什么比较少的基因能产生像人类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物,这一点还有待研究。(来源: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医学新希望
“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于日前在上海召开,全世界的基因学者在四天的时间里交流与探讨了人类基因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方向,并展望其将为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 解读中医神奇疗效之谜 中医药神奇的治疗作用有望通过基因技术来揭开。我国已经启动的一项药用植物基因库工程,将古老的中医药学和最尖端的基因制药技术融为一体。 从在上海召开的“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获悉,中科院在本月启动建立“世界最大的天然化合物基因库”的项目建设。这个工程通过基因技术分离出5000种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治疗成分,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陈竺表示:“人类基因组技术正给生物制药产业带来重大转变,而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中药发展。”他解释说,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科学家基本掌握人类生命图谱,这使继续研究涵盖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成为可能。我国基因学者采取的办法是:在建立“基因中药库”之后,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一一测试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体基因,以最终揭开千百年来困扰中医药的疗效之谜。 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专家介绍说,我国古代最知名的医学论著《本草纲目》中也仅仅记载了1892种药用植物。1995年出版的《中华本草》收集了8000多种药用植物,“基因中药库”将涵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翘楚从植物落花生的叶子里提取药物成分,治疗西医也难以对付的失眠顽症,但他也无法确切解释其中的奥妙。他说,中医中药传袭千年,一个合格的中医在独立行医前往往要背熟数百张历代相传的“药方”,只是在近100多年中医学者们才开始探索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的问题。他希望基因技术的介入能为阐明中医药本质指明方向。 事实上,中医药学一贯倡导的“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思想也和目前方兴未艾的功能基因学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基因诊断和治疗的理想之一,就是基于患者基因的微妙差别实施“个性化医疗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药学和基因技术的结合还有更广泛的领域。 “将中医药和基因技术结合的最大难点就是,必须首先从浩如烟海的中医‘方子’里找出哪些是有疗效的,而哪些并无效果。”牛津大学肿瘤基因组学权威华尔特?包德默爵士说,“从这一点上看,建立一个基因植物库非常有价值,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找到致病基因,世界顶尖学者们都在致力于这项工作。” 人体内或有调控衰老的基因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一直寻觅着长寿的秘方。现代基因学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曙光――科学家发现人体里负责新细胞分化生长的干细胞并不因人年纪的增长而丧失活力。 美国科学家戴维?施莱辛格在2002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兴奋地透露了他的新发现。他说,人的干细胞有着旺盛的活力,但是,细胞有新陈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功能细胞因为老化或磨损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然而它们却无法被排除体外。这些“失灵”的细胞越积越多,以至于最终妨碍了其他细胞的正常“工作”,这很有可能是导致人类衰老的真正因素。 来自一家美国基因分析公司的陈昌友博士说,人类的基因就像一个“电路图”,基因之间相互协调地工作才能保证人体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转。一旦某些“通路”被打破或是阻断,就会表现为各种疾病或是某些人体机能的失常。 施莱辛格在对进入老年的小鼠进行的基因研究发现,它的干细胞分裂仍然十分活跃,但是所表现出的功能性却越来越差。他取出一些“失灵”的干细胞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细胞仍然能被重新激活,这说明不是细胞出现问题,而是细胞之间的“通路”出现故障。 日本基因学家黑木敏仁说,日本正在用SNP测序技术对长寿人群的长寿基因进行研究。SNP即单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人类基因组由三十亿个单核苷酸组成。 黑木说,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各不相同,他们的长寿基因也因人而异。SNP图谱可以帮助锁定这些基因。日本人跻身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群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在日本年龄超过百岁的老人有1?5万多人。 科学家们在小鼠、线型虫等生物实验中都发现了调控衰老的基因,他们认为人类体内也可能有类似的基因。 施莱辛格说,人类各种功能细胞的数量水平应该由某些特定的基因所控制,而且它们有遗传性。这些调控基因就像“变阻器”一样掌握着细胞的数量,而它们导致了人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的一些像更年期和衰老的各种迹象。 基因研究又获三大新发现 本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徐立之说,通过各国科学家在此次会上为期4天的交流,我认为经过各国科学家努力的实验,在基因研究中获得了以下三大新发现。 人与小鼠的基因有80%左右是相同的。这一发现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了一个较好的替代实验模型,有助于对人类疾病的认识。有了这一替代模型,科学家在实验中通过对小鼠基因变化的分析,可以帮助了解人体基因变化的情况。如科学家让小鼠带上某种疾病的基因,让其代代相传,看其会不会生病或生什么病,再通过科学的推断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疾病。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是不一样的,有差异的,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小,不过1%左右。徐立之说,这是科学家过去比较一致的认识。通过这次大会交流有了新的结果:基因片段上的差异不是很小,而是有的人基因片段上的差异很大。徐立之说,这个发现有助于重新认识人类的疾病机制。比如,有的人在某一环境影响下会生病,有的人则不生病,可能是基因片段上的较大的差异造成的,科学家将深入下去探索。 中国科学家在会上报告的水稻基因的研究情况,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徐立之说,水稻基因中有45%左右是重复的、相同的。而且比较研究发现,水稻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人体基因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徐立之说,这一发现对于改良水稻品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水稻品种的改良可能有助于人类健康。因此也可能影响到人体基因的变化。人类基因完整图谱明年完成 “人类基因组组织”的新任主席木?〖阎?教授在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会议上称,人类基因组图谱将在明年全部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组织总部设在伦敦,它是世界最大的非赢利性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 该组织的一份声明说,人类基因组工程将在2003年春之前测出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图谱将包括有超过90%的人类基因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参加了这一工程。 木?〖阎?教授说,有了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就能试图发现哪些基因造成了一些特定的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高血压等,他确信,尽管这些研究十分复杂,针对有缺陷的基因的医疗方法10年之内就能发现。科学家已经知道,这些类型的疾病是许多基因共同运作的结果。 到会的人类基因组织前任主席徐立之称,中国积极参与了人类基因组研究工程,以找到方法治疗一些中国常见的疾病,如肝癌和许多比其它国家更常见的传染病。 他还说,中国科学家也在进行植物基因和生物工程研究,以增加大米等关键作物的质量。 自从科学家宣布破译人类基因到现在已经近两年时间。一些科学家和政界人士曾表示,人类基因的破译将导致重大的医学革命,例如可以生产针对个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以及消除人类基因缺陷。但是,这些设想都有待于实现。 据估计,人类只有大约三万个基因,比水稻的基因还要少两万个。所以说,为什么比较少的基因能产生像人类这样一个复杂的生物,这一点还有待研究。(来源: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基因工程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之间原本难以跨越的界限,可以使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基因进行重新洗牌和重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将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装在质粒上,再把经过改造的质粒运送进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1981年,这种由大肠杆菌产生的人胰岛素在美国正式得到批准,生产上市。

由“基因工程”创造的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使许多从事植物抗病研究的生物学家也跃跃欲试,它们期待能通过基因工程创造抗病植物。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毒,感染了这种病毒的烟草植株会变得萎靡不振、生长迟缓,叶片上还会出现斑驳的纹路。美国科学家皮奇突发奇想:如果把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基因放到烟草体内,能不能生产出抗病毒的烟草呢?

于是,他把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在生物体外与经过改造、不会使植物产生肿瘤的Ti质粒重新组装,得到了重组Ti质粒,并将Ti质粒送进了烟草细胞。得到拥有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烟草细胞,在人工精心培养下发育成为烟草植株,这种基因工程烟草真的再也不怕烟草花叶病毒的危害。就这样,由基因工程创造出的第一种抗病植物问世了。

第一种抗病毒烟草由基因工程创造成功后,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科学家们相信基因工程是能创造新植物的,是能够赋予植物对人类有益性状的。自基因工程创造的抗病毒烟草在田间大量 种植 后,抗虫棉、耐储藏的番茄、蓝色玫瑰等多种植物正在陆续登场,基因工程领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d2d64e1d428f1dc475649040a60c7657";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相关推荐:

纽扣电池的保质期有多久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人类获取宇宙天体信息的途径

纽扣珊瑚怎么养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纽伦堡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

如何利用私家车赚钱

人类观察动物发明了哪些东西

标签: [db:标签]

声明:《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纽扣电池的保质期有多久

    1、纽扣电池的保质期一般是一两年,质量好的可达三至五年。2、纽扣电池,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

    百科 日期:2023-03-26

  •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

    人类基因技术带来的好处有很多,具体有:可以辅助生育,由于一些生理上的疾病导致不能生育的夫妇每年都有很多,这些夫妇可以通过人类基因技术进行辅...

    百科 日期:2023-03-26

  • 2023十大家用茶几布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大家用茶几布排行榜:其中佳尔美 简约现代北欧棉麻桌布、南柯一梦 棉麻可定制客...

    数码 日期:2023-03-26

  • mac文件不想放在桌面

    mac文件不想放在桌面可以实现吗?赶紧来看看下文。1.请点击Dock上的Finder图标(即Dock最左边的笑脸图标),会弹出来一个窗口,左边是通向各种文件...

    数码 日期:2023-03-26

  • 2023十款双人座沙发垫套排行榜

    沙发垫套就像是我们的外衣,套上之后不仅可以为客厅增加光彩,还可以保护沙发干净如新,方便打理。因此成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家纺,今天排行榜大全...

    数码 日期:2023-03-26

  • 人类获取宇宙天体信息的途径

    人类获得宇宙天体信息的途径:1、通过发射探测器发回的信息。探测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具有观察和记录的功能,分为计数器和径迹探测器两种。应用...

    百科 日期:2023-03-26

  • 纽扣珊瑚怎么养

    纽扣珊瑚的饲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纽扣珊瑚的饲养需要好的盐以及好的灯光;2、纽扣珊瑚需要强光和中等水流;3、在珊瑚缸中放置时要与其他珊瑚...

    百科 日期:2023-03-26

  • ipad迷你5分屏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问ipad迷你5怎么进行分屏,ipad mini5 这款平板相对于之前的ipad mini2,3,4外观没有变化,主要是配置上的升级。那么,iPadmini ...

    数码 日期:2023-03-2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