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

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9 手机版

1、茨菇生育周期20-210天,一般在11月下旬开始收获。

2、茨菇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插播顶芽。而最适宜的移栽期是8月下旬至9月初,因为此时移栽可有效避开晚霜和冬雪。

3、茨菇在种植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土壤要肥沃一些。在种植之间,先要将土地施好基肥,一般用农家肥就可以了。

茨菇苗一般在什么时候有的卖?什么月份种才是最合适的?

茨菇的种植时间在水稻收获期间,这个时候一般是在七月初,这个时候就需要下秧苗。这里提一下,茨菇也是像水稻一样,是插秧的。七月初下秧,七月下旬到八月初这个阶段,就要保证所有的苗都要定植完成。

茨菇的养殖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很多的肥料,一开始需要大量的基肥,中途还要最起码施四次肥,另外除草。剥叶都是需要的。

茨菇八月初定植完成,大概是一月中旬成熟,也就是元旦以后,春节之前这段时间,茨菇上市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是很喜欢买一些茨菇,因为它比一些的蔬菜都耐放,不容易坏。下面我们继续介绍茨菇种植地的选址。

茨茹种植怎么种植?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每亩施1600—20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田平泥化,一般七月初下秧,栽插密度以6×6厘米,栽插深度要求顶芽第三节位入土2厘米,水深保持3厘米左右。

茨菇秧苗的定植期,可根据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而定,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底定植好。定植前要准备好本田,定植时拨起秧苗,摘除外围叶片,仅留叶柄16—20厘米长,以免定植后遇风摇动,影响成活。栽植深度10厘米左右,随即将根部泥土填平即可,栽植密度30×(40—45)厘米,亩栽3900—4200株。

田间管理

1、管水 茨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严防干旱,移栽后要浅水勤灌,以提高土温,移栽后约一个月,可排水搁田使根深扎,有利植株大量抽生匍匐茎,后期维持浅水,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

2、施肥 茨菇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以基肥为主,为了不断满足茨菇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一般施肥四次为宜,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普钙50公斤;移栽10—15天追施第一次肥,亩施碳铵60公斤,普钙50公斤;移栽30天后追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60公斤,硫酸钾50公斤;移栽45—50天追第三次肥,亩施尿素20公斤。 [3]

3、耕耥、除草、剥叶 此项工作可在移栽后30天,结合施肥进行,以后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以免将茨菇的匍匐茎损伤影响生长。

病虫防治

秋季茨菇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故病虫相对要少,病害主要有茨菇斑病、茨菇(实球黑粉菌)黑粉病,虫害主要有莲缢管蚜。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彻底清除病虫残体;②选用无病芽苗;③合理密植,亩栽4000株为宜;④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水浆管理;⑤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⑥药剂防治选择以下药剂:15%粉锈宁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90%万灵粉剂2300倍液;50%抗蚜威2500—3000倍液。[1]

采收

秋季茨菇的采收期偏长,十一月下旬即可采收上市至翌年二月份,地上部份刚枯黄时就采收的,不如延迟采收的产量高,这是因为茎叶枯黄后,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输送到地下部球茎中去,使球茎继续膨大而增加产量。

茨菇的种植方法

茨菇栽培技术

1 育苗

1.1 种芽选择

为培育壮苗, 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 充分成熟, 大小适中, 光泽好, 无损伤, 顶芽粗短弯曲的优质球茎, 用手掰下或用刀削下顶芽, 适当摊晾, 等表面干燥后作为种用顶芽。折芽一般在入冬前进行较为适宜, 此时伤口在贮藏期间充分愈合, 插播以后发根快, 出苗早, 而且整齐。顶芽粗0.6-1厘米比较好。我县一般在清明前后取出留种用的顶芽, 放入干净的箩筐内, 上面盖上湿稻草保持湿润, 见干时适当洒水, 晴天放在阳光下取暖, 保持温度在15℃以上, 经过10-15天, 顶芽开始萌芽即可插播。

1.2 秧田选择

育苗秧田宜选择背风、向阳、肥沃的稻田。整田时施足基肥, 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 每亩施1500-200公斤为宜。带水耕耙, 水深保持深耕20-30厘米, 做到田平泥化。耙犁平整后用长绳隔出1.3-1.6米宽的长条苗池。为方便苗期管理, 相邻的俩个苗池中间留出30-40厘米宽的过道。

1.3 插播顶芽

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 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 插播顶芽。每亩育苗田需用顶芽120-180公斤左右。插播时田间保持土壤湿润, 将顶芽尖朝上插入泥土中, 插播深度一般要求顶芽从下向上的第三节位插入泥中1.5—2厘米, 插播的株行距规格为10×10厘米。如果种芽大小不一, 应将大小顶芽分开插播, 保证幼苗生长均匀一致, 方便秧田进行统一管理。

2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包括茨菇萌芽生长期和旺盛生长期俩个阶段的管理。

2.1 茨菇萌芽生长期

茨菇萌芽生长期从顶芽出芽开始到抽伸正常叶片结束, 大约经历20-25天, 这段时间幼苗生长速度慢, 主要是靠顶芽中贮藏的养分供应植株生长, 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很少, 需肥量不多。因此萌芽生长期的管理以浅水勤灌以少施施肥为主。茨菇萌芽生长期最适宜温度在15-20℃之间。如果遇到晚霜时, 当天夜间苗田应灌满10厘米左右的深水保温防冻, 第二天排水浅灌, 水深3厘米左右。

2.2 茨菇旺盛生长期

从植株抽伸出箭头形定型叶开始, 茨菇进入旺盛生长期。茨菇的旺盛生长期分为俩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抽伸定型叶开始到往大田移栽结束为茨菇的旺盛生长前期第二个阶段是从移栽定植到植株叶腋抽伸匍匐茎, 新叶抽伸明显转慢结束, 是茨菇旺盛生长的中后期, 整个旺盛生长期大约经历100-120天。当幼苗长出2-3片定型叶时, 追施一次苗肥, 每亩施N、P、k三元复合肥60千克, 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如果幼苗长势较弱, 可再追施一次苗肥, 用法和用量与第一次相同。当气温超过25℃时, 水位应当加深到6-10厘米, 防止干燥, 影响幼苗生长。

3 大田移栽

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抽伸出匍匐茎,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幼苗生长速度的加快, 地下匍匐茎逐渐发育成为很多分株, 当分株长出4-5片定型叶, 也就是幼苗高35-40厘米时, 是茨菇往大田移栽的最佳时期。

3.1 移栽前准备

茨菇栽培应选择灌溉方便, 土壤耕作层在20-30厘米, 土壤肥沃、结构松散、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水田, 土壤酸碱度微酸或中性比较适宜。栽培茨菇要求精细整地, 灌水深耕。翻犁耙平后灌水泡晒, 呕田10天左右, 使土壤充分熟化。施足基肥是夺取茨菇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一般结合整田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3000千克、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作基肥。

3.2 起苗移栽

最适宜的移栽期是8月下旬至9月初, 因为此时移栽可有效避开晚霜和冬雪。茨菇起苗前用镰刀将幼苗上部茎叶三分之一割去, 留高25-30厘米, 将苗连根拔起, 摘除外围老化的叶片和叶柄, 保留中央心叶和3-4个叶柄, 这样既可以防止秧苗移栽后的头重脚轻根底浅, 遇到风吹雨打植株动摇浮起, 也可以减少茨菇叶片的水分蒸发, 促进茨菇早活棵。茨菇要求浅水栽插, 一般水深保持3—6厘米, 定植行距40-45厘米, 株距25厘米, 每亩定植2800-3000株。栽插时要随手将根旁的泥土填平, 使苗稳定在土中, 栽插后2-3天, 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缺, 如果有被风吹起的倒苗, 要重新栽插, 有缺苗的要及时补栽。

4 大田管理

主要包括旺盛生长中后期和结球期两个阶段的管理。

4.1 旺盛生长中后期

茨菇定植10-15天后活棵。当定植后的茨菇抽伸2-3片叶时, 进行第一次匀田除草工作, 并及时追施第一次定苗肥, 每亩追施碳酸氢铵30千克, 尿素10千克。水肥管理以浅水勤灌, 严防干旱为主。栽植前期保持3-6厘米浅水, 在茨菇整个大田生长期, 每隔15-20天应匀田一次, 直到抽伸匍匐茎为止, 通常需要匀田2-4次。结合匀田捺叶是茨菇旺盛生长中后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既能增加土壤肥力, 又有利于通风透光, 还可以防止由于叶片过多而在高温条件下抽伸匍匐茎, 结出小球茎。捺叶时将老叶连同叶柄一起摘除, 塞入植株旁的泥土中, 只留中央的4-5片新生叶。

4.2 结球期管理

10月下旬, 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 茨菇叶片不再抽生, 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养分向地下部分集中, 地下匍匐茎抽生15-25天后, 末端开始膨大形成球茎, 茨菇进入结球期。茨菇结球期从茨菇结球开始到球茎全部成熟进入休眠期结束, 大约经历50-60天, 是茨菇形成经济产量的重要时期。进入结球期就不能下田匀田除草捺叶了, 否则会采伤球茎, 造成减产。这时应当及时追施一次重肥, 做到N、P、K配合施用, 一般每亩施尿素20-2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这次施肥不当可以促进球茎增大增重, 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球茎的品质和耐贮性。结球初期为促进球茎健壮生长, 水层要保持8-10厘米, 在球茎膨大期, 水层可以落浅到3-5厘米, 采收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5 防病治虫

茨菇的主要病虫害是蚜虫和害黑粉病。茨菇幼苗期容易发生茨菇连管溢蚜, 它主要危害嫩叶, 集中吸食汁液, 造成新叶卷缩, 植株生长不良。一般在发生初期, 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幼苗在生长过程中适当的除草匀田, 也可以有效防治茨菇连溢管蚜的发生。

茨菇整个生长期容易发生黑粉病, 严重时造成植株大面积枯死:苗期可喷酒1:1:200波尔多液预防黑粉病, 大田期发病可用20%粉锈灵每亩30—4O毫升兑水喷雾防治。

6 采收

当茨菇地上部分枯死后的10-15天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前10天左右排干田水, 用手抠挖地下球茎。

茨菇怎么种植

茨菇又名芽菇,是水田、池塘、湖泊等地常见的一种水生植物,其球茎可做蔬菜食用,目前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

1、选地整地

茨菇适宜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所以选地时,尽量选肥力充足的水田种植。选好地后,深翻土壤,并施入适量天然肥料,然后整平,放入适量水即可。

2、选种及插苗

(1)插苗时间:6月底至7月初。

(2)选种:尽量选长得比较健壮、外表无损坏的种苗,然后将上面的黄叶、枯叶等摘除。

(3)插苗方法:将幼苗按照6*6cm的距离插播到土壤里即可。一般深度在2cm左右为宜。

3、田间管理技术

(1)肥料要求:在茨菇生长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基肥以外,一共再施加三次肥料就可以,最好都采用有机复合肥进行施肥,分别是第一次移栽的时候施加,第二次大概是移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施加,最后一次是在第二次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2)间苗补苗:待插播成功后,查看田间种植情况,对于无苗或枯苗的地方要及时补种。

(3)病虫害防治:茨菇生长期间,会出现黑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对于发生病虫害的,要及时对症下药。

4、采收

茨菇采收时间一般是11月到来年2月份,采收的时候必须仔细,不然很容易损坏茎球,被破坏的茎球一般很难再卖的出去,在路途中也会很快腐烂,所以采收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总的来说,茨菇很好种,只要选好种苗,选好土地,将种苗插播到土壤里即可,待插播成功后,做好水肥、间苗等工作即可。

相关推荐:

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

如何在PS中调整文字大小

仙茅的别名叫什么

魔兽世界天蓝水蝇的缰绳怎么获得

如何在ps中对文字设置浮雕

魔兽世界突然变卡了

葵瓜子什么时候成熟

如何在ps里自己做喷枪笔刷

标签: [db:标签]

声明:《茨菇种植多久能收获》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