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清朝为什么没有了诰命夫人

清朝为什么没有了诰命夫人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清代是有诰命夫人制度的,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据史书记载,清沿明制,有制度规定: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拟文字。届封典时,中书科缮写,经内阁诰敕房核对无误后,加盖御宝颁发。清代诰命用五色丝织品精制,书满汉文,皇上钤以印鉴。通览之下,色彩绚丽,有一股华贵喜庆的气氛。清代诰命敕命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 大学士奏定之后,按品级填给。其文字采用满汉合壁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年月日。年月各按奉旨、奉诏日期书写。

“诰命夫人”有什么用,最后一位“诰命夫人”是谁?

诰命夫人没什么具体的用处,因为她的手里是没有权力的,只有虚名罢了。不过确实可以显

得与众不同,惹人羡慕罢了。

至于最后一位诰命夫人就是清朝灭亡之后,蒋介石封的大福晋乌云陶德啦。

先说诰命夫人吧,其实就是朝廷颁发给当时高官的妻子的荣誉证书。所以,实权是没有的,但是也是有俸禄的。最重要的是,这是对她的认可,在上层女子聚会的时候,是很让人羡慕的称号,会让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古代的高官女子要是能够得到诰命夫人的称号,她是会觉得很荣幸的。

接下来再说说这最后一位诰命夫人,大福晋乌云陶德。她的出身也很不凡,因为她的丈夫是成吉思汗的嫡孙奇世英。虽然是第32代,但是至少还是嫡亲的孙子。这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我就不多说了,乌云陶德十五岁嫁给了这位小王爷,小王爷对这位妻子可以说十分敬爱,二人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美谈。

为了为这二人庆祝,政府当时不仅仅封了乌云陶德诰命夫人的称号,还给了20万表示祝福。

关于诰命夫人的等级,在明清的时候也有很严格的标准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摘自百度)

总之,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诰命夫人是一种认可,一种荣誉。

什么是清代命妇?

清代命妇是清朝时候有封号的妇女,命妇是指王公大臣王爷贝勒的母亲、妻子,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

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而言俗称为“诰命夫人”。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

命妇一般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外命妇”一般泛指朝廷官员的妻室,而“内命妇”则一般泛指皇室家族,特别是皇帝本人的妻室。

与外命妇制度一样,中国各个朝代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命妇制度。清代不仅有自己的内命妇制度,而且这个制度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才最终确立。

扩展资料:

清代命妇制度的建立

1、第一阶段:天命、天聪时期

在入关之前,后金天命、天聪时期的后宫等级,大体因循着当时满蒙国主的妻妾模式,分为三个等级,即嫡妃、侧妃,以及庶妃。

嫡妃,也写作“嫡福晋”,是汗王的嫡室正妻。根据娶入顺序的不同,可以有“元妃”、“继妃”等称呼,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元妃佟佳氏,满文文献写成“neneme gaiha fujin”,意为“原娶之福晋”。

再后来,礼制发展,尊称嫡妃为“大妃”,满文文献写为“amba fujin”,意为“大福晋”。

侧妃,也写作“侧福晋”,她们的身份介于嫡妃和庶妃之间。其中有一些侧妃的身份几乎可以与嫡妃相抗衡,一般认为这是入关前满蒙“多妻制度”的影响。

庶妃,也写作“庶福晋”,她们纯粹属于妾室的身份。在入关前的满文档案中,对于她们有许多种称呼,如有“buya sargan”,意为“年幼之妻”或“小妻”,又有“ajige fujin”,意为“年幼福晋”或“小福晋”。

另外还有“gucihi”以及“sula hehesi”、“gege”等词汇,目前还有待研究。实际上,在当时的后宫生活中,虽然同样属于庶妃等级,但是根据称呼的不同,也有地位高低的区别。比如说“ajige fujin”的身份就要比“buya sargan”高,但是“ajige fujin”依然不能被列入侧妃之中。

2、第二阶段:崇德、顺治以及康熙朝初期

随着清太宗“崇德建制”的进行,清代的后宫也开始参考明朝的各种等级和制度,但这时对中原王朝制度的模仿还比较模棱两可。从崇德年间到康熙朝初期,在“嫡侧庶三级”的基础之上,清代后宫开始进入与中原王朝的制度相融合的时期。

崇德元年,清太宗册封了“五宫”,汉文文本称之为皇后、宸妃、贵妃、淑妃、庄妃。但是在满文文本中,她们对应的称呼则是ejen fujin、dergi amba fujin、wargi amba fujin、dergi ashan i fujin、wargi ashan i fujin,即国主福晋、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

而且在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时的“贵妃”的“贵”只是妃的封号,并不是之后作为一种主位等级出现的。这都显示着对于中原后宫制度模仿的不彻底。

到了入关之后,顺治朝的后宫进一步参考中原制度,但是顺治朝几乎一切关于“汉化”的制度都遇到了的反复的过程,后宫制度也一样。

根据档案显示,顺治朝原本有过“皇妃”、“九嫔”等称呼,实际上即是参考之前中原王朝的后宫方式在拟定新的后宫等级,但是最终这只是“试验品”而已。

以最终结果来看,顺治朝的后宫依然还是三个等级,即皇后(嫡福晋)、妃(侧福晋)和妾(庶福晋、格格)。与崇德年间相比较,只是多了一个“皇贵妃”的设定,而这个设定则是为了顺治帝专爱的董鄂妃而设立的。

到了康熙朝初期,妃和嫔这两个级别正式出现,但是作为“侧妃”一级的后宫,无号之妃、嫔依然存在,以及“庶妃”、“格格”等妾室称呼依然存在。

在康熙朝初期的档案中,还有“大答应”、“小答应”等名词,后来被证实均是对宫女的称呼(“答应”一词在明代本身即是称呼宫女的)。对于这些情况,康熙帝也逐渐进行了调整,清代后宫内命妇制度也就逐渐定型了。

3、第三阶段:康熙朝中期之后

经过了第二阶段数十年的适应和调整,从康熙朝中期开始,被后世所熟知的八等后妃制度正式确立,并且以各种先例作为根据,形成了固定的制度。

这八等级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而这八个等级,大致说来则可以分为五个大等级。

第一等级是皇后。皇后的身份独一无二,只有先、后,原封、继封、追封之分。从嘉道之后的惯例来讲,原封嫡后的身份是最高的。

其本家可以得到“承恩公”的推恩封爵,而继封乃至于追封的皇后,身份则要次于原封嫡后,其本家只能够获得“承恩侯”的推恩,而且其中因生育皇帝而获得追封的“皇后”,地位一般还要次于继封的皇后。

第二等级是皇贵妃。清代皇贵妃之位设立于顺治年间,原本是专为董鄂妃而设立的。从设定的出发点上讲,就明确指出了其“中宫之次”、“首襄内治”的“副后”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乾隆年间开始,在原封皇后故去的丧期内,预定继封为皇后的后宫,多要暂补为皇贵妃,以顺势在丧期结束后晋封皇后。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册封为皇贵妃就一定意味着成为了皇后候补。值得注意的是,在顺康时期,从冠服制度来讲,皇贵妃与贵妃基本是属于同一等级的,到了雍乾之后,二者才拉开了差距,尤其凸显的,即是皇贵妃可以使用皇后的明黄色,而贵妃则不可,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

第三等级是贵妃。清代贵妃到了康熙朝才正式形成制度,而且在当时,贵妃似乎与皇贵妃的区别并不明显。雍乾之后,贵妃和皇贵妃之间的区别增大,能够使用明黄色的皇贵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后”身份,而只能和妃、嫔一样使用金黄色的贵妃则明显和皇贵妃产生了级差。

这种变化也使得贵妃变得有些尴尬,它和皇贵妃以及妃、嫔这两个等级之间都有些类似,也都有些距离。

第四等级是妃和嫔。妃和嫔是清代后宫等级中的“中流砥柱”,这是因为一般能够成为妃和嫔位,都是出身家世不错或者还比较受到皇帝宠爱的。达到了这个等级,已经是正式被皇家所承认的后宫了,并且拥有自己的冠服等级。

最后一个等级是贵人、常在和答应。这三个等级虽然互有高低,但其实都属于清代下层后宫。她们并没有自己的冠服等级,而且如果没有生育过,经常连多余的记载也没有。

在这最后一个等级之内,其实也有身份的区别,即是以是否“得号”作为区分。清代初期就曾经规定,“凡未有封号宫人。丧礼皆由礼部行文各该衙门备办”。像蔡常在这种并不是“封号”,只是“称号”而已,像佳贵人这种就是“封号”了。

在清宫的档案,特别是满文档案中,这种区别尤其明显,因为“封号”是必须要意译的,而“称号”便都是音译的。也就是说,就算同是贵人的身份,拥有封号的贵人一般也比只有称号的贵人地位要高。不过整体说来,一般拥有了封号,也就开始要上升到妃、嫔的身份了。

当然,清代也有个别的只拥有称号和没有封号的妃或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命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命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命妇

相关推荐:

清朝为什么没有了诰命夫人

三七粉和三七片有什么区别

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几本

热菜没凉可以放冰箱吗

清政府禁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林则徐被称为民主英雄

洛阳师范学院一共有多少人

深霄还是深宵

洛阳师范学院专科都有什么专业

标签: [db:标签]

声明:《清朝为什么没有了诰命夫人》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清朝为什么没有了诰命夫人

    清代是有诰命夫人制度的,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三七粉和三七片有什么区别

    药物的剂型不同。三七粉是中药三七直接粉碎后所得的,而三七片是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制成了一种中成药。口服上三七片比三七粉服用方便,携带方便。...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几本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洛阳,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

    百科 日期:2023-04-05

  • 热菜没凉可以放冰箱吗

    热菜没凉可以放冰箱。有科学依据表示就是要在饭菜未完全凉透时放入冰箱,因为待完全凉透饭菜就已经滋生微生物细菌之类,只是冰箱的电要稍微多用...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清政府禁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林则徐被称为民主英雄

    清政府禁烟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洛阳师范学院一共有多少人

    2018年官方统计洛阳师范学院在校生一共有20000人,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文脉传承,底蕴丰厚...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深霄还是深宵

    1、深宵,词语,解释为深夜。艾青 《域外集·巴黎》:“ 巴黎 ,在你的面前:黎明的,黄昏的,中午的,深宵的。”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深宵灯火...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洛阳师范学院专科都有什么专业

    洛阳师范学院专科专业:1、软件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和软件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较,软件技术专业的侧重点在开发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而对软件...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