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什么日本漫画中用毛笔来隐喻发生性行为

为什么日本漫画中用毛笔来隐喻发生性行为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7 手机版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称,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汉族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头圆而尖,用于传统的书写和图画。毛笔是汉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有着悠久的历史。

求教!!动漫名词,常用的!!!

OTAKU:日语,原意“御宅”。目前国内公认意义是: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经验的次文化族群,说的通俗点就是对动漫有着疯狂热情的一群人,举个例子(只能简单地提一下):比如EVA的OTAKU能背得出每个使徒的中文,日文,英文名字,详细研究过《新约》《旧约》,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关注GAINAX的一切活动……精通佛罗依得的理论……是邪教组织的成员……

王道: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意思是“权威”,“真理”,“本尊”,“最重要的东西”。有套漫画就叫“王道之狗”。讲的似乎是和孙中山有关的事情~。恩……现在的社会,什么才是王道呢……?对于本站来说,也许目前的王道是……金钱。(实在是需要啊~~) 也指动漫中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恋情发展.(逆王道指不被看好的恋情发展)

暴走:狂飙。GO MAD。症状通常是眼睛变色,行走呈爬行状。有时口冒白色气体……这要视情况而定。典型角色……EVA初号机、被虚化の黑崎一护……(众人:不要偏袒某人啊~ )对了,如果遇上类似状况请迅速离开现场或者准备200个灭火器以防不测……

BT:变态的缩写

BL:BOY’S LOVE (男VS男) 又称搞基、断背、玻璃

GL:GIRL’S LOVE (女VS女) 又称百合、蕾丝边

SM:……这个本来不想说的,但有人问了也没办法。性质跟上面两项差不多,相关词语是“女王”“鞭子”之类,不能再具体了。(补充:全称为Sadomasochism)

PK:Player Killing的缩写,出自网络游戏玩家互相砍杀。或作“扑街”,看字面也知道什么意思了吧。本来指一种黑社会的仪式(扑倒在街上?)。经过超女后,pk一词从网络黑话到民间得到了推广。

VS :双方人马互相对决的意思,也例如小萝莉VS御姐。

KOF:街头游戏《拳皇》,广泛性至漫画,街机,电脑游戏,电视游戏,一大堆周边,英文the King Of Fighters

残念:可惜的意思。引申词语有“碎碎念”……类似的自己也可以造。

XD:这个很需要大家的想象力哦~第一种解释:X代表M。下面不用我说了吧。第二种解释:一个表情符号,横看是奸笑。个人理解是“倒”或“晕”的意思。

KUSO:恶搞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用来发表感叹,在动画中常常能听到男主角说这个词,翻译常常是“可恶~!”“***!”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意为抽人,打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齿: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算是说人幼稚,嫩。

达人: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SF:SCIENCE FICTION,科幻机械类的作品。

FF: FINAL FANTASY,最终幻想。

M0:MACROSS ZERO,超时空要塞零。

兄贵:全身肌肉的强壮男子。

姐贵:全身肌肉的大姐姐。

御姐:原意指比年龄大的强势女性,现在泛指大部分强势女性。

恶趣味:怪癖、与众不同的特殊喜好。

流星:指略带一点儿情色意味或稍有些露点成份的CG图。

废柴:港漫用语,指废物、没用的人。

逆天:港漫用语,指逆着天道而行,愤怒时可使用。

未够班:港漫用语,意指不够格。

收声:港漫用语,指闭嘴。

萝莉:原指身材娇小的可爱小女孩,现对年龄要求放宽,着重身材矮小,可爱

正太:相对于萝莉,指可爱的小男孩

无印:没有副标题的,叫无印。比如圣母在上第1期,就叫圣母在上。第二期有副标题,叫 “圣母在上 春”,所以在讨论此片时,可以把1期叫做无印,二期叫做春。小说,dramacd,漫画等等同理。

萝莉/Loli:意指"幼女",其生理年龄约为12岁(16岁?)以下之小女孩,源於"lolita"一书。因各人见解不同,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其明确之定义为“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妹妹”

正太:和loli属相反性别同义词,也就是指生理年龄约为12岁(16岁?)以下之小男孩,源於"铁人28号"中的金田正太郎。同样因各人见解之不同,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男孩,其明确之定义为"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弟弟"

御姐:大姐姐,特指16-30岁的女性

欧巴桑/欧巴:30岁以上的女性

欧吉桑/欧吉:30岁以上的男性

UK:幼齿(※台语发音iu-khi。14~16岁的女孩)

废柴:没用的人

女王:原意是女性君王。现在在ACG的意思是,那种鞭子型的人物(不全对),或者是强势的压制型女性。比如怪物王女的主角:姬。那就是女王性格。

泡菜:韩国人的呼称

主从:主人/主君跟从者/随从

同人女:可以说是从事同人活动方面的女生。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女生中又有大多数是热衷於BL。所以也有称热爱BL创作的女性为同人女的现象

腐女子:这就是指热爱BL的女生了,一开始是有点自嘲的意味。后来就大多指热爱BL的女生为腐女子。

同人男:喜欢bl事物的男性,稀有动物

魔人:某方面功力深厚的人,例如灌水魔人,赚钱魔人……

XX魔:含负面意思,通常用作指犯罪者,例如强暴魔,纵火魔……

XX控:对某特定人种有爱好的人,例如萝莉控,正太控……

痴汉:色魔。

H类

H:通常指18禁的东西,如:H漫,H-CG……等。

推倒/扑倒:把某人推倒在地上(床上)的意思,也可解作大部分男人都想做的行为,说得白一点就是强x,同时亦有被干掉的意思(■■人好像很喜欢用这个词……)(※实际上是H的意思,不一定限制在强X)

翻过来,继续:上述行为若对男性使用,所要进行的下个步骤,bl团适用

微H:字面上的意思,较轻微的H。大多用於描写模糊不清,或是文字马赛克带过的H。

工口:假名エロ,通“H”解

激H:就字面上可了解~比H的行为程度更加激烈,有时会参杂一点鬼畜…。

调教/凌辱:强制的H、凌辱、虐待。

鬼畜:比激H更上一阶,非常成人向的H行为。 因为字汇原意有残酷无情的意思,所以是非常18禁的SM式H。通常念为:鬼畜(音四声处)。

BL:boyslove的缩写,意指男性间的"美丽的友情"(恋情)

GL:girlslove的缩写,意指女性间的"美丽的友情"(恋情)

攻:bl/gl述语,意指代表男性角色的一方

受:bl/gl述语,意指代表女性角色的一方

0号:1号指攻、0号指受

T:女同性恋里的1号。

P:女同性恋中的0号。

年下攻:bl/gl述语,年纪小的一方当攻

总攻:bl/gl述语,只攻不受

总受:bl/gl述语,只受不攻

正太攻:由正太来当攻…够好懂了。

诱受:主动型、妩媚型的受君。

健气受:bl/gl述语,阳光,健康,活力型的受君

弱气受:bl/gl述语,内向,柔弱,情绪化的受君

★X☆:bl/gl述语,★代表当攻的一方,☆代表当受的一方。注意★和☆的位置不可互换,即"★x☆"不等於"☆x★"

轰杀:港漫用语,意指要杀掉某人的动作

口胡:港式动漫用语,语气词。也可写作“口古月”,相当于“*、靠”之类的语气助词

口桀:港漫用语,常用来指坏人的笑声,特别是指奸笑

破天:港漫用语,就是"打破天",不爽时可使用此词

大好:最喜欢。

最高:最棒/最好

素敌/素晴:好棒/完美

购买指向类

初回特典:第一次放映的特典

映像特典:名动画大片的特典

【上课拉】[最新最全的动漫相关词典] 不可不看啊~~~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日

无料:免费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表纸:封面。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赏:在日本得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

健全:普通级/全年龄

女性向:针对女性著想的作品,一般指为bl作品

男性向:针对男性著想的作品。也统称为正常向,一般为BG作品。

王道:最为正确或常出现的人事物,通常只是个人偏执的认定

外道:有违常理(或者是太合常理)的事物

逆天:一些违反常理的事

强者:做出逆天行为的人

本命:最喜爱的事物,例如帅哥本命

纯爱:纯洁的爱情。

甘:太甜了,形容人的时候,就是太天真了

苦手:对某件事感到困扰,棘手

残念:可惜的

怨念:对某件事感到怨恨而形成的一股强大的灵念,或用来表示对某件事物的狂热/执念

恶趣味:怪癖,与众不同的特殊喜好,通常此类特殊喜好都带有一些较负面的东西

为什么在日本动画、漫画和游戏中大多是男性遭到家庭暴力?

我觉得是为了迎合大众。这种“家庭暴力”的一个共同特征很容易被忽视,也就是说,它一点也不暴力。有一个特殊的词来描述这种暴力:安全的痛苦。这种暴力似乎是反父权制的,但事实上,它将立即被循环到父权制的循环中,并将更好地隐藏父权制暴力。 《迷茫管家与懦弱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男主人被他每天沉溺于激烈摔跤的妹妹打了一顿。每天注意它,他的身体仍然很虚弱。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就像其他人一样。这只能解释两件事之一:1。男性主人是一个怪物,身体不死,没有受伤;而男主的妹妹太虚弱了。这个男人太强壮还是他妹妹太虚弱?两者都有。事实上,这是所谓家庭暴力中的一个常见结构:女性暴力不构成暴力,但只能成为笑话或色情隐喻(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我引用《迷茫管家与懦弱的我》这个例子的原因是里面的男主人非常“虚弱”。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无论男性主人(男性角色)有多虚弱,他都不会成为女性家庭中“暴力”的受害者。女性所谓的“家庭暴力”越频繁,就越能制造出男性角色的怪物身体,而她自己也会越虚弱。 这部动漫的基本结构是:承受妇女的暴力,同时否认妇女遭受暴力的可能性。在评论时,作者这样描述这种循环:用户(观众)在进行自我反省和“表现”安全的痛苦后,可以更(轻松地)享受强化的男性优势。通常伴随笑声的是一种情绪状态。

只有在安静平和的头脑中,幽默才能产生令人震惊的效果。冷漠的心态是笑的自然环境。你不妨试一试。在短时间内,你对别人的言行感兴趣。想象你和他们一起行动,感受他们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扩大你的同情。那时,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在魔杖的控制之下,最琐碎的事情会变得重要(你将无法笑)。有趣的是,我们的感情需要暂时麻痹。所以我觉得是为了迎合大众。

漫画对日本人的影响

这个特点在日本漫画中应该是表现得非常明显的了,从《圣斗士星矢》到《龙珠》、从《足球小将》到《篮球飞人》,多部热血少年漫画推出的都是整个偶像团体,而少有美国漫画中独行侠似的英雄。而且美式英雄经常要靠使用高科技武器来战胜敌人,日式英雄却更多是依靠个人顽强的意志和战友间的紧密合作来赢得胜利。为了突出意志力的效用,漫画家往往会设下刀山火海叫主角们去闯,而着力表现他们在生命濒危的一刻怎样记起肩负的使命与战友的嘱托,终于在关键的时刻扭转了战局,反败为胜。

关于日本人对意志力的狂热迷信,有这么两段一针见血的话:

人们认为学书法的儿童习字直至手指麻木冻僵才停止是一种特别有德性的行为。现代的小学也不装暖气,此点备受赞赏,因为它使儿童得到锻炼以经受未来人生的种种艰难。

日本精神控制法的公认原理,即意志高于几乎是无限可塑的肉体,而肉体本身并不会不予关注就必然损害健康的。日本人关于"人情″的整个理论正是以这一假定为基础的。遇到事关人生的真正重要事情时,肉体的要求就应该被彻底地置于从属地位,不管这些要求对健康如何必需,也不管这些要求在平时如何得到承认和精心培养。不管以何种自我修养为代价,一个人应该发挥日本精神。

日本文化不仅迷信意志的力量,同时也迷信团体的力量:

日本人对幼儿的教育刻意培植对嘲笑和嫌弃的恐怖心。要说出小孩何时懂得自己在被逗弄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迟早会懂得的。他们一旦懂得自己受了嘲笑,便害怕随之而来的会失去一切可靠与熟悉的东西。在他成年以后,当受到别人嘲笑时,他会记起童年时代的这种感受。

……在有大家庭或其他社会小集团发挥作用的大多数社会中,通常当某个集团的一个成员受到其他集团成员指责或攻击时,该集团会一致团结起来予以保护……但是,日本的情况似乎正好相反;人们只有在得到其他集团赞同时,才能确信会得到本集团的支持;如果局外人反对或指责他,本集团也会背弃并惩罚他,直至本人能使其他集团收回指责。由于这样一种机制,"外部世界″的赞同在日本具有在其他任何社会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为何少年漫画如此强调团体的重要性,为何少女漫画总用被小团体遗弃的情节来表现女生的可怜,这两个为什么在以上两段论述中便可找到明确无误的答案了。一句话,日本人从骨子里担心会被整个世界遗弃。

病态的忧郁美

《暧昧的日本人》一书在提到日本人为什么偏爱樱花时,解释说这是因为樱花的集合美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最佳象征,一株开满了花的樱树纵使美给人的感觉也是单薄的,唯有一个开满了花的樱林才能让人感觉春意逼人、美不胜收。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独立、自由,因为单个日本人是不成气候的,它推崇的是协调、合作,因为日本拥有的是集合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说起来,这也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一个特点:不惧怕毁灭,甚至能从容地欣赏毁灭。

首先是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它是茫茫大海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日本人管他们国旗中的红心叫"日本丸″,而《现代汉语词典》给予"丸″的解释便是"球形的小东西"。"‘日本丸’意识……使日本人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危机意识,让日本人时时刻刻生活于不安之中,并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以免日本列岛这艘船倾覆……″

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风景优美却灾害频频)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由神道教教义体现出来的只重今生不理来世的独特宗教观,现实都难以把握,谁还去想未来那么遥远的事情,因而日本人尊重现实;另一个则是日本人对意志力的推崇,天灾既然躲不过,那就去勇敢面对吧,通过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通过提高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来减弱灾害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因而日本人乐于进行自虐式的修行,以培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英雄气概——大和民族独具有武士道"精神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举个例子,人们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都不愿选择自杀,可日本武士却是个例外,一本被奉为经典的《叶隐》整本书就在强调"做为一名武士应有随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准备,主张要成就任何伟业,就必须达到迷狂的境界″。为此,日本武士不仅常会剖腹自杀,并且非常讲究剖腹的动作是否规范美观,凡事爱走极端的日本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实在不能不以病态的痴迷来形容。这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众多象《天使禁猎区》、《绝爱》、《东京巴比伦》那样颓废而唯美的作品了,因为这样的颓废和这样的唯美恰恰符合日本人的内心需求。

漫画对日本文化的反作用

"漫画对日本文化的反作用″,是和"日本文化对漫画发展的影响″相对应的说法,不过其实这样的提法并不贴切,更浅白也更贴切一点的说法是,"为什么日本人需要漫画″?日本文化的确极大地推动了漫画事业的发展,但日本文化对漫画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这个结果起源于日本人对漫画的痴狂,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需要推动了漫画事业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不健康的根源,在于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人在不成熟的童年时代,会将与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规范、法律宗教意识相冲突的某些本能冲动和欲望视为邪异之物,并将它们驱逐到意识之外的潜意识之中。同时,早年遇到的创伤痛苦无法化解,也只能暂时关闭于潜意识状态。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即成为日后心理失衡、精神紧张、焦虑的根源。

达尔文的进化论曾逼着全世界去正视这么一个事实:人不是上帝按着自己的模样创造的,他只不过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高等动物″的定义有两层含义:① 人首先是动物,他不可避免地具有跟其他哺乳类动物并无二致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所谓的人有"兽性″的一面;② 人又不能等同于动物,因为他有思想,而且他更多的是用思想而不是本能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当本能与思想相冲突的时候,思想总是能占上风的。因此,人类才能建立起一个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群体称之为"社会″,并依靠道德和法律的维系运转至今。

但是,人类的本能和欲望只是暂时被道德和法律压制住了,它并没有消失,它也永远不会消失。这种潜在的欲望经常蠢蠢欲动,要求寻找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管制的途径去发泄,特别是当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种由文明社会所给予的关于道德和责任的压力的时候,从文明社会叛逃、恢复野性的冲动就会相应地变得强烈,人则变得迫切地需要对本能欲望的满足。宏观如越来越强调个性、不惜颠覆已有规范的整个人类社会,微观如进入二十世纪后,内容由以政治为主向以生活为主转变的漫画创作,都可以用由于现代社会给予个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就变得越来越需要关注自身而不是团体,越来越需要寻找途径发泄欲望来解释。

假若我以上的论述能够成立的话,那么,要解释为什么日本的漫画事业会特别发达就不困难了——因为日本社会给予个人的规范和限制特别多,因为竞争特别激烈的日本社会给予个人的压力特别大,所以日本人特别需要寻找途径来发泄欲望,而漫画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泄途径。"许多进行文化分析与反思的专家认为,日本整个民族缺乏幽默感,而且避免与人进行深入的交往。同时日本还是一个规矩太多,且只认规矩的民族。而规矩本身要求善于‘忍’″。

我们也可以此来解释一些有关日本漫画的问题,如为什么日本漫画中一种制造笑料的常用手法,是把一个正一本正经地说话的人画成滑稽可笑的Q版娃娃?答案是,美式漫画那种不动声色的狡黠,远不如日本漫画的变形画法简明直观。作为一个松弛神经、缓解焦虑的方式,日本人只想使用眼睛而不想再通过脑子去发笑。更何况,漫画作为文化快餐的一种方式之所以能兴起,原因就在于它有小说的情节,但它图画式的表达远比正式小说文字式的表达简明直观,符合日本人坐一趟地铁便可看完一个故事的快速阅读的需要。

另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许多日本漫画里描述的情景跟日本社会的现实并不一样?答案是,日本漫画里描述的情景更像是日本人的潜意识,他们对日本社会的现状感到不满,有打破它的冲动,可他们未必会把这种欲望付诸行动。我们可以在日本漫画里看到很多率性而为的人,典型的如《GTO麻辣教师》里的鬼冢英吉,他可以采取各种很极端的手段来处理纠纷,而事后却总能得到大家的谅解乃至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行事真能如此肆无忌惮吗?不能,而我们也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都不过是漫画而已,漫画本来就是一门夸张的艺术。

只是这样的想象中的发泄,对平衡人的心理补偿机制又确实是有帮助的,因为它诱导人们转过另一个角度,用另一个完全不同性格的身份(主角)去考虑自己面对的问题,以使人们获得虚幻的心理满足(有点像阿Q精神)来暂时地缓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而人则是这么一种社会动物,当心中的不满、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累积至极限的时候("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他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不惜采取最极端的手段(例如起义、革命)来发泄情绪;可当他的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未达至极限的时候,他便会觉得,现状还是可以忍受的,倘若不顾一切地去毁了它,那很难说明天是不是一定会比今天好。不到忍无可忍的时候,谁也不愿采取玉石俱焚的极端方式。由此说来,漫画对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的一大贡献便是维持了两者的稳定,同时,它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工业,也会促进了两者的发展。

漫画另一个可以提到的作用就跟前面的内容有关了,那就是热血少年漫画的励志作用。在这一点上倒是最能用到"互动作用″这个词的,日本文化给予了漫画发展这样的影响。在少年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的天才少年(《足球小将》、《篮球飞人》、《龙珠》等),更可以看到许多通过不懈努力而有所成就的普通人(不用说别的,单说一部风靡一时的《排球女将》就够了,那便是根据一部名叫《飞扬的青春》的漫画改编的)。对那些在日本这个学历社会中竞争失利的年轻人来说,假若他们真的接受了漫画的暗示,"你不是一无是处的,你有很好的潜能,你所欠缺的仅仅是将它发掘出来的足够的刻苦与勤奋″,那么,他们倒是可以走出情绪的低谷,为着自己的理想继续奋斗的。

日本漫画中的中国历史题材

日本大和民族虽和日耳曼民族一样自以为优秀,事实上从明治维新到现在,日本人不仅崇洋,对于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仍然心仪不已。这从最明显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来,日本现在有许多外来语,只要会英文和日文五十音,几乎一本杂志就看懂了一半,另一半呢,都是汉字,即使意思稍有不同,多半也是"虽不中亦不远矣″。另外最明显的莫过于"漫画″,日本漫画中大量使用中国题材,不管是直接改编或只撷取部分概念,不管是古是今,也不管地域或政治因素,不论其结果对中国给全世界的印象有正面抑或负面的影响,日本人做了我们没做(并非做不到)的事。

直接从典籍来看,就有《三国志》(横山光辉,以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为素材),这部作品当然是画三国时代,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和周瑜斗智……,精采绝伦,如果你不想看那些密密麻麻又似懂非懂的文言文,看漫画绝对让你快速入门,再不然,也可以看改编的动画啊!而1998年获得第22届讲谈社漫画赏的《苍天航路》(王欣太画,李学仁编剧)则是画枭雄曹操的故事。山原义人的《龙狼传》也是三国故事,还赢得1997年讲谈社少年漫画大赏。台湾省漫画家林明锋的《蜀云藏龙记》则以三国时代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未辅助刘备之前的奇遇为故事主轴。这些只是比较有名的,三国这样有着许多英雄与权谋的时代,真的是日本和台湾省漫画家都很喜欢的题材。小说《西游记》也是漫画家取得灵感的源头,自《我的孙悟空》(手冢治虫)以来,至少被画过五十次,后来也作成动画,不过年代久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乌山明家喻户晓的《七龙珠》,也部分取材于此。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皇名月几乎全画中国历史题材,画技细致、美轮美奂(其他作品还有《燕京伶人抄》、《李朝·暗行记》《花情曲》)。

接下来看看非以改编为职志的,许多少女漫画中也有中国味道呢!当红的《梦幻游戏》(渡濑悠宇)就全书充满中国风味,劈头就说串联全书的"四神天地书″是中国小悦,服装造型更没话说,其中提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是中国古代表示方位的象征。这个说法在《苍之封印》(莜原千绘)里也被用到,构成故事主干;另外新加坡漫画家黄展鸣改编倪匡小说《卫斯理与白素》中,恰好也有这个说法,可见是很受欢迎的设定,神秘又古典,其他还有《火轮》河物益巳是画龙王敖广一族的故事,这在《创龙传》(田中芳树)里就更明显了,这虽不是漫画,但由CLAMP画封面与插图,也改成动画,是画中国的四海龙王在日本转世觉醒的故事。另外,提到中国某地的社会或风情就不胜枚举了。《中华小厨师》(小川悦司)把中华传统料理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料理颇夸张,有的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炒饭、面点,但经过漫画家的巧手一挥,这些我们常看到的食物仿佛成了山珍海味。《花音》(斋藤千穗)一开始就从蒙古画起,女主角花音拉的小提琴乐曲,毫不做作,仿如天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在这样广阔的大地上成长,才能拉出意境悠远、气势壮丽的曲子。树夏实的《天国少女》,男主角方立人一出场就是长袍马褂,把中国儒生那种从容不迫的优雅表露无遗,当然,立人身手绝不含糊,更多了几分英挺,难怪迷死一堆小女生。《OZ》男主角武祥也被设定为蒙古人,可见树夏实对中国一定非常向往。其实不管哪一国人对中国人的观念,不是想成穿着功夫装的李小龙,就是还停留在《丁丁历险记》作者艾尔吉(Herge)所描述的裹小脚、长辫子、小胡子、细长眼、吸鸦片的刻板印象中,为了破除这个坏印象,他以西藏为主题画了《丁丁在西藏》,纪念他仁慈、勇敢的中国友人。为中国人眉吐气的还有大师郑问,最早要改编金庸小说时,日本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问,因为他塑造出另一个中国印象,他笔下的侠士剑客或高僧(《东周英雄传》、《刺客列传》),那庄严又英姿飒爽的风范,让日本人神往不已。

虽说台湾省的少女漫画较少年漫画受日本影响更大,但这些少女漫画家在取材上真的非常努力,画技的进步更是神速。因为要符合少女的梦想,不能老是搞笑,又为了显示与日本漫画不同,大家使用了中国传统的题材,效果意外的好,也让许多读者因此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如吕相儒的《嫁情曲》画周瑜与小乔相识相恋的故事,在《三国志》里,周瑜老斗不过孔明,处处吃鳖,到了少女漫画中,却变成潇洒多情的美男子,春风得意哟!依欢的《宣和恋》和《碧海精灵》虽是虚构的,但也诸多考证,前者讲到汉朝的造纸技术(想到宦官蔡伦)后者则提及明朝官兵剿灭海盗(想到戚继光将军),当然还少不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由此更看出真假交错的巧思。

候采佑《细疆曲》、《断袖公主》赐以龟兹为背景,当成是王昭君和亲的伏笔,非常厉害。游素兰的《倾国怨伶》由唐朝公主的古墓开始,发展成一部错综复杂、凄婉动人的钜作,七神转世成人,纠葛牵绊,生生世世,后来又有续集《火王》,让多少纯情少女为特莱克斯神魂颠倒。张静美曾画琼瑶小说改篇的《哑妻》,也算中国传统题材。

大和和纪穷十三年之力画出《源氏物语》,中国何时有人画《红楼梦》呢?自己的东西自己不画,却由外国人画,然后又说日本漫画不好,唉,这就像书法、围棋、茶道原本都是中国文化,现在欧美人一说起,却都认定是日本的?有一天要是人家也以为《三国志》、《西游记》是日本的,那不必大军侵略,我们就真的文化亡国了。

相关推荐:

为什么日本漫画中用毛笔来隐喻发生性行为

什么是买方机构什么是卖方机构

榴莲开了还能放太阳底下晒吗

什么是马蹄罐头

如何评价谦卑姿态成辽宁取胜关键6次总亚军让他们成熟

榴莲壳可以同花胶一齐煲汤吗

什么是马球衫

榴莲可不可以和可乐一起吃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什么日本漫画中用毛笔来隐喻发生性行为》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什么日本漫画中用毛笔来隐喻发生性行为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称,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汉族在生产实践中发...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买方机构什么是卖方机构

    解析:1、卖方机构:主要指投资银行等机构,如高盛,摩根等,他们自己本身不在市场直接投资,而是为其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为其客户的投资服务,从中赚取交易...

    百科 日期:2023-04-07

  • 榴莲开了还能放太阳底下晒吗

    开了的榴莲证明已经熟透了,没有必要再放在太阳底下晒。若榴莲熟透了继续晒太阳,会影响榴莲食用的口感。榴莲末熟透可以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因为高...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马蹄罐头

    马蹄罐头就是用荸荠做的罐头。马蹄罐头食材主料:马蹄2、5斤,水适量,冰糖150克。具体步骤:1、把荸荠洗干净。2、加适量的水,煮开加入冰糖。3、冰糖...

    百科 日期:2023-04-07

  • 如何评价谦卑姿态成辽宁取胜关键6次总亚军让他们成熟

    毋庸置疑,郭士强麾下的辽宁队拥有CBA顶级的国内球员阵容,在哈德森加入之后,确实有了冲击总冠军的底气。但是,年轻、有活力、充满干劲,这种高亢情...

    百科 日期:2023-04-07

  • 榴莲壳可以同花胶一齐煲汤吗

    用料:花胶三块、柴鸡半只、榴莲壳一扇、芡实一把、元贝1颗花椒、大料、姜、盐。做法:1、鸡清洗干净剁成小块,锅中倒入清水,加入花椒大料料酒适量...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马球衫

    马球衫原本称做网球衫,原本是贵族打马球的时候所穿的服装,可能是因为舒适,他们喜欢穿着有领子的短袖衣服。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作是马球衫,后来广...

    百科 日期:2023-04-07

  • 榴莲可不可以和可乐一起吃

    榴莲可以和可乐一起食用。可乐是碳酸饮料酸性比较大,饮用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牙齿和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性,榴莲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水...

    百科 日期:2023-04-0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