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8 手机版

1、简介:生于1901年12月23日,在1983年4月22日去世,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2、出生地: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

3、代表作品:《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

林巧稚简要介绍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

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

林巧稚曾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城乡,考察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

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于《用造袋术治疗后腹壁囊肿一例》等文章中。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注:外文文献中林巧稚署名为Lim KT)

林巧稚的人物生平

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1913年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并留校任教。

1921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今协和医学院)落成,林巧稚考入该校。

1929年,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也是首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由于在协和医院工作成绩突出,她提前晋升为住院医师,并在1932年,被学校派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 1933年,到奥地利的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1939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当研究生。

在出国学习期间,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又在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进修实习了两个月。她几乎用尽了实验室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到有丰富资料的图书馆学习,中午拿出一份夹心面包充饥。除此之外,还广泛地参观了伦敦各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如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伦敦妇婴医院等。参观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启发提供了她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最后她又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小儿宫内呼吸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194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因太平洋战争被日本人占领,她同所有医务人员一起被赶出了医院。因为战争,她的医学科学研究终止了将近10年。

1942年,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她主动采取降低挂号费、对贫穷患者医疗费减免等措施。不久,又担任了中和医院(前身为中央医院,今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1946年,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同年,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受命恢复协和医院,多次邀请她重返协和,她再三考虑,辞去了两院主任职位,停止了诊所开业,于1948年返回协和医院,同时又把她的学生一起调回了协和医院妇产科,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6年6月,中国第一个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建成,林巧稚担任第一任院长。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文革开始,随着协和“收归国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展开。林巧稚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反动学术权威”,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清洗便盆、倒痰盂……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结束后,林巧稚已近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瑞士、法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 1978年12月,林巧稚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四国访问,在英国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返回中国。 在首都医院,经检查,她被确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脏病。患病期间,她开始在轮椅上、病床上写关于妇科肿瘤的书籍,直至4年后,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完成。

1980年12月2日,病情加重被送进医院。虽遭亲友劝阻,但她还坚持工作。此时,她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接生了6个婴儿。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是断断续续地喊:“快!快!拿产钳来!产钳……”这时护士就随手抓一个东西塞在她手里安抚她。同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感人的爱心林巧稚的医德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心是出了名的。她看病人,从不问贫富,更不是在手术台上向病人要钱的那种医生。相反,她往往还向被救治的贫苦患者贴钱。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一个人力车夫找上门来求她给妻子接生。她随车夫钻进漆黑的胡同,在车夫低矮的住房中看见了在痛苦中呻吟的孕妇。这时羊水已破,但因胎位不正造成难产,母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林巧稚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紧急处置,终于使孩子在黎明时分顺利生下。当车夫因没钱觉得无以为报时,林巧稚竟从身上掏出50元给车夫,让他买点营养品给妻子补补身子,然后悄然离去。像这样的事在林巧稚的一生中不知做过多少次。在医院里,每次她带实习生查房时,都要向学生询问一些诸如“产妇生下孩子后几天下奶?喂奶姿势正确吗?产妇吃饭情况怎么样?”等看似很普通的问题。但这恰恰体现了她对产妇的关心和爱护。她常说,“我们不仅要看到铂还要看到人。她们有不同的家庭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不同的社会背景搞不清这些,就不易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产妇、病人入院s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林巧稚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产妇生产时,只要是她守候,总是在产妇阵痛伸出手乱抓之时,把自己温暖的手伸过去让产妇抓握,这就使产妇立刻感到极大的安全和有信心。她说:“我不能让孕妇在这时去抓床头上的铁栏杆,因为那样手关节是要受凉落下病的。”林巧稚的爱,还体现在她为病人的前途着想上。特别是对影响生育和家庭幸福的病例,她更是慎之又慎。有一次,一个女工在检查身体时被诊为子宫肌瘤,并要实施子宫摘除术。这对女工和她的家庭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林大夫。林巧稚重新给她做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凭着丰富的经验她断定这只是个生理性瘤子,无须摘除子宫,而且还确诊女工已有了一个小宝宝。当女工第二次入院来到林巧稚身边,由林大夫亲自给她接生下一个孩子时,女工是多么高兴啊!这位女工深情地说:“是林大夫救了我,挽回了我的幸福家庭!”林巧稚,凭着爱心和高超医技,赢得了千千万万妇女、母亲和儿童的心她工作在北京,但她的病人却来自四面八方。在林巧稚生活的那个年代,知道林巧稚这个美丽天使的人,真是无法计数。奠定中国妇产科学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有没有医生,女人都照样怀孕生孩子。因此,我国妇产科学长期不被人重视而处在很低的水平上。这不能不对我国妇女、儿童,乃至整个民族的体质产生重要影响。林巧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妇女的身心是否健康,从怀孕、生产到产后对妇女、婴儿的检查、监护、操作、护理是否科学,是一个关系两代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她致力于这门科学后,就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它,探讨它9在临床上svx林巧稚把给妇女生产和护理fj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凡经她的手,再难产的产妇,都会化险为夷她挽回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她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程序,成为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林巧稚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许多婴幼儿的疾病都是来自先天。因此她极为赞成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她认为单纯的医疗是治末不治本,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50年代末,她组织了一次对北京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他们克服了思想的、物质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余下全文>>

林巧稚诞辰119年引发网友悼念,她的一生做了哪些贡献?

1929年毕业,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生命天使”。她在患病期间,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早期入乡考察的时候还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虽然她一生未婚,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但是由她接生的婴儿有5万多,"万婴之母“这个尊称因此而来。患病期间还在坚持工作,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接生了6个婴儿。喜欢做慈善,资助病人,救济百姓,还捐赠给医院用于改善医院幼儿园的条件。

林巧稚发现了许多的妇科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许多婴幼儿的疾病都是来自先天。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得到了她的极力赞成和推广。她认为目前的医疗是治标不治本,医院只是筑起了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50年代末,她组织了一次对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她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挨家挨户的逐人检查,收集总结了海量的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还对普查中发现的疾病逐个进行了早期治疗。这一试点为在妇产科领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使妇科普查成为制度,沿用至今,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关推荐:

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去香港澳门地区需要准备些什么

林清玄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林权证里的大班小班是什么意思

上海古镇有哪些

林氏家族起源

九寨沟有什么特色小吃

林氏有哪个人当过皇帝

标签: [db:标签]

声明:《林巧稚的相关资料》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林巧稚的相关资料

    1、简介:生于1901年12月23日,在1983年4月22日去世,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

    百科 日期:2023-04-08

  • 青梅酸酸你微甜搜狐视频独家上线

    由搜狐视频出品,开米影视联合出品并制作,何佳男执导,刘旭威、关畅、孙嘉琪、宋一雄、王一钧、袁梓铭等出演的青春治愈爱情剧《青梅酸酸你微甜...

    电影 日期:2023-04-08

  • 去香港澳门地区需要准备些什么

    1、港澳通行证。去澳门旅游的话,你需要自己办港澳通行证,还要在有效时间内有签证,而且呢,这个是需要申请人本人到那个出入境管理中心递交申请,不...

    百科 日期:2023-04-08

  • 林清玄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林清玄散文的特点:清新流畅,表现了浪漫、至真至善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融为一体,贯穿在散文创作...

    百科 日期:2023-04-08

  • 林权证里的大班小班是什么意思

    大班正确叫林班,小班是林业术语。林班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在开展森...

    百科 日期:2023-04-08

  • 春闺梦里人播出平台

    《春闺梦里人》讲述少女季曼意外失忆,意外代替孪生姐姐聂桑榆进入侯府,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多次化解危机,与宁钰轩经历风雨,收获成长和幸福的故...

    电影 日期:2023-04-08

  • TB店关闭了怎么售后

    淘宝店铺关闭后申请售后操作步骤有:1、进入“已买到宝贝”页面,找到对应的订单,点击“申请售后”。2、选择要申请的服务类型:仅退款、退货退款...

    互联网 日期:2023-04-08

  • 上海古镇有哪些

    1、朱家角古镇。朱家角古镇是上海最为著名的古镇之一,位于青浦区,许多外地游客以及国外的游客来上海必来朱家角。其中必去的景点有课植园,放生...

    百科 日期:2023-04-0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