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怎样泡茶

怎样泡茶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16 手机版

1、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2、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

3、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4、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5、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6、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7、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8、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9、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10、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11、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12、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13、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相关推荐:

怎样泡茶

狼狗有几个品种

铜陵有什么特产小吃

收集所以关于8090的回忆

为什么助跑起跳比原地起跳得高

狼孩事件体现了心理学的什么原理

华人和华裔的区别

收集十副完整的春联

标签: 泡茶

声明:《怎样泡茶》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怎样泡茶

    1、净手和欣赏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

    百科 日期:2023-04-16

  • 晚上先护肤还是先敷面膜

    1、晚上先护肤再敷面膜。2、其实在敷面膜之前,尤其是补水类的面膜贴,建议先用爽肤水打底,先起到润肤的效果,这样肌肤能够更高效地吸收面膜贴中的...

    护肤品 日期:2023-04-16

  • 狼狗有几个品种

    一、纯种:德国牧羊犬、日本狼青犬、荷兰牧羊犬 、法国狼犬等。二、非纯种:苏联红、草狼狗、中国昆明犬、昆马犬、马犬、黑狼犬、黑熊犬、莱州...

    百科 日期:2023-04-16

  • 西游记猪八戒经典语录句子大盘点

    陪伴我们整个童年的西游记笑点千千万,八戒最少就占了一半,为了偷懒,偷吃,甚至是遇到漂亮女子都会说出一些搞笑的台词,现在回味依然历历在目,猪八...

    电影 日期:2023-04-16

  • 宝马x7有哪些官方配色

    宝马x7有哪些官方配色目前宝马x7有8种车身颜色可供选择,内饰也提供5种颜色。市面上宝马X7共有4款车型,包括3.0T和4.4T两种排量,1款手动和自动...

    汽车 日期:2023-04-16

  • 眼霜会长脂肪粒吗

    健康护肤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只是脸部皮肤,眼部皮肤也是很重要的。用多了眼霜会长脂肪粒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眼霜会长脂肪粒吗 ...

    护肤品 日期:2023-04-16

  • 铜陵有什么特产小吃

    1、大通茶干。 大通茶干是安徽铜陵大通镇地方传统名菜之一。它形方如牌、体薄如纸,色艳味浓,鲜美耐嚼,饮茶待客馈亲赠友皆宜。 2、油煎毛豆腐。...

    百科 日期:2023-04-16

  • 收集所以关于8090的回忆

    80年代代表歌曲《小城故事》,这个年代的喜糖如果有一粒大白兔奶糖,会让新人觉得非常有面子。80年代结婚要求变高,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三...

    百科 日期:2023-04-1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