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守本真心什么意思

守本真心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1 手机版

守本真心:守著真实、原本的真心。

出自《修心诀》,全句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意为既在无限时空中,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香、味等同在,不与想念同在,不与意识同在,最后的真正意义就是我逍遥我自在。我会守护我那颗原本的真实的,没受污染,没有蒙尘的圣心,其他皆不重要了。

正觉者清净自心,觉察诸相唯心什么意思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这样似乎更好理解些。当然我也不知道原文是否如此,你可以再看看原文。

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一般称无上正等正觉的都是指圆教(最圆满的教)妙觉果地佛。

非他:就是指不是别的。就是后面说的真如本性。换个名词又叫自性清净心。

为什么佛要说不同的很多名词来讲同一个含义呢?因为众生太容易执着,所以建立名相就破掉这个名相的执着。比如金刚语法:佛说,即非,是名。大概就是如此喽。

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佛性,这个是人人本具的。佛有你也有大家都有,动物植物一切都有。有情叫佛性,无情(比如草木山河)叫法性。还是名称不一样,意思一样的。这就是佛法的平等观,他不是在相上的平等,而是在性体上的平等。而这个真如本性他的状态又是清净的,不动摇的,所以六祖讲:何期自性(就是佛性,真如本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希望对你友帮助,阿弥陀佛。

回答于 2017-10-19

赞同19

买翡翠找这家,不仅款式多样,价格实惠,种水还极佳!支持定制

01:08

永成翡翠原石广告

如何知道自己有抑郁_有几个表现_说明你已经抑郁了

①抑郁的初期表现当出现长期高兴不起来,自卑敏感多疑,无法控制情绪,悲观厌世,有自伤自杀的企图或 行为时,多为抑郁的前期表现,还请及时就医,避免有悲剧发生

吉林中山医院广告

早期抑郁表现,吉林中山医院精神心理科

早期抑郁表现,吉林中山医院好评如潮,更专业更可靠保护患者隐私,详情点击哪里,一对一-治疗,详情点击了解。

广告

修道格言是什么意思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yy010740730

10点赞1302浏览

更多专家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是什么意思?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休闲娱乐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无上正等正觉中的正等是什么意思

无上正等正觉中的“正等”是指真如自性的绝对平等。即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众生所具有的佛性是完全的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称“正等”。“无上正等正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译,含义是“彻悟一切宇宙奥妙,圆融圆通无滞无碍之觉”,既是指佛所证得的微妙之法,也指佛本身。阿罗汉可称为“正觉”,菩萨可称为“正等正觉”,佛超越了罗汉菩萨,使自性彻底彰显,故称“无上正等正觉”。佛发现了真理,发现了自心自性的宝藏,他并没有独自享受,而是欲令一切众生都可以成就、分享、获得这份宝藏,从不觉得自己凌驾在一切众生之上。故佛乃真平等者,此即“正等”之义。

扩展资料:

要真正体验感受到“无上正等正觉,”首先要开启灵觉,不是靠智慧;要随性而动,不是靠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观念;要法自然而行,不是寻求捷径。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警示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不像小孩子那样随性而动,不按照自然法则演绎人生剧本,一门心思寻找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门,就是“好径”。作为人生和生命的导游,作为人类最后课程的编撰者,我要告诉人们的是,要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请先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任何美好的心愿无以达成,任何美好的理想无以实现,不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永远也难获“无上正等正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上正等正觉

佛心禅语

真正的法要,只有四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各位把这四句话,牢牢记住,这个就是修心法要,亦是修心要诀。各位切莫误会,‘唯我独尊’是指的伟大的佛祖,这与我无关。

指月录上有人问云门‘佛刚出世,就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你作何解释?’云门说‘我当时若在,一棒子打死喂狗。’云门这么说,有人就怀疑他是不是佛弟子?如果是佛子,为什么说出一棒子打死喂狗大逆不道的话呢?

有个老和尚说‘云门这话是真懂得报恩。’因为云门真懂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他才这么说,他若不懂,讲不出这样的话。因为,只有我把他打死,才更独尊。‘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佛独尊,而是人人原本的自我是独尊的。

又有人问: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什么意思?

答:传语人。传什么语?给谁传语?给法界传语。

各位如果做到‘唯我独尊’就成功了。因为佛一生下来,第一次说法,就讲了这八个字;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本意。如果大家能不忽略,能够做到的话,即身成佛,绝无问题;著力点就在‘独’字。‘天上天下’代表无限时空。‘唯我独尊’即是自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香、味……同在,不与想念同在,不与意识同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就是‘独尊’;若与任一事物连在一起,既不‘独’,岂有‘尊’?

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是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如果把心经观自在摆在一切都无的后面,就容易懂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什么都没有了,观自在菩萨。把观自在摆在这里就更明白了,既没有接触外界的工具,也没有外界的真实存在;观自在,除了自观自在,除了永恒生命的大圆觉海,曰理、曰事、曰心、曰物,了不可得。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稍嫌粗糙了一些,再细一些就是自观自在,亦即‘我觉故我在’。

佛家语录(2)

佛心禅语

1、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3、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4、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7、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9、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0、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11、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是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12、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3、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4、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5、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1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7、起见生心,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8、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19、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20、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21、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没过去就成了槛。

22、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23、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24、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5、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26、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27、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8、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29、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30、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

31、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32、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33、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4、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35、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36、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37、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38、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40、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41、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42、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3、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44、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45、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4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47、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48、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49、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0、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1、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52、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3、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54、针无两头锋利,人无两副身心。

55、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

5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57、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5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5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60、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1、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6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63、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64、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5、所谓永恒的爱,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落。

66、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67、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68、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72、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73、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4、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6、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77、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78、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

79、如果你是一只柠檬,就不该老是盯着西瓜的甜。

80、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8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82、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83、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84、如果你不伤害万物,万物也必将不伤害你,这就是平安。

85、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86、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87、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8、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89、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0、在屎克螂的国度里,卖大粪才能成功。

91、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2、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93、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94、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95、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9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97、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9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99、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00、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0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2、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103、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04、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05、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06、马在松软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语中易摔跤。

107、真心是菩萨净土。

108、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09、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1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11、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1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113、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114、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1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16、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17、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118、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9、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20、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121、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122、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123、花儿不为谁开,也可以为自己开,世界不为谁存在,也可以为自己存在。

12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25、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126、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27、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2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着,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29、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130、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3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32、如果你爱万物,万物也必将爱你,这就是魅力。

13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34、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3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36、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137、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138、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139、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40、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141、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42、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14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4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45、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46、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47、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48、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49、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150、如果你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

151、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52、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153、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54、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155、如果你珍惜万物,万物也必将珍惜你,这就是长寿。

156、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157、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158、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本真的含义

49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50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51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52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59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0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1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62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63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4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5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6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7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8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9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70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72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79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0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1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2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83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4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6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7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9 真心是菩萨净土。

90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3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94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8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佛语经典语录

99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佛经经典名句

100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

勿封尘在书架,传承祖辈智慧——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多用于评价别人使用;即本质、本有、纯真,体真。“本真”最早源于对插画的评价,后多用于对人的评价或审批,部分人认为本真是女性所必有的要求,否则将是被嫌弃的。

本真造句:

做本真教师,教本色语文,育世纪人才。

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我们的本真,然后其它的艺术却只能够给我们一些有限的快乐。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如果一个人要在这镇上走马观花中洞察到唯一的本真,那么,你必会问:磨坊水坝在哪呢?

一个人的本真,不在于他向你展示的,而在于他没有向你展示的。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有说出的话。

本真的艺术喻示美,艺术不仅只是娱乐,艺术是真理的发生。

给心情放个假,和朋友聚一下。抬头看看蔚蓝的天,俯首嗅嗅馨香的花。撇开世俗的纷纷扰扰,让人生回归自然的本真。祝你周末快乐!

放弃并非一件易事,那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担当。我要把曾经获得的一切全部丢下,我也要重新回归本真和自我,让自己意识到,其实我一直一无所有,那些绑缚在身上的都是虚妄,只要稍微一用力,不用风吹,自己就飘走了。

弘忍大师  著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

 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盘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不灭。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又云:胜者只是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谓诸佛不生不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我等众生,堕生死中,受种种苦耶?

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皆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灭,故不得受生死。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故知万乐自归。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心王经云:真如佛性,没在知见;六识海中,沉沦生死,不得解脱。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无二。

  问曰:真如法性,同一无二;迷应俱迷,悟应俱悟。何故佛觉性,众生昏迷,因何故然?

答曰:自此己上,入不思议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自本心。故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性,法本无生,今即无灭。此悟即离二边,入无分别智。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盘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盘之根本?

答曰:涅盘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盘。故知守本真心,是涅盘之根本。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

答曰:乃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能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及见佛之因。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心。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

答曰:如来于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报;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种种杂物,起无量无边譬喻;或现无量神通,种种变化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能众生,有种种欲心,心行万差。是故如来随其心门引入一乘。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者,终是不堪。若能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真学,竟无所学。何以故?我及涅盘,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故无所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故涅盘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具足多闻。故知求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

答曰: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上来四种问答,若欲广说何穷。吾今望得汝自识本心是佛,是故殷懃劝汝。千经万论,莫过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华经,示汝大车宝藏明珠妙药等物,汝自不取、不服、穷苦奈何!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功德,自然圆满,不假外求,归生死苦。于一切处,正念察心,莫爱现在乐,种未来苦,自诳诳他,不脱生死。努力努力!今虽无常,共作当来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虚度,枉丧功夫。经云: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我等众生,今现如此,不觉不知,惊怖煞人,了无出心。奇哉奇哉!若有初心学坐禅者,依观无量寿经,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调气息。莫使乍麤(cū同“粗”)乍细则令人成病苦。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着,并皆是空,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出自心,所以诸佛广说,如许多言教譬喻者,只为众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门差别。其实八万四千法门,三乘八道位体,七十二贤行宗,莫过自心是本也。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炼;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于念念中,常供养十方恒沙诸佛。十二部经,念念常转。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义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一切皆办,不受后有。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舍此身已,定得无生,不可思议。努力莫造作,如此真实不妄语,难可得闻,闻而能行者,恒沙众中,莫过有一。行而能道到者,亿万劫中,希有一人。好好自安自静,善调诸根,就视心源,恒令照燎清净,勿令无记心生。

 问曰:何名无记?

答曰:诸摄心人为缘外境麤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卧中,恒惩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沉没苦海。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发至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随俗贪求名利,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恼,将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着破衣飧麤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世间迷人不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得解脱,乃归生死。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现在一生忍苦,欲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八风吹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若知果体者,但对于万境起恒沙作用,巧辩若流,应病与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如来在日,叹何可尽。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

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盘中病故。涅盘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问曰: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乐世间无常麤善,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其理未见,只欲发心缘义,遂思觉心起,则是漏心;只欲亡心,则是无明昏住。又不当理,只欲不止,心不缘义,即恶取空,虽受人身,行畜生行;尔时无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见佛性。只是行人沉没之处,若为超得到无余涅盘,愿示真心。

 答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汝若欲得者,取涅盘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  (音同触ㄔㄨˋ)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在。经曰:世间无佛住处,菩萨不得现用。要脱此报身,众生过去根有利钝,不可判;上者一念间,下者无量劫。若有力时,随众生性,起菩萨善根,自利利他,庄严佛土。要须了四依,乃穷实相。若依文执,则失真宗。诸比丘!汝等学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节,临命终时,不失正念,即得成佛。弟子上来集此论者,直以信心依文取义,作如是说,实非了了证知。若乘圣理者,愿忏悔除灭;若当圣道者,回施众生,愿皆识本心,一时成佛。闻者努力,当来成佛,愿在前度我门徒。

问曰: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门,是何门摄?

答曰:此论显一乘为宗。然其至意,导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直言自利,不说他利,约行门摄。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相关推荐:

守本真心什么意思

拐枣什么时候播种最好

寇字开头的成语

戴向宇演的电视剧叫闪茗什么

手左下角有个天打一成语'

高速公路三车道的车速分别是

蔻驰风衣可以水洗吗

手字改一笔变成什么字

标签: [db:标签]

声明:《守本真心什么意思》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守本真心什么意思

    守本真心:守著真实、原本的真心。出自《修心诀》,全句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意为既在无限时空中,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

    百科 日期:2023-04-21

  • 防晒帽什么颜色可以挡紫外线

    在同等条件下,颜色越深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相比之下,黑色、藏青色、深绿色、较浅蓝色、浅粉色、浅黄色等抗紫外线性能较好。方法一:正确使...

    护肤品 日期:2023-04-21

  • 光芒程亦治有没有历史原型

    湖南卫视的《与君歌》大结局了,接档的变成了张新成的《光芒》,他在这部剧里扮演了程亦治这个角色,民国的装扮很出彩。大家也会好奇,《光芒》程...

    电影 日期:2023-04-21

  • 拐枣什么时候播种最好

    1、拐枣种子在春天的二月至五月和秋天的八月至十月播种最好,因为我国每个地区的温度都不同,所以在不同地区播种时间也会有些差异。拐枣种子在...

    百科 日期:2023-04-21

  • 奥迪烧机油怎么样

    奥迪烧机油怎么样烧汽车油怎么样?油的正常损耗包括蒸发、磨损等,异常损耗包括漏油、烧油等。YACCO法国进口机油告诉你一些方法:1.烧机油的车...

    汽车 日期:2023-04-21

  • 寇字开头的成语

    寇字开头的成语只有寇不可玩。释义:寇,盗贼,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玩,习惯而不留心。对于盗贼不能放松警惕。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

    百科 日期:2023-04-21

  • 戴向宇演的电视剧叫闪茗什么

    戴向宇演的电视剧叫《闪亮茗天》。该剧讲述了一个出身茶门的平凡女孩,在遭遇父辈仇局、同行打压、兄弟夺爱等一系列亲情、友情、爱情的考验后...

    百科 日期:2023-04-21

  • 一生一世开播

    由爱奇艺出品、华策克顿新天地工作室联合出品,改编自墨宝非宝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沈阳执导的都市情感剧《一生一世》,于9月6日即今晚上...

    电影 日期:2023-04-2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