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俄媒:中国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

俄媒:中国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6 手机版


天安门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 俄罗斯《生意人报》4月7日刊登题为《北京成为外交官和政治家的朝圣之地》的文章,作者为玛丽安娜·别列尼卡娅。文章摘编如下: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和伊朗外交部长周四在北京会晤,这是二人在两国就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协议后的首次会晤。双方在北京会晤不仅是为了选择一个中立的谈判平台,同时也是要向中国致敬,因为中国在两国实现和解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周四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之一。除了伊朗和沙特代表团外,这里还接待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沙伊两国外长周四在北京举行了备受期待的会谈。此事发生在两国代表团同意恢复2016年中断的外交关系之后不到一个月。

两国外长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双方一个月前在北京达成的所有协议。双方还同意在一切有利于确保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事务上加强合作。应当说这不是空话——中东地区非常期待德黑兰和利雅得之间的和解能够缓解周边国家的紧张局势。


中国、沙特、伊朗外长

在声明的最后,两国外长邀请对方到本国访问,并感谢中方组织这次会谈。显然,两国决定恢复关系后的首次外长会谈需要在一个中立之地举行,北京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

正如沙特《中东报》所指出的那样:“之所以选择北京作为两国外长会晤的地点,是考虑到它在两国达成协议并推动两国协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因此,很少有人对两国外长来北京会谈感到惊讶。就在一个月前,中国斡旋沙伊会谈引起轰动。当时也恰逢北京提出乌克兰和平计划。这两件事彰显了中国成为世界地缘政治舞台上主要参与者之一的愿望和能力,而西方也无法忽视这一点。

中国已然成为欧洲领导人的朝圣之地。3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北京。本周,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也抵达了这里。此外,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本周透露自己即将访问中国。

责编:陈亚楠

延伸阅读:

牛弹琴:马克龙访华不由发出两个感慨 一个安排让他很意外

(原标题:这次来到中国,马克龙不由发出这两个感慨)


马克龙

相信这次历史性的访华,从北京到广州,马克龙是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完全我个人的感觉,其中他的两个感慨,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个感慨,在北京。

应该是在和中国领导人的记者会上,马克龙是这样说的:

我知道,我们法国和中国模式的差异,我们可能存在分歧……但并不是说我们有分歧,我们就不能以非常坦荡的方式去进行共同探讨,交换意见,我们完全可以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这样做,而非给彼此上课(教对方做事)。而且我发现,无论是中国对法国,还是法国对中国,当我们尊重对方,双方不教彼此做事的时候,往往会达成(很好的)成果。

他接着说:

在这方面,我们(两国)大概有相同的脾气,同样深刻的认识,我们对彼此的差异和不同见解是了解的,但我们将充满尊重,充满信念、充满友谊地来进行沟通……

这就是马克龙的感慨,我们法国和你们中国,大概有相同的脾气。

什么意思?

意思也是明确的。

1,我们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都不喜欢别人的指手画脚。

2,我们有分歧,但不妨碍我们相互尊重,坦诚交换意见。

3,当我们尊重对方,不给对方上课,往往结果就很好。

在世界政坛,马克龙是很有个性的领导人。我相信,对于法国的脾气,他应该是很自信的。

很简单,这似乎融入法国的国家性格中的。虽然是北约创始成员国,但当年在戴高乐领导下,法国一度退出了北约的军事体系。

为什么?

就是法国看不惯美国的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具体到中法关系,在美国还对中国各种封锁之时,法国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法国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后来,法国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

这就是法国的脾气,不接受别人的指手画脚。

在乌克兰危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欧美间的微妙分歧。美国人希望继续打,欧洲人盼望赶快和。

当然,中国更是如此,我们一直独立自主,更不会接受某个国家的霸凌欺压。

所以,这次访华期间,看新华社通稿,马克龙也明确对中国领导人说: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

这就是马克龙的承诺。

在北京,他应该找到了知音。


马克龙社交媒体截图

第二个感慨,离开广州后。

看时间,可能是在广州,但更可能是离开广州回国途中。

马克龙很兴奋,用中文、法文、英文,发了同样内容的一条推特。

他说:从北京一路到广州,我见到了学习法语的大学生们,这些青年人饱含热情、胸怀远大,我也见到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们,还有受到法国艺术灵感启发的艺术家们。我们在一起大有可为。法中友谊万岁!

下面配发的是一群热情与他会面的中国年轻人,马克龙则冲他们伸出手,感觉看着也像竖大拇指。

他发法文,肯定是写给法国人看的;发中文,应该中国人容易看懂;发英文,则是给全世界看的。

马克龙很感慨:法中友谊万岁。

可能还是有点意犹未尽,两个小时候,他又发了一条推特,中文在前,法文在后。就两句话:

谢谢你,广州。法中友谊万岁!

马克龙很高兴。因为在广州,除了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外,中国最高领导人又和他举行了非正式的会晤,观景品茗,纵论古今,而且,还共进晚餐。

很多朋友问,为什么中法领导人在北京见了,在广州又举行了非正式会晤?

我不是外交人员,我也不知道内情。但完全我个人的理解,至少说明一点,中方对马克龙此次访华的高度重视,所以,在广州,又以更悠闲的方式,品茶看风景,谈古又论今。


马克龙

这种不拘一格的做法,我相信,也充分显现了中国娴熟的外交艺术。

所以,这次访华,中法除了达成一系列大单外,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比如在乌克兰危机上,马克龙也明确,法方高度重视中方的国际影响力,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合作,为推动尽快政治解决危机作出共同努力。

看中法联合声明,法方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马克龙也说了,期待并欢迎中国领导人明年再次访问法国。

此外,在数字经济领域,包括在5G方面,法方承诺,在两国包括国家安全在内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继续以公平、非歧视方式处理中国企业的授权许可申请。

这就对了,这才像法国。

当然,国际政治是复杂的,我们要努力做工作,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艺术。

看新华社的报道,这次在广州,应该在临行前,马克龙很感慨地说了一句: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法方赞赏中方始终支持法国和欧洲坚持独立自主和团结统一,愿和中方相互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加强技术工业合作,相互开放市场,加强人工智能等科技合作,助力各自实现发展振兴。

你看,他又谈到了脾气,也心有戚戚焉。


中法领导人

在广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看央视的视频,中国领导人和马克龙步入大厅,一位端庄的女琴师,正在弹奏《高山流水》。

琴声悠远婉转,马克龙很感兴趣,询问:(弹奏的)是什么?

中国领导人解答: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叹知音……

马克龙当即转向工作人员:我想把曲子的名字记下来……

这样的安排,让马克龙很意外很惊喜。外交无小事,相信这首中国古曲的深厚内涵,马克龙回去后,可以好好体会。

高山流水,深意藏焉。

普京任命俄罗斯驻华大使,曾被俄媒称为“中国通”!他对中国文化有何了解?

莫尔古洛夫出生于1961年5月4日。他会说中文和英文。1983年至1984年期间,他在北京语言大学短期留学。留学结束后,直到1991年,他才开始在俄罗斯外交部工作。近年来,莫尔古洛夫参与了中俄双边关系的一系列大事件,并多次就涉华问题发声。今年6月,莫尔古洛夫在第七届“俄罗斯与中国:新时代的合作”会议上表示,俄中年贸易额或将在2022年底达到2000亿美元。莫尔古洛夫认为,中国阻止了新冠疫情在其境内传播,“我相信,我们都受益于中国的经验。”莫尔古洛夫表示,俄罗斯支持中国的方法,并在抗击疫情和防止疫情再次暴发等全部问题上与中方进行积极互动。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目前,2018年足球世界杯正在俄罗斯11个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也是普京第四任期俄罗斯的大型主场外交活动。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体育颂》所发出的赞颂——“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体育竞赛自诞生之初,就与和平、休战息息相关,其中凝聚了人类对和平交往的永恒追求。体育竞赛作为一种独特的外交形式,可以跨越民族、人种、国界、意识形态、经济差距,为人类交往提供平台,对国际政治施加影响。1971年中美乒乓球队的友好交流,开启了中美交往大门,正是体育促进外交的最好例证。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加强主场外交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杯:俄罗斯重回主流大国的渴望 

对于俄罗斯(苏联)而言,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与国际重要体育赛事的关系也几乎是一部外交史。1970年代初期,国际油价因第三次中东战争而持续上涨,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的苏联因而迎来了国力鼎盛时期,莫斯科获得了198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然而此次奥运会却因1979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遭到了美国、日本、德国等64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出于应对,1984年,苏联等16个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因南奥塞梯控制权爆发了局部战争。2014年俄罗斯寄希望于索契冬奥会提升本国国际形象,再塑大国地位,然而西方却因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反俄情绪大爆发,再次抵制俄罗斯举办的体育盛会。2014年至今,西方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层层加码,至今尚未解除。2018年又因英俄间谍风波等事件,赛前部分西方国家宣称将抵制本次世界杯。

尽管面临重重外部压力,俄罗斯依旧十分重视本次世界杯的举办,将其视为重塑国家形象、提振民族信心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前后共投入140亿美金,启动了严格的安保措施,组织了大量的志愿者。据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发布的消息,俄罗斯人对举办本届世界杯的支持率高达74%。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希望以世界杯为契机,再塑国家形象,改善与西方关系,从而走出连续多年来的制裁阴影。目前看来,俄罗斯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世界杯举办至今,一些西方的抵制声音和负面评价也已逐渐散去。

浏览俄罗斯媒体,可以发现几乎绝大部分俄媒都以十分自豪的口吻援引西方媒体对本次世界杯的积极评价——许多西方球迷、体育记者均表示,俄罗斯举办的这场世界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场馆和整个配套的基础设施,衔接顺畅、极其便利,凭借俄罗斯为球迷提供的球迷ID搭乘公共交通畅通无阻。俄罗斯和俄罗斯民众也并非像他们从西方媒体中了解到了那样“封闭、野蛮、恐怖、种族歧视”。笔者认为,这表达了俄罗斯对于改善国家形象、走出制裁和孤立阴影、重回世界主流大国行列的渴望。

让世界关注俄罗斯:功夫更在足球外 

足球不仅让世界各地球迷来到俄罗斯,更能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据俄罗斯相关媒体报道,世界杯举办期间,俄罗斯各剧院的芭蕾舞演出也是场场爆满。比赛举办地分散在11个城市,其中既有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广为人知的大城市,也有像顿河畔罗斯托夫、萨兰斯克这样的宜居小城市。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有比赛场馆安排上的现实考量,也有着吸引外国球员、球迷、媒体深入关注俄罗斯的深层用意。

从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琳娜开明专制,再到20世纪90年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改革,三百多年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化”努力一直贯穿始终。然而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处于一种不为西方世界所认同、所接受的孤立地位。俄罗斯精英阶层也一直就“俄罗斯该走怎样的道路”反复思考和探索。俄罗斯总统助理、著名政治学家苏尔科夫4月9日刊发题为《混血者的孤独》的文章称,“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俄罗斯结束了‘西行之旅’,不再徒劳地试图融入欧洲大家庭。”

然而从本次世界杯来看,即便俄罗斯不再试图融入西方世界,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将选择与西方保持持续对抗的状态。相反,普京以世界杯为契机,积极邀请西方国家首脑访俄,缓解对外关系,释放积极信号。 

来自凤凰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①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国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都促成了会议成功。

⑤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⑦在新的国际形式下,中国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扩展资料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中国一贯主张互不干涉内政,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而不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异同为标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成员国。

外交发布会邀请哪些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明日报7月25日消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7月24日在京联合举办“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蓝皮书发布会·新闻茶座,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各领域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与25家境内外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并就记者提出的国际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回答。

今年5月出版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20)》指出,“美国加大对华全方位围堵、打压,在多领域制造矛盾摩擦,使双方关系遭遇建交40年来未有之复杂局面。”近期,中美关系紧张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卿表示,所谓的“美国对华政策失败”,是美国本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失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在华的很多美国企业仍然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很多民间人士也都愿意加强与中国的对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沈雅梅认为,所谓“对华接触政策的失败”,反映了美国希望通过接触政策使中国在经济上永远停留在价值链低端,这一点上现实与美国预期不符;美国希望在政治制度上改造中国,这一点美国现在也感到失望。所以,美国认为接触政策失败,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发展对华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意图。

从长期来看,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美国不能阻挡的;第二,中国追求改革开放、追求民主自由的步伐是中国人民的选择,美国不能将其模式强加给中国;第三,中国追求中美合作对话仍然是主流。沈雅梅表示,“希望现在的美国政府能够走出短视,回到现实当中,顺应潮流,应对变化,化解各种困难,创造更多前进的机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当前的中美关系形势不容乐观,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当前也是中美建交以来面临挑战最大的一个时期,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麦卡锡主义沉渣泛起,开始制造所谓的“红色恐慌”。《中美建交公报》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中美制度不同,但事实上也并没有阻碍双方进行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因此,美方渲染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逢中必反,否定过去几十年的中美关系,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事实,也不尊重历史。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中方提出了一些合作倡议,比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提出的合作清单、对话清单、管控清单。这是中国本着对中美关系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原则,提出中美应该朝哪方面去努力、共同对话和合作的建议,在中美关系当中扮演了纠偏的作用。当前美国的反华政策挡不住中美两国人民希望友好合作的历史潮流和大局,也挡不住国际社会愿意看到一个和平发展的中美关系,而不是一个对抗的中美关系的期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玲在回答有关中欧关系的问题时表示,在日前以视频方式举行的第二十二次中欧***会晤上,双方都表现出致力于提升双边关系的政治意愿。当今世界面临单边主义威胁,中欧作为多边主义的共同推动者,未来在气候变化、伊核问题等领域都将加强合作。

金玲表示,因为双方在制度、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历史和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产生了一种双边关系中的非对称性,这也是中欧关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在中国和欧盟45年的双边关系以及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多达70年的关系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足够的韧性,这种韧性能够有效地化解双方的误解。因此,双方合作的加强、相互理解的加深、共同利益的连接,能够有效缓解存在的问题。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应该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李自国表示,俄罗斯有俄罗斯的强国梦,中国有中国梦。中俄两国得出结论: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要保证两国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俄合作的基础不是反对美国,中俄两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是因为它们影响到了中俄两国的发展环境。李自国表示,可以用三个词总结中俄关系的特点: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

阮宗泽表示,在面临越来越多全球性挑战的情况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采取多边主义来应对全球性问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国之间没有像以前那样进行合作,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是,凡是倡导在应对疫情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国家,应对疫情的效果都要好于走单边主义的国家。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合作才是应对今天全球性挑战的人类最好工具。

相关推荐:

最新画面!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第二天

俄媒:中国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

兰溪马拉松结束后公交车什么时间恢复正常?

2023兰溪马拉松受影响的公交线路恢复运行了吗?

证件照是几寸

网友反映问题后,省委书记到现场暗访

省级大员密集人事变动,这些人履新上任

太阳落山就收工,天气不好就休息!这份工作真是月入过万的带薪旅游?

声明:《俄媒:中国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最新画面!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第二天

    (原标题:最新画面!#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第二天)视频截图9日,东部战区继续位台岛周边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多军兵种...

    八卦 日期:2023-04-26

  • 天堑1949的演员

    《天堑1949》是由陵一云、杨海泉联合执导,路海波、路阳、金宇轩共同编剧,高发、陶泽如、胡可主演。天堑1949的演员高发饰演肖建秋共产党内线,...

    电影 日期:2023-04-26

  • 2023武汉五一狂欢电音节时间+地点+门票

    2023五一狂欢电音节 · 武汉站 | 包场超火PERRYS,小长假快乐天花板!超燃开燥!时间:2023.04.29 周六 14:00场馆:武汉市 | Perrys(江汉路店)票档...

    景点 日期:2023-04-26

  • 用蛋清去黑头的正确方法

    把鸡蛋打开,只留蛋清,将准备好的化妆棉浸泡在蛋清里。清洁完面部后,用湿热的毛巾在黑头多的部位热敷一会儿,目的是打开毛孔。然后将浸泡好的化...

    护肤品 日期:2023-04-26

  • 开门见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什么

    1、单刀直入。释义:用短柄刀直接刺入。 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出 处: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二卷:“若...

    百科 日期:2023-04-26

  • 顺丰快递四川到广西要多久

    顺丰快递从四川到广西一般三天左右。快递又名速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

    百科 日期:2023-04-26

  • 俄媒:中国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

    天安门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 俄罗斯《生意人报》4月7日刊登题为《北京成为外交官和政治家的朝圣之地》的文章,作者为玛丽安娜·别列尼卡娅。...

    八卦 日期:2023-04-26

  • 鸡宝宝缺木女孩名字

    1、梦云2、梦雨3、梦华4、梦月5、秋兴6、秋颖7、穆清8、穆静9、竹筱10、竹月11、竹青12、竹华13、松月14、松雪15、松琳16、柏岚17、柳思18...

    百科 日期:2023-04-26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