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

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6-10 手机版

(原标题: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

莫斯科时间5月9日10时(北京时间5月9日15时)许,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红场阅兵式正式开始。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出席阅兵式并发表讲话。

普京出席阅兵式并讲话 图源:塔斯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在讲话时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作出的贡献。他说,“对于我们俄罗斯人来说,关于祖国保卫者的记忆是神圣的,我们铭记在心。我们向那些参加英勇抗击纳粹主义的人员、向美英等国盟军士兵致敬。我们还铭记中国军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壮举。我相信,在那些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岁月里积累下来的团结与合作经验,是我们的宝贵遗产”。

此前报道

普京:难以置信!80年过后俄罗斯再次受到德国坦克威胁

这一天,2023年2月2日,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俄罗斯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城市广场阅兵,二战坦克隆隆驶过,老式飞机从天空掠过,人们向英雄纪念碑献花……

特别的仪式,不仅仅因为这场重大战役正逢80周年;更重要的一个大背景,大家都知道的,俄乌冲突正在激烈进行。

普京的讲话,自然各方瞩目。看克里姆林宫发布的他的讲话稿,有句话更意味深长。

普京告诉俄罗斯人:有一件事,他感到难以置信。

什么事?

普京是这样说的:“难以置信!难以置信!但这却成为了事实,我们再次受到德国豹式坦克的威胁,坦克上带着铁十字标志。他们将再一次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借助希特勒的后裔,借助班德拉派(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与俄罗斯作战……”


普京讲话

什么意思?

明显针对的是德国最近的决定。

德国之前非常犹豫,因为确实也担心,德国主战坦克开进前苏联大地的象征意义。但在美国、乌克兰等国的强大压力下,德国政府最终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

请注意,普京连用了两个“难以置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德国此举,也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这也突破了俄罗斯此前设定的红线。以至于愤怒的普京,直接将德国坦克进入乌克兰,比作二战时坦克侵略前苏联。

他还特意提醒俄罗斯人:这些坦克带着铁十字标志。

德国坦克又来了。

事实上,今年这么隆重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按照外界普遍的看法,普京也是希望激励俄罗斯人的斗志,就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样,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俄罗斯举行阅兵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

80年前的这场战役,苏联和纳粹德国共投入总兵力超过210万人,德军最初进展顺利,但在城市巷战中遭到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在朱可夫元帅指挥下,经过200多天的激战,苏联红军最终取得了胜利。1942年2月2日,德国元帅保卢斯投降,这也是纳粹德军在二战中第一次投降。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苏德战场乃至二战中的转折性之战。

所以,在当天的纪念讲话中,普京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正在庆祝我国和全世界历史上最重要、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整整80年前,在这里,在斯大林格勒的土地上,在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一个可恨的、残酷的敌人被阻止并被送入不可逆转的惨败,漫长、艰苦、激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了……”

普京感叹:斯大林格勒已永远成为我们不可战胜的象征。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斯大林格勒后来被改名为伏尔加格勒。但按照俄罗斯朋友的说法,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纪念日这几天,这座城市又会恢复它曾经的名字——斯大林格勒。

回顾的是壮烈历史,面对的是残酷现实,唤起的俄罗斯人爱国热情,期盼的是俄军扭转战局。这应该也是普京这一天演讲的主旨。




俄罗斯举行阅兵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

但德国主战坦克即将驶向乌克兰战场,俄罗斯怎么办?

普京警告:“那些将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拖入与俄罗斯的新战争,并以不负责任的方式将军援作为既成事实提出的人,以及那些期望在战场上要打败俄罗斯的人显然不明白,与俄罗斯的当代战争将完全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同。”

他最后撂下一句话:“我们不会把我们的坦克送到他们的边界,但我们有其他东西来回答他们,这将不限于使用装甲车。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其他东西是什么东西?

普京没有说。

但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别忘了,俄罗斯手里最多的是什么!

最后,怎么看?

还是简单三点吧。

第一,普京很意外也很愤怒。

从普京的表态可以看出,对于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他确实很意外也很愤怒,所以连用两个“难以置信”。对西方这种不断切香肠,不断突破俄罗斯红线的做法,俄罗斯最近确实显得很被动。

第二,俄罗斯在酝酿下一步。

看一下普京撂下的狠话,我们或许就明白。俄罗斯不会派坦克攻入西方国家,但西方坦克过来,俄罗斯也不客气。“不限于使用装甲车”,而且特别普京提醒西方,“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总觉得,这样打下去,将一个核大国逼到绝境,真是一个不祥之兆。

第三,历史的教训,要警钟长鸣。

德国要吸取,美国要吸取,俄罗斯要吸取,乌克兰也要吸取。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展现了当时苏联人不可战胜的坚定意志,侵略者最终遭遇惨败的下场。普京自然认为,俄罗斯正在进行新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当然在西方看来,现在进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是乌克兰人……

这就是诡谲的现实。兄弟之国,最终兵戎相见;西方武器,源源不断输往乌克兰。

最后结果会是什么呢?有些结果,不堪设想。不由让人想起杜牧《阿房宫赋》里的那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但直到抗日战争以前,均遭失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毛泽东同志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中国而战,也是为世界所有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而战。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
  据统计,1938年10月,日本陆军总兵力为34个师团,其中朝鲜1个、中国32个,日本本土仅1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总兵力的94%投入了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日本本土4个、朝鲜2个、中国35个、东南亚10个,也就是说,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1943年初,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为66万人,太平洋战场为48万人,陆军主要兵力仍在中国作战。战争结束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陆军总兵力为83万余人,在中国战场的陆军总兵力近105万人(不含中国军队在缅甸抗击的日军),中国战场的日军仍多于太平洋战场。
  可见,从“七七”事变到二战结束,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的主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反法西斯大国。1945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鉴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四大国之列,其他国家则按英文字母顺序签字。这标志着中国在那时就是公认的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
  中国抗战打破了日本侵华战略计划,使日本陷入中国持久战而不能自拔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采用速战速决战略,企图通过一场有限的战争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占领和控制整个中国。在开战之初,日本法西斯狂妄地宣称,只要出动3到4个师团的兵力中国就会屈服。但中国的顽强抵抗迫使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投入中国战场,从而把有限战争变成中日全面战争。
  1938年武汉沦陷标志着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企图借军事胜利诱降、迫降蒋介石政府,结束中日战争。在日本强大的政治攻势下,1938年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叛逃降日。但汪精卫集团降日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抗战决心,而且遭到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严厉声讨,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斗志。1940年,日本加强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对重庆等地进行大规模轰炸,开展迫降蒋介石政府的“桐工作”。但全国抗战形势特别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940年8月发动的百团大战,显示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打击了投降暗流。国际上,美英等国也加强了援华制日措施,坚定了蒋介石政府的抗战决心,使日本“桐工作”彻底破产。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企图逐步减少在华兵力,准备南进,但中国的抵抗使日本无法实施兵力渐减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战场实施“长期战”战略,企图将中国变成日本南进“基地”和“兵站”,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军队支援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日本制订“四川作战”计划,准备出动11个多师团的兵力进攻重庆、四川,迫使中国屈服。为此,还准备从太平洋战场抽调6万军队到中国战场。但由于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使日本难以凑齐兵力而作罢。1941—1942年,侵华日军对敌后战场发动规模空前的“扫荡”作战,实施残酷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紧紧依靠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作战,保卫了抗日根据地,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1944年4月,日本动用12个师团、41万人的庞大兵力,在中国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即“一号作战”,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通过中国大陆将日本和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战线连接起来,以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日军虽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国持久战,反而影响了在太平洋战场的对美作战,宣告了日本“长期战”战略的破产。进入1945年后,日军在华全面收缩战线,处于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包围之中,直至战败投降。
  中国抗战抵制了西方绥靖政策,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美英对日本侵华长期采取绥靖政策。“七七”事变爆发时,美英等国认为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但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实际行动抵制了美英的绥靖政策,使远东慕尼黑阴谋破产,同时也促使美英抛弃绥靖政策,转向支持中国抗战的立场。
  中国抗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自“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东方始终是孤军抗战,迫切需要建立国际反日同盟。中国积极开展战时外交,争取苏、美、英等国的经济援助和物资支持,加强同这些大国的联系,以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在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1940年德国击溃英法联军占领法国、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等关键节点上,都表示全力支持遭受侵略国家的反侵略战争,呼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又积极致力于联盟各国间关系的协调和团结,为维护和巩固反法西斯联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抗战制约了日本北进战略,有力支援苏联卫国战争
  北进是日本世界战略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占领苏联远东地区。但日本要进攻苏联,就必须先占领中国。日本进攻苏联主要靠陆军,但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中国的顽强抗击,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投入中国战场,将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对华作战,因而无法将北进政策提上日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日本北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提供了最佳时机,但日本陆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无力北进。1942年12月,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激战之际,德国吁请日本在远东对苏开战,但日本仍因无法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而拒绝了德国的请求。此后,德国还多次请求日本对苏作战,日本同样不得不拒绝,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面作战,能够集中力量抵抗和打击德国法西斯,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南进战略,有力支援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作战
  南进是日本世界战略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对手是美英等国,目标是占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从世界战略的角度而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也是为了夺取南进的基地,但直到德波战争爆发,日本迟迟不能实施南进战略,根本原因是中国战场对日本的牵制。1940年5、6月,德国击败英法联军,继而法国投降,英国岌岌可危,为日本提供了南进千载一遇的机会。7月26日,日本内阁决定将南进战略提上日程,但迟迟不能付诸实施,其最大的后顾之忧正是中国的抗战。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给予了美国强有力的支持。1943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转入战略防御,急需大量陆军,但陆军主力却深陷中国战场。正是由于中国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美军才能顺利地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反攻作战。
  中国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作出重要贡献
  在战时,美英苏中四大国首脑为尽快打败法西斯、协商战后安排和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相继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中国虽然只参加了开罗会议,但四个会议公告的发表都有中国参与或征得中国同意。战时盟国一系列重要会议所作出的决定、决议和发表的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都有中国的贡献。
  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筹划、筹备和成立的全过程。1944年8至10月,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胶园召开了由美英苏中四国共同主持的联合国筹备会议,勾画出未来联合国的蓝图。也是由美英苏中四大国共同邀请,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大会,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团团长轮流担任会议主席。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联合国是二战后维护国际秩序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自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综上所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上最早举起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大旗,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有力支援了美英苏等盟国的作战,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步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作出了卓越贡献。概言之,中国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院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关推荐:

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

12年云南特警参加任务失联,86天后,妻子收到境外6字短信失声痛哭

朝中社: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当天,金正恩向普京致贺电

cmd窗口

airpods可以连安卓吗

7850显卡

笔记本电脑键盘解锁

电脑密码怎么设置

标签: 抗击 讲话 贡献

声明:《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

    (原标题:俄媒:普京红场阅兵式讲话,提到中国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所作贡献)莫斯科时间5月9日10时(北京时间5月9日15时)许,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

    八卦 日期:2023-06-10

  • 天津包子有什么特色

    天津包子特色:“狗不理包子”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之所以被大家公认为绝品,就是创始人高贵友制作的包子在和面、调馅两大主要操作环节上与其他...

    百科 日期:2023-06-10

  • 华为WATCH手表怎么更换表带

    步骤如下:1、对比手表表链方向。准备拆表带前请认真看清楚表带背面的箭头,一般手表链的向下的箭头就是下大上小,把表带放入调表器的槽中,根据箭...

    百科 日期:2023-06-10

  • 三个圈是什么车

    三个圈是什么车三圈叠加在一起的车是江西五十铃汽车生产的瑞迈。整体LOGO图由四个圆组成,即一个大圆包含三个小圆,大圆中的三个小圆就像“产...

    汽车 日期:2023-06-10

  • 全球风暴剧情详解

    香港地陷、东京冰雹、孟买龙卷风、巴西冰封、迪拜海啸等灾难场景席卷全世界,科学家杰克·罗森与麦克斯·罗森两兄弟,踏上步步惊心的救世之路。...

    百科 日期:2023-06-10

  • b站抽象文化是什么意思

    品牌型号:iPhone 14 pro 系统:iOS 16.1 软件版本:哔哩哔哩7.33.0B站抽象文化指的是在B站中兴起的一种网络文化,其特点是使用许多表情组成的不具...

    百科 日期:2023-06-10

  • 华为WIFI掉线的问题

    华为的手机质量真的很一般,如果你说其他的人没问题的话排除无线信号的问题,那么就是华为手机无线网卡的问题,我经常做运营商wifi测试的,华为手机...

    百科 日期:2023-06-10

  • 12年云南特警参加任务失联,86天后,妻子收到境外6字短信失声痛哭

    二〇一六年,由张涵予、彭于晏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警匪片《湄公河行动》上映,剧情跌宕紧凑,场面火爆刺激,令屏幕前的观众们都能感受到紧张、危险...

    八卦 日期:2023-06-10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