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俄罗斯真临阵换将了

俄罗斯真临阵换将了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6-21 手机版

俄乌冲突有其自身的历史经纬和现实中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即便拥有再多硬货,有时候也难免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

文|海上客

都说俄罗斯临阵又换将。

确实,当地时间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就宣布命令,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指挥部人员进行调整——由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接任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格拉西莫夫是普京军事团队的核心成员,图为2020年9月,格拉西莫夫(右一)陪同普京和绍伊古观摩“高加索-2020”军事演习

命令一出,不少西方媒体继续唱衰俄罗斯,认为俄乌冲突必将走向俄军溃败。

即便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转发的一篇文章,也评论道,“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大忌”。

但海叔感觉,俄罗斯此番所为,与此前派苏洛维金大将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并将指挥“特别军事行动”之俄军中央集群的亚历山大·拉平上将免职,都是俄军的正常军事调整。是否“兵家大忌”,主要看的是俄真正总负责“特别军事行动”者是否换人!

1

且看此次格拉西莫夫大将走马上任,那是临阵换将吗?海叔认为,并不是。毕竟,此前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仍然在指挥部内任职。当然,从职务名称上看,苏洛维金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交椅”让给了格拉西莫夫,苏洛维金本人成了副总指挥。



苏洛维金

那是不是意味着苏洛维金降职了?毕竟,格拉西莫夫是大将军衔,苏洛维金亦是大将军衔。此大将升帐为总指挥,彼大将之总指挥变成了副总指挥,难道苏洛维金不是被降职了?

那就要看新升帐的来者何人了!

虽然都是大将,可本身两位大将的职位就不同——格拉西莫夫乃俄罗斯联邦军队总参谋长,苏洛维金则是俄罗斯联邦空天军总司令。

两相比较,明显,本身格拉西莫夫的官还是要比苏洛维金大那么一点点。既然安排了格拉西莫夫来管“特别军事行动”这摊儿事,则苏洛维金退为担任副总指挥,也无伤大雅。两位在俄军平时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并未变更。

2

在海叔看来,格拉西莫夫升帐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意味着俄罗斯想要进一步扩大俄乌冲突的规模!什么意思?在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直到2022年10月苏洛维金成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际,其实俄方并没有设立“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一职。



拉平

俄军之所以会设置“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一职,有媒体分析认为,系此前俄中央集群司令拉平上将指挥作战不利。果然,拉平被免职以后,苏洛维金担任了俄新设的总指挥一职。

但在海叔看来,那其实不过是俄第一次扩大“特别军事行动”规模罢了。毕竟,“特别军事行动”最初的计划,看来是通过快速行动部队,譬如空降兵、大飞机运输机队调动部队等,闪击基辅,以引起基辅当局的更迭。可随着乌克兰方面较为成功的顶住了俄军的压力,俄罗斯宣布了局部动员,动员兵额30万人。这时候,由对后勤比较熟悉的空天军总司令苏洛维金出任总指挥,意在统筹部队,让俄军能稳住阵脚,巩固乌东“公投入俄”四州地盘。



“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图:资料

可是,随着乌克兰进一步获得北约国家给予的武器系统——从最初的“海马斯”导弹,到如今的“爱国者”导弹、“布雷德利”步兵战车、AMX-10RC轮式战车,以及各种各样的防雷防伏击战车等等,显然,乌克兰军队的战力有了进一步提升。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宣布扩大动员,全军员额从115万扩大到150万。

当俄军总参谋长亲自担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际,显然,俄将调用更多资源用于俄乌冲突的战场!

3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12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国防部部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宣布了2023年的优先任务。海叔从中发现,俄罗斯军队今年的活儿还真不少。如果不扩军,恐怕真完成不了。

且看绍伊古宣布的俄军今年主要任务——

1. “特别军事行动”。按照绍伊古的话说,俄军在2023年将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至任务全部完成。问题在于,俄军2023年真能结束俄乌冲突吗?

2. 确保纳卡地区和叙利亚和平。这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地区争夺,本是俄乌冲突之前,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冲突地区,且俄没少调停。至于叙利亚方面,俄军应叙利亚政府之邀驻扎,且与在叙利亚的美军没少照面。在俄乌冲突继续的时候,俄军仍要维系自身在纳卡地区和叙利亚的存在。

3. “西部-2023”军演。

4. 抵抗北约继续东扩带来的威胁。



驻加里宁格勒俄军

从中不难看出,俄军在2023年的任务,主要在西部方向。普京的压力确实不小。

克里姆林宫也公布了即将入役的新装备——

4艘潜艇;

12艘水面舰艇;

增加“匕首”和“锆石”超高音速导弹系统的交付数量。

当然,重中之重还有核三位一体方面增加的分量——

22辆“亚尔斯”、“先锋”和“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的发射装置;

3架图-160战略轰炸机;

“亚历山大三世”号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

相信这些新装备里,存在着给普京解压的硬货。但海叔也不得不提一句,俄乌冲突有其自身的历史经纬和现实中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即便拥有再多硬货,有时候也难免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如何寻找到俄乌和解之道,其实是摆在两国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难题。谁有智慧来解开这道难题,谁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份历史答卷!

延伸阅读:

媒体:俄军突然换帅非同寻常 或表明普京已无选择

换帅之后,俄媒说,这一任命大幅提高了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地位,并表明敌对行动将迅速升级。

乌克兰军方预测,俄军可能在早春发动新一轮攻势。但“每个俄罗斯将军都必须至少有一次在乌克兰失败的机会,”乌国防部嘲笑说。



资料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1月11日表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被任命为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

俄罗斯国防部在发布的公告中说:“2023年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下令,任命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担任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一职”。

至于这一人事变动的原因,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提高总指挥的职务级别是因为特别军事行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增多,有必要统调俄军各军兵种,使之更加紧密协同,旨在提高各类保障质量以及区域联合部队的指挥效率”。

应当说,俄军最高层的这一人事变动有些出人意料。

就在一个月前,乌克兰和西方媒体还传出消息,声称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领导层将发生变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签署相关命令,解除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职务”。

虽然俄方对这一消息予以否认,还接连让格拉西莫夫出席多场公开活动,但网络上攻击格拉西莫夫指挥不当的声音相当高,不少分析相信,如果有人应该对战局不利负责,那就是格拉西莫夫。也有分析称,乌克兰和西方传播格拉西莫夫辞职的谣言,正说明他们认识到格拉西莫夫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想除掉他。

俄媒上的各种争论至少说明一点,由于战局不利,格拉西莫夫的人气已经没有俄军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之初那么高了,特别是去年10月苏罗维金担任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后。



资料图

“俄罗斯军队高层的新改组,绍伊古任命格拉西莫夫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总指挥官,而不是苏罗维金”,俄罗斯《报纸报》12日在报道中这样说。

报道说,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被任命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特别行动框架内的联合部队指挥官,他的副手是航空航天部队总司令苏罗维金上将、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柳科夫上将以及俄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列克谢·金上将。

《报纸报》还介绍了苏罗维金的主要战绩,苏罗维金指挥对乌军事行动3个月,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受到猛烈攻击,但并未导致其完全崩溃。此外,正是苏罗维金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从赫尔松市撤军,并在第聂伯河左岸重新集结俄罗斯军队。

正因如此,表现并不差的苏罗维金被取代才显得此次人事变动非同寻常。

“为什么俄罗斯首席军事指挥官要接管本质上是战区司令的工作?”有美国军事分析人士提出疑问,并认为,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将领亲自下场担任作战指挥是非常不寻常的,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普京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已经没有选择了。

还有英国媒体说,俄罗斯已经陷入死胡同,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将军都是年近70的老人,他们不知道如何打现代战争。”

“为什么普京对指挥层的改组注定要失败”,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也评论说,俄军高层的最新变化不会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产生太大影响,也不太可能扭转不利的战局。在战争的前7个月里,没有人全面指挥这场战争,也许是因为莫斯科没有预料到战争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以至于需要一名总指挥官。但不管谁来指挥对乌作战,普京面临的问题——要继续打击乌克兰多久,是否将战争更直接地针对西方,还能召集多少新的俄罗斯军队——都不是这些将军们可以回答的。这些将军也无法制定能够打破战场僵局的战术,或投入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无法为补充更多经验丰富的军官来管理前线,无法将一支新的军队投入战斗。

而在俄罗斯人看来,对乌作战总指挥换人令他们期待。

“在西方对我国不断施压和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军事行动的指挥。因此,这一任命是合乎逻辑的决定”,“俄罗斯的阿富汗退伍军人联盟”领导人克林采维奇称:“格拉西莫夫是称职、强硬和聪明的人。特别军事行动领导层的新任命表明,军事行动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所有这些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成功地对抗北约。”

俄罗斯《消息报》12日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称,这一任命大幅提高了特别军事行动的地位,并表明敌对行动将迅速升级。因为在俄军事指挥机构中,总参谋长是仅次于最高统帅的第二人物。在某些问题上,他的地位甚至高于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不仅有权就军事问题向国防部下达指示,而且有权向其他安全部门下达命令。总参谋部在军备和军事装备采购问题上也拥有重要发言权。特别是直到最近,苏罗维金作为这一行动的总司令还没有权力向远程航空兵、海军、总参情报局等部门下达命令。随着对格拉西莫夫的新任命,可以说,俄军所有军事力量都可用于完成作战任务。

俄军的行动会升级到什么程度?又有人提到了核武器。



资料图

据俄《真理报》报道,军事专家科罗琴科在他的电报频道中将对乌作战新指挥官称为“核手提箱”。他说,格拉西莫夫的任命意味着俄罗斯武装部队武器库中可用的所有破坏手段都可用于解决特别军事行动。战术核武器正在成为战场上的潜在武器——但不是针对乌克兰武装部队,而是为了在情况需要时对付欧盟和北约。

叶利钦的功过得失,分析一下,谢谢啦~

  叶利钦:功过待评说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委托普京总理代行国家元首职责,并确定三个月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一个对苏联剧变和俄罗斯转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的引退,标志着俄罗斯政治舞台一个时代——“叶利钦时代”的结束。

  从“改革派”到“民主派”
  ——苏联解体的重要推动者

  在苏联时期,叶利钦完成了从苏共高级领导干部、“改革派”代表人物到“民主派”首领的转变,并成为苏共和苏维埃联盟国家的主要“掘墓人”。
  在戈尔巴乔夫发动“改革”之前,叶利钦曾长期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书记、第一书记。“改革”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连升四次,1985年12月出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2月当选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在此期间,他努力推动改革,赢得了“果断干练”的好名声,但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1987年苏共中央十月全会是叶利钦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在这次全会上,他“不合时宜地”批评了苏共第二号人物利加乔夫等领导人,对改革进程缓慢表示不满,由此致祸,先后被免去了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调任苏联国家建委第一副主席。叶利钦的被解职,造成对改革寄予厚望的民众的逆反心理,叶利钦的政治态度也由此发生了转变。在思想观念上,他与苏共离得更远,并很快成为激进民主派的首领和旗帜。1988年,他辞去政府职务,竞选苏联人民代表,同苏共“保守派”展开“议会斗争”。
  此后,叶利钦领导民主派开展了自下而上与苏共争夺权力的斗争,并逐渐夺得了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领导权。叶利钦逐渐认识到,依靠苏共既不能“改革”苏联社会,也不能振兴国家。在1990年的苏共二十八大上,叶利钦正式宣布退出苏共。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
  在1991年“八一九事件”中,叶利钦领导俄罗斯民主派同发动政变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展开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此后,他发布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收缴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戈尔巴乔夫随即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并亲自参与了1991年12月8日《别洛韦日协定》的签署、12月21日解散苏联的阿拉木图会晤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议定书的签署,对苏联的解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西方式的民主与私有制
  ——“激进改革”的推行者

  掌管俄罗斯期间,叶利钦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改革战略”,其目标是:政治上建立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基础的民主的公民社会,以西方式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法制国家;经济上将私有制、自由经济活动原则置于优先地位。而所有的一切政府人事变动,不过是他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战术”手段而已。
  “改革”之初,叶利钦曾兼任政府总理,直接领导经济改革。随后,他启用“年轻的改革家”盖达尔领导政府工作(1992年7月任命盖为代总理),其“战术”任务是加速推进私有化运动,彻底摆脱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摧毁共产党人赖以东山再起的经济基础。
  激进改革部分地完成了政治方面的任务,但却未能创造出经济奇迹。“休克疗法”开始不久,国家经济便陷入全面危机。1992年12月,叶利钦解散了盖达尔政府,任命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总理。
  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战术”任务具有“纠偏”性质:修复遭到破坏的经济、恢复企业活力。切氏任总理五年多,恢复了一些“旧”的经济管理方式,扶持企业的政策略见成效,企业情况有所好转。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金融寡头通过私有化控制了国家大量财富,偷税、漏税现象十分突出,国家财政情况恶化。1997年3月,叶利钦下令对政府进行大改组,在保留切氏总理职务的同时,任命“年轻改革家”丘拜斯、涅姆佐夫为政府第一副总理,意在推行激进改革,但这一轮激进改革浪潮很快便以失败告终。温和改革政策不能令叶利钦满意,而更重要的是在叶利钦身体状况不佳、威信日益下降的同时,切尔诺梅尔金的威信和权力却与日俱增,叶利钦对他的戒心日渐加重,并最终将他解职。
  1998年3月,35岁的基里延科接替切尔诺梅尔金。他的“战术”任务重点仍是解决偷税漏税问题,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然而,当年8月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使叶利钦不得不再次换马。
  各派均能接受的普里马科夫主政后的“战术”任务是维持社会政治稳定。普里马科夫政府明显具有左派色彩,主张结束激进经济改革,重新评价私有化进程,加强国家对国有资产控制,这些显然与叶利钦一贯支持的经济政策不合拍。政府大力整顿经济秩序、肃贪反腐,隐隐约约戳到了叶利钦周围一些人的痛处,触及了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们的利益。显然,这个政府不是叶利钦“自己的”政府。当该政府完成了结束政府危机、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帮助叶利钦渡过难关的“战术”任务后,便于1999年5月被解散了。
  继任的斯捷帕申政府的“战术”任务是使俄罗斯重新回到叶利钦坚持的改革轨道上来。随着杜马选举日益临近,叶利钦开始感到反对派联合、壮大的威胁,他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自己人”来担当总理职务,并使其以后接自己的班。在叶利钦看来,斯捷帕申对反对派手太软,只能临阵换将。
  1999年8月,叶利钦启用普京任总理,并明确表示希望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下一任总统。现在看来,叶利钦当初启用基里延科和斯捷帕申,是有深远政治考虑的,这两任总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普京未来成为总统“接班人”发挥了“探路”、“趟雷”的重要作用。

  权力与道路
  ——驾驭局势的高手和未能成功的改革者

  叶利钦当政以来,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不怕反对派,而且往往利用反对派的存在来加强自己的权力。他驾驭局势的能力堪称一绝。在1993年政府与议会这两大权力机关严重对立时期,叶利钦采取灵活的策略与反对派占据多数的议会周旋,利用4月25日的全民公决,取得了“民众的再次授权”,最终在1993年10月以“炮击白宫”的武力方式解散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彻底摧毁了苏维埃制度,打垮了反对派,并于同年12月通过了新宪法,确立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三权分立的政权体制,确保了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1996年总统选举期间,面对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俄共推举的总统候选人久加诺夫,叶利钦再次打起反共、反“倒退”的旗号,以“超党派”的民选总统、“民主制度”的捍卫者姿态出现,联合了四分五裂的民主派,在第一轮选举未能取胜之时,又把名列第三的列别德拉了过来,最终赢得了总统选举。
  叶还常常利用生病住院之机窥视政局变化和各派动向,出院后立即采取果断决策,迅速夺回主动权。为了赢得1996年总统选举的胜利,他及时结束了在车臣的第一次军事行动;而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事则又被他用来提高普京及其政府的声望。
  无疑,这次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让位于总理普京,更是“高明”的一招。这种类似“钦定继承人”的做法,尽管还带有苏共选拔接班人的印迹,有悖“公平竞争”的民主原则,但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其他总统候选人几乎丧失了取胜的机会,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叶利钦控制局势的能力表明他无愧于一个“高明的政治家”,然而他所选择的“改革”道路、“改革”战略却未能将俄罗斯带出困境,“民主政治”也远未实现。
  不成功的“改革”使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饱受艰辛,人们对国家前途深感迷惘,对改革政策非议颇多。这影响了叶利钦的威信,也使各种反对派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基础。
  叶利钦在总揽国家大权、娴熟运用手中权力自如应付复杂局面的同时,越来越显示出“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特点,并因此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更为严重的是,叶利钦周围的人和一些金融寡头,在私有化过程中巧取豪夺、大肆侵吞国家财产,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社会不满情绪不断蔓延。1999年下半年西方媒体相继揭露出与俄罗斯执政当局及叶利钦的亲属有牵连的“洗钱案”,使当局大失脸面。
  不言而喻,在今天的俄罗斯,人民享有从未有过的“民主”和“自由”。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扩大民主权利、提高社会自由度固然是好事,但只有当民主能够有助于改善生活、加强秩序和法制的时候才有意义。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政治斗争持续不断、国家政权软弱无能、犯罪嚣张、官员腐化、政治家不负责任。所有这些,不能不使人们对俄罗斯的“民主改革”产生种种怀疑。
  显然,“叶利钦时代”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只能留待叶利钦的继任者来解决了。

  从“倒向西方”到“恢复大国地位”
  ——俄罗斯利益与统一的维护者

  相对于对内政策来说,叶利钦时代在对外政策方面所受到的批评较少,其错误主要发生在俄罗斯独立之初。当时激进自由派奉行的亲西方的“一边倒”政策,不仅未能维护国家利益,反而使西方有恃无恐,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1994年上半年,以“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为总目标的外交政策总体构想形成,俄罗斯开始抛弃对西方的“浪漫幻想”,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其基本点在于,为摆脱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改革创造尽可能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奉行东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外交,在对西方关系方面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但尽可能地避免对抗;努力推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1999年科索沃战争以后,在叶利钦的领导下,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政策开始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俄罗斯强调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是影响国际安全形势的两大对立趋势,把美国和北约视为对俄罗斯的主要军事威胁,把外部势力支持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视为现实的威胁。俄对形势的判断更趋严峻,认为爆发大战的危险性增大,由此强调运用军事手段,特别是核遏制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
  在外交活动中,俄罗斯始终把阻止北约东扩作为重点,并为此努力加强同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针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在事关国家主权的车臣问题上表现出了坚定性。
  俄罗斯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之时,其社会政治制度已发生巨大变化。然而,中俄两国领导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并不妨碍发展两国正常友好的国家关系。在“叶利钦时代”,中俄关系连上三个台阶:从1992年的“互视为友好国家”,上升到1994年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随后又上升到1996年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此,叶利钦的积极作用是十分突出的。特别是“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就是叶利钦本人在1996年4月访华期间提出的,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积极响应。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立元首会晤、总理会晤及各种委员会机制、开通了两国最高领导人电话热线及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等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两国本着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理解和支持对方为处理各自的国内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表现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加强协商、合作。近年来,在一系列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特别是在科索沃危机、抵制美国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和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企图方面、在缓和朝鲜半岛局势等方面,叶利钦十分重视寻求中国的支持和协作。他为推动中俄关系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俄国为什么会在日俄战争中败给自己眼中的“蕞尔小邦”日本?

日俄开战前,俄国国内曾有人狂言:“扔帽子就能把他(日本)压倒”,这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认为日本是个“蕞尔小邦”,根本不是“伟大的”俄罗斯的对手。

这场战争可谓是“狗咬狗,一嘴毛”,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地盘上开撕,结果是看不起对手的俄国被日本击败。

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日本为什么敢动看似体量巨大的俄国?又是怎么获胜的?让我们回首一观一百多年前的这场战争吧!

日俄战争

纵观 历史 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原因无他,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日俄战争自然也不例外。

同为世界列强,日俄双方都想在中国东北分一杯羹,当你觉得他分的多了,你就会心里不舒服,或者你压根就不想和他一起分,矛盾就由此产生了。

虽然是一个岛国,但日本的野心不可谓不大,并且很早就显露出来了。从奴隶制国家形成开始,日本的军国主义就逐渐崛起,吞并朝鲜和中国就成了日本的梦想。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成了资本主义强国,随着国力的急剧增长,日本急不可耐的实施其“ 大陆政策 ”,以改变其岛国的各种劣势。

从1874年开始,日本先侵台湾,再攻朝鲜,得到的战果是吞并了琉球,打开了朝鲜的大门,算是完成了“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然而,俄国的一个动作却让日本认为其在中国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远东修筑铁路 ,这让日本产生了通过战争打败俄国的想法。

中日甲午一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辽东半岛也由此落入了日本手里,这下俄国有些坐不住了。

俄国自古侵略成性,早已把中国东北是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眼见自己的“囊中之物”进了日本的口袋,俄国主导了一出“ 三国干涉还辽 ”。

《马关条约》签订的当日,俄国联合法德两国对日本提出交涉,要求日本势力退出辽东半岛。日本想通过与美英意三国协商来对抗,但遭到了拒绝,无奈只能妥协。

从这时起,日本和俄国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

“三国干涉还辽”

之后,俄国开始了在远东地区的肆意妄为,先是 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强迫中国把旅顺和大连租给他,把铁路延伸到这两个港口并向东直到鸭绿江边,又趁着清朝忙于镇压义和团,以“镇压骚乱,恢复秩序”为幌子,出兵20万侵略中国东北。

俄国对中国东北的大肆侵略显然对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不利,在其他列强进行干预后,俄国明面上同意从中国东北撤兵,暗地里却搞小动作,企图以保护铁路的名义合法占领中国东北。另外,俄国扶持本国在朝鲜的势力,企图替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

对于俄国的狼子野心,日本自然看的一清二楚,这时的俄国已经成了日本最大的假想敌。

经过甲午海战后近十年的发展,日本各方面实力有了巨大提升 ,距离通过对俄国一战称霸远东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三国干涉还辽”后,列强在中国的局势被彻底打破,俄国在中国东北一家独大,实行军事独占,引起了其他列强(以英、日、美为主)的不满。

为应对此情况,日本和英国走到了一起,而美国一方面出于同情,一方面想借日本来遏制俄国在中国的势力扩张,也对日本表示支持。

至于其他列强,德国和俄国由来有复杂的矛盾,自然不会为俄作战,英日同盟,法国也不会为了俄国和英国敌对,这使俄国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世界主要列强或是支持日本,或是基本采取中立,而没有一方表示支持俄国 ,在这非常利于自己的国际局势下,日本下定了对俄发动战争的决心。

发动战争前的1903年,日本就日俄双方在远东的利益分配对俄国提出交涉,但屡次交涉没有任何进展。

1904年,日本照会俄国表示不再谈判,并断绝外交关系。两天后,日本海军 不宣而战 ,突袭俄国在中国旅顺港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日军炮击旅顺要塞

1.俄国国内对对日战争的看法

在对日战争问题上,俄国国内意见并不一致,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俄国最好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因为当时的俄国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们认为 应先采取妥协,等到西伯利亚铁路通车,战略物资能得到保障,远东的堡垒修筑完善时再对日决战 。

而另一派主张对日强硬,他们对日本非常轻视,认为日本这个“蕞尔小邦”不堪一击,根本不可能是俄国的对手,“俄国需要一场小小的胜利,以便制止革命”,他们认为 战争能为当下俄国的困局寻找出路。

对于俄国备战不足的问题,沙皇尼古拉二世心知肚明,但他却觉得“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认为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强硬的态度。

沙皇主张对日强硬,俄国国内因此掀起了战争热潮,到处叫嚣着“流血牺牲,保卫祖国”的声音,虽然俄国的战争准备进展非常缓慢。

2.日军积极攻取,俄军散漫自负

1904年2月6日,日军舰队开赴黄海,袭击停在 旅顺 和仁川的俄舰。

对于日俄谈判破裂的消息,俄军总督早已知晓,但没有命远东的俄军采取任何应变之策,在被袭击的前几个小时,俄军还完全处于麻痹状态,其舰队参谋还说:“战争打不起来”。

战争打响后,为了防止日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俄国加速向远东增兵,而日本最先制定的战争策略就是先夺取制海权,尽快登陆辽东半岛和朝鲜,速战速决歼灭辽东的俄军。

日军侦查骑兵

被日军袭击后,俄军新上任的太平洋分舰队司令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但不幸在海上被日军所设的鱼雷炸死,后上任的俄军司令不再采取积极措施,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

为保住旅顺,沙皇政府继续派兵增援,增援部队在途中与日军遭遇而一败涂地,之后旅顺的俄军节节败退,直至龟缩在堡垒不出。俄军败退之快,连日军都没有想到

战争变成了日军的攻坚战,双方均伤亡惨重,日军决定放弃强攻,改为长久围困。

在攻占旅顺的同时,日军对 辽阳 沙河 的俄军发起进攻。

3.俄军指挥官指挥不利

由于俄军准备不足和指挥不利,日军最后用约10天的时间和较重的伤亡击退了俄军,进入辽阳。 辽阳会战结束时,俄军的大部分预备队始终没有投入战斗

两军在沙河交战时,日落间谍在俄军军官的尸体上搜出了俄军的进攻计划,俄军丧失主动性,但日军也没占到太大便宜,双方各自撤回阵地,沙河之战成了一场持久的阵地防御战。

日本意识到,时间过的越久,俄军的增援部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赶来,这对自己很不利,因此 日军做出调整,临阵换将 ,更擅长运用炮兵的将领上场,一天内就攻克了西线制高点203高地,这也基本决定了旅顺战局的胜败。

随着 被俄军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德拉钦科将军被日军击毙 ,俄国很快签订了投降文书。

战争结束时,俄军损失了4.4万余人,而日军损失6万余人,俄军还剩余3万名多官兵。

日俄战争的根本决定因素在哪里?在于 制海权 ,这也是日本如此重视攻占旅顺的原因, 只要旅顺的俄国军舰还在,就可以切断日军补给,而俄军一旦从旅顺败退,其海上补给也将被切断 ,进而直接影响战争局势。

俄国在战争初期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沙皇也派其波罗的海舰队前往远东增援,但舰队从欧洲开到远东何其难,俄军舰队需从波罗的海南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继而北上才能到达远东,走过了半个地球的距离,路上严重消耗了精力。

俄军舰队到达远东时,日军舰队指挥官根据事前的对策,先放对方通过,很快就把俄国舰队击溃在 对马海峡

对马海战失败后,俄军再无一丝获胜的可能。

俄军增援舰队行驶路线

日俄战争,体量巨大的俄国败给小小的日本,原音不外乎三点:

1. 地理上 ,俄国腹地东欧距离远东战场过远,海上补给很难到位,而日本本土距离战场很近,这使俄国很难控制制海权,日军的补给显然比俄军容易的多。

2. 指挥能力差距 ,远东的俄军思维懒散,谈判失败后不采取任何应变策略,认为“打不起来”,被日本夺得了战争先机。除此,俄军的指挥不足在后续的争夺中也有所体现,而日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显然要比对方强得多。

3. 心理上 ,俄国藐视对手,骄兵必败。远东地区一直是俄国的次要战场,而俄军总参谋部却一直没有制定对日作战的统一计划。

俄国的陆军大臣还认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我们只需要14天就能在满洲集结40万大军,这已经是我们击败日本所需兵力的三倍了,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散步更合适。”

也算给了俄国一个惨重的教训,失败后的沙皇政府迅速被国内革命力量推翻了。

最后,日俄战争的 历史 对我们中国有什么教训呢?我想大概就是“ 自强不息 ”四个字了。绝不能让清朝这段他国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而主人却以两国“均系友邦”为由保持“中立”的 历史 在中国的国土上重演了。


相关推荐:

贵州毕节3名幼童家门口玩耍时失踪,当地彻夜搜寻未果

俄罗斯真临阵换将了

酒吧卫生间装双面镜,男士如厕能看见女厕洗手台?

驴象“恶斗”!短短半个月,特朗普集团被罚,拜登政府被调查,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泉州台商投资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实名举报县委书记背后,或是新能源车业困境!

乌克兰新年定下小目标,压力给到德国,防长要辞职,朔尔茨焦头烂额

2023太原家电消费券领取时间+入口+详情

标签: 俄罗斯

声明:《俄罗斯真临阵换将了》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贵州毕节3名幼童家门口玩耍时失踪,当地彻夜搜寻未果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1月14日下午3时许,贵州毕节三名幼童在家门口玩耍时失踪,家人、村民和民警对村子周边展开了彻夜搜寻。到15日早晨为止,尚未...

    八卦 日期:2023-06-21

  • 孩子阳了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阳了一般指孩子新冠阳性,如果孩子阳了高烧不退,家长需要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将帕子用水沾湿,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

    百科 日期:2023-06-21

  • 2023广州海潮宇宙音乐节最新消息

    2023广州海潮宇宙音乐节最新消息 海潮宇宙音乐节将在广州举行 Tideverse太德博斯厂牌2023海潮宇宙音乐节!终于可以跟大家聊聊大家最关心的...

    景点 日期:2023-06-21

  • 卡钳和刹车片的区别是什么

    卡钳和刹车片的区别是什么卡钳和刹车片的区别在于刹车片被挤压到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制动的目的。制动时,卡钳夹紧制...

    汽车 日期:2023-06-21

  • 俄罗斯真临阵换将了

    俄乌冲突有其自身的历史经纬和现实中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即便拥有再多硬货,有时候也难免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文|海上客都说俄罗斯临阵又换将...

    八卦 日期:2023-06-21

  • 锡纸是铝箔纸吗?

    锡纸和铝箔纸不一样。铝箔纸是用金属铝或铝合金经延压设备加工而成,锡纸是用金属锡经延压设备加工而成。除此外,铝箔纸的熔点比锡纸高。烧烤...

    百科 日期:2023-06-21

  • 东湖樱花园需要门票吗?

    东湖樱花园需要门票吗?答:需要门票,且人群不同票价也会有差别,具体票价信息如下:2023东湖樱园门票价格1、老人60周岁以上不满65周岁的老年人凭...

    景点 日期:2023-06-21

  • 2023年海潮宇宙音乐节在哪里举办

    Tideverse太德博斯厂牌2023海潮宇宙音乐节!终于可以跟大家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演出的事儿了。来不及铺垫了,现在就来给大家公布,2023年【海...

    景点 日期:2023-06-21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