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品德生活(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品德生活(社会)作为课程改革新设置的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力图体现以下基本理念: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低年段将品德课与生活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社会”课。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此项举措的最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将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使这种道德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设计是:以儿童四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是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大主题,也即是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的。 课程设计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我们认为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但这还不是这种关注的根本。 这种关注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一方面,学校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我们争取通过本门课程的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在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富有“童心”、“童趣”,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我们所倡导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生活。 我们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也并不排除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只是我们认为没有儿童的今天,对明天的追求就会落空,不能为明天而牺牲今天。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重视现实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排除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人要生活就不能排除间接经验的获得。标准对儿童应具有的相关知识也作了精心的考虑。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生活为课程基础,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应当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观点。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尊重儿童必定内在地包含了对儿童的引导。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设置一门课程就体现了这种引导。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 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我们认为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引导才是正确有效的引导。课程努力在积极引导与尊重儿童的内在结合上走出有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品德教育之路。它既扬弃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不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行为约束的做法,同时也决不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那种否定价值引导,要求教育者在价值教育中持价值中立的价值相对主义之路。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当今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随之而萌发相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但在以往的课程中往往割裂了人的各种心理因素,或是片面强调认知,割裂了它与情感、态度的联结,在课程教学中只有认知而无体验;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分离其与一定认知、情感倾向之间的关系。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本应具有完整生命表现、心理结构的人往往被人为肢解,学生作为一个人未能完整的进入课程学习过程。学习的结果当然也不可能是完整人的发展。课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世界也是一个事实世界与价值意义世界二元对立的世界。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本门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都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按照标准的要求编写理想的教材应当是一种能够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文本,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新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当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
当一个儿童遭遇到生活中某个事件、某个人时,他不仅在感知认知:这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什么人?同时也会产生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
随之而萌发响应的情意、态度,然后是一定的行为。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五、实施建议
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
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
要上好这门课程,应该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1、教材观。
新的教材观应该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
“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3、学生观。
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
教与学的新观念是: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
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
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
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
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小学品德新课堂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确立教学课题、进行学情分析、教材课题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要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是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它是由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前后步骤或顺序的各个主要活动环节构成的。
也称教学程序。
一般情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
从总体上说,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
(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讲解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
)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
(即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
(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单,而是环节语言要抓关键、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提倡或强调的 “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
)
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
做到了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健康成长为前提,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进行发展性评价。一方面,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而且对学生来说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加深理解所学内容,注意到被自己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
2、 两门课程的评价要点或原则有哪些异同?两门课程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课程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主要从如何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内容和目标的评价建议,一是“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这是基于本门课程以单元主题为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特点提出的,要求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要求“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二是“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活动的评价,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又要有所侧重,不能平均主义。三是“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这里强调的是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两门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目标和内容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突出了重要的评价理念,就是评价是为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注意过程性、发展性、差异性。
正确理解《标准》目标引领内容的设计思路,首先应该从课程开设的目的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我们设置体育与健康这个课程是想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我们就选择;不利于学生发展,或者是效果不太明显的内容,我们就不选择。而《标准》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教学要实现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标准》所规定的四个方面(包括十二个小方面)的学习目标,无不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来考虑的,也是从我们体育学科学习的基本规律中提炼出来的。《标准》要求目标引领内容,就是要求老师们首先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规律、身体发育的特点、体能与技能形成的规律、体能与技能发展的敏感期等方面,确定一个最容易让学生达到的相应的学习目标,这也就是学科理论中“最近发展期”这个概念中所涵盖的意思。所谓“最近发展期”,就是通过适度的努力能够完成目标的意思。根据这样目标我们再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我们有老师们在上课前,总是习惯先教什么内容和怎么教的方法,就是对目标与内容的关系不太明确。也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不太清楚目标引领内容的理论概念,但他们在教学中,先考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合学什么,然后再考虑教什么与怎么教,实际上就是在用目标引领内容的思路设计教学了。这部分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他们无意识的,或者被动地沿着目标引领内容的思路在做,所缺乏的就是相应的理论学习。在现在的课程改革当中,我们也发现有很多善于学习与思考的老师,积极的把《课标》的 精神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在教学中要做到目标引领内容,既要首先考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来确定学习目标,也要考虑如何处理由目标引领的内容问题。在学习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选择,既可以统一规范,也可以灵活机动。如根据整个教学计划,这个单元是篮球教学,可能是8个学时、10个学时,甚至更多的学时。学时确定的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对篮球技术学习的规律。比如说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训练他们如何在篮球运动中遵规守纪的行为规范,这可能要花去很多时间。有的老师可能进行集体练习,统一规范学生篮球动作和规矩,同时也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有的老师也可以使用别的方法。在篮球教学这样一个大的教学单元中,根据学习目标采用何种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师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诊断功能与调节功能 诊断功能主要是通过了解、发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体现的,调节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基于诊断结果所做的反思和改进来体现的。评价包括对课程实施状况、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和对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成就与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从而为教师找到教学的症结所在提供线索,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对教学重点和教学进度进行有针对性和实质性的调整提供依据,评价首先有这两种功能。
2.强化功能与教育功能
强化功能是通过尊重、鼓励发展来体现,教育功能是通过自省、建议、指导来体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由于对学生学习成就进行了鼓励性的、肯定性的评价,对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就使得评价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强化了学生在课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成就,同时也使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由此可见,评价本身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案例1:了解我的身体,保护身体的方法评价要求:(1)说出自己的身高、体重,说明自己是从哪里知道的。(2)用动作和言语介绍一些保护身体的方法。(3)说出自己有哪些成长变化,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心情。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比较正确地填写出自己的身高、体重,但是是怎么知道的呢?大部分的学生回答是通过问父母知道的。从这个评价当中可以反映出来,在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当中,老师并没有组织“量一量、称一称”的活动,让儿童亲自体验和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这样一个评价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老师一方面看到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和学生获得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有感受,有领悟,促使学生不仅知道身高、体重这样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关注自己的成长变化这个过程,并且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在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当中,真正地体会到珍爱生命、养成健康意识的品质。评价对教师来说,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这样可以为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对学生来说,评价可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甚至是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注意到被自己忽视的那些现象、问题,重新去展开探究和学习。教师一定要重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环,还要开发一些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手段,使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5.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别有哪些评价方式方法?两者有哪些异同。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评价方法多样化,并且列举出若干评价方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五种评价方法。(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课标还特意提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提出了五种评价方法。(1)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做记录。(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3)达成水平评价。按照本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本课程不排除纸笔测试方式,但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刻意追求难度,以及将学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绩衡量的做法。(4)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5)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两个课程标准虽然在列举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维度,实际上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观察”,“作品评价”。再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描述性评价”,实际上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质性评价为主的精神相一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的“学生自评与互评”,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评价主体多元的理念是一致的。总的来说,两个课程标准都注重表现性评价,也就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的行为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不排除纸笔的测试,但是反对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者刻意地去追求难度。纸笔测试和表现性评价,它们两者之间各有侧重,各有优劣。比如纸笔测试,看似比较简单、比较公正,而且便于操作,但是由于它所获得的、更多的是有关对事实的知识性陈述的信息,所以就容易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评价中讲知识、背知识、考知识这样的倾向,课堂教学效益看起来好像高了,学生都会考试了,都能考得高分了,但是对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的评价,纸笔测试就难于承担,而且容易造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行相悖。表现性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具体结果的评价,它的达成方式就比较多样,多样的达成方式,也就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和灵活,同时评价的维度更加多向、多重,不仅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还有对学生的思维水平、社会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的评价,所以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效益显得更高,综合性、真实性、发展性的特点更显著,这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发展,达到课程的总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特点如下:
其一是凸显教材主旨。依据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确立一个概念主题(名词或语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避免了对教材的依赖,可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认知创新性。
其二是贴近生活实际。主旨、主题为师生教学确立了核心和切入点,但所谓的漫谈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在围绕主旨、主题过程中自由展开。
其三是避免虚浮热闹。为了深化、内化思想品德主旨与主题,在课堂的某些节点,比如问题的转换之际或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来,闭上眼睛,如放电影一样,回忆、沉淀刚才内容,并且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赞成什么样的观点。
其四是激活学生情感。主题漫谈式教学,因为脱离了具体知识的“桎梏”,给人以抒发的自由,较容易激活学生的情感。
其五是强调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性作业。思想品德课课改的方向,是摆脱纸上谈兵式的说教与文词默写式的评定所带来的弊端,强调知行合一,重点在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内心、规范言行并最终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社会人格。
扩展资料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
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初中思想品德课急需怎样的改革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为做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学用书。
(一)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二)义务教育六·三学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下(法治教育专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语文一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其他年级册次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三)今年新使用统编教材的地区其统编教材具体发行和使用人教版地区二、八年级教学用书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用书。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各编写出版单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一、二年级教材。
(一)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从2017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
(二)因修订审查工作尚未全部结束,仍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三、其他要求。
(一)必须使用《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目录》(见附件)公布的教材。
(二)所有教材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三)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确保课前到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