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人元帅军衔。
中国革命,由一片黑暗到前路光明,中国共产党自弱小走向强大,皆由十大元帅守护。当时间飞逝,十大元帅不得不与新中国挥手作别时,他们又身归何处?
1951年4月,经过政务院批准,八宝山革命公墓正式开始修建。
几十年来,八宝山革命公墓苍松屹立,林木青翠,十大元帅中的6位将领,皆埋葬于此,继续守护国家。未葬于八宝山的元帅们,也回归小家与初心……
国有疑难可问谁
十大元帅中首先离去的,是罗荣桓。
1942年,终日奔波于一线、指挥作战的罗荣桓,因为早年战争的后遗症,身上的病痛越来越多,尿血、便血,肾脏病……
疾病发作最严重时,罗荣桓一天的入睡时间仅有两个小时,日常快步走路也是奢望。
罗荣桓
纵使如此,罗荣桓依旧坚守在战场,说道:我要制定一个5年的计划,争取再多活5年,将日本鬼子赶出去,这样我死也安心了。
毛主席听闻罗荣桓身体告急,心中焦虑,只是军中不可一日无将,毛主席也只能忍痛,要求其继续留任。
只是为了治好罗荣桓的病痛,毛主席遍寻名医,终于找到了一名奥地利医生。
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罗荣桓的两个肾脏,都已经发生了病变。无奈军中条件有限,医生只能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将罗荣桓尿血的病状暂时遏制住。
然而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式,终究埋下了隐患。1946年,罗荣桓被确诊为肾癌,且饱受心脏病、高血压的困扰。
医生再三嘱咐罗荣桓卧床休息,他却在不久后回到军队,指挥手下与国民党交战。就这样,罗荣桓拖着残缺的身体,艰难前行着,守护着革命理想。
遗憾的是,一生胜仗的罗荣桓,没有赢得最后一场战争的胜利。1963年,61岁的罗荣桓,在经历了疾病缠身的21年后,与世长辞。
党内领导人正在举办会议,罗荣桓牺牲的噩耗,却突然传来。毛主席听闻这一消息,回忆着从前革命时期与罗荣桓的相互扶持,心中痛苦。
他站起身来,说道:我们尊敬的罗荣桓同志病逝了,在这里,我建议为罗荣桓同志默哀三分钟,表达我们对他的思念。
罗荣桓病逝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向来开朗乐观的毛主席,寝食难安,似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走出来。
夜晚辗转难眠时,他提笔写下: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一世战友,一生扶持。罗荣桓离世,举国同悲,上万人主动前往北京文化宫,送元帅最后一程。与此同时,邓小平、朱德等人,也轮流为罗荣桓守灵。
12月22日,罗荣桓的骨灰,被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手握重兵心向党, 南昌起义第一枪
十大元帅中,第二位离世的,是贺龙。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我党革命第一枪,也开启了贺龙的峥嵘岁月。
只是一生战功赫赫的他进入晚年,也患上常见疾病:糖尿病。起初贺龙并不在意,加之医疗条件有限,病情未得到极好控制。
此后一段时间,贺龙连续七次摔倒,病态初显。在此情况下,贺龙依旧不忘毛主席的嘱托,坚持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奔波操劳。
贺龙
有人说,一生峥嵘的贺龙主持全国体育会议,有些大材小用。只是贺龙深知体育对中国风貌的影响,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
1969年,长时间的忙碌,贺龙出现了糖尿病酸中毒的现象,呼吸加快,呕吐不止,全身瘫软。
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医院,遗憾的是,医生拼尽全力,依旧未能将贺龙从鬼门关抢回来。
6月,沙场征战的贺龙,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作为新中国的奠基人,贺龙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不言而喻,他的骨灰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更无可厚非。
几年后,国家经过慎重考虑后,批准贺龙骨灰进入八宝山81号公墓,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建成。
2009年,中央将贺龙的墓地,由八宝山革命公墓迁移至湖南张家界市的天子山贺龙公园,让老英雄魂归故里。
人杰盖棺,丹心一片
罗荣桓、贺龙相继离世,乃新中国之损失,然而中国的悲痛,却远远没有结束。
1970年,元帅陈毅,突然感觉腹痛。医生诊断后发现,陈毅患上结肠癌瘤,位置十分凶险。周总理得知此事,心中悲痛,嘱咐相关人员:找最好的医生,全力救治陈毅将军。
医生的全力救治,手术最终完成。只是陈毅年事已高 术后恢复的过程,远比众人想象地艰难。刀口交叉感染、心肌梗塞等疾病,每时每刻都让陈毅深受折磨。
就这样,陈毅日渐消瘦,短短两年的时间,体重下降20多公斤。
面对诸多痛苦,陈毅却表现地十分坚强:和打仗的时候相比,化疗的痛不算什么!
陈毅
1971年,在经历漫长的治疗与无尽的痛苦后,陈毅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此次手术后,他却彻底被击垮,癌细胞扩散至全身,陈毅已经无法吃下任何食物,只能靠输液,勉强维持生命。
然而1971年12月26日,陈毅却突然将女儿叫到身边,说道:珊珊,我要吃面条。
珊珊以为陈毅好转,胃口大开,赶忙去准备。面条做好后,陈毅强忍着痛苦,吃下几根。
珊珊,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吃面条吗? 今天是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我要吃一碗面条来为毛主席庆生。
陈毅全然丧失自理能力,只能躺在病床上,却不需他人提醒,依旧能记得毛主席的生日,让人垂泪。革命年代的情谊,永远坚毅。
1972年1月,陈毅奄奄一息之际,口中念叨着的,依旧是毛主席、革命路线。
1月6日,陈毅离世的噩耗传来,毛主席双眼湿润,签下了追悼会的文件。因为身体原因,毛主席原本未计划出席。
然而1月10日,似是心灵感应一般,毛主席也拖着病体,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固执地来到八宝山追悼会的现场。
我是来悼念陈毅同志的,陈毅是一个好同志。一句话,让现场千人泪目。追悼会结束后,陈毅的骨灰,葬于八宝山。
参加完追悼会的毛主席,一直闷闷不乐,几天之后,他大病一场。
后来,毛主席思念陈毅,提笔写下:星陨朔方,天地失色,山海无光。是人杰盖棺,丹心一片,诗豪绝笔,青史千行……二人的革命友谊,从未消逝。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当年的一首诗,让众人看到了战场之上不可抵挡的彭德怀。只是英雄,也总有迟暮之时。
1974年,由于癌细胞扩散,彭德怀全身疼痛,手术成为唯一能够延缓病发的手段。
只是自患病以来,彭德怀一直忧心忡忡。面对手术建议,他只是固执地说道:我不手术,我要去工作。我只要活一天,就要为人民工作一天。
众人见彭德怀执拗,只能找来他的亲人彭梅魁。在彭梅魁的百般劝说下,彭德怀勉强决定接受手术。然而,在汹涌的疾病面前,一切人为的努力,都显得过分苍白。
彭德怀
1974年11月,奄奄一息之际,彭德怀将侄女叫到身边,说道:我死以后,帮我完成三件事:把我的骨灰送回老家去埋起来; 在上面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替我去看望志愿军烈士陵墓,向他们说声对不起。
生命的最后一刻,彭德怀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家乡与士兵,人民、革命,亦是其全部的牵挂。
76岁的彭德怀走了,带走了他一生的勋章。得知彭德怀的临终遗言,毛主席沉默良久。待缓缓抬头,一行热泪,自眼角留下。晚年最难割舍,莫过于生离死别。
1978年,彭德怀的骨灰,被安葬于八宝山。1999年,在彭德怀家人的护送下,他的骨灰被迁移至湖南湘潭县乌石寨乌石峰下,英雄归家。
海纳百川、厚德载物
1976年,周总理随之而去。十里长街,群众相送,举国悲痛的同时,老军长朱德,也情难自已。
他无法接受周总理的突然离世,几乎不眠不休,让原本就超负荷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周总理离世后,朱德为了守护新中国的外交成果,更加拼命工作,已经90多岁的他,依旧在各个国家间斡旋。
1976年,朱德原本计划澳大利亚联邦总理见面,对方未能按时赴约,朱德只能在开着冷气的大会堂中等待,因此患上感冒。
朱德接见外宾
几乎意料之中,朱德开始有了腹泻的情况,医生猜测形势不妙,劝告朱老总住院,却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朱德再次走上工作岗位,坚持完成了会见工作。只是这一次,累垮的他,再未站起来。
1976年7月,朱德突发高烧,引发了肠胃炎、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已难以挽回。奄奄一息之际,他依旧不忘嘱咐:生产要抓,不抓生产,将来不可收拾。
与此同时,在自己难以保全的情况下,朱德还时刻挂念着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断催促医护人员,快去关照毛主席。
井冈山的友谊,新中国的扶持,朱德与毛主席48年的友情,还是戛然而止。7月6日,朱德于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华国锋强忍着悲痛,将朱德逝世的消息,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抑制着胸腔中的悲痛,沉默了许久,随后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他得的是什么病啊?怎么这么快就去了呢。
说罢,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嘱咐华国锋,一定要料理好朱德的后事。
朱德的骨灰,埋葬于八宝山的松柏间,忠烈而安详。三个月后,毛主席与世长辞,两个并肩作战的人,再次紧紧靠在一起,双手交握……
除聂荣臻、贺龙、陈毅、彭德怀、朱德外,十大元帅中的另几人,骨灰未安葬于八宝山公墓。
1971年,温都尔汗,林彪死于飞机失事,尸骨无存。
其他因为自身意愿未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元帅们,也有各自的归宿。
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寥寥几字,勾勒出叶剑英奉献的一生。1979年,协助中央完成拨乱反正的叶剑英元帅,身体每况愈下。
1980年,叶剑英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几乎无药可用。工作人员心疼不已,又担心影响叶剑英,只能强忍悲伤。
生性细心的叶剑英,注意到了众人的低气压,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要不了命的病嘛,人老了都是要得病的,没什么了不起的嘛。
叶剑英
尽管如此,叶剑英却仍然拖着病体,投入到工作中。家人担心他的身体,不断劝阻,叶剑英却说道:工作的时候感觉身体舒服多了。
只是底子日渐薄弱的他,如何承受高强度的工作?晕厥、心肌梗塞、肺炎……每一次来势汹汹的并发症,都足够要叶剑英的命。
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叶剑英也数次从鬼门关回来。然而叶剑英的病情反反复复,即便是华佗再世,也束手无策。
1986年,叶剑英积劳成疾,经抢救无效后离世。10月,按照叶剑英生前的遗愿,其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后,葬于广州起义的烈士陵园。
当年,跟随辛亥革命浪潮走上起义之路的叶剑英,自家乡广东出发。那里是叶剑英的初心,他希望回到起点,也陪伴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
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这是徐向前为怀念刘伯承元帅,提笔写下的七律悼词。作为十大元帅中受伤最多的将军,刘伯承一生中先后9次负伤。
包括头部1次,右眼1次,右手1次,左臀部1次,左腿1次,左脚2次,右腿2次,其中不乏险些送命的重伤。晚年的刘伯承,更是因为曾经的旧伤,疾病缠身。
1986年,刘伯承奄奄一息之际,向家人提出了愿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刘伯承的愿望,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刘伯承
10月21日,刘伯承的家人乘坐专机,将他的骨灰洒向了太行山、淮海等地区。这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每一寸土地,皆是刘伯承等人以血肉之躯,浇筑而成的。
与此同时,刘伯承骨灰的另一部分,安葬于他曾经工作、学习和生活近7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
1950年到1957年,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编写教材,培养新中国军事人才,得到了全体军事学员的爱戴。
此后20多年,纵使离开,刘伯承依旧时刻关注着南京的变化。如今刘伯承离世,他对南京的牵挂,依旧独一无二。生前哪管身后名,刘伯承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信仰二字。
忠公体国性高洁,激励后生再向前
1990年,同刘伯承一样,病床上的徐向前元帅将家人聚集在一旁说道:我逝世后,不要告别以及追悼会,就将骨灰洒向大别山,太行山,河西走廊。
此时的徐向前,因为反复结核病,引起反复高烧,深受折磨。一生正义的徐向前,只想悄悄离去,多次请求医院停止抢救。如此英雄,哪有不抢救之理?
面对数次将其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医护人员,徐向前心中愧疚,总是将感谢放在嘴边。高高在上的徐向前,如此谦逊低调,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只是离别之日,终究还是要到来。1990年2月,徐帅与世长辞。家人按照其愿望,将他的骨灰洒向祖国的河山。魂归自然,从前的战斗岁月,是徐向前永远的难以忘怀。
徐向前
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毛主席的一句话,是对聂荣臻的极高的评价。1992年,中国最后一名十大元帅聂荣臻,安静的停止了呼吸。
没有人想到,聂帅离世前的几个月,依旧在拼命工作。在家人与医护人员的强烈要求下,才将工作减半。
安详离去的几小时前,他还同秘书关心军事大事,挂念新中国的科技事业。
我很想多看一看几十年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一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然而,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好像有许多话还言犹未尽……
聂荣臻
聂荣臻突然离世,一切遗憾,毫无预兆,却又早已埋下伏笔。
按照聂荣臻的遗愿,他的骨灰,分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
一面是大家,一面是小家。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为新中国奋斗一生的十大元帅们,无论身处何地,对新中国忠贞不渝的心,始终紧紧聚集在一起,苍松翠柏,难掩忠魂。
参考资料
[1]《党建》,《开国元帅们的临终遗言》
[2]《党史博览》,《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
[3]《产权导刊》,《开国元帅的入党之路》
相关推荐:
创意国画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可爱国风2022-08-2107:01来源:蓝平画画
声明:《新中国十大元帅如今身归何处?都葬哪儿了?苍松翠柏难掩忠魂》一文由排行榜大全(小王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