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北宋,但两人不在一个时期。
潘仁美,北宋人,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杨家将中,公报私仇,致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潘美生于925年死于991年,中国宋朝名将。字仲询,大名人。行伍出身,官至宣徽北院使。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
庞太师,名庞籍生于988年死于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
潘人美和庞太师是不是一个人
不是!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北宋一名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把他写成大奸大佞,实在有点冤枉。
据《宋史·潘美传》记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潘仁美当时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护军。宋太祖赵匡胤未即位时,也对他格外信任。登基时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当时陕西军阀袁彦心怀异志,赵匡胤担心袁彦作乱,命潘美前往西北监其军,胆勇过人的潘美单骑入长安,迫使袁彦入朝,赵匡胤对潘美此举倍加赞赏。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庞太师,名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承,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抠密副使,抠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宋仁宗刚即位时,章献太后(真宗皇后)垂帘听政,章献太后去世时曾留遗诣,要让章惠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庞籍时任殿中侍御史,认为不妥,力主仁宗亲政,并当众烧掉支持垂帘制度的《内东门议制》。
仁宗亲政后,庞籍即向仁宗上奏,建议皇帝用人应辨邪正,防止朋党,按照公论和政绩提拔晋升官吏。他的行为得到了朝野的肯定,被誉称为“天子御史”。
庞籍任开封府判官时,仁宗宠爱尚美人,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干预政事,庞籍认为美人派内侍到官府宣喻旨意是后宫干政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传令将宣喻旨意的内侍予以痛打,并明令:“今后如再有后宫传命,不要接受。”作为一个开封府的判官,敢与皇帝的爱妃对抗,足见庞籍的凛然正气和不畏权贵的作风。
潘仁美和陈世美是一个朝代吗?
是,都是宋代的事情。
陈世美就是来自小说中的人物,潘仁美的原型,潘美是北宋一代名将,并非传统中的奸臣的模样。包括所谓的庞太师,其原型也是一代名臣,并非奸臣。
古代,因为信息不流通,加上消息传播的时候,以讹传讹,或者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情严重失真。
比如,武大郎并非卖炊饼的,而是一个很好的县令。而潘金莲,也是贤妻良母。
大反派庞太师,历史原型真的是北宋的一代名相吗?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宋朝是个神奇的朝代——一边是忠臣良将层出不穷,一边是奸臣坏蛋遍地开花,夹在中间的皇帝永远是个糊涂虫,经常被坏蛋糊弄得跟个二傻子似的。比如在评书《杨家将》中,大奸臣潘仁美与辽国相勾结害死了杨老令公,为了掩盖真相,他还杀死了杨七郎、呼延赞,又栽赃杨六郎。幸好有八贤王和寇凖联手查案才使得潘仁美阴谋败露,为杨家将沉冤昭雪。
大奸臣们的下场一般都很凄惨,被一刀砍死都算幸福的,千刀万剐那是寻常事
不过潘仁美在我儿时的宋朝奸臣榜上的排名还在陈平(评书《曹家将》中的大奸臣)、张邦昌、秦桧等人之下。当然,将上述几个坏蛋打包放一块,也比不上宋朝的终极大反派“庞太师”的分量重。
庞太师有时叫庞吉,有时叫庞集,大多数时间干脆就顶着个“庞太师”的名头闪亮登场——只要大宋朝冒出一个忠良他就陷害一个,绝对是有杀错没放过。更神奇的是,上至宋太祖赵匡胤、下至宋仁宗赵祯,庞太师横跨四朝、专注干坏事一百多年,一点不见老、半分不嫌累,其耍奸使坏的矫健身影堪称无处不在——跟杨家将作对的是庞太师(而且从杨老令公一口气陷害到他的曾孙杨文广),跟呼家将作对的还是庞太师;跟少年包青天斗的是庞太师,跟成年包青天斗的也是庞太师,跟老年包青天斗的还是永远不老而且斗志昂扬的庞太师;
当然,偶尔庞太师也会放下架子、深入基层,跟展昭、白玉堂等江湖好汉切磋几手,以体现他的亲民精神;而且庞太师也丝毫不放松对接班人的培养,比如说他的那个也不知道嫁给过几任皇帝的女儿庞妃就深得其真传,害死了呼家300余口,还成天帮着老爹斗包拯(不是庞飞燕哈)。不过庞太师的儿子就比较差劲了,基本跟《三国》中的“上将潘凤”一样都是欠宰的货,像庞昱、庞黑虎以及什么“庞氏四虎”之流的,都早早的被八贤王、包青天之类的忠良拿来祭刀。
庞太师和八贤王——有没有勾起你年少时的回忆?
说到“八贤王”,这也是个神奇的人物——只要有庞太师出现的地方,必有八贤王与其作对的正义身影,戏份比包青天还足,论寿命起码得活到150……
“庞太师”当然是个虚构的人物,小说家言也不必当真。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庞太师确有其原型,而且说起来也是一笔糊涂账。
“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名相也是能吏,反正都算不上坏蛋。现在总有人说“庞太师”的原型人物是张尧佐,其实这事委实是有些冤枉老张了。
张尧佐倒霉就倒霉在外戚这个身份上,其实他也没干过啥太坏的事
人家张尧佐可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早年在州县做官,也是“破案小能手”一枚,治理地方算得上政绩卓著,堪称小有名望:
“举进士,历宪州、筠州推官。吉州有道士与商人夜饮,商人暴死,道士惧而遁……转运使命尧佐覆治,尽得其冤……知犀浦县,犀浦地狭民繁,多田讼。尧佐正其疆界,条众敝以晓之,讼遂简。”(《宋史·卷四百六十三·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老张的名声变差是在他的侄女、也就是后来温成皇后得宋仁宗赵祯宠爱以后的事情。赵祯爱屋及乌,便给老张火箭式升官,遂引起对外戚势力十分反感的士大夫们的警惕(或者说嫉妒)。于是像余靖、陈升之、包拯等名臣就成天拿张尧佐当棉花弹,弹劾得老张浑身是窟窿,以至于赵祯也经常护不住他。于是在仁宗一朝老张的官职忽高忽低、在中央和地方间来回流窜,直到死后才被追赠为太师。
弹劾外戚这种事,不管能不能成、是否冤枉了好人,对言官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张尧佐是个能吏,至于人品嘛,捞钱争权、任用私人之类的污点肯定是有的。但跟北宋的大部分官员相比,不见得比他们好,但也坏不到哪儿去,跟作恶多端的“庞太师”相比绝对称得上善良正直……比如说老张跟那些闲着没事就上表弹他几章的“名臣”们关系肯定不会很融洽,但要说他陷害过谁,那纯属是子虚乌有。至于说老张跟他那位身为宠妃的大侄女相互勾结、谋害忠良的事迹,我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一桩——话说这位温成皇后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除了被冤枉的张尧佐,“庞太师”的原型人物还能跟谁扯上关系?
当然就只有庞籍了——只要看到“庞吉”或是“庞集”这样的名字,就知道其中的暗示是多么的赤裸裸了。
不过相比张尧佐,庞籍就更冤枉了。他既没有女儿或是侄女嫁给皇帝,自然跟外戚扯不上关系,而且生前死后都没上过太师。更重要的是,庞籍非但不是个大奸臣,而且在北宋星光熠熠的文官队伍中,无论才具、作为还是品德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
我认为庞籍是北宋最称职的宰相之一,善于协调矛盾、举拔人才,安定局势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出身官宦家庭。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庞籍进士及第,官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司理参军,正式进入仕途。
庞籍很快就在黄州显示出他出众的才能,深受时任知州、后来也当上了宰相的夏竦的赏识,“以为(庞籍)有宰相器”(《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于是,庞籍很快就因为夏竦的举荐得以入京为官,任开封府兵曹参军事。此后,才华横溢的庞籍又受到时任权知开封府的名臣薛奎的青睐,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从此踏上了仕途的快车道,成为北宋文官队伍中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话说夏竦跟薛奎虽然都是大人物,但在政见、德行、品性等方面并非一途,甚至颇有隔阂。庞籍能同时得到这两人的赏识,除了出众得令人无法忽视的才华以外,也证明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着独到的智慧,而这其实才是这真正的“宰相器”。
当宰相须协理阴阳、调理万物,帮皇帝把握大政方针、理顺人事关系,对情商的要求甚于智商
不过,很多智商与情商出众的人最终都混成了官场老油条,甚至是佞臣。而庞籍却并非这样的人,在必须坚守的原则与大义面前,他甘冒风险也寸步不让,表现出了一名士大夫应有的操守。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13岁的太子赵祯即位。但这位后来的宋仁宗尚未成年,所以由太后刘娥临朝称制。这位刘太后在真宗执政末年就借后者多病之机逐步接管朝权,成为太后之后更是权势滔天,无人能制。她不仅在朝会上与小皇帝同坐(赵祯坐左边,刘娥坐右边),还给自己上尊号、公然穿上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着的兖服去祭祀宗庙。同时她还打算给自己立家庙、处处以武则天自比,简直离一脚踢掉赵祯、自立为女帝仅一步之遥。
可惜刘娥的自立之举遭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坚决抵制,她也很快因病郁郁而终。不过在临死前刘娥还不死心,遗诏由章惠太后杨氏参议军国大事,就是不让赵祯亲政。在这关键的时刻,时任侍御史的庞籍站了出来,要求阁门(北宋负责官员朝参、礼仪等事宜的机构)将太后临朝称制的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坚决主张让赵祯亲政。庞籍此举让他名声大噪,获赞“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其实刘太后在民间故事中跟庞太师一样,也是个大反派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已经24岁了的赵祯终于亲政。可以说他能够最终真正掌权,并创下后来的“仁宗盛治”,包括庞籍在内的文官集团居功至伟:
“富弼上疏曰:昔庄献(刘娥)临朝,陛下受制,事体太弱,而庄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三·明道二年》)
此后庞籍一直在中枢任职,官至刑部员外郎、知杂事,判大理寺、天章阁待制。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北宋的西北边疆形势骤然紧张。尤其是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连续三战惨败之后,宋夏之间的矛盾已然超越宋辽,成为北宋最大的外患。
北宋与辽、金间的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唯与西夏,一打就是将近百年
赵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启用庞籍来安定西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庞籍授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又兼任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成为西北方面的封疆大吏。庞籍到任后,并不急于反攻,而是重在整军治民:针对宋军军纪败坏、畏敌如虎而残民之害不亚于西贼的现状,他在军中行酷法,“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貌似北宋文官治军都喜欢玩这一手,韩琦、夏竦等人都这么干过,不过效果还不错,“故士卒畏服”;同时他采取了精兵简政、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庞籍在西北任职5年,政绩斐然,使得北宋在连续大败之后渐渐稳定了局面,与西夏恢复了对峙的态势。因此在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庞籍被召回中枢,先后出任参知政事和枢密使,6年后,赵祯拜庞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也就是说庞籍终于当上了宰相。
但庞籍这个宰相可不一般!
北宋的相权被皇帝分得稀碎,所以看上去人人说了算又人人都说了不算,效率极其低下
北宋宰相的相权被皇帝削得厉害,不但有“两府三司制”分权,而且实行多相制导致称相者多如牛毛(即便不算参政知事、门下侍郎之类的副相,北宋165年间仅正相就搞出了93个)。同时北宋的皇帝还特别喜欢玩一个叫“闲着没事换宰相”的游戏,宰相新官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撵下台的情况司空见惯,能在相位上坐满一年的,都堪称老资格。
而且宋沿唐制设昭文馆、史馆和集贤殿书院,称之为“三馆”,通常以兼昭文馆大学士者为首相,监修国史(执史馆)者为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者为末相——庞籍身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独相,而且这一“独”就是3年之久。
在北宋能够享受这一待遇的宰相不过十一之数,而且都是赵普、吕夷简、王安石、章惇、蔡京、王黼这种无论忠奸、皆为大名鼎鼎之辈。更何况赵祯在位42年换了23个宰相,享受到这一待遇的仅庞籍一人而已。
北宋的皇帝被晚唐、五代吓破了胆,所以根本不敢让任何人长期为相
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赵祯换宰相的瘾又犯了,于是授意韩绛等人揪住老庞的小辫子猛弹一气。然后赵祯顺势罢相,将庞籍贬为郓州知州,仍兼观文殿大学士。不久后又授职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任并州知州——先贬后褒、出任地方大员,这是北宋处理前任宰相的常规操作。
此后庞籍一直在地方蹉跎,直到嘉祐五年(1060年)被召还京时,以老病为由上书致仕,晋太子太保,封颖国公。3年后,庞籍病逝,享年76岁,追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