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六次,共运载12人登月;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阿波罗计划又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虽因氧气瓶爆炸发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回到了地球。
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1994年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和“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测,标志“又快、又好、又省”
人类登上过几次月球?
据了解,"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阿波罗-11号 1969.07.16-24 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朗科林斯 195:19 153.2 静海西南角 月面活动 阿姆斯特朗2小时14分;奥尔德林1小时33分。
阿波罗-12号 1969.11.14-24 康拉德-戈登-比恩 244:36 --- 风暴洋 月面活动进行两次,第一次康拉德活动4小时4分,比恩3小时30分;第二次康拉德3小时49分,比恩3小时20分。飞行期间向地球发送十次电视,共约11小时40分。
阿波罗-13号 1970.04.11-17 洛弗尔-海斯-斯威加特 142:54 --- 登月失败 起飞后56小时,液氧箱爆炸,终止登月,绕月后返回。
阿波罗-14号 1971.01.31-2.09 谢泼德-罗塞-米切尔 216:42 --- 弗拉·摩洛地区 两次月面活动,谢泼德第一次4小时31分,第二次4小时23分。米切尔第一次4小时23分,第二次4小时09分。
阿波罗-15号 1971.7.26-08.07 斯科特-沃登-欧文 235:12 --- 亚平宁山哈德利峡谷 进行三次月面活动,第一次使用月球车,共行驶28公里,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个重约35.6公斤的卫星。沃登在返回地球时进行宇宙步行20分钟。
阿波罗-16号 1972.04.16-24 约翰·杨-马丁利-杜克 265:50 222.6 笛卡儿高地 再月面地质考察三次,返回时曾发射月球卫星及进行宇宙步行1小时。
阿波罗-17号 1972.12.06-19 塞尔南-伊文思-斯密特(地质学家) 301:52 236.8 陶拉斯·利特罗山脉 第一次月面活动7小时18分,第二次7小时37分,第三次7小时10分,共计22小时5分。
人类历史上一共有几次登月?为什么现在没有哪个国家再次登月?
截止2018年10月,人类一共登月6次,分别为:
1、阿波罗11号 美国 1969/7/20 载人登月 宇航员第一次登月。
2、阿波罗12号 美国 1969/11/19 载人登月 第一次精确定点着陆。
3、阿波罗14号 美国 1971/2/5 载人登月 携带有用于采样的“月球人力车“。
4、阿波罗15号 美国 1971/7/30 载人登月 携带有第一辆载人月面车。
5、阿波罗16号 美国 1972/4/21 载人登月 探索了中部高原。
6、阿波罗17号 美国 1972/12/11 载人登月 在月球上停留最长时间(75小时)。
不进行再次登月原因:
1、花费巨大,不是一般国家能承受的起的。
2、科技要求高,虽然我国航天技术很发达的,但登月也是个难题。
3、当时来看是军备竞赛的一种表现。
扩展资料: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但一项语言分析证实,阿姆斯特朗在说出这句登月名言时遗漏了一个单词“a”。
有新证据显示,阿姆斯特朗富有灵感的登月“开场白”完全是临场发挥,而不是美国宇航局或者白宫事先为他准备的台词。根据语音记录,他当时所说的是“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由于这句话中的“man”和“mankind”在很大程度上都可被理解为同样的意思,也就是“人类”,因此也可以翻译为“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但在重返地球后,阿姆斯特朗却解释说,他认为自己说的应该是“one small step for a man”,也就是“一个人的一小步”。经过分析,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却有一丝诗的风格和味道。从其韵律和对称性来看,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名言完美地诠释了这个具有史诗性的历史时刻。他说这话是有针对性的,人在月球,实则影射地球。果然,这句话影响了全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月
人类进行过几次登陆月球??
1969-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6次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他们曾驾驶月球车巡游月球表面、拍摄照片、采集岩石和土壤,获取了大量关于月球的第一手资料。
阿波罗计划是由美国宇航局组织实施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项目。从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历时11.5年,总耗资255亿美元,总共有120所大学与研究机构,2万多家公司与厂商,1200多位专家学者,42万余人参与了这一巨大的工程。从1966年2月起,发射了“阿波罗1号”到“阿波罗6号”宇宙飞船,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从1968年10月起,发射了“阿波罗7号”到“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进行了4次载人飞行试验。从1969年7月起,发射了“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飞行,12位航天员分6批登上了月球。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执行了该计划中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计划至此画上了句号。
到2020年,人类登月成功了几次?
截止2020年只有三个。
人类第一次登月时间是1969年7月20二十日,阿波罗登月。目前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登过月,可见登月是非常难得。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发射,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据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介绍,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扩展资料
嫦娥五号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最复杂的航天器系统,4个“首次”背后是空前挑战
嫦娥五号,是嫦娥探月家族的最新成员。上一次“嫦娥”奔月还是在2018年年末,在飞行约40万公里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这一回,嫦娥五号任务不同,四个“首次”是其最大亮点。嫦娥五号探测器将重点实现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和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三大工程目标。
目标激动人心,背后挑战也更加艰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分别是一颗单独的卫星,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分别由着陆器和月球车两器组成,而嫦娥五号由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4器组成,包含15 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最复杂的航天器系统。
结构复杂,是由任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技术专家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任务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轨道设计、月面采样封装、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月地入射、地球大气高速再入返回等六个关键环节。
嫦娥五号的4个器并非各自独立。其中,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摘月战队”,共同开展月面工作。当“摘月战队”顺利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嫦娥五号就开始了为期 2 天的月面工作。它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使出浑身解数采集月壤,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
表钻结合,多点采样。五院技术专家们精心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嫦娥五号随身携带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方式采集月壤。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这种环境下钻孔、铲挖、把样品封装进上升器,对探测器技术要求极高。“采样时序紧张,动作多,而且装置也是全新研制的,需要考虑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电源、热控等各种约束,还有月面高温的工作环境,不确定因素多。”五院技术专家说。
据悉,在经过发射入轨、地月转移等11 个阶段、约23天的在轨飞行后,嫦娥五号将携带约2千克密封封装的月壤回到地球。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嫦娥五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将携带约2千克月壤回到地球
登月的成功是几次呢?
成功六次,共运载12人登月
相关信息: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使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达到高潮,尼尔·阿姆斯特朗也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美国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果。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阿波罗计划又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虽因氧气瓶爆炸发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回到了地球。
到1972年12月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登月为止,先后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广泛考察,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月岩样品就达440公斤。阿波罗飞行同时把许多仪器安装在了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太阳风实验和月震测量等。
阿波罗计划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人类月球探测进入了一个“宁静”期。这期间,世界各国均未对月球进行新的探测。直至1994年和1998年,美国成功发射“克莱门汀”和“月球勘探者”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测,标志“又快、又好、又省”的月球探测新时代的开始。
至2004年1月,除美国之外,欧洲国家、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也都已经制定或正在实施相应的月球探测计划,例如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已于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踏上了月球探测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