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8 手机版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

3、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从优化课程体系做起。要改革过去教学内容单一的学科课程,形成以必修课、活动课、选修课和研究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综合模式教学。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不

教学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改变教学方式,营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

“环境造人,环境育人”。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赋予学生各种权利,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现代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开放、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讲究师生的互动,更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权利。

三、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质量。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在个人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四、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为了确立学生课堂参与的主体意识,我们必须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探索“教”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符合数学学科的认识规律。

教学活动的学生地位: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就必须让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去感染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 什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主地、自觉能动地、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一句话,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扩展资料:

学生主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

2、学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主体.是个性社会化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整体性等主体性品质;

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化的客体,是由教到不教、由教育走向自我教育的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生观

学生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主体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性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相互研讨,从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他能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性,如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安排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顺序,主动获取知识,并能按照各自的方式,把它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改造和发展。
三、创造性
创造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独特的新事物,创造性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使“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创造性对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指以下方面: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

学生的主体性有哪些体现?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教育意义】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教育意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二、能动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其次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性,如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创造性,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像力,爱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浅谈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论

浅谈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论

正确认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地位
(一) 教师的主导性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发挥主导作用就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教师连珠炮般的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应答。当然,教师的“讲”与“问”是需要的,特别是在关键处,教师的精讲、精问往往起了画龙点睛的导向作用。但不能走极端,认为教师的每句话都必要。主导的根本含义应是“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教师主导就应引导学生向着理解问题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据此,笔者认为,“主导”的本意应从下列两方面考虑:一是教导。意即教育、指导、引导,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全面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共同生活。二是辅导。意即辅助与疏导。针对学生课内外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辅助、帮助,如同流水受堵,需要疏导一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三个角色: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
1、教师首先是一个指导者
作为教师首先一个指导者,应帮助学生明确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对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要给予指导。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分析透教材,让学生首先能知道自己要通过这种活动获取什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是什么?怎样与教材联络起来,又怎样与社会实践联络起来,学生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作为教师首先给他们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要让学生们在这些氛围中发现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而且是沿着教材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找到兴趣点,探究点。
2、 教师应该还是一个组织者
教育教学中,教师担任著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如何理解教材,组织学生如何有序地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当同学们把自己收集来的各种资料整理成文,并得出自己观点时,作为教师应当帮助同学们创设、营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及时延伸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组织各种交流活动,比如:讨论会,答辩会,辩论会。在交流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组织好学生共同探讨,研究。随着交流的深入,组织好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教师还是一个激励者
作为教师应把同学们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东西应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不管它是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总之是孩子们思想的结果。教师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除指出不足之外,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可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资讯,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更多的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欣赏鼓励他们这种探索精神。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更有利巩固学生的研究热情。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学生 会从中获得力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 学生主体地位
所谓“主体”,在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其中,学习主体的主动努力程度往往决定其学习的效果。广义的自主学习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自学在内的一切有目的、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处处教导学生善于自我反馈、自我监控,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指导、自我反应、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以及自我评价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自主性、独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性特征表明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包括能否接受教育、如何接受教育,都要受到自身意识的支配。学生的意识,一般说是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的,但这种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表现为对外界的影响具有分析、判断和选择的倾向,凡事都要经过他自己的思考,才能做出抉择。
2、 独特性
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实际上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它是学生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表明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内在世界的鲜活、生动、独立,是不可重复、不可再造的价值主体。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学生学习的独特性所提出的“因材施教”,至今被我们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界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和教育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差异,甚至是很大差异。可以说,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组成的一个独特结构。在这个独特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即表现出个体内在素质之间的差异,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
3、能动性

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原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统一,教与学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与学他们存在于同一个过程中。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认知规律;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和调节,也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顺利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善教也正是这一条件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整体素质又是作为一个善教者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价值记忆体。因此,教师的良好素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所在。教师善教的“势能”是来自于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得以储备的。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能” 也是随着这种势能的增加而增大。高素质的教师都会注重对教材和对学生的研究、把握,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较新的视点突破。因此,他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更可以说是沟通教材与学生的媒体,使学习的主客体的知识、文化的记忆体被充分地启用。教师主导性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大致体现在:讲解示范、熟知学生、熟知教材和明确导为主线等方面。

浅谈数学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浅谈数学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数。在许许多多的变数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著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络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项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定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定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 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络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娶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娶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浅谈英语教学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

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 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谁知道浅析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新一轮的课改对传统教学教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教法才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一致。通过教师角色的改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键词]主体地位;自主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剩余0字)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育教学上,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出了很大努力,教学任务却完成不那么理想,在主动体育观、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面向21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全方位实施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我明确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把体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主动体育、快乐体育的要旨即寓教于乐,通过教师的乐教,学生乐学形成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轻学,重统一步调,轻个性发展。在当今知识飞跃、资讯畅通的时代,这种教育思想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教材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有在分析研究客体也同时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质量,转变动力观念成“会学”、“会做”的情趣;当然不是“学生喜欢爬竿就爬竿、喜欢打乒乓球就打乒乓球。”而应做到:“学生主动而不盲动,但教师主导而不是主宰”。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时应帮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上好体育课和自觉、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热情,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为日后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运用做好了必备的准备。
二、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少年儿童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体的发展中有着重视的意义。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倾向;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一种力量和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联络实际,讲述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主动接触学生。利用教学反馈资讯,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做到刻苦学习,讲解简明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示范动作、正确、优美。同时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现出高度认真和责任感。
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一方面来自好动心理;另一方面来自体育课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学生对游戏都是玩而不厌的。有些游戏,上完课后,有不少学生在课余还进行练习。学生兴趣的提高,还来源于教师的恰当帮助、提示、表扬、鼓励。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表现,当他们学习有一点进步,成绩有些提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热情的赞扬;从而吸引学生不断进取和兴趣参与,也是唤起学生积极热情,主动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手段。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的形成既与先天遗传有关,更与后天学习锻炼有;教育与环境在个性“日生日成”、“习与性成”中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识别学生的不同个性,如积极主动,活泼天真的,胆大合群的,好拼好胜的,好表现自身本领的,懦弱孤辟的,少言不好动的等等;教师就应识别、了解学生的个性,有机加入引导教育。对不同的个性,不能强求统一,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如教学中游戏《打龙尾》大多学生都积极举手争当“龙头”或“龙尾”等角色,对这引进角色做得好的,如动作多变、灵活、生动,吸引同学且富有组织能力的,教师应善于发现,给予肯定,鼓励表扬,树立榜样,好让学生学习;但在游戏中,有些同学未能协调“龙头”、“龙尾”做好配合,影响游戏的进行和效果的,教师要及时提出纠正。加以帮助,使他们合群;游戏自然按规则进行;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
四、力争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体育课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完成动作能力等。如教学中安排课课练,发展学生速度、耐久如体育教学中《障碍跑接力》游戏,每个组都分别设定:小体操垫、栏架、铁钻架、低“山羊”四组器材,要求学生用跑、滚、跨、钻、跳等动作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和比赛,不单是发展动作能力,奔跑能力,创造、团结合作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守纪律,守规则,自觉完成任务和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勇于竞争的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去教育、激励、诱导,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完善他们的个性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身心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发展。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运用查资料学习。任何文章都是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理想追求——具有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我们生活的时代和古人所处的环境差别太大,无法用今天的社会现实去想象。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情感体验较少。所以要完整准确的理解一篇文章,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在网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不难。这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利用课文的注释和字典翻译课文,学习句子。文言文的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重点词语的积累,优美句子的识记,作品主题的领悟都直接与每个句子的理解有关。在教学中完全不必要句句翻译,字字落实,要充分相信学生。课文中对学习有障碍的字词已经做了注释,那些没做注释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中字词的变化不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上下文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断。理解不了的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现代汉语词典中这些字词的义项都有保留。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作品的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的朗读也是一种再创造。在读出句子内部的停动、语气,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调的变化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字词来感受作品的情感、把握作品的内容,体味作品的语言美,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幸福、艰难沉重、无奈伤感。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陶冶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四、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悟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掌握了字词句只是完成了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而通过词语句子感悟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是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在和课文点点滴滴的互动感悟中才能有效实现。教学中只要围绕重点词语、句子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寻找答案。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他们自己的。这样就在学生的积极的参与中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麻烦告诉我

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课堂上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要培养学生的评价技巧。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物件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里?”“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体现得更好。

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其次,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教育质量观。再次,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和潜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并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用主体性发展去衡量学生的发展,用主体性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信、自强,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
要给学生更多的平等和情感。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在工作中要真挚地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既是他们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教师要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对学生采用激励式教育,对其点滴进步或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千方百计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以各种形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等)给予表扬。
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平等的师生情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要敢于把讲台让给学生,把结论置后,让其思维并充分展示才华。如让学生板演、让学生矫正、让学生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等。
3.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从优化课程体系做起。要改革过去教学内容单一的学科课程,形成以必修课、活动课、选修课和研究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综合模式教学
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普遍适用的。如启发式、探究式、自学辅导式、复习课的研究性复习模式、讲评课的双研式模式、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教学结构丰富多样,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以利于学生接受、内化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外化为能力;都应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情景的设计、学生多感官乃至全身心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 “动”起来、“活”起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主动发展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或理解为,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6.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心理环境,优化思维过程,优化信息反馈,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重结论为知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将教学内容内化为意识材料,促进思维活动,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7.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评价应做到:①有弹性,答案不能限制太死,只要合理就应肯定。②不仅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更要评价活动过程。尤其是对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及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给予评价、鼓励。这样,更能发挥评价的教育与激励作用。③变学生评价的客体为评价的主体。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结果不仅仅是教师去评,还可以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可以从如下方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意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已被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在具体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让学生围绕着自己转,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参与讨论或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
(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此,作为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教学生这样,还不如教学生为什么这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快乐学”。

谈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 一、学生的主动性是体现其主体性的前提。
具体分成如下五点: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2、给学生自由、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权利。3、创设合作学习与平等探求真理的氛围。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5、“以学定教”,将语文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
1.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2、明确目标,扎实训练。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注重学习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师客体的巧妙引导,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等关系问题。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只有学生乐学,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直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的需要,更是目前语文教学,学生大多被动参与,教学效率不高,从而扭转这种局面的迫切需要。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文素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和发展起来的,绝不是在被动的听课状态下获得的。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要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入手,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技能,掌握方法和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价值取向。进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主体性教育。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学生的主动性是体现其主体性的前提。
我们的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应该说他们只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尚处于一种未定型的但朝着一定方向,沿着一定规范前进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开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那么,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理解就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强制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是一种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是一种“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陶渊明语),可究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巨大可塑性和创造性的人。语文课堂生活已不仅仅在于“文化的复制”,而是在于通过师生间积极地交往与互动,使课堂教学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是落实主体性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要从思想感情上热爱学生,从认识上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心理学上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与智慧潜能。这样师生之间你尊重我,我信任你。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问,才能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给予学生自由、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人的自由是以人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不从事争取自由的实际活动或者在活动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且,服从于他人意志的强制,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主体,充其量只能算是潜在的自由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主体性教育,必须先使学生具有独立性,即应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首先是“选择权”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阅读,自己欣赏,自己感悟,表现出充分的自由。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可能选择的学习资料,扮演帮助、促进者的角色。其次,是“说话权”,一个人是否能形成自我,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说话”大都主要是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零散的问题,学生很少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学生“说话”除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不理解之外,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满意或不满意,表达对他人的反对或赞赏。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所以,在教学中不妨多些如下的交流用语:“你读或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出自己的想法吗?”这些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将大大促进学生说话的愿望与质量。当学生“说话”时,教师的任务是“倾听”并引导其进行创造性的说话。理想化的“说话”状态,应是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的,平等自由的对话。这样“一个声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标准答案将失去它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文化和价值。
3、创设合作学习与平等探求真理的氛围。
学生的个人智慧是有限的,个性差异是存在的,知识基础,思维品质,自学能力,学习速度以及学习兴趣、意志、态度等各不相同。所以,面对同一篇文章,一千个孩子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哈姆雷特的形象,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灵活地交替运用“自学----交流----合作---引导”四结合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自学、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记得我在教学《雪》一课时,同学通过自学总结出朔方的雪的品质有: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对人有益,刚毅坚强等等。并且大多数人认为要向朔方的雪学习,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在自学后的交流中,却发生了争议,有的同学居然提出,朔方的雪虽然刚毅,但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更加喜人,他们更值得我们学习。理由是,南方的雪他们外表华丽,美艳滋润,虽然没有刚毅的性格但也对人有益,。在现代的社会,不仅要有真才识学,还要学会能屈能伸。
多么独到的见解呀!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这就是交流结出的硕果。在学生出现观点分歧的情况下,依据学生所持观点分作两组,然后引导小组合作,寻找支撑观点的论据。最后,在小组发言中,孩子们深深地领悟到,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像朔方的雪一样刚毅的人,也同样需要能屈能伸之辈,但是,你无论做什么,都要对社会,对他人有益。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觉得受益匪浅。实践证明,师生间,同学间,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的共同探求真理的氛围,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达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的参与,他们认识世界会更加生动,更加丰富。
孩子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所描述的对象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利用课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再现形象,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
展示形象的方法很多,有实物演示,出示动静态的画面。如《敬畏自然》一课中,出示各种自然界宏伟壮观的景象,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让学生们对于自然能够肃然起敬,同时意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的后果不堪设想。另外,音乐渲染,创设情境等也是常用的方法。现仅以课堂中引入音乐以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为例。
我们知道,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绪,使之产生共鸣。如《海燕》的教学,在初读第二段内容时,即作者在表现海燕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情景。为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我挑选了《国际歌》,进行低音播放。同时师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创设一种师生学习的场景。在雄壮激昂的歌声中,我饱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这些革命的勇士与反动统治斗争的激励场面!”我们不难想到。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会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陶冶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还要求教师饱含真情,教师要以自已的生命激活学生的生命,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感悟学生的“学生文化”,要让学生受感动,教师必须先感动。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描绘、表情、动作才能恰如其分地打动学生,采用的各种激情方法才能产生成为有效地教育资源,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5、“以学定教”,将语文阅读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
阅读一篇课文,一读就懂,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繁难的内容学生读不懂,便会有疑问,也就形成了解决矛盾的需求。而解决矛盾的策略就是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认知、生活方法、生活情感等背景中去,激发他们把作为生活主体实践能力的听、说、读、写与作文(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听、说、读、写)相融合,把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成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描写母亲那几句朴素而有深刻意义的句子。即:“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慈父。,母亲听了五叔的骚扰话,表现出的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等。”所以我让学生广泛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父母在家的表现,父母赚钱养育自己的辛苦,等等。这样,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做背景,所以课堂上,气氛热烈,各抒己见,纷纷阐述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终,学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有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另外,孩子们也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
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以学定教”,学生将始终处于一种和谐、愉快的状态之中,心旷神怡,兴趣盎然。这种“高峰”体验,结果是学生的潜在自由得以充分地显现,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语文的真正价值也得以实现。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保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但仅仅有此一点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经常有成功的体验。积极主动性也才能长久保持。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随着要求的不断提高,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能力就需不断培养。
1.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胡适曾把读书和看书加以区别,意思是书光看还不能算是读书。吴伯萧先生也曾多次指出,“现在的教学把课文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阅读原文上。”实质上,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舍了本,逐了末。所谓“本”就是让学生正经八本地念文章,诵文章;所谓“末”就是在读书这种原本非常简单的事情上,凭空附加了一整套“繁琐”到无以附加的所谓阅读理论,或者什么各种新奇的教学手段。为了启发了启发,为了创新而创新等等。
在语文学习这个问题上,自古至今,所有成大学问者,都不废及至终生不辍地以最原始的方法来读书。苏东坡可谓才高八斗,但读书却非常老实,他就是一遍一遍地读,以至于听得守夜的更夫都记住了文章的句子。
2、明确目标,扎实训练,打好基础。
这里的学生之所以重视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之中,正是因为他们呢的基础太差,很多生字生词不会,表达能力也很少训练。我觉得只有打好基础了,才能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我强调:融合、感悟、体验、积累,坚持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基本技能训练不能放,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教师要凭借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必须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生活实际及认知水平统筹安排、规划,使训练目标明确,有计划性。具体到课文的教学应围绕训练目标,精心选择训练点,设计训练过程。其中训练点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还应是渗透学法,培养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着力点。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注重学习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师客体的巧妙引导,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等关系问题。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只有学生乐学,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关推荐: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常用的加密体系有哪两种

如何养护绿萝

如何体现班级特色

如何提升音调

目前打印质量最好的打印机是哪个

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考试能力

目前打字最快的是什么机器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可能。2...

    百科 日期:2023-03-28

  • win7系统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解决方法分享

    win7系统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如何解决?很多小伙伴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个问题,尝试了很多的解决方法,但是都无法很好的进行进行解决,那么本...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苹果公司被起诉,因阻止竞争对手在 iPhone 上提供点击支付服务

    小编 7 月 19 日消息,今天对苹果公司提出的一项拟议的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因为该公司只允许 Apple Pay 提供用于 iPhone、i...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目前常用的加密体系有哪两种

    密钥密码体系和公钥密码体系,或者称对称加密体系与非对称加密体系。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数...

    百科 日期:2023-03-28

  • 如何养护绿萝

    1、温度的控制。绿萝本是大型的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多次的试验得出,绿萝白天最适宜的温度是20-28℃,夜间最适宜温...

    百科 日期:2023-03-28

  • 如何体现班级特色

    体现班级特色的方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形成健康、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

    百科 日期:2023-03-28

  • win7笔记本电脑怎么退出省电模式?

    win7笔记本电脑怎么退出省电模式?很多使用笔记本的用户为了提升设备的续航时间,都会开启省电模式,降低性能,但是后续想要在退出模式的时候却不清...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波音:未来 20 年全球民航业将需要超 4.1 万架新飞机

    小编 7 月 19 日消息,2022 年范堡罗航展将于 7 月 18 日至 7 月 22 日举行。在范堡罗航展前夕,波音发布了 2022 年《民用航空市场展望》(CMO),预...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