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释这个问题,必要还要提一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问题,特斯拉的续航里程大约在500KM左右,这个成绩在电动汽车中也是遥遥领先的,但其实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相比较来说还是比较老旧,采用的是我们笔记本上常用的18650电池,18650是指原指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不过由于镍氢电池现在比较少用,所以现在多指锂离子电池,一个普通的笔记本电池要用到大概6个18650电池,那么一辆电动汽车它会用到多少节呢,对于Model S来说它的数量是7104,几千节小电池连在一起需要的是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而这也是特斯拉最为强势的地方。
国产新能源车企100多家,为什么就出不了一个“特斯拉“?
国产新能源车企100多家,为什么就出不了一个“特斯拉“?
受疫情影响,各大传统车企,无论是奔驰、宝马、奥迪,还是大众、丰田、本田,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就连一项高额的雷克萨斯都开始降价促销。但是让人意外的是,特斯拉却出现了历史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新车8.84万辆,同比增长了14%。不管是支持还是吐槽,我们都无法否认,在汽车市场的下一轮竞争中,特斯拉已经占据了先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将是新能源车企的标杆和榜样。
在政策的刺激和鼓励之下,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并不稳。也涌现出了一批造车的新势力。截止2019年底,国内新能源车企多达100多家,新能源第一梯队有未来、威马、小鹏,获得的融资额都在200亿左右,虽然前期来势汹汹,但是越往后就越显得举步维艰。第二梯队的理想爱驰、领跑合众等等车企为代表,产品和营销依然是痛点,日子更加的艰难。而第三梯队的车企更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比如说伯俊、长江、前途、闽安等等,都出现了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欠薪欠款的新闻。
不少人感慨,为什么中国就出不了一个特斯拉呢?正如专家所说,没有任何一家造车企业能够在脱离产品和市场的支撑下实现长久的发展。产品依然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惨败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产品的同质化非常的严重。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量产车型大多集中在小型或者是紧凑型SUV市场,而这些产品说白了底层框架都是来自于特斯拉的开源技术,电池组采购自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电动机和电控单元也都是源自相近的供应商群,续航差距不大,驾乘体验类似。很少有车企能像特斯拉一样潜心研发自动驾驶和三电技术,真正赋予产品与众不同的产品力。
其次就是造型设计缺乏吸引力。在设计方面,特斯拉做到了三点突破,第一个是内饰布局的大尺寸中控屏取代了过去复杂的按钮,用触屏实现科技化的操作,既简单方便又智能科幻,第二个就是前脸封闭式的进气隔栅赋予汽车集聚未来的造型。
第三个是独有的一门造型,让新能源产品有一种超跑的既视感。而国内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和传统燃油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一味的加大屏幕尺寸,其他方面的创新几乎没有,至于法拉第,未来拜腾都只会画大饼,概念车帅的一塌糊涂,可只要谈到落地,总会遇到这样样的问题。
最后就是缺乏强大的营销体系,国内造车新势力并没有像特斯拉一样经营好第一批种子用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鹏汽车,迫于销量压力,新产品的续航性能提升之后,价格却不升反降,极大影响了首批忠实车主的利益。还有威马汽车,同样因为用电安全以及用户关怀计划的推出,不顾老车主的权益,让车主们发出粉丝不如狗的感慨。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特斯拉?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缺乏创新,产品力缺乏创新,造型缺乏创新,营销模式缺乏创新,很多现在调研车企都是想趁着政策红利的东风,试图赚一波快钱,并没有真正潜下心来打磨产品和技术,最终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好机会。
为什么自主品牌造不出像特斯拉那样的水平呢?
电动汽车目前是时代的主流产品,随着这些年来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大力扶持,国产新能能源汽车也是跨越式的发展,每次有新车上市都能够给人或多或少的惊喜,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动汽车也逐渐被人接受,上至高端产品,下至低端品牌,正如王传福曾扬言分分钟造特斯拉,那么国产电动车跟特斯拉之间差距在哪里。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产电动汽车如今续航里程上基本上都突破了400公里,抛开车辆外观以及配置来说的话,只谈三电技术,国产电动车距离特斯拉真差距,其实就只差一点点而已,如果确切的说也就是一代到半代产品的距离,了解特斯拉的就知道,特斯拉汽车就是一台拼装车,就像特斯拉的MODEL S,基本大部分的内饰件和底盘件,电器件都是奔驰的,不是学奔驰的,是直接拿奔驰来用的,电池也只是18650组合起来的,毫无新意
当然也不能否认特斯拉最拿手的那套电池管理控制系统,这一点或许比国内的汽车要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国产汽车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电动汽车上,如比亚迪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从电池到电器件和底盘件基本上都是自己生产和研发的,也是非常有实力有自信的去弯道超车
对于国产车而言,早有很多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上下其手,默默无闻的耕耘着,不过如今国内汽车厂商已经有了自己的真技术,再加上新兴的造车企业,如蔚来、小鹏等,赶超特斯拉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原因很简单:一家想要改变世界的车企,遇上了一群以赚钱为目的的车企,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然是天壤之别!
中国虽然有比亚迪做电池也做得不错,为什么没能产生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
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其实比亚迪的电池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好,BYD的电池的市场跟国内的某些厂家比起来并不怎么样。在国内排名也勉强可以前五。
特斯拉是破坏规则,国内并没有对电池这么认可的整车厂。特斯拉的车的设计是围绕电池,但是国内的整车厂做电动汽车只是在传统车上改改,给电池留点地方就可以了。
为什么有人说国内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造不出马斯克的特斯拉那样的好车?
特斯拉六项独步全球技术优势,国内新能源有长期技术积累的不多,基本靠拼凑。
1. 电池
特斯拉是唯一一家采用18650 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这种类型电池曾一直用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消费产品中。针对电动汽车的应用环境,特斯拉使用的18650 型电池又不同于笔记本等数码设备所使用的18650型电池,其技术标准也要高于后者,例如在设计上特斯拉使用的18650型电池能量密度高于同时期其他类锂电池50%以上
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活性材料和改进的电芯结构设计,带来单位体积/重量内能量存储更高,提高充电电压的同时,电芯稳定性更好。
2. 电机
与常规的全轮驱动车辆只用一台发动机和变速箱分配能量、牺牲效率来换取牵引力不同,特斯拉的工程师们在后轮驱动Model S的基础上,在前轴加装了一台电机,使之成为双电机全轮驱动的Model S。特斯拉采用三相四极交流感应电动机,铜转子,具有变频驱动功能的驱动逆变器与动能再生制动系统。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可以瞬时输出到最大扭矩,并在全寿命内基本无需保养。特斯拉Model S 电动机还获得2014年度国际最佳发动机大奖。
3. 铝制车身
特斯拉营销经理、铁杆车迷泰德·米伦蒂诺说过,在北美打造一辆最安全的汽车首先就是从金属材料的选择开始。特斯拉的电池很笨重,必须通过降低车身的重量来弥补笨重电池的不足。因此,特斯拉求助了Space X,并使用了它的先进火箭技术,结果特斯拉汽车成为北美唯一使用全铝车身的汽车
4. 安全性
车身安全:特斯拉Model S的车身和底盘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打造,相比传统钢材,铝材料本身就具有更好的金属延展性,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冲击力。同时车身框架用高强度材料加固,撞击时能够有效吸收能量,但驾驶舱却不易变形。从实际高速驾驶强烈碰撞的结果来看,Model S也证明了铝材料所具备的优势。
电池安全:特斯拉Model S全车搭载了几千块特别订制的高级车用锂离子电池,拥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其循环性相当惊人,容量和直流内阻在上千次充放电后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水平,充电倍率和温度对电池的影响都不大,这些都是普通电池无法比拟的。
信息安全:有别于传统汽车,除“双闪”灯和副驾驶位置的储物箱按钮外,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内其他所有的按键都集合于一块17英寸的中控触屏。最重要的是,控触屏的背后是一个可以随时自动更新的系统,这就是特斯拉人性化的“空中升级”服务。
在未带钥匙的情况下,特斯拉手机App可以直接操控汽车,但是每次都需要账户信息的输入,每次解锁都有一个寻找密钥的过程。特斯拉车上有很多安全模块和跟钥匙交互关系的控制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有时即使有钥匙,也不见得能够打开,它随时处于检测状态,每隔几秒进行一个循环、配比,只有在安全、配比成功的条件下才能解锁、开动。
5. 智能化
空中升级:空中升级是大多数特斯拉车主最倾心的智能化服务,它好比目前的智能手机,车主可以在联网状态下随时随地更新车辆的最新功能。这是非常智能的集成应用,颠覆了人为更新的传统方式。目前,特斯拉自2014年至今在中国已经进行了4次更新,依次实现了导航服务、语音导航、巡航控制、防撞辅助、倒车辅助增强、车速辅助、智能温度预设、自动紧急制动、盲点警报、代客模式以及3D导航等功能的更新。
远程诊断:这项功能可以让车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直接联络特斯拉技术支持售后,特斯拉工程师可直接通过后台查看车辆出现的问题,不用到店检查,节省了车主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这一切都是以联网为基础,正是所谓的“车联网”技术。
17 英寸中控屏≠iPad:特斯拉Model S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一个酷似iPad 的17英寸中控台实现,它并非仅仅是一个iPad那么简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智能规划已经在美国实现,通过中控台可实现最优路线指引、电量预估、目的地充电提示、车速规划等智能规划。未来智能规划还会将交通信息、路况信息以及天气信息实现交互和传递,届时将可以给车主带来极大的驾驶便利。
自动求助:智能汽车不仅要智能、环保还要更安全。特斯拉目前不仅可以通过辅助驾驶、自助驾驶等功能保护车辆出行安全,自动求助功能也是一大亮点。例如特斯拉Model S 发生了碰撞的紧急情况,该车将立即自动发送后台相关参数,客服人员会在必要情况下,及时联络车主帮助处理后续事宜。此外,后台工作人员也可通过车号自动得知该车辆是否需要更换相关部件,辅助车主进行升级或替换部件。
交互关系:智能汽车十分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实现交互关系,车辆要与交通中心交互,车与车交互,车与信号灯、行人等交互。特斯拉目前配有官方移动客户端软件,车主可通过App操作实时操控车辆。车主忘记带钥匙,手机便可开启车门;车辆丢失,远程应用即可查看车辆位置并协助找回车辆。
6. 充电
第一种家用充电桩是特斯拉车主最主要的充电方式,特斯拉拥有业界第一的95%超高家充安装率,帮助车主足不出户解决99%的充电需求。日常生活中,特斯拉车主99%的出行需求是在城市半径不超过100 km的范围内使用,便利的家用充电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而且特斯拉纯电动4门豪华轿跑车Model S P85D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480km(NEDC),短途出行完全不成问题。超级充电桩20min即可为Model S充满50%电量。
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加起来,都打不过特斯拉,原因有哪些?
国产的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崛起,但是跟特斯拉比起来仍然是不行,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本身所用的核心技术都不行,为什么应该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品牌的车子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并不是特别多,自然就造成了技术上的差距,更何况特斯拉提早布局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特斯拉的车子普遍价格比较贵,因为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比较便宜,也正是因为比较便宜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才有了生存空间。如果卖同样的价格的话,相信很多人会优先考虑特斯拉,即使之前出现了刹车失灵的那些问题仍然会有大量的人去选,因为大部分消费者仍然认为出现的那种情况只是极少数的个例,这个品牌能够屹立世界各地这么多年就证明人家本身的技术积累,以及出厂安全检测等各方面还是靠得住的。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状。
特斯拉本身的市场布局时间比较早,这一点跟国产的新能源汽车比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并且短期内无法追得上,因为人家下手比较早。在国产的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还没有出现在市场上面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开始搞新能源汽车,所以那时候普遍不怎么看好这个东西到现在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想成为未来大的趋势,在城市地区通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虽然它存在一定续航这方面的问题,但城市地区可以忽略这个问题。
但我们也要承认国产的新能源汽车确实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人家本身的技术也是在逐渐进步的,如果只是选一个入门级别的车辆不必考虑那么多,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也完全可以选择。10万块钱左右的这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也就在300公里到400公里,甚至说加点钱还可以买一个混动的,可以使用燃油驱动也可以使用电驱动。这样自然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车的成本,尤其是现在油价突破8块95号汽油突破9块的时代。
为什么国产电动车就造不出特斯拉这样水平的电动车?
为什么国产汽车不能制造特斯拉这样高端豪华的电动汽车呢?其实就是简单地问国民是否认可自己的产品。几千年来,中国就有这样的文化,向外国献媚是其特征文化。没办法,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因此,国产汽车不是豪华品牌,不是高端品牌,基本上靠高端品牌很难生存。那么国产汽车真的不行吗?一点也不是汽车技术。其实非常低的汽车也是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产品,其核心技术也就是发动机。国产发动机在国际上的市场表现也非常好,而国产品牌很难达到合资品牌的豪华品牌定位,这与历史地理位置也有很大关系。其实,电动汽车的技术含量更低,而且国内和国际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吗?我没说谁比谁技术更长更长期先进,国产电动汽车没有豪华的汽车品牌。其实不应该。这就是国产品牌的认知度问题。国产汽车也想找豪华的汽车品牌,但国民不买。做也没用吧。卖给谁?所以说国产汽车不能打造特斯拉这样的豪华汽车品牌,普通国产汽车品牌只能走经济路线,慢慢积累自己的品牌认知。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为何被特斯拉视作劲敌?
因为特斯拉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最大对手。其实像特斯拉来说的话,它在全球的影响力都是非常深的。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来看有热度的那么几个品牌,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比亚迪、小鹏和特斯拉。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市场是非常大的,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也非常多,在面对汽车的需求上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就有非常多的汽车工厂把视线投入到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中,特斯拉就是明显的例子。
并且特斯拉在自身的影响力上做的非常好,现在在国内主要的新能源汽车上来看的话,特斯拉它的效果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很多人都喜欢特斯拉,并且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特斯拉的车型。而且特斯拉现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马斯克也因为特斯拉成为了全球首富,可以看出新能源产业在生命力上是有多么的夸张。国内造车新势力首先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其他品牌,还有像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品牌。这就给国内造车新势力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造车确实是非常赚钱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企业想要去造车。只是在现在的条件下,非常多的企业都加入到造车行业之中,能否盈利是其中的关键。而特斯拉已经成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来说特斯拉都有着非常不错的销量,是所有国家新能源品牌的对手。
所以特斯拉被国内造车新势力列为劲敌的原因就是它在全球的影响力是非常广阔的。有点像苹果在手机里面的这种行业地位,当然特斯拉只是在新能源汽车上有着这样的地位,像其他的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没有做到全世界都闻名。即便是比亚迪也只是在国内非常的火,在国外来说的话和特斯拉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并且特斯拉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品牌也做得非常好,这就是国内造车新势力最大的敌手。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长出"特斯拉
原文在这里
1月16日,第六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6)盛大开幕,在以“智能汽车与汽车共享:梦想走进现实”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小鹏电动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在中国没有长出一个“特斯拉”。他表示,文化是决定一个公司产品好坏的关键因素。若企业做出的产品不能快速迭代,那么这个产品不是好产品。
夏珩:
去年碰到一个事情,投资人让我们研究特斯拉。当时电影放映《哥斯拉》,不清楚特斯拉和《哥斯拉》是不是一回事。当时团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买了一辆宝马i3,把它拆了,另外也买了特斯拉,把特斯拉也拆解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实际上特斯拉的驾乘体验远远好于宝马。在这样一个调查情况下,我们觉得特斯拉的技术并不是遥不可及,为什么中国之前没有出现像特斯拉的公司。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传统的汽车厂只能拼渠道和价格。
在开发一个车型的时候,做A级车,把可能的竞争对手列出来,性能列在一起进行对比,我们要造车就要比他的性能好,价格要比他低,这样做的后果是车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家造的车差不多。特斯拉不一样,它是新生的玩家,做的事情是重新定义汽车。在特斯拉诞生之前,没有看到类似特斯拉的产品。
包括特斯拉在产品领域方面,不管在直营方面,在充电桩铺设思路方面,还是在售后维护方面,都有所创新,他们都是创新精神的公司。为什么?根源在文化上,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是整个公司所有产品的母体。阿里巴巴的文化一直是商业文化,百度的文化一直是一个比较技术指导性的文化,腾讯的文化是产品文化。阿里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一直做不赢腾讯,暂时没有开发出来像微信、QQ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也是企业文化的原因。
传统的汽车为什么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一些传统车型,如果不是深入研究配置表,不走到车身看细节,不会带来观感上、性能上新的体验。但是实际上特斯拉从Roadster到后面每一个车型都给大家差异点,并且迭代时间不长。不仅商品迭代,并且到了消费者手中,也会有迭代。车在交给你以后,还能有升级,相信在传统汽车领域,这种现象比较少,快速迭代。在研究特斯拉技术过程当中发现,很多技术是指向快速迭代。特斯拉的特点在于互联网产品开放思维。
现在造车团队经常提到一个理念,外包造车行不行?外包造车能够形成快速迭代的效果,是比较难的,我们相信核心技术领域一定要掌握在整车企业当中。另外跨国造车行不行?具有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两个企业磨合起来没有那么快,若实现不了快速迭代,很难做出很好的产品。
为什么汽车公司没有传统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主要有四个层次,第一个是编写需求文档,第二个把文档做出来,完成测试。第三个,产品上线,根据传感器搜集客观的数据,这一功能汽车行业欠缺。第四个根据产品的表现情况,进行整个公司的资源战略部署,包括跟投资人协调,供应链协调。我们会发现传统的企业在生产上、研发上、售后上,有层层阻挡。
我们能做的通常是慢速迭代,三到五年迭代,这是传统问题。其实我们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不是为了思考而思考,而是通过思考让小鹏汽车少走一些坑。我们做了什么工作?汽车为主的团队+互联网导师,把互联网思维基因植入到团队,执行主打是汽车人,不是互联网人。在整个小鹏汽车研制过程中,汽车人和互联网人都相互融通,每次都会开会讨论产品开发方向,企业建设。
汽车行业一线工程师,有一个大的局限,视野比较小,没有接触太多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在团队里面做了一件事,把宾利、保时捷等大量的好车给一线工程师多开多用。除了车之外,要让一线工程师多接触多熟悉多体验有意思、新颖的东西。
为什么国产电动汽车竞争力远不如特斯拉?
那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以下是我了解之后梳理总结的几点比较重要的原因:如有补充可以评论在下方。
首先是马斯克个人魅力以及做事风格,他公司的产品从来不请代言,就像Apple公司那样,用实力说话。无论是什么样的经济状况,都会主动性裁员,而这样的裁员大多数是马斯克本人在经过细致的技术评估后做出的,技术驱动型裁员与外界干预裁员有区别,无论是曾经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还是SpaceX的第一批星链技术团队,马斯克都非常果断的裁撤不适合的人,并迅速组建新的队伍迭代研发。
其次特斯拉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拥有完善的超级充电网络系统的电动汽车公司,这一点也是其他公司所不能匹敌的。特斯拉第二代超级充电桩充电峰值速率为12.5km/h,在建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充电峰值速率为15km/h。因此即使有很多国标充电桩抑或第三方充电桩受到损坏没有及时修复,还是充电速度太慢的情况下特斯拉车主仍可以选择去特斯拉自家的超级充电补能。
此外,豪华配备的超级充电站配备了太阳能板,以及特斯拉WiFi,方便车主一边充电一边享受车内的娱乐设施。看个小电影,和朋友一起组队玩个游戏,悠闲地等着补电完成。
然后只有特斯拉一个车企坚持做到电机废热综合利用,关键还量产了。在model3上,特斯拉可以收集电机废热用于制热。甚至电机废热不足的时候,通过一系列措施主动让电机额外制热发挥传统车企安装的PTC的功能。再说一个产品细节,一般主流电动车有两种电机,分别是交流异步电机和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电机特性不同,适用的情况也不同,按理说两台电机怎么使用怎么搭配应该早都成业界共识了吧,然而事实是并没有。特斯拉是首先将两种电机有机结合在一起各取所长以寻求效率、成本和性能的平衡的厂家。
最后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了激活和改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链)2019年09月03日特斯拉在售全系车辆免购置税;2019年12月27日中国制造Model 3获得政府补贴。可以说在政策上特斯拉和国产电动车是在同一个舞台进行竞争。这样的话,在国家层面是相同的,因此很多国内新能源汽车打不过。
综上所述,国内电动汽车想和特斯拉平起平坐还有一定的距离。
为什么很多国产汽车不敌特斯拉?
为什么很多国产汽车不敌特斯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国产电动汽车问题的核心是缺乏品牌力量。作为这个时代电动汽车的“创始人”,特斯拉很早就进入了市场。它在电池寿命、动力、自动驾驶和车辆OTA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100万辆,成为电动时代的绝对领先者,不仅是国内品牌,很多在该领域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奢侈品牌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特斯拉暂时赚钱。当特斯拉将电动汽车牢牢地与自己的品牌绑在一起时,它已经将长电池寿命、强劲的加速能力、出色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和车辆OTA能力打造为消费者心目中豪华电动汽车的四项基本技能。当我想用同样的策略与特斯拉竞争时,只能说这很困难。
其次,特斯拉的价格在奢侈品牌的价格范围内,但从传统的体验来看,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只是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过于强势(因为标准是由他们自己设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在其他方面的不足。现在,当每个人谈论电动汽车时,他们开始谈论电池寿命、加速、自动驾驶和汽车OTA。这是因为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群体的消费者主要受到特斯拉的影响。随着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会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电动汽车的全部。
最后,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和行业标杆。政府希望在制造、软件、供应链等诸多方面,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整批人才的成长。希望特斯拉能影响行业内最新技术、理念和法规,加快新能源电动汽车健康发展。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品牌能做大做强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