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秦汉时期乃至更晚。20世纪30年代,冯汉骥、郑德坤等考古学者就在岷江上游与安宁河谷对石棺葬作过调查。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石棺葬葬式、族属、分布范围与文化内涵,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现在来看,常璩的记载可以同考古相印证,所以仍是一条非常珍贵的史料。
中国历史上什么朝代用石棺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纵目人与石棺葬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这是一条传说色彩很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史料。其中透露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但有些说法也令人疑惑,使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不同的诠释。 位于国家伊特鲁里亚博物馆的“夫妻的石棺”。
关于石棺葬,应是古代西南夷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常璩对此作了真实的记载。考古发现对此已有相当多的揭示,石棺葬主要分布在藏彝羌走廊与西南地区,但其影响却比较宽泛,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发现。其时间跨度很长,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秦汉时期乃至更晚。
20世纪30年代,冯汉骥、郑德坤等考古学者就在岷江上游与安宁河谷对石棺葬作过调查。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石棺葬葬式、族属、分布范围与文化内涵,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现在来看,常璩的记载可以同考古相印证,所以仍是一条非常珍贵的史料。
石棺墓是哪个年代的
石棺墓是古代用石棺为葬具的墓葬形式。又称石棺葬。
棺用石块垒砌或用石板叠架。多分布在日本、朝鲜、蒙古国、西伯利亚、南亚次大陆及中国的东北、台湾和西南地区。年代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中国东北的石棺墓多不晚于西汉,西南地区的可晚到东汉,西藏吐蕃石棺墓则延续到9世纪。石棺墓葬式较多,有单人葬和合葬,有一次葬和二次迁葬。中国的石棺墓中有不少是多人二次合葬,还有火葬。
望采!谢谢!
石头棺材是哪个朝代的
石棺葬,是古代西南夷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主要分布在藏彝羌走廊与西南地区,但其影响却比较宽泛,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发现。
其时间跨度很长,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秦汉时期乃至更晚。
石头做的墓是那个朝代的
大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木棺作为敛具。
所谓敛具,按《后汉书•赵咨传》注“敛,以衣服敛尸也” 。
根据《仪礼•士丧礼》、《礼记•丧大记》等处之说,衣尸为小敛,以尸入棺为大敛。《说文》中对棺的解释是:“棺,关也,所以掩尸。”又因为棺是死者直接近身之物,所以又称为榇,又称椑。
在古代木棺的使用晚于石棺、瓦棺等,同时木棺通常与包在其外的椁相连用。椁,《说文》:“葬有木椁也。”段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椁,如城之有郭也。”《礼记•檀弓》有载:“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椁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棺椁作为埋葬死者的用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后汉书》卷三十九载:“《易》曰: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造,自黄帝始。”
如果是简易石棺,那么在新时期时代就应该出现了,如果是讲究有棺有椁,那么就应该在商周时期,棺椁葬制的出现大约是在商周时期,到西汉“黄肠题凑” 在棺椁制中出现标志着棺椁制在中国墓葬形制中的成熟。棺椁制 作为中国传统墓葬中一种重要的墓室形态,对研究和了解在汉之前的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即使是在棺椁制盛行的汉代,有棺无椁的墓葬也是大量存在的。
新石器时代木棺雏形及棺椁出现
商周时代棺椁制成形及漆画出现
秦汉时代棺椁制成熟——黄肠题凑的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