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老庄等道家学说。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吕氏春秋》的思想特点:显示了充分的道家思想
《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十二纪按照月令编写,文章内容按照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属于应和天时的人世安排,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社会治理的吻合。八览以人为中心,基本上属于察览人情之作,围绕人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展开。六论以人的行为以及事理为主题,包含了人的行为尺度、处事准则、情境条件以及地利等方面。可见,《吕氏春秋》不是随意编写,它有着严密的计划和预设,按照天、地、人三个层次的互相呼应确定主题,展开论述,体现道法自然之意。正如《序意》所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它试图归纳出治乱存亡的历史经验,形成寿夭吉凶原因的深层认识,解释并验证天地人之间的一切现象,使是与非、可与不可的道理呈现于人。
吕不韦强调遵循自然之道,从自然之道中寻找治理之道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按照《序意》所载:良人请问十二纪。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可见,吕不韦是以黄帝教导颛顼为榜样,上有天,下有地,天地就是规矩,只要按照天地的准则治理国家,就能国泰民安。因此,从《吕氏春秋》开始,论证统治的正当性要以大道为准,治国的价值取向要由法天地自然确定。例如,《吕氏春秋》强调天下之公,做事要无所私偏,就是以自然现象作为推理证据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贵公》)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去私》)
在《吕氏春秋》中,老子说的天道就清清楚楚摆在那里。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当,则诸生有血气之类皆为得其处而安其产。人臣亦无道知主,人臣以赏罚爵禄之所加知主。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当赏》)这样,天道与人事就完全吻合,违反天道的人事必将受到惩罚。更重要的是,自然现象存在着种种冲突,和风细雨和暴风骤雨都是自然天道,那么,人事学说的观点差别,诸子各派的互相矛盾,也可以从自然之道得到正当性证明。后人总以为《吕氏春秋》的各种学说互相冲突是一种缺憾,殊不知按照吕不韦对天地规则的理解,正是这种冲突和矛盾才符合天道。
《吕氏春秋》杂采诸家,但又不死守一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后人关于《吕氏春秋》的研究评价,褒之贬之,都因于此。褒之者认为它融各家为一家,大出诸子之右(高诱语);贬之者认为它不过是杂货铺,不足以成一家言(梁启超语)。说《吕氏春秋》之长者,恨不能把它看作百家争鸣的大总结。如许维y在对该书做集释时说:夫《吕览》之为书,网罗精博,体制谨严,析成败升降之数,备天地名物之文,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虽未必一字千金,要亦九流之喉襟,杂家之管键也。(《吕氏春秋集释自序》)谈《吕氏春秋》之短者,恨不得把它放进历史垃圾桶,不过是因为其尚具有史料价值才保存下来。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称:一哲学必有其中心观念(即哲学家之见)。凡无中心观念之著述,即所谓杂家之书,如《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不可为哲学史之原始的史料;但以其记述别家之言,有报告之价值,可以作为辅助史料。不管是褒是贬,都与《吕氏春秋》汲取百家思想有关。
《吕氏春秋》的基调是道家。从整体思想来看,这种判断是恰当的,尤其是《吕氏春秋》的自然主义倾向,不但继承了道家,而且发展了道家。但是,《吕氏春秋》放弃了道家消极一面,它不仅要求人类顺应自然,更要求以人的自觉能动去发挥创造。而这种发挥创造则需要用自然法则来验证其合理性。例如,古代的养生学说多发源于道家,《吕氏春秋》也不例外,但是,这种养生不再是道家庄子学派的那种消极回归自然,而是黄老道家积极实现人文建设目的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所谓养生,就是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本生》)。由养生到治国,事出一理。夫水之性清,土者_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_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本生》)自然之道并非束缚人的行为,而是给人的行为提供分辨轻重缓急主次本末的尺度。水天性是清澈的,但人不断用土_水,它就无法清澈;人生来是长寿的,但人为了物欲而劳心费神,当然折寿。物本来是养生的,而不是用生命来养物。当今之人,不知天道,被物所惑,往往轻重颠倒。一旦轻重颠倒,为君则行为悖离正道,为臣则迷乱失常,为子则狂妄忤逆。三者只要出现一个,国家就会衰亡。所以,养生并不是像庄子那样化入自然而消极无为,更不是背离天道去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长生,而是保全天道以防夭折。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所以,出入车辇实是招B之机,肥肉厚酒实是烂肠之食,靡靡之音实是伐性之斧。有人不肯富贵,不是求名,而是重视养生。很显然,是《吕氏春秋》对黄老道家、庄子学派的继承,又对庄子学派的修正。
吕不韦思想主张是什么?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那么网友们知道吕不韦思想主张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吕不韦1、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2、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3、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以上就是对于吕不韦思想主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吕氏春秋》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吕氏春秋》说的是治国之道,当然,其中也有八卦、五行、乐理以及养生之说,但并不妨碍其成为一本体现吕不韦治国方策、人文思想的书。这本书就是描述了按照吕不韦思想建立起来的秦国的样子。
《吕氏春秋》的内容有治国思想,还有历史范例,有些堪称治国的良训。可惜的是秦始皇不买吕不韦的账,一心以法家治天下,焚书坑儒。虽然想要万代流传自己的秦王朝,却只持续了短短的十余年。不知道这是秦始皇的可悲,还是吕不韦和《吕氏春秋》的可悲。难怪郭沫若在其《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中写到:“秦始皇的成功一多半是时代的凑成。中国自春秋以来,由十二诸侯而成七国,无论政治上与思想上所走的都是趋向统一的路线,而始皇承六世的余威,处居高临下的战略地位,益之以六国诸侯的腐败,故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功。但这并不是说他的方法正确了。相反,假如沿着吕不韦的路线走下去,秦国依然是要统一中国的,而且统一了之后断不会仅仅15年便迅速地彻底崩溃。”
不妨来看一下《吕氏春秋》表现出来的一些观点,姑且当作吕不韦的治国的依据吧。
吕不韦反对独裁。而正是这一点,秦王政对吕不韦最为不满。吕不韦反对独裁,主张君主天下制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当然不足为奇,在那个时候,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天下为一姓之天下,君临天下。特别是在秦始皇这样一个非常专制的皇帝眼里,你敢著书立说来说不是一人之天下,这不就是让我秦王政将江山分与天下人吗,这显然对于秦王政这么一个专权的人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其实,这也只是吕不韦蛊惑人心的一个方面,原来儒家不也是鼓吹“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最后还不是一人、一姓之天下,那些尊奉儒家的人可曾让一个外姓人来接管江山,让天下人来做主天下事?不过是把这些当做粉饰天下、愚弄百姓的胭脂罢了。就算吕不韦真当上皇帝了,也只能是说一套做一套罢了。
尽管这样,也不能抹杀吕不韦提出这种思想的先进性,至少他看到了,一个朝代要想久远,就不能太独裁,必须为百姓也找一些精神安慰。就算天下是你秦王政的,但你要对外宣称,天下也是所有秦国子民的,如此一来,老百姓自然就不会造反。应该说秦始皇及其儿子——秦二世就自尝了苦果。秦朝以前,并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正是在秦朝,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使得秦氏江山改姓为刘。估计秦始皇要是知道的话,可能会重新启用,信任吕不韦,同时倍加推崇《吕氏春秋》。
另外,吕不韦其实是赞成广纳贤才的,这个不仅在《吕氏春秋》上有体现,在吕不韦当丞相的时间内,他也是这么做的。比如说日后的秦国丞相李斯,他的门客中有甘罗、张唐,还有司空马等等,都是比较出名的从外地来秦国的人。吕不韦深谙一个道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一个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于是他招贤纳士,才有了《吕氏春秋》。其实从秦国的发展来看,基本上也是外来人才当权,如吕不韦之前的秦国丞相蔡泽等等。
吕不韦似乎刻意地想把春秋战国以来各派的思想在他的手里汇集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这只是按照他个人的意思来办理),但是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会对各流派的思想有所取舍。虽然,他把儒家作为该书的一种主流思想,如尊师,顺民意、修齐治平的政治等,但是在一部《吕氏春秋》中如果仅仅只有这些,怕是不能被称之为“杂家”的。吕不韦也主张君主无为。无为思想是属于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则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如果说,这些尚不足以让秦始皇恼羞成怒的话,吕不韦在书中讴歌禅让就真的让秦始皇忍无可忍。当然禅让制在当时提出来是不是一种进步尚没有定论,毕竟夏朝过后,君主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此时提出来,不仅统治阶级会反对,就连老百姓也会笑其幼稚。禅让制,按照理想的方式当然要比世袭制先进得多,但在当时存在阶级差别的情况下,说禅让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在战国时期中叶,燕国演过一次禅让的闹剧,就成为当时学者间攻击禅让制维护君主世袭制的一个笑柄。此事重提,自然要引起包括秦始皇在内所有士大夫阶级的一致反对。
《吕氏春秋》里许多主张是儒家的主张尊师重教等等,是在一个渐趋统一的时代里推出儒家。儒家的主张在于“仁”、“爱”,在于用安抚的手段对待老百姓,用立言、立德、立行来让老百姓忘记阶级差别。吕不韦看到了一个经过长期纷争的时代将要结束的时候,应该从思想上安抚,达到思想上的统一的时候了,而这正如有些学者提出的那样,《吕氏春秋》的出现,正是那个时代归于一统的结果,或者说是产物。
其实,秦始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都几乎与《吕氏春秋》的观点针锋相对,西汉建立之初,吸取亡秦之教训,采取的政策、措施与秦始皇也是针锋相对,说《吕氏春秋》的观点与西汉初期实施的政策有类似的地方,也应在情理之中。
应该看到,吕不韦的一些柔和措施,如重农,恢复生产,以及君主天下制等比较适合长久统治,而汉朝之所以统治那么久,也正是吸取了亡秦的经验。西汉初期的政权依稀是《吕氏春秋》里的秦国的影子。(刘光辉)
号称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吕氏春秋里面主张是继承道家的无为思想,然而这和当时秦国所推行的法家思想是背道而驰的。随着吕不韦权力慢慢的削弱,也使得这本吕氏春秋成为不了当时的主流。因为吕氏春秋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这和当时的法家儒家的思想产生了很激烈的冲突,但是由于吕不韦当时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太多人的人敢提出质疑。
吕氏春秋可以说是倾注吕布为一生的心血以及理想。所以吕氏春秋对于我们后人了解当时的秦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后来由于和统治者的思想不相符合,吕氏春秋的地位才没有被大力推广。但是吕氏春秋确实十分的经典,因为其中的内容已经锤炼到了字字精粹,一字值千金,可见吕氏春秋的立论、观念、引经据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的。它的文章,是集春秋时期之大成,是诸子百家的提炼升华之作。
不得不说吕不韦确实是一个非常有理想有才华的政治家。吕不韦通过吕氏春秋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及思想。然而这也使得秦国的统治者感到了威胁。因为一个国家的政策方面不能够随意的更改。吕不韦通过这种方式挑战秦始皇的权威,也使得秦始皇对他产生了很深的怨恨。吕不韦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也是视理想为生命般的人士,吕不韦是中国士大夫的早期杰出代表,是风骨凛然正气的伟人。
所幸的是吕氏春秋在后世依然得到了保存,虽然没有得到大力宣扬,这主要是因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宣扬的是道家思想,这和后来的儒家正统思想是相违背的。所以吕氏春秋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崇。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什么?
《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组织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并非没有理论,内容上也并非没有体系。正如该书《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吕氏春秋·序意》)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本书是在“法天地”的基础上来编辑的,而十二纪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主要是什么思想?《吕氏春秋》里面讲的都又是些什么呢?
杂家
创始之人吕不韦,其思想兼收并蓄,兼儒墨,合名法,代表著作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
杂家本是当年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内容很多与方术有关。杂家代表性书籍一位是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杂家”这称号,在历史上一般指全才。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三千人所著.以易学、阴阳、五行、干支文化思想为总纲,融合众家所长、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农业各方面的理论体系,肯定并尊崇揆天道、察地道、览人情的顺天应人思想,同时又更加主张去主动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积极有为地进行社会活动.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个部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约二十万字.十二纪主要论述天时,八览主要论述人事,六论则主要阐释地理.知识范围涉及易学、阴阳、五行、干支、养生、军事学、政治学、音律、星象、农业生产、气象、自然、历史、地理、工艺、机械等多个方面.如今,它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光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吕不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商人出身的大政治家。吕不韦是卫国国都濮阳人(今河南濮阳西南),约生于赵惠文王九年(前290年)至赵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之间,卒于赵王迁元年(前235年)。关于他的家世史无记载,很可能出生在一个珠宝商人家庭。吕不韦成年后就奔走于各国经商。后来他行商到韩国,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家累千金”的巨富。他是怎样摇身一变,成为政治上的显赫人物?对这段史实《史记·吕不韦列传》和《战国策·秦策》都有大体相同的生动记载。战国时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私营商业日益兴盛,商人十分活跃。有的身居显位的卿相也弃官经商。在这些大商人中不乏有政治头脑的人物。有些商人主张用兵家之道来经商,吕不韦却别具一格,是用经商之道来从政的。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吕不韦经商来到赵国都城邯郸,由于他对政局一向关心,当遇到秦国公子异人时,便产生了投身政治的想法。异人是秦国安国君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安国君正在这一年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不是长子,他的生母夏姬也不受宠爱。异人被送往赵国当人质,他虽然贵为王孙,但派往敌国,处境就很危险。由于秦国多次攻赵,异人在赵国很受冷遇,车辆日用都较简陋。吕不韦根据“人弃我取”的生意经,认为异人“奇货可居”,是一个可以收买,进行政治投机的对象。据《战国策·秦策五》记载,为此事,吕不韦曾回家与他父亲商量。吕不韦问他父亲:“耕田能获几倍的利?”他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他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他父亲说:“无数的利。”吕不韦得出结论说:“现在努力耕田,不能保证吃饱穿暖,而帮助立一国之君,得到的好处,可以传之后世,这种大有利可图的事,何乐而不为呢!”看来,吕不韦和他父亲对经商和政治投机都是满在行的。
于是吕不韦主动去拜访异人,自称说:“我能叫你飞黄腾达。”异人当他是开玩笑,说:“你自己发财还来不及,怎么顾得上我呢?”吕不韦说:“你不知道,只有使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异人听出他话中有话,就请他坐下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做了太子。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只有华阳夫人能立继承人,但她又没有儿子。你兄弟二十多人,你排行中间,又长期在外作人质,关系疏远。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做了秦王,你哪有机会去争做太子呢?”
异人说:“是啊!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吕不韦说:“你客居此地:,景况不好,没有孝敬长辈结挛宾客的力量。我尽管不富裕,但可以拿出‘千金’去西游秦国,活动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继承人。”异人昕了喜出望外,当即向吕不韦叩头称谢,并表示如果这个计策能实现,“一定把秦国分一半给你,与你共同治理。”两人谈妥后,吕不韦先送“五百金”给异人,让他广结宾客,再甩“五百金”买了一批“奇物玩好”,自己带到咸阳,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他把这批宝物送给华阳夫人,又说了一通异人在赵如何贤明,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听了大喜,也对异人产生了很好的印象。
吕不韦看到时机成熟,就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去说动夫人。这套说辞经过吕不韦指点,针对华阳夫人的心病,说得入情入理。其大意是这样的:“女人靠美貌得到宠爱,年老色衰就会失宠。只有乘受宠时,确立自己的儿子作王位继承人,这样丈夫去世之后,自己才不会失势。现在夫人没有亲生儿子,就应当及早在公子中物色一个,推举为继承人。现在异人主动来依附夫人,如果及时提拔他为继承人,他自然感激不尽,夫人在秦国的地位便永远不会动摇了。”
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就在安国君耳边吹风,说异人如何贤德,一定要立他为继承人。安国君终于同意,刻玉符起誓,确定异人为继承人。他们不断送钱财给异人,并聘请吕不韦做异人的师傅。异人回到秦国去见华阳夫人时,吕不韦知道这位夫人原籍楚国,就叫异人穿楚服进见。夫人见了非常高兴,当场叫他改名为子楚。吕不韦在邯郸娶了一个美貌的歌舞姬,异人见了很眼热,求不韦割爱,吕不韦也答应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这个女人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但登上宝座刚三天就去世了。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按照原来的约定,就让吕不韦任相邦,这样秦国的大权开始操在吕不韦手中了。
吕不韦这次政治投机,主观动机是为了追逐巨额赢利,求得传之后世的宠幸。也是为了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从其客观效果来看,对稳定秦国的政局是有重要意义的。秦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国君去世,诸子争夺王位的内乱。秦孝文王过早去世,给秦国政局带来危机,由于及早确立子楚为王位继承人,才使秦国政权顺利转移到华阳太后、子楚、吕不韦手中,避免了内乱。子楚即位后三年又死了,继位的太子政仅十三岁。五年之间,秦国三易其主,现幼主新立,如果处置不当,还会出现动乱。在这紧要关头,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他以三朝元老和“仲父”的身分,辅孤理政,再次稳定了秦国的政局。经几代人的努力,此时秦国已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由秦来完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这样秦国的政局稳定与否,就会关系到统一中国时间表的前后推移。面临这样的历史条件,吕不韦又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他稳定国内后,就把完成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自称“仲父”的用意就在此。春秋初期齐桓公用管仲辅佐,成就霸业,齐桓给管仲的尊号就是,“仲父”。吕不韦是要秦王政象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尊重他,他就可以帮助秦王政去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了。
秦孝文王二年(前;249年),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从这时到韩王安元年(前238年)秦王赢政二十二岁亲政以前,秦国的军政大权就一直握在吕不韦手中。在这十二年中吕不韦为推行秦国统一全国的大业制订了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
在政治上吕不韦主要作了两方面的事:一是注意起用老臣宿将,调整好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以稳定国内的统治秩序;二是注意发现、荐举人才,让这些人才在统一大业中发挥作用。吕不韦是一个有见识的政治家,任相之初,“委国事大臣”,自己并不独揽大权。他注意起用昭王以来的一些老臣宿将。如老臣燕人蔡泽,曾因受人攻击,早已被迫告老称病。秦王政即位后,吕不韦又请他出山,参于朝政。后请他出使燕国,促成了秦燕连横。王龀、蒙骛这些昭王时的名将,吕不韦也继续委以重任,使他们在兼并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吕不韦认为对人才委以重任后就要赏罚严明。赏罚要不凭关系亲疏、个人好恶,而要考其实绩,做到因功授爵,赏罚必当。尽管在事实上他不可能真正做到事事赏罚严明,但提出这些主张,对整顿秦国吏治,加强国力是起了作用的。
总起来看,吕不韦作为战国后期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他两任秦国相邦,主持朝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为秦统一准备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基础。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为封建大一统的理.论作了新的探索。尽管他和秦始皇政见有所不同,.又发生了激烈的权力冲突,但是事实说明秦始皇的统一与吕不韦的功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吕不韦作为一名由商人跃上政治舞台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固然表现了唯利是图、贪求权势的阶级历史局限性。但总其一生,他对秦统一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吕氏春秋》是如何集合百家的?其目的是什么?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吕氏春秋》是如何集合诸子百家学说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做?”《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产生的一部重要的思想学术著作。虽然这部著作是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而准备的,但是,这个起跑线划的有点超前了,不但秦始皇没有从这个起跑线上跑起来,还彻底把这条起跑线给拆了。
值得庆幸的是,秦朝灭亡以后,汉朝的起跑线却完全是从《吕氏春秋》开始的。也跑出了一个世界 历史 上强大繁荣的汉帝国。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合自己散落在六国的3000门客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左右,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非常复杂多变,秦国以进攻性大国,对六国构成很大的威胁之势。
这时,吕不韦被秦襄王封为文信侯,在丞相位置已经整整10年,他辅佐秦王政6年,秦王亲政也是两年了。
所以,吕不韦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也雄心勃勃,好像他的政治生命才刚刚开始,所以,加快推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打算让秦帝国像周朝那样长久,像传说的尧舜那样理想。
吕不韦上任丞相以来,就模仿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礼贤下士,结交宾客,著书立说,决心要超过他们的美名。
于是招徕四方名士到他的门下,各显神通。
这些宾客来自不同的学术流派,他们各有各的学说推荐,于是,形成了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和阴阳家等各派学问,内容兼蓄并收的一部著作。
但是《吕氏春秋》的核心思想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儒家仁政大同的思想。
全书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
在此思想准则和价值尺度的基础上,再对其他各派学问进行有选择性地吸纳柔和,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体系。
这套学说其内容与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国政治准则几乎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秦始皇并没有按照他的学说去做,而是选择了有法家思想倾向的李斯、魏缭这些政治家的思想主张。
吕不韦在10年的丞相位置上,为秦国的强大确实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他还是没有弄懂亲政只有两年,年龄才22岁的秦始皇究竟有怎样的雄才大略。
我们看看吕不韦完成《吕氏春秋》以后的这一年,秦国发生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是,秦王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在屯留叛秦降赵,这明显就是一次有预谋的政治叛乱。
第二件事情是,嫪毐被封为长信侯。
第三件事情就是,《吕氏春秋》正式编撰完成。
从史料记载看,成蟜的叛乱内有秦军将领和士兵支持,外有赵国策应,应该是蓄谋策划已久的一个政变计划。但是,被秦始皇给剿灭了这次政变。
剿灭这次叛乱的是首领的嫪毐,所以嫪毐因功被秦王政封侯。
但是,自我膨胀至极的嫪毐发动的叛乱,同样被秦始皇给粉碎了。
而这一年吕不韦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吕氏春秋》问世了。似乎是对吕不韦最大的讽刺。
秦国是一个崇尚法家的国家。从秦孝公商鞅到一直秦始皇亲政,在秦国开创的以法家思想为主,墨家思想为辅的“君主集权制”占据着绝对的上风。
秦国也因为以军功论赏,所以,在七国中说最厉害最强大的一个国。在七雄争霸还在进行中,显然道家和儒家的治国方略是不符合秦国发展道路的发展阶段要求的。
吕不韦却想把秦国的治国方略带到以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为主的道路上去。这注定是一个脱离实际幻想。
所以,你看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向秦始皇歌颂了孝公时期的商鞅,赞美了惠王时期的张仪,褒扬了昭襄王时期的范雎,唯独不提庄襄王时期和秦王政亲政前吕不韦有什么贡献。
不过,吕不韦确实是个人才,他眼光不错,以一个商人之力,投资于政治,居然也没有投错人。从一个富商,居然成为一个政治明星。
所以,他自入秦从政以来,就对秦国的政治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发现了秦国的一些制度之9弊端。
出于改造秦国政治理念的伟大抱负,吕不韦决心在秦王亲政之初,利用好自己手中的相权,对秦国的政治体制进行纠偏和调整。
既然要纠正和调整,现有的治国方略和国家体制,就必须大刀阔斧地去修正,思想舆论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于是,精心策划的一部20万字的巨著《吕氏春秋》应运而生。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吕不韦作《吕氏春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在大秦统一后,走什么道路,执行什么思想的意识形态制造出符合自己理想的 社会 舆论。
吕不韦为了宣传《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但是,也许人人惧怕吕不韦的权势,也许《吕氏春秋》真的无可挑剔,最后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一千金。
两年之后,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秦始皇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
吕不韦的3000食客分别好几个国家,听说吕不韦被秦始皇解职,有人出来劝说秦始皇,给吕不韦说情。齐人茅焦劝就是其中之一。
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赵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迁往河南的封地。
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到吕不韦的封地洛阳问候。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洛阳,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即使到了蜀地也会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结束了从巨贾商人,到出相入将政治家的传奇的一生。
吕不韦主持的《吕氏春秋》也叫《吕揽》,虽然在秦朝没有发挥任何政治作用 ,就连吕不韦的命也搭进去了。
但是,秦朝灭亡以后,在汉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司马迁的《史记》、刘安的《淮南子》都对《吕氏春秋》评价很高,而且是西汉立国之初的主要政治思想理论。
可以说《吕氏春秋》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高的重视。除了汉代,唐代对《吕氏春秋》也是非常重视的,把它作为是治国安邦良书。
《吕氏春秋》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由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编纂而成,基本上实现了融合百家之言而集大成,涵盖了当时 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富民强,虽然商鞅车裂而死,但是法家治国思想完全保留下来了,秦国在统一全国的前夕,道家、儒家、阴阳家、墨家等思想并行于世,作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其实也看到了法家治国的弊端和严酷,吕不韦作为一位高超的政治谋略家,他也能看到秦国的治国理念也需要转变,特别是即将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治理国家不能再一味的严刑峻法,利用高压政策来管理国家,需要采用儒家道家思想来缓和国家人民之间的矛盾。
后来我们也知道,强秦统一之后15年,就灭亡了,这一点和他的苛政是有关系的。吕不韦就是想把百家之言整理采集编成论著来影响秦王,改变他的治国思想,由于焚书坑儒,很多书都被烧掉了,但是吕氏春秋因为是相国组织编撰而成的,也被保护了下来,但是法家思想在秦国已经根深蒂固了,秦王也没有采用他的道家为主体的治国理念,这也是秦国快速灭亡的原因。
总而言之,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想获取美名留存后世,另一个就是想利用道家儒家等治国思想来影响秦王,改变秦国的苛政,缓和统一之后国内的矛盾。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中国 历史 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
吕不韦原本是一个商人,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赢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吕不韦素来善于谋略,十分注重文才,所以他广招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吕不韦没有条件著书立说,但他对著书立说可以天下闻名,流传后世,永垂青史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借助门下擅长舞文弄墨的文人学士,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公元前239年,吕不韦对门下撰写的文章十分看重,挑高手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吕氏春秋》,并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吕氏春秋》规模宏大,大量吸收道家虚静无为之说和儒家的仁义学说,并把它运用于为君之道的政治理念中。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收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辩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这部书集虽采取各家学说,但采取观点之间并不抵逆,比较合理。在管理思想史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寓言史上都具有着特殊的学术价值和重要地位。
很乐意就《吕氏春秋》的话题谈点个人的见解。《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编成的一部先秦古籍,属于《子部》从书的杂家类。主要是以史叙事,学术倾向不太明显,有一定的政治意味和倾向。
一、编写《吕氏春秋》的 历史 背景
战国末期,秦国地处岐山以西,受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东方六国不同,此地民风彪悍,崇尚习武,思想与文化相当滞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的著名人物没有一个是在秦国土地上培养出来的。秦国虽然国力强势,但多的尽是武士,文人却很稀缺。
随着“奇货可居,千金买国”计划的成功,吕不韦帮助异人登上王位,他也如愿当上了秦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相国。在他刚执政时,天下统一的迹象己十分的明朗了。吕不韦已经在思虑天下统一后,应当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他认为,人和物各有其长短,只有善于吸收和利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得到天下。由此,他下定了决心,组织招揽天下人才和手下宾客,发挥各家各人之特长,著书立说,“集百家为自家”,编写先秦杂家代表性著作《吕氏春秋》(或称)《吕览》。全书共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三个部分,共二十余万字。
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部有主编、有宗旨、有计划、集体编成的政治论著。
二、杂家“杂糅百家,融合多个学派、学说”
《吕氏春秋》成书前,已有诸子百家的许多著作问世,并流传于天下。身为丞相的吕不韦他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意识到:贤能人才的向背对一个国家地兴衰成败关系重大!自东方赵国而来的他当然明白争夺人才的这一战场上秦国并不占优势,因此他要广泛罗织文士来弥补秦国文化的不足。当然,他也有吸引人才扩大自己势力的意图。他是如何“集百家为自家”的呢?
吕不韦意识到,单纯地用某一家某一派的观点来治理国家是有缺陷的。所以,他以杂家的形象出现,提出“兼采百家”尤其是倡导融汇儒法的政治策略,以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参加编修的来自方方面面,注入各学派的观点,并不机械地照搬儒、法、道、农、兵、阴阳等原有观点。而且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有所选择和扬弃。将法家的法治和耕战,儒家们礼治与仁政,道家的无为,墨家的义治与节俭以及阴阳家的时政,还有名家的正名全都融冶于一炉,形成一种相当完备的适应“大一统”需要的政治理论体系。在有利于君主集权统治的前提下,不尊奉一家一派,力图超越诸子,融汇百家,包纳一切有用的思路方略和治术。
汉代 历史 学家班固称《吕氏春秋》是“兼儒墨,合名法”,而且像这样的体裁是独一无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吕氏春秋》的编纂和问世,实在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但因吕不韦是商人出身,而且又以政治投机起家,所以后人对他多有诟病。然而,从吕不韦的执政效果来看,或许他商人起家的独特背景正是政治与思想上有所建树的原因。他很早就奔波于天下各处,见多识广,能与 社会 中各类人打交道。从而才能包容百家,极少有狭隘的门户之见。
可惜最终因为吕不韦与秦王赢政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吕氏春秋》问世不久,就被赢政打入了冷宫。秦国依然旧沿严刑峻法治国,虽然统一了天下,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仅仅十五年就迅速崩塌了。
结语
吕不韦组织编写《吕氏春秋》集百家为自家的目的很明确:其一,巩固执政地位;其二,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思想、文化和人才上的奠基。
解题到此,水平有限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吕不韦作为秦国宰相,权倾一时。门下门客三千,会舞文弄墨的人不少。
吕不韦让门客们把自己的所学所思都写了出来,交由几个高手整理规范,以道家黄老之说为纲领,兼容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学说,最终形成了吕氏春秋一书。
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目的不外乎有三个。
1.名声。吕不韦商人出身,虽然治国理政很有一套,但始终不是根正苗红的文人政客,还有人盛传他和嬴政之间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名声可谓狼藉。当时著书立说的思潮很流行,吕不韦自然也想编纂一本书,图个身前身后名声显赫。所以,在《吕氏春秋》一书成后,他还留下了一字千金的故事。
2.权力。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存了利用权势统一全国意识形态的意图。意识形态一样,自然就是一个派系,自然会自发维护本派系的利益。作为派系之首,地位会更稳固,权力会强大。
不管吕不韦本意如何,他终究为后世保存了一部珍贵的典籍,让我们还能从中窥到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斑。
《吕氏春秋》是如何集合百家的?其目的是什么?
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在战国时期,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他们都是著名的豪杰名,门客无数。而吕不韦认为我秦国如此强大,于是也广收门客,礼贤下士,给予更好的福利待遇,吕不韦开始招揽门客,当时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吕不韦觉得没有必要再蓄养能征善战之士,吕不韦一生善于谋略,于是就广纳贤才,收文才斐然之士, 而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此中可以看出,吕不韦的目地,古人云,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他想的是名垂千古!
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自身条件有限,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都许多才辩之士。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无花八门,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于是就找来文章高手,删减,编辑,最后综合修成了一本书,取名叫《吕氏春秋》。文章内容按照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属于应和天时的人世安排,蕴含百家思想,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 社会 治理的吻合。《序意》所说:"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虽然吕不韦此人做书包含着功利的性质,但不得不说,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了很大的贡献。
这是吕不韦作为当时的文士儒家平民所作的政治努力。
嫪毐是作为当时的武士儒家平民登上 历史 舞台。
赵姬是作为当时的女士儒家平民的代表,虽然连名字都没有,仍然在特殊情况下叱咤风云。
历史 上一般把吕不韦作为杂家的代表人物,而他这个杂家,是儒家平民思想为主,道家贵族思想为辅。
他所来源的国家,是以殷商后裔为主体的卫国,商人后裔,一般都擅长经商,所以才有“奇货可居”的著名商业故事。
为什么秦始皇后来对儒家印象那么差,要将其打入黑名单,就是因为吕不韦的文士儒家,嫪毐的武士儒家,赵姬的女士儒家形成一张大网,以阻扰其获得权柄,所以才有其摧毁武士儒家的血腥反叛,打压文士儒家的地位超然,排挤女士儒家的母仪天下,也才有后来的“焚书坑儒”!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组织自己的门客集体编写的。
吕不韦生年不详,逝世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吕不韦祖籍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秦庄襄王时做了丞相,被封为文信侯,后来做了秦始皇的相国,被称呼为“仲父”。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都喜欢招徕士人,让这些人著书立说。吕不韦认为秦国强大,在这方面也不能落后。于是,吕不韦让自己的三千多名门客都著其所闻,最后合编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凡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余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为《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由于是许多人共同编写的,所以思想很不统一,其思想内容以道家、儒家为主,兼采墨家、法家、农家、兵家、名家的学说,其中既有各家的精华,也有各家的糟粕。
吕不韦组织编写《吕氏春秋》的主要目的,是汇集当时战国时期各派学说,为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吕氏春秋》所作各篇文幅短平,运用故事说理明快,文字生动形象切要,揭示事络清晰可醒,蕴含哲理深邃达远。
没读过哈[捂脸]
吕氏春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再介绍下吕不韦
《吕氏春秋》的贵生主义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宾客所作。其中颇有特别注重的中心思想: 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无为而行。 行也者,行其理也。行[其]数,循其礼,平其私。 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 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 以上既是作书的大意。 第一是顺天,顺天之道在于贵生。第二是固地,固地之道在于安宁。第三是信人,信人之道在于听言。“三者咸当,无为而行。”无为而行,只是依着自然的条理,把私意小智平下去,这便是“行其数,循其理,平其私。”一部《吕氏春秋》只是说这三大类的事:贵生之道,安宁之道,听言之道。 法天地的观念是黄老一系的自然主义的主要思想。而这个时代的自然主义一派思想经过杨朱的为我主义,更趋向个人主义的一条路上去。故孟子在前四世纪末年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又说当时的三大系思想是杨、墨、儒三家。至少可以从《吕氏春秋》里寻得无数材料来表现那个时代的个人主义的精义,因为这是《吕氏春秋》的中心思想。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是怎样的?
吕不韦认为,君主不能滥用权力,必须对君权加以限制。这个思想他反复在《吕氏春秋》一书中提出,并且拿出了三种限制君权的办法。虽然都是好想法,却处处跟秦王政(后者更喜欢专揽权力)大唱反调。这就是吕不韦必死的原因所在。
第一,《吕氏春秋》书中主张分封制,以空间的分割来限制君权。吕不韦担心一旦建立一个大帝国,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就会导致君主独裁。所以他虽然也坚持贯彻秦国一贯的对外兼并扩张政策,但不以建立一个大帝国为最终目的,而是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分封制体系,也就是他宣称的:“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只进攻诸侯中的坏诸侯(“暴”者),把坏诸侯(“暴”者)干掉,以其土地转封给贤人,使其成为新的诸侯。
让更多的贤者分享政权,以便限制君主的权力,这就避免了帝王独裁。吕不韦在书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这就是和帝王专制大唱反调。当然,吕不韦的这个“天下人”,不是指一般能喘气的人,而是指英豪贤能。
其实,吕不韦试图保留分封制,未必为错。分封制首先可以如吕不韦所理解的那样,避免一元独裁(通过地盘的分割,来限制君权的膨胀)。这符合吕不韦“反独裁”的思想。同时分封制也有它的现实意义:以当时落后的技术手段,庞大的中国硬要统一成一个大帝国来运转的话,管理成本一定提高,管理效率却未必提高。比如,国家版图过大了,交通手段却落后,财富和赋税向中央运输,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运输价值一钱的物资给中央,需要耗费几十钱的人工和路费。中央所得的甚少,而民间受其毒苦已深。人们饱受毒苦,所以陈胜吴广带头一闹,也就都跟着闹了。这是汉朝人总结出的秦国灭亡原因之一。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还认可了第二种限制君权的方法,即以武力限制君权。按照正统观点,人民拿起武力对付君主,那是犯上作乱,但吕不韦不这么看。他说,对于愚君,要叫他下岗,以禅让的办法避位(所谓“与贤”)。而暴君,下民则可以直接推翻他,所谓“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至少能揍他一顿,所谓“罚不避天子”。吕不韦讴歌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革命行为。
第三个限制君权的办法,吕不韦强调君臣分工。君要“处虚”,“执其要”,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而不能太过分地干预下属。臣子是要“忠”,但忠是忠于自己的职事,而不是忠于某个人。显然,这样的君臣观,是从“公天下”和“利于群”的原则出发的,是积极的,有利于国家的,不能简单理解成吕不韦想夺权。
总之,吕不韦的思想带有现代民主政府的特色,他一反商周以来的“家天下”观念,大胆提出限制君权,反对独裁,反对法家君权至上的理论体系,这都体现在《吕氏春秋》这本书里。《吕氏春秋》就是他的政治宣言。书中讲了无数小故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故事书,其实每个故事背后蕴涵的都是吕不韦一套精密的治国理念。
《吕氏春秋》这本杂家著作抛出的时间,正是秦王政准备加冠的前一年。吕不韦对这本书倾注了巨大期望,书中的理论关系到吕不韦的政治命运乃至中国未来2 000年的政体走向。吕不韦希望秦王政受此书影响,在亲政以后能够按此书所阐明的“吕不韦公天下、反独裁思想”施政(当然,再次申明,这里的公天下是和贤人——如吕不韦这样的人公天下)。
然而,独断刚愎的秦王政不肯接受“吕不韦思想”,他不喜欢限制君权和分权,更喜欢君权专制,他爱看法家韩非子的书,对君主专制痴迷得超过历代帝王。韩非子的《孤愤》说得很清楚,君主应该牢牢掌握一国之柄,君主与贵重之臣之间不可两存,君主要用“法术势”控制好大臣。韩非子反对大臣分权太多,否则就会“国地削而私家富”,“主失势而臣得国”。
韩非子的书很好地教育了秦王政,秦王政叹息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他对韩非子思想身体力行,力求强化君权,表现为独揽朝纲,细大决策皆出于他,生怕大权旁落,被旁人不无愤懑地形容为“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吕不韦要想限制君权,提出公天下乃至分封制(从地域上限制君权)、君臣分权等口号,简直是与虎谋皮。最后,作为韩非子的思想的实践者,秦王政用一杯毒酒致死了异己学说持有者——吕不韦。吕不韦的死,就死在他限制君权的思想,与秦王政的专制情结冰炭不容。
吕不韦抱着自己的想法,就这么死了。他以“限制君权”为核心的吕不韦思想,以“公天下”为口号,一并在后来的两千年中死掉了。直到近代,民主理念的复苏,使我们再次看到了吕不韦思想的影子。(佚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