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的区别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的区别如下:
1、首先,是时间上的区别。
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开始进行的评价活动。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项目竣工后、试生产运行正常后,正式投产前进行。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对于时间点的要求比较苛刻。
安全现状评价则没有时间上的具体要求,一般指投产后的任何现状时间点。
2、其次,进行评价的依据不同。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搞得内容来评价的。
安全验收评价依据是评价对象初步设计、最终设计、安全设施验收报告等。
安全现状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安全管理等的要求进行的。
3、最后,结论目的不同。
安全预评价给出危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提出对策设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安全验收评价是查找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对策设施和建议,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价,查找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预测事故的危害可能性,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目的是指出建设项目的目前安全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评价
安全设立评价与安全预评价区别
安全设立评价是安全预评价在危化行业的叫法。安全预评价是在生产系统设立之初,针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分析,预测和对策措施。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安全预评价有哪些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目的。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评价依据。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概况。被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工业园区规划、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布、主要设施设备、主要装置、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人流、物流等。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
5.评价单元的划分。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等。
6.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选定的安全预评价方法阐述选此方法的原因详细列出定性、定量评价过程对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监控情况以及预防事故扩大的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明确给出相关的评价结果对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8.安全预评价结论。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
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要求的客观评价。
[收起]
什么是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预评价程序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前期准备工作应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为保障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应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评价结论 应概括评价结果,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危险、有害因素引发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