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沙漠里面的风吹着沙粒,基本上都是贴地的,不能侵蚀到顶部。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
埃及金字塔的演变过程
通常人们所说的“金字塔”多半是特指古埃及第四王朝国王胡夫在吉萨所建的那座金字塔(下文中简称大金字塔)。关于大金字塔的研究也不再算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了。多少年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人,甚至UFO爱好者,对于大金字塔都情有独衷。然而,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大金字塔本身,而是试图理清金字塔建筑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起点是早期的马斯塔巴,而以胡夫的大金字塔作为终点。 1.马斯塔巴 通常只要谈到“金字塔的演变”,都会首先提到“马斯塔巴”。马斯塔巴早在前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墓主要集中于阿拜多斯和萨卡拉。 马斯塔巴通常是用泥砖建造的。建筑一般都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通常采用上大下小的构造,但也有一些是上下等大的。 从形象上来看,马斯塔巴与金字塔之间似乎并无直接的联系。当然,这多少受到中文“金字塔”一词的影响。从中文上看,金字塔必须是“金”字形的,而马斯塔巴不符合这一特点。但事实上,古人并没有明确的“金字塔”的概念(希腊语中的puramis有时被用来泛指所有的埃及建筑)。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曾记载美凯里诺斯的后继者阿苏启斯建造过一座“泥砖金字塔”,其实,所谓的泥砖金字塔就是一座马斯塔巴。上图是第四王朝最后一位国王舍普塞斯卡夫在南萨卡拉所建造的马斯塔巴,而且根据我的判断,这应该就是那座“泥砖金字塔”,而舍普塞斯卡夫也就是希罗多德记载中的阿苏启斯。至于他本人说“不要因为和石造的金字塔相比而小看我。因为我比它们优秀得多…………”(希罗多德《历史》),这话若不是后人杜撰的,就是他自己 许多人会怀疑“马斯塔巴--金字塔”这样的转变是否太过急促了。的确,如果说今天还是马斯塔巴,明天就出现了金字塔,这样的变化我们是无法接受的。至少从外观上而言,马斯塔巴距离金字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在传统的马斯塔巴与最终的成功之作--大金字塔之间建立起联系,我们就不能忽视这之间的演变过程(事实上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化的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变化的结果)。感谢上帝(或者任何一位神灵),时间并没能消灭所有的痕迹。1950年,在萨卡拉,人们发现了一座“阶梯型马斯塔巴”。 这座造型奇特的马斯塔巴属于第一王朝国王阿涅德吉布时期的一位大臣Nebitka。从这里我们看见了导致金字塔建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不仅不断的扩大建筑的占地面积,而且开始追求“高度”。这里的“高度”并非是指物理学意义上的那种绝对的高,而是一种感觉,一种逐渐上升的感觉,阶梯形的构造正可以给人这种上升的感觉。对比于传统的板凳(马斯塔巴),阶梯型的构造使得建筑显得比实际的还要高。 从现在的发现来看,阶梯型的马斯塔巴并不普遍。当然,早王朝时期的马斯塔巴很少能完好的保留至今的(特别是地上部分)。毕竟,泥砖不是建造一个奇迹的理想材料。 2.早期金字塔, 阶梯金字塔9Jl 变化发生在第三王朝。左塞王在萨卡拉建造了一座阶梯型金字塔。 左塞王的最初想法可能只是建造一座马斯塔巴,后来又继续在原本的建筑之上增加了3层,形成四层阶梯状。可能左塞王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整个建筑向外拓展,在顶部又增加了两层,于是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6层金字塔。但最关键的是,这座建筑采用了石材而不是泥砖。 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埃及人渐渐不满足于只是扩大建筑的占地面积,开始追求建筑物的高度。金字塔在埃及语中是mr--意即上升、高。这可以视为金字塔建筑出现的思想基础。但凡事并非是只要有追求就一定可以实现的。早王朝时期并没有出现金字塔是因为当时的埃及人仍旧习惯使用泥砖。} 事实上,人们往往认为的一些“奇迹”并没有超出当时技术的极限,就算大金字塔本身也是如此。举例而言,如果要古埃及人12小时横跨大西洋,这显然是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因为关键性的技术--飞机当时并未出现。同样的,在埃及人学会使用石材来建造庞大的建筑物之前,金字塔的建造是不可能的,无论埃及人能用什么方法举起巨石,或者他们能够多么精确的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其实可以发现,金字塔本身的建造(即使是大金字塔),并没有什么是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只能说埃及人比较会“使巧劲”)。 最终,石材的使用解除了一切的限制,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古埃及人建造起庞大的金字塔了。但是,上帝造这个世界用了7天,他不会同意埃及人一夜之间就建成金字塔的。从阶梯型金字塔到最终的大金字塔,埃及人仍然要摸索很长的时间。而最关键的是,他们必须要能承受失败。 崩塌金字塔 左塞之后几位国王的金字塔乏善可陈。大多是沿用了阶梯型的构造,只是加大规模而已。到了第三王朝末、第四王朝初,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国王--斯尼弗鲁。作为第四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完成他们前任(也可能是他的父亲)--胡尼,第三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在美杜姆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仍然是建造成阶梯型的,但斯尼弗鲁似乎并不满意,于是他做了一个尝试,用石灰石将阶梯填平,成为一座真正的正四棱锥形金字塔。 结果显而易见,这次尝试失败了。看图就可以知道这座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崩塌金字塔”了。内核部分的倾角过于陡峭(约74度),并且因为原本内核的表面覆盖有平滑的石板,使得外表的石灰石无法牢固的附着在内核之上。 这座金字塔的外部可能在整个建筑尚未完工(或完工后不久)就崩塌了。 只要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失败往往是件好事。埃及人从美杜姆金字塔的建造中得到了教训,他们发现,内核过于陡峭的坡度是外表崩塌的主要原因,同时,夹在内核与外表之间的平滑石板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斯尼弗鲁,从现在所知而言,我们相信他是一个精力充沛并且勇于接受挑战的人。美杜姆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到他的热情,也没有摧毁他原本的构想--建筑正四棱锥形金字塔。在达赫舒尔,他成功的解决了外部石灰石附着的问题. 弯塔与红塔 弯塔 即使是4600年后的今天,塔身上的石灰石依旧牢牢的附着在内核之上。这点的确很不可思议,即使是大金字塔,现今其表面的覆盖层也已被风化殆尽,哈夫拉金字塔的头部以下也是一样,仅仅残留了一个“帽子”。但是,可怜的斯尼弗鲁并没有机会庆祝自己的成功,就好像现在的硬件工程师一样,一个问题解决了,但几乎立刻就会遇到另一个更为头疼的问题。 弯塔本身的形状标志着这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塔身下半部以54度的倾角修建,在建筑到一半高度的时候突然改为以43度倾角修建。最终整个金字塔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形状。除此以外没有哪座金字塔建成这样的,可见这种外形并不符合当时埃及人的审美观。是什么导致了古人不得不放弃原本的构想?考古学家们给出了解释。 有两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了人们无法按照54度的倾角继续修建下去。1.如果继续按54度倾角修建,最终建成的建筑物大约高可达125米(我估算的,呵呵。现高101.15m)。上部的修建将更加困难,而且也很难保证不会崩塌。2.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金字塔下部的墓室已经因上部压力过大而出现了裂缝。 没有哪个国王能忍受死后住在一个天花板和墙壁上有裂缝的墓室里。现今在弯塔的地下墓室里还存留有一些支撑墓室的粗大木材。 如果说埃及人在美杜姆学到了如何使外部更牢固,那么他们在达赫舒尔则不得不面对内部构造的问题。此前因为从未修建过高度超过百米的金字塔,因此埃及人可能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内部承受压力的问题。在达赫舒尔,数年的努力随着墓室的崩裂而化为泡影。时日无多了,斯尼弗鲁已经修建了两座金字塔,但他的死后居所仍然没有着落。我们实在不能责怪他在两次失败后丧失了进取心,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在弯塔旁不远,中规中矩的以43度倾角修建了另一座金字塔--红塔。 红塔 在红塔的内部墓室和通道中,我们发现,埃及人学会了处理顶部压力过大的问题。红塔内部的三个墓室都设计有倒阶梯状的承重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墓室即使经历数千年,至今依旧完好无损,没有一条裂痕。 但是,红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采用了一个十分缓和的坡度,因此,尽管其占地面积庞大--底边边长220米,超过哈夫拉金字塔(215米),仅次于大金字塔(230米)--但高度只有105米(大金字塔147米,哈夫拉金字塔143米)。如果以挑剔的眼光来看,相比于大金字塔,红塔依旧是件失败之作。 弯塔和红塔的失败使埃及人不得不考虑内部结构的问题,而且,我想最重要的是,埃及人从弯塔的失败中学会了要在建造之前就进行更周全的考虑,要有更详细可行的计划。弯塔上半部的仓促建造表明埃及人在建造弯塔之前并没有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当然,主要是他们之前从来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也是弯塔失败的主要原因。 没人会怀疑如果多给斯尼弗鲁10年的寿命他会再建造一座金字塔,但他在位的几十年间已经修建了三座金字塔了,其中弯塔和红塔是仅次于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全埃及第三和第四大的两座金字塔。斯尼弗鲁最终没能成为“金字塔之王”,死后他离开了伤心地达赫舒尔,跑去西奈当神仙去了。成为“金字塔之王”的是他的儿子,胡夫。 3.胡夫大金字塔 胡夫的名声远没有他父亲的好,他被描述成一个暴君。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本文要谈论的,重要的是,在现今最大的金字塔的墓室里,确实刻着他的名字。 关于大金字塔的建造,从历史记载到神话传说,从科学研究到胡猜乱想,各种说法、理论多到无法一一记述。相信我在此无须多费篇幅来介绍大金字塔的具体构造,因此就略过了。 埃及人在达赫舒尔学会了在建造之前要有详细的计划,他们在建造大金字塔的时候做到了。大金字塔不仅是最高、最大的,同时它的内部结构也是最复杂的。很难想象建造之前没有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埃及人肯定做过精密的演算,最终决定以51度50分的倾角来修建。希罗多德说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原则是:“高度的平方等于斜面的面积”,可以看出,希罗多德的记载还是准确的。 从前面我们看到,大金字塔建造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部压力承受的问题,因为大金字塔的倾角更大,高度更高,内部所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就更大。在大金字塔里,人们惊讶的发现埃及人巧妙的解决了内部承重的问题。走道是下宽上窄,两壁越往上就越靠拢,最终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内部承重结构(这显然是从红塔中学到的)。最让人叫绝的是处于最上方的国王墓室。墓室顶部置有数层花岗岩石板,这些石板重达50吨,最上层由两块石板组成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 显然,埃及人在建造这个墓室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将来墓室顶部所要承受的压力,并且已经设计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语 房龙说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盗墓,因此在墓室上方“垒石头”。这显然是对金字塔的误解。其实对于金字塔有许多误解,不光是房龙那样误解了金字塔的作用。最大的误解就是许多人以为胡夫的大金字塔是完全的成功之作。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大金字塔底边长有多精确,四个斜面是如何精准的指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的,以及刀片都不能插入石块的缝隙中,等等。其实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的并非是建造金字塔的技术(如前所说,金字塔本身并没有什么超越了当时技术的极限的),而是大金字塔的每个部分好像都是完全成功的,不存在任何的一点失误。换句话说,人们并不是怀疑没有滑轮埃及人如何举起巨石--因为利用杠杆也可以做到这点--他们的疑惑只是在于,“为什么总是这么精确?”“为什么没有一点失误?”。的确,如此庞大的工程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失误?除非……除非在成功之前经历过许多次的失败。 大金字塔就是这样诞生的。建造了大金字塔的古埃及人从几世纪以来的各种建筑形式中寻找灵感,他们从萨卡拉、美杜姆和达赫舒尔的失败中得到了教训。金字塔的出现是一个慢慢演变的过程,从最早的马斯塔巴,到阶梯型马斯塔巴,然后到阶梯型金字塔、美杜姆的胡尼金字塔、达赫舒尔的弯塔、红塔,最后到吉萨的大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经历了一个复杂但是完整的进化过程,而且很幸运的,我们至今仍能从诸多遗迹上清楚的看见这个过程。 通过对金字塔发展历程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看到,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付出了多么多的代价和失败,也让人对那些所谓的"外星人"建造之类的说法嗤之以鼻,正是人类不朽的智慧经过几百年的探索,才最终筑就了这一不朽的奇迹!
疫情下的埃及行(14):另类金字塔
古希腊 历史 学家希罗多德在走访完埃及后说:“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非笔墨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世世代代养育古埃及人的尼罗河、尼罗河两岸一望无际的漫漫沙漠、东南两面碧蓝清澈的大海,以及登峰造极的神庙和方尖碑、多姿多彩的壁画和雕塑,还有神秘莫测的木乃伊、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无不唤醒跟埃及有缘的人深埋在心里的记忆,促使他们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伟大的国度,并打开心扉,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明进行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我们,就跟希罗多德一样,都是这些有缘人之一。
对于充满了文明迷雾的吉萨金字塔群,我是不相信各路学者的说法的。虽然教科书上一致强调吉萨金字塔群由古王国第四王朝的国王和他的两个儿子建造,但当我踏上埃及的土地,亲眼目睹它的“风姿”后,我即刻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这个王朝,甚至其后的第五和第六王朝都因史料极其稀少,所以常被史学家称作“ 历史 刻在石头之上”的王朝。没有足够的史料,学者就凭希罗多德书中的几句话而妄下断言,谁会信呢?又或许,很多学者早已知道真相,只是不愿意让百姓大众知道而已。相比教科书中的说法,我更愿意相信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其周围建筑是大洪水后创造人类的尼比鲁星球的大神们按照天上的星宿布局而建造的,金字塔是连接地球和外太空的通讯中心。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地区,以前名字为赫里奥波利斯(Heliopolis)在金字塔文中被称作“众神之乡”,因为这里是古埃及神话中大神们的居住地,太阳神拉常常在这里召开众神会议,由此诞生了古埃及神话中最早的赫里奥波利斯神系。
如果吉萨金字塔群的建造时间对我来说是一个谜,那萨卡拉(Saqqara)和达舒尔(Dahshur)的金字塔,无论从材质,还是形状,跟完美的吉萨金字塔群相比都属于“另类”的,它们的建造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谜。不过,这些离吉萨金字塔群几十公里,也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却为消失的古都-孟菲斯涂抹上了它应该有的艳丽色彩。
意为“死者之城”的萨卡拉是古王国定都孟菲斯时的皇家墓地。学者们说,第一王朝时已有贵族在此下葬,从第二王朝开始,古王国的国王们都在此安息,直到中王国迁都底比斯为止。没人知道这个面积差不多是故宫建筑面积10倍的萨卡拉的地下到底埋葬了多少棺椁,人们只听媒体报道说,考古学家接连在这里发现了不同年代的棺椁,其中包括距今2500多年前第26王朝和托勒密时代的彩绘木棺。这些棺木的主人生前都是高级官员或贵族阶层,棺木里面有色彩斑斓的精美图饰,还有镀金雕像等。这第26王朝,已经是曼涅托王朝划分表中的后王朝时期,离古埃及寿终正寝已不太远。看来,古王国后,仍然有国家的上层人士愿意在此安眠。
不仅国王和贵族愿意在此安眠,被古埃及人奉为神灵的动物也被做成木乃伊在此下葬。为什么古埃及的人和动物都前仆后继地在此长眠呢?除了说明孟菲斯是自古的繁华之都外,是不是也能说明萨卡拉是沾了先祖的“仙气儿”,是被大神们赐予的风水宝地呢?
若想沾先祖大神们的“仙气儿”,就得造金字塔。据学者们说,到目前为止,在萨卡拉发现了从古王国的第三王朝到第二中间期的第十三王朝的共15座金字塔,但很多金字塔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小土堆,但阶梯金字塔(Step Pyramid)却在岁月的风尘中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
位于沙漠之中的阶梯金字塔是一个景区,里面很现代,跟外面的环境天壤之别。铺着质量很好的柏油路,路边种着漂亮的椰子树,还有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个小博物馆的布置都比开罗博物馆的更像博物馆。等我们停好车,向阶梯金字塔靠近时,我们才发现,我们走进了真正的茫茫沙漠中。诺大的沙漠,只有我们和一家阿拉伯人。如果没有他们给我们壮胆,我们都不知道有没有勇气去欣赏这个距今数千年的庞然大物。
还未靠近金字塔,我们就被这里的工作人员带去了一个贵族墓(The tomb of Ptahhotep and his son Akhethotep)。这个贵族墓埋葬着父子,他们都是第五王朝的维齐尔(Vizier)。这个职位被第四王朝的国王所设立,仅次于国王,相当于中国的宰相。他们父子的权利相当大,既是皇家法院的最高官员和财政部长,也是国王文件抄写员和粮仓监督员,父亲因撰写了古埃及早期旨在指导年轻人适当行为的“智慧文学”而闻名遐迩。墓室的墙壁上装饰着浮雕,房间墙壁上都是栩栩如生的壁画和象形文字,很多壁画还留有鲜艳的颜色,描绘了狩猎、丰收、杂技、舞蹈等场面。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好无知,如果懂象形文字多好,那这些壁画的故事就不是天书了。
阶梯金字塔跟贵族墓是两个方向。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我们又一次感叹文明的脆弱。曾经辉煌无比的古埃及文明要么深埋在黄沙之下,要么随着尼罗河水流进了地中海,它风光无限的 历史 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考古学家、 历史 学家和科学家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人能辨别真伪,比如阶梯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和用途。
考古学家和 历史 学家说,这个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世纪,是第三王朝开国国王左塞尔(Zoser)的陵墓,是埃及 历史 上第一座金字塔。任凭这些“大家”们说得天花乱坠,我是不信的。不过,我相信它由当时的宰相伊姆霍特普(Imhotep)设计建造的。这位带有神的基因,活了110岁的宰相跟贵族墓的父子一样,身兼数职,还担任赫里奥波利斯太阳神庙的大祭司,是医学的祖师爷,成立了 历史 上第一所医学院,可以治疗两百多种疾病。他被称为智慧之神,也是 历史 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建筑师。
跟吉萨金字塔旁的建筑一样,在阶梯金字塔的旁边,也有庭院、礼堂、神庙、仓库和宿舍等。科学家说,该建筑由一系列六级依次缩小的坟墓组成,差不多20层楼高,斜度为23.5 ,从孔洞往外能看到天狼星。他们还说,这个金字塔也许是首座石造纪念性建筑,还跟其它金字塔不同。神庙位于它的北侧,而以后的神庙位于金字塔东侧。它被建在南北轴线上,而以后的金字塔被建在东西轴线上。除此以外,它有一座围墙保护,而后来的金字塔则被两座围墙保护。围墙上有14道门,但只在东南方开一个入口,其余的都被称为假门。开罗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图伦清真寺围墙的建造理念跟这里的同出一辙呢。
考古学家和 历史 学家们还说,这里有一个长约6公里的迷宫,可存储食品和补给品。在储藏室里发现了超过4万艘的石船,还发现了埃及最古老的纸莎草纸。中央墓室除了东方以外,其它方向都有一个地下廊道。这个地下通道是通往尼罗河的吗?据说,这个金字塔建成后,外表被刷成白色,跟吉萨金字塔外层的白色石灰岩一样。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它的顶部有奔奔石吗?它的影子在太阳下是曲折的,能精确地做大神们往返地球和外太空的航标吗?谁也无法给出真正的答案,只有金字塔才知道真相,可它却默默无言,孤独地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荒漠上听人类的胡言乱语,黯然神伤。
这块圣地的后方,有一个公牛墓(Serapeum of Saqqara)。在古埃及,主宰冥界的丰饶之神阿比斯(Apis)神牛最受推崇。因为这个原因,挑选送往神庙的神牛标准极其严格。前额区要有黑色菱形斑纹,舌头上要有圣甲虫纹路,背部要有似秃鹰的花纹,好像大神肋生双翼一般,尾巴上要生象征上下埃及的双色毛。有幸被选中做神牛的它们终生享尽奢华,备受尊重,死后被制作成木乃伊在举国哀悼中下葬到专属的地下陵墓,其中就有这个公牛墓。
我们很惊讶,这个公牛墓内部规模如此庞大,保存如此完整,比亚历山大城著名的地下墓穴大得不是一点半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种墓室,不管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可是不进去,又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哆哆嗦嗦顺着一条很陡的甬道走进去,里面墓道总长近350米,特别宽敞,通道两侧安葬着从拉美西斯三世到托勒密时代无数具神牛的尸体,最早的距今已3000多年。墓内的神牛们各占一间墓室,每个墓室都有一个约70吨重的黑色花岗岩石棺。我无法想象这些神牛们生前过着多么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我可以想象古埃及人对它们的崇拜到了多么令人发指的地步。
可惜公牛墓里的很多公牛都被盗墓贼粗暴地劫掠过,考古学家们只找到两个内部完整无损的石棺。岁月的流沙淹没了孟菲斯古城,也毁掉了庙宇和墓葬,还掩盖了盗墓者的痕迹,只有阶梯金字塔,以及红色金字塔和弯曲金字塔还在“满脸沧桑”地向世人讲述古埃及那些不老的传奇。
都坐落在达舒尔的红色金字塔(Red Pyramid)和弯曲金字塔(Bent Pyramid)离得非常近,开车只要一分钟,它们离阶梯金字塔也不远,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车程,这一片区域被联合国划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说阶梯金字塔因为梯状而显得另类,那红色和弯曲金字塔则从建筑材料和形状都很另类。当然,它们也被学者说成是法老的陵墓,只是这两个金字塔由第四王朝的国王斯尼夫鲁(Sneferu)所建。可是,这两个金字塔怎么分配这位国王的遗体呢?难道一个金字塔装一半?各路学者解释得清吗?
学者们能解释得清的是,红色金字塔相当于35层楼高,而弯曲金字塔比它低两层。红色金字塔因含铁的红色砂岩氧化后在阳光下呈现红色,故得此名,而弯曲金字塔因底层部分与地面的角度从54 到上层部分突然收窄为43 ,让肉眼看上去金字塔像弯曲一样,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今天的这两个金字塔全部可以进入内部。相比于阶梯金字塔,我们还能看见一家阿拉伯人,但到了这两个金字塔,我们一个游人也没看到,只有扛着枪的站岗士兵和看塔人。我和女儿战战兢兢钻进了红色金字塔去 探索 里面的奥秘,心想,如果看塔人把门一关,那我和女儿在里面就是变成了木乃伊也不会有人知道。
想进入这个金字塔内部绝非易事。先要走过长长的石阶路,再爬上几十米高的楼梯才能看见金字塔内部入口。从通道入口到地下室,是一个长60多米,高1米左右的大斜坡,我们根本无法站立进入,只能调转身体,弓着腰,半蹲着沿着斜度近45度的黑暗隧道慢慢把脚放在木板上的细长格挡上爬下去,一不小心就撞头。上来的时候更惨。我们戴着双层口罩,还包括一个KN95,在本来空气就不流通的通道里手脚并用地往上爬138级木条阶,累得我们都要窒息了。
但是,在我们攀爬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建筑石块之间的确没有任何粘合剂,而且严丝合缝。到了金字塔空旷的内部后,发现这里的换气设备极为简陋,只有橡胶管简单地连通了内外的空气。幸亏带着口罩,要不然,不知道会不会被熏昏过去。这个金字塔底层有两个房间,地面光滑,房间顶部是高耸的一字形石顶。从人工搭建的旋转楼梯爬上去,上面还有一个房间,与下面的呈直角,同样是一字形石顶。再往里走,地面开始变得粗糙,一个空石棺被放在里面。整个金字塔内部空空如也。
而进入弯曲金字塔内部更难。这一次已经没什么修好的石阶路了,我们要在沙漠中行走很远,还要翻过好几个沙丘,再登上比红色金字塔还多的楼梯才能看见入口。望着跟红色金字塔一模一样的地下通道,我再也没有力气爬上爬下了,只能从最近处欣赏一下这个在所有金字塔中最残破的弯曲金字塔的风貌。弯曲金字塔是一对,离我最近的这个风化得最严重,让我觉得剩存的金字塔中最先消失的就是它。这里扛枪的士兵要带我去看远处的弯曲金字塔,借我一个胆我也不敢把女儿留在游人皆无的沙漠里跟他独自前往。
看着这两个金字塔,还有红色和阶梯金字塔,我总是好奇地问自己,这些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金字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是法老的陵墓,为什么内部除了一个空石棺以外,什么也没有?连最基本的壁画和象形文字都不存在呢?它们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建的?如果说吉萨金字塔是公元前1万多年,创造人类的大神们为连接地球和外太空的通讯而建的,那在公元前3600年神与人彻底混血后,这些半人半神的国王们就再也建不出像吉萨金字塔那样完美的52 金字塔了,而是率先建造了跟吉萨金字塔相似的锥体红色金字塔。再后来,随着神性基因的减少,锥体金字塔也建不出了,只能建造奇怪的,像馒头一样的弯曲金字塔。再之后,伊姆霍特普造出了不伦不类的阶梯金字塔。最后,神的基因在人类的身体中越来越少,人类就什么金字塔也造不出了。
如果说阶梯金字塔是由伊姆霍特普所建,那他生活的第三王朝恰巧是《苏美尔王表》中2/3神,1/3人的吉尔伽美什离去的时代,即公元前2700年。这样说来,红色金字塔和弯曲金字塔应该被建于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而建造所有金字塔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带有神的基因的人类与外太空的大神们保持联系。不知道我的这些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能有几人认同,但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风神波瑞阿斯(Boreas)说的那样,“I stood betw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其实,很多时候,真相也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埃及金字塔介绍
金字塔在埃及尼罗河附件分布。下面介绍一下埃及金字塔:
1、金字塔的位置
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
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
2、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首个在基沙台地上建起的金字塔,也是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又称齐阿普斯金字塔;它兴建于公元前2675年,是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的陵墓。
这座大金字塔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多年时间才建成;它占地13英亩、由230万块均重2.5吨的石头砌成,其原高146.59米,在1889年巴黎竖起高300米的埃菲尔铁塔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3、哈夫拉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是第二大金字塔,它位于胡夫金字塔南边,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三位法老、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建造的。它建成于公元前约2650年,原高143.5米,只比胡夫金字塔矮3.09米。
它现高136.5米,与胡夫金字塔等高。其原边长是215.3米,现在是210.5米,塔壁倾斜度为52°20′,比胡夫金字塔更陡;由于建在吉萨高地最高处,因此看上去似乎比胡夫金字塔还要高。
哈夫拉金字塔体积约220万立方米。顶端外层平滑的原始装饰石块,宛如一顶帽子,仍完好地“戴”在塔顶。哈夫拉金字塔附近拥有一座利用天然巨石雕成的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4、孟卡拉金字塔
孟卡拉金字塔是吉萨祖孙三代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座,它建于公元前2530年左右。孟卡拉是第四王朝的第四位法老,他是哈夫拉的儿子、胡夫的孙子。当时第四王朝走向衰落,金字塔规模也随之缩小。
孟卡拉金字塔高度仅66.4米、底边长108米,实际体积仅为胡夫金字塔十分之一,且所用石材较重,雕凿粗糙,想来是仓促建成的。
金字塔能
法国人鲍维斯发现古老金字塔内可能还有一种奇特的金字塔能。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到胡夫大金字塔游览,发现在塔高1/3处国王室的垃圾桶内,竟然存有未腐烂变质的猫狗类小动物尸体,且均已脱水变成木乃伊。
许多欧洲人也做过同样的实验,证明在金字塔该位置还能保存食物、剃刀刀片等物品。由此,人们推论在金字塔形构造物内汇聚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微波,使它们谐振增倍,从而构成了金字塔能。
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埃及字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