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午时三刻”是12点45分左右,按照古代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的说法,午时三刻就在11点到13点之间,这其中最接近的时间就是12点45分。
2、古代的人们虽然没有钟表,但是他们发明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那就是天干地支计时法,他们那个时候一天就只有十二个时辰,过完之后就是另一天了,而且古代的十五分钟是一刻钟。也正是这个推算误导了好多人,他们认为午时三刻是11点45分,看着的确没错,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午时”并非“午初”,11点45分指的是午初三刻,过了十二点才叫“午时”。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11时45分左右。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午时为十二时辰之一,午时又名日中、日正、中午等,指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午时三刻是古代的时间表示方法,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每刻14分24秒,午时三刻(即正午三刻)约当日11点45分。
古代的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五刻、六刻、七刻。八刻就像现在七点六十似的。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古时的午时三刻是指的什么时辰?
古时的午时三刻是指的什么时辰?, 古时“午时三刻”指的是现在的什么时间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半,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时的午时三刻是指几点?中午十一点到一点。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正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古人认为人死阴气太盛,故选在一日阳气最盛时行刑,方能压制。当为正午12点,此时间是根据西安时间所定。中国古代早期常定都西安(东经108度54分),后改为北京(东经116度43分),两地时差约45分钟,但仍以西安阳气最盛时行刑。即北京地区午时三刻正为西安地区午正。
古时的时辰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方便记。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昔日未有时钟反映几点,各地区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各地方的十二时辰;
若是在刑场上,阳光明媚,本地亦可 直接观察太阳正当空,照射一木桩之背阴临消失之时--是现在将 近正午十二点(11:44分)时,开始动刀了。
午时三刻指的是什么时辰?最佳答案
午时三刻指的是11点45分左右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
古代午时三刻是什么时辰?我国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
午正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午时三刻是什么时辰午时就是中午12点,三刻就是45分钟(1刻钟=15分钟)
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2点45分。
午时三刻是指什么生肖答案是寅虎。。虎和午谐音,寅:光阴,(时)间;虎是生肖第(三)位,老虎是猛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刻)
为什么古代总是午时三刻问斩?午时三刻是多久?古代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小时。而一个时辰又分8刻,每刻15分.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
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午时三刻是指11点45分。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其实这是小说和戏剧影响的误解。古代的处斩,一般只要求秋后,而没有说要午时三刻。 譬如大多数人都熟悉的秋瑾被处斩(场景在鲁迅小说《药》中有写实),就是凌晨时分处斩。在其他的不少唐宋明清文人笔记中,都记载了许多凌晨处刑、黄昏处刑的事例。 古代的人都比较信鬼神及各种自然力量,而秋收是农业社会一年中重要的时刻,因此会认为,如果秋收顺利,风调雨顺,那就表明没有冤情,犯人自然可以处斩。而如果秋收不顺利,出现旱灾或涝灾,那就表示有可能待斩的犯人中有严重的冤情,需要慎重甚至重审,有时甚至统治者直接大赦天下。 在古代很多民族都有这种“由神灵天意来判断是否冤情”的情况,如入火取物不伤、入水不沉、与狮子同笼不被咬等等。秋后处斩也是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古风残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