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指的是23时至1时,丑时指的是1时至3时,寅时指的是3时至5时,卯时指的是5时至7时。
2、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3、丑时指1时至3时,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眛旦。”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4、寅时指3时至5时,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老虎在此时最猛。
5、卯时指5时至7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