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是:聚散离合。
2、出自先秦佚名的《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3、这一首诗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因为张爱玲而成为了爱情的名句。实际这首诗最初表达的是一种在战场上,因为流离动荡的战争环境,而结成誓言的兄弟情。战场的氛围紧致,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修路筑墙,在古代战争频繁,有家不能回,别成了独特的战场情谊。战场的流离生死氛围,让人们之间的友谊纽带更加的质朴真诚。一个战壕的战友面临着未知的生或者死,在感情上抱团取暖。“此生契阔,与子成说”,在这种战争的氛围里,说是指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老不是白头到老,年轻的战士往往下一秒钟就死在了刀锋之下,这个老是生死的意思。与你发誓是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战场中的悲壮与凄凉,荒凉与热血,一脉友谊就是一脉生的希望,隔绝死亡与流离的恐惧。战士之间的互帮互助,相存相救,直抵人心和浩荡。
死生契阔是什么意思?契和阔这里怎么解释?
死生契阔出自诗经,意为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sǐ shēng qì kuò,yǔ zǐ chéng shuō)契阔:离合,聚散。
契阔:离合。马瑞辰《通释》:“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当读如疏阔之阔。……契阔与死生相对成文,犹云合离聚散耳”。契即合,阔即离。
死生契阔是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这句话意思为: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在《诗经》的注解里,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生死离合的意思
“成说”就是“说成”,诗经最爱用倒装句,即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说定的内容,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就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即: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什么意思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是: 生死,不用多说,是人与鬼两重境界;契:合;阔:分;与子成说:古时媒人讲的是说和,这里是与你达成婚姻的言语。 “生死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白话文意思是“一同生死离合,我与你早已立下誓言”,出自诗经里的《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写的是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此由《毛诗序》首倡:“《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
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的“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出兵救陈”说:“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
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诗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