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是在壮族说唱末伦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歌舞和壮族提线木偶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经过长期实践,渐渐以平板为主体,通过速度、节奏、旋律的扩充或减缩等变化,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板式,逐渐向板式体发展。
南路壮剧的慢板类唱腔有平板、平高、叹调等,它们的旋律、调式、句法、格式相似,唱词都有腰脚韵,都是从平板发展起来的。只是叹调速度较快,节奏比较舒展,旋律比较细腻,有些还在旋律上加了花音,加强了抒情性。这类唱腔闲适,叙事、悲痛都能表现,在南路壮剧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快板类发展到中板类唱腔,有采花调、喜调等,也是从平板脱胎而来,除句尾收腔呀嗬晦和平板相同外,其他各句落音都在2上,中间间歇较少,过门也省略,有如流水般行进,自然流利。从采花调、喜调再演变,把旋律缩紧加快,形成了高调、快喜调等快板类唱腔,是有板无眼的节奏形式,每折都击板,速度颇快,结构仍是上下句,但是上句往往重复。过门缩短,旋律减少,加强了口语化,富有朗诵性。从快板类唱腔演变成散唱类的有哭调、寒调、诗调、扫板、思感调等。叙事性较强,宜于表现沉痛、激动的情绪。从南路壮剧的板式阵容看,已具备了为戏曲音乐所应有的板眼节奏形式,在唱腔音乐方面已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