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的九省指的是: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北九省。九省通衢是指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据古书记载,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这就是“九省通衢”的由来。
九省通衢的由来
“通衢”一词出自西汉班昭的《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意思就是指四通八达、宽敞平坦的道路。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九省通衢这个词是在明朝,而这个“九省通衢”在当时并不是指武汉,而是山东滕州。
武汉第一次被称为九省通衢是在《清史稿》里,来自湖南的晚清名臣胡林翼在奏疏里说“湖北为长江上游要害,武汉尤九省通衢,自来东南有事必争之地。”武汉是长江和它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交汇之处,优越的水运条件为它赢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武汉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及洋务运动,使武汉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是?
说“武汉九省通衢”,其实是借用滕州古代的称呼,是乾隆帝评价的武汉,因此“九省通衢”不是武汉的称谓,而是自古就有的山东省滕州市。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滕县有碑记:“滕县系九省通衢,而地势洼”。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滕县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记之:“滕县系九省通衢,而地势洼下,道路偏陷,遇阴雨过客几乎断行。知县赵邦清于万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为国内主要官道之一,曾有过“轮蹄络绎,丞困于迎送,夫疲于督责,马毙于奔走”的繁忙景象。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经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县道中》诗:“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三年三月官桥(今滕州市官桥镇)路,策蹇经过似梦中”;又有“谷城山晓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诗句。清代著名诗人王渔洋《滕县道中》诗:“薛北滕南几问津,远山如画黛眉新。惟余一事堪惆怅,不见花开白似银。”因此引得多位诗人的寻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经过南北大官道,宫廷画家徐扬作《南巡纪道图》记载,经滕县、峄县地名有:“界河驿、滕县、南沙河镇、阴平社、马兰村、台庄。”“九省通衢”一词最初就是指的滕州,所以滕州古有“九省通衢”之称的说法非常准确。清朝乾隆皇帝借用“九省通衢”一词来形容武汉,这是武汉“九省通衢”的最早记录。但是很明显,“九省通衢”这个词不是乾隆皇帝发明的,而是借用的。早在《滕县志》明朝的记录中就已有“滕九省通衢”的说法。
武汉为什么叫九省通衢?
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有人说是泛指武汉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并非实指九个省;
也有人说实指通过水陆交通,武汉可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北九省相通。
不论泛指、实指,都是说武汉处于我们国家腹地的交通枢纽地位。
九省通衢是哪个城市?
九省通衢是指武汉。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九省通衢”武汉构筑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
近年来,随着高铁、航空、港口等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以武汉为圆心的“米”字形高铁网覆盖大半个中国,从武汉出发可直飞全球五大洲,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让武汉成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九省通衢”武汉构筑内陆开放型综合运输大通道
以上内容参考-武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