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出现衰老,身体变得脆弱。一些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小小异常的表现常常被您忽略,但事实上,它们却是您身体疾病的“信号灯”。
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阿迈拉博士的研究报告中,她为一些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变化列出了可能的解释:
精神状态的改变:
这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药物中毒或者心理损伤的预兆。”阿迈拉博士说。持续数天或者数星期的精神功能的退化经常是服药的改变或者接受麻醉的后果。
摔倒:
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老人摔倒。它们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眩晕、脑血管渗漏、听觉或者视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甚至还有害怕会摔倒的想法。药物中的有毒成分是普遍原因。人们特别要当心对神经有特殊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剂,降血压药物,还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
头昏眼花:
很多疾病,如贫血、不正常的心率、药物中毒、抑郁症、感染、耳病、眼疾、中风、心肌梗塞、脑癌或者仅仅是耳朵里堵满了耳屎,都会引发这个症状。
食欲减少:
这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或者也是肺炎的开始,还有抑郁症或者仅仅是感到孤独。
精神错乱:
除了药物中毒之外,精神错乱的原因还有脱水、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没有治愈的贫血,营养不良、感染和未治愈的甲状腺疾病。其它因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减退。
大小便失禁:
老年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时,一定要把原因调查清楚:因为失禁还是有可能治好的。其原因有:尿路感染、运动太少和新陈代谢失常。此外利尿剂和镇静剂也会导致失禁。
身体机能受损:
贫血、甲状腺疾病、感染、心脏功能不足或者肺容量减少都会导致人身体机能受损。恢复课程能让老年患者恢复生命活力。
抑郁症:
抑郁症在老年人中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阿迈拉博士列出了很多导致抑郁症的条件:酗酒、像痴呆一样思维混乱、中风、癌症、关节炎、髋骨骨折、心脏病、慢性肺病和帕金森氏症。抑郁症还和丧偶、残疾或者过于关心他人有关。
(实习编辑:朱燕梅)
如何科普老人保健品的套路?
作为旁观者,我们总会觉得保健品的套路低级,但是上当这码事永远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更不要说很多长辈们都深信自己阅历深,所以和他们讲科普往往是行不通的,因为带有科普色彩的沟通往往会变成“说教味”很重的谈话,试想一下晚辈给长辈讲科学的画面,这在一个家庭礼教、辈分观念深入骨髓的国家里是多么的别扭。但换成“央视说”就不一样了,老一辈的人很多还保持着每天7点必看新闻的习惯,央视的内容伴随着他们的青春和奋斗,我国社会转型、变革的政策大部分也在央视最先传播,所以央视的权威性在长辈的眼中是很高的,你要是发现家中多了什么奇葩、昂贵、不靠谱的保健品,那就赶紧给长辈们看看今年315晚会关于保健品骗局的这段内容吧,他们不相信你还能不相信央视报道?
1、不谈科普,谈套路、谈骗局
以前我们的误区是告诉长辈们真相如何、不厌其烦的讲一些知识点,说一些自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但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随便搜一下某某成分、产品是否有用,肯定能找到相关的科普文章,那么为何老年人还会上保健品的当呢?因为他们从没看过这些文章,或者根本不信这些专家、科普大咖的话,所以说问题出在沟通方式上。
央视这次的曝光视频编辑的很好,没有任何复杂的科普术语,而是直接把整个购买行为当做骗局揭发,深挖其中的种种套路,所以接下来请划重点学习起来:
2、送产品是假——为了获取你信息是真
免费送东西是常见的商业行为,但315晚会曝光的视频中一位销售人员的话却让人触目惊心,她说:“老年人就是爱贪小便宜。”
其实不光是老年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没少遇见关注账号得奖品,留下电话拿个小礼物的,总之看似免费的东西却总想找你要点什么,想要免去这些麻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贪小便宜,哪怕他只是想要你一张照片合影,日后也会为面部识别安全留下隐患。
3、免费体检?可能不是正规机构哟
我所在的小区就经常有免费体检的通知,也不乏一些女性项目的体检,或者适婚年龄的孕前检查等等,但年轻人几乎不去,这可能就是不同年龄段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吧,但长辈们往往对免费体检没有什么戒心,因为社区也经常会有一些免费的体检,比如针对多少岁以上老年人的就免费等等。
这次315曝光的还有打着为孩子视力筛查的幌子骗家长钱的,其实不管是免费给孩子体检,还是给老人体检测血压,这都需要专业机构来做,组织的机构必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说的通俗点,真正的免费体检是专业护士、医生在专业的机构里面来做,不会忽悠你掏钱买什么东西,更不会用病症吓唬你,而保健品诈骗团伙的免费体检找的大部分是“演员”,有的干脆拉着老人去公司性质的写字楼里面体检。
所以说,识破虚假免费体检的方法很简单,当你得知长辈们要去免费体检,可以找个机会去看看负责体检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有没有执业许可证。
4、讲座的医生、老师都是假的
央视都曝光了他们只是骗子,都是演的。
说到这,你觉得你会被假医生忽悠到么?老实说,如果遇见一个经验老道的骗子,别说长辈们了即便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可能会被忽悠。
如果我穿着白大褂,形象健康、充满自信的对你说“这个产品利用破膜技术,靶向攻击癌细胞膜,众所周知癌细胞的NDA\RNA与正常细胞不一样,这个产品中的微分子会抽离癌细胞的编码,直接抑制生长……”,而你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听我说了上述这些似曾相识却又完全不理解的名词,尤其是那句“众所周知”让你不好意思提问,你可能也会觉得我是个特别专业、资深的老医生。
但其实这整段话都是瞎编的,要知道这类讲座的骗子也是在不停学习的,不同的是他们专攻的是话术,通俗点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早年接触这类骗子的时候,我往往天真的和他们辩驳知识点,可是他们的知识都是瞎编的,和他们讲知识有用吗、有意义吗?
而拆穿他们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查!
骗子往往会用这样的忽悠方式粉饰自己的医生身份:
我们的产品和某某医院合作,在做临床项目,那你就直接问清楚哪个医院、哪个科室,负责人是谁,根据他说的信息自己找医院核实。
我是某某医院的医生/专家/主任,医生信息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查询,比如直接在医院网站上查询,也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医院或者直接上卫生部网站查询医生的执业注册信息(官方的查询地址是: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查询)
请记住一点,一个医生从入学到拿证至少要五年,而且有证可查。
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那个“医生”就说自己祖辈都是中医,把自己包装成了中医世家,遇见这样的照样要查、要看他的医生资格证,没有这个就是非法行医,祖传多少代都没用。
5、产品你也买贵了,央视都曝光真实价格了!
大部分用来诈骗老年人的保健品都会想尽法子的卖高价,3·15的曝光中有的甚至卖出了几十倍的价格,家里的保健品如果信息完整的话,按照其外包装上的批号信息,可以在我国食品药监局网站上查询到信息(官方查询地址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查不到怎么办?查不到就说明这货连依法售卖的资格都没有,就更可以piapia打脸了。
另外,一些国家质检局的订阅号也会经常推送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和科普知识,这类官方的消息更容易让长辈们接受,比如: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产品质量监督等等,不妨挑选合适的内容转发给老人。
怎样让老人相信保健品?
向老人证明某些保健品是骗人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检查保健品的成分表:许多保健品声称含有许多神奇的成分,但实际上它们往往是常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成分也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得。如果您可以证明保健品的成分与其他常见的食物一样,那么就可以告诉老人,它们并不比普通食物更有益。2. 检查保健品的临床实验结果:许多保健品声称经过了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但实际上这些试验可能存在着偏差,例如样本数量太小等问题。如果您可以证明保健品的临床实验结果不可靠,那么就可以告诉老人,这些保健品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 告诉老人一些保健品的安全问题:许多保健品可以与老人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如果您可以证明某些保健品有安全问题,那么就可以告诉老人,这些保健品不值得冒这些风险。综上所述,您可以通过给老人展示保健品的成分表和临床实验结果,以及告诉老人保健品的安全问题来证明某些保健品是骗人的。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需求相对较大,但是市场上也存在很多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保健品。如果您想为老人证明某些保健品是骗人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了解保健品的成分和功效:通过查看产品说明、成分表等途径,了解保健品成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夸大功效的情况。
2.核查保健品的认证和资质:了解该保健品是否有相关的认证和资质,如是否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销售、是否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是否符合相关的GMP认证等。
3.阅读有关保健品的科学研究:通过查阅医学专业书籍、权威网站以及科学研究论文等渠道,了解该保健品是否经过科学研究验证,具备安全、有效的保健功能。
4.听取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请老人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如医生、药师、营养师等,他们会对老人购买哪些保健品、怎样正确使用、选择品牌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
5.辨别真假宣传广告:尽量辨别保健品宣传广告是否虚假、夸大,例如如“神奇药,治百病”等夸大宣传语言常常是不可信的。
总之,通过了解保健品成分、资质、科学研究等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保健品的优劣。同时,帮助老人增强保健知识,防止被一些无效或者虚假的保健品所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