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0岁以后鼓膜变厚、耳道萎缩变窄的趋势比女性发展得更快,这导致他们对单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高频声音的辨别力开始下降,一部分男性甚至在晨跑或上健身房时也戴上耳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出席喧嚣的摇滚音乐会或吵闹的狂欢PARTY,也容易因为外面太吵而把车载音乐开至极限。
听力下降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譬如医学专家发现,男性40岁以后鼓膜变厚、耳道萎缩变窄的趋势比女性发展得更快,这导致他们对单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高频声音的辨别力开始下降,60岁以后,有高达五分之二的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而同龄女性只有14.2%出现听力下降;此外,喜欢在工作时戴上耳机整天听音乐的男性也多于女性,一部分男性甚至在晨跑或上健身房时也戴上耳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出席喧嚣的摇滚音乐会或吵闹的狂欢PARTY,也容易因为外面太吵而把车载音乐开至极限。
其实,喧嚣的音乐和影视节目,与工地上刺耳的噪音一样损伤感觉声音频率的细胞,当我们听到音量高达110分贝的摇滚乐时,如果我们能给耳蜗内的那些发细胞拍照,我们会发现那场景就像用大碾子在麦田里滚压,而发细胞就是那些可怜的麦子。当负责接听某一频段声音的发细胞受损后,该频段的声音就听不见了。
爱人陪你做:
1。敦促丈夫将车载音乐开小。同时注意收听广播和电视的音量,一旦发现他收听音乐和新闻的声音越来越大,关小后就说“听不清”,要尽快让他去耳鼻喉科检查听力。
2。敦促丈夫改掉健身时听音乐的习惯。瑞典科学家做过一项调查,证明进行有氧运动时听随声听对听力产生的伤害是平时的20%。
3。不要在大街上使用随身听。因为很有可能为了把周围的噪音盖住,男性会选择把音调调得很高。
4。在准备去听摇滚音乐会时,提醒他戴上抗噪音的耳塞,以防止影响发细胞。如果你的先生是摇滚或音乐发烧友,或经常在工作中接触噪音,一定要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听力,以保证医生有办法及时修复他的听力损伤。
四十岁的男人如何保健养生?
到了40岁,你已经注意到自己的一些变化,也许这些变化比较小:你在周末打了一场比赛,结果到周二你仍然感到。也许这些变化比较明显:齿变稀,肚子变大,睛眯得更小,也听不太清楚了,运动一会儿就吁吁,也力不从心了。此时,会告诉你,大部分男性的首发年龄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是背部关节发炎及自然退变的开始,健康网而肌肉损伤也是导致背痛的最常见原因。好在背痛常常不用通过或手术就能缓解,关键是要利用一些方法来预防背痛。
1。多用腿部
在提举物体时,不管它多重,都应该采用这样的安全姿势:弯曲膝部,保持后背直立,运用腿部的力量来拿起东西。因为,腿部力量远大于背部力量,多用用腿部能避免背部受伤。另外,如果不知道物体有多重,那就先试着推一下。如果太沉,不要逞强,叫人帮忙吧。
2。别吸烟
吸烟会增加罹患潜在疾病的危险性,这些疾病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
3。工作时多变换姿势
工作时不要连续坐上两三个小时,健康问题应经常站起来走一走。一天5小时或更长时间都处于坐或站姿势的人,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高。
4。让背部休息
人在坐着时后背的压力要大于站立时,因此,如果你必须长时间坐在桌前或者乘坐飞机、火车,那就要经常改变一下姿势,每小时起立一次,四处走走,让背部得以。
5。宁跪勿弯
不要弯腰来捡东西,这会使背部,加大受伤的风险。如果要做一些需要弯腰的工作,不如使用长柄的工具,或把工作放在高一点的台子上来操作。
6。宽松着衣
下身穿得过紧会妨碍你平时,尤其是抬东西时弯膝或其他一些动作,所以有弯腰动作或要搬运东西时,一定要宽松着衣。
7。变换姿势防静脉曲张
男人们常常忽视静脉曲张的出现,多数是由于浓密的腿毛掩盖了静脉曲张。但是,有10%~15%男性的小腿会在40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通过各种努力来预防它们的发生。
8。 如果你很胖,那么一个循序渐进、有益健康的减肥措施将是十分必要的。
9。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
你的食物中应该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保持肠健康、大便通畅,可以防止引起的精神紧张。
但是,男人40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变老。关键看你如何自己的身体,武装一下牙齿,培养一下心情,检修一下性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会发现男人四十以后可以更年轻。
男人养生保健一般要注意的是什么?
国人的传统起居习惯是“早睡早起”,崇尚“闻鸡起舞”,而日本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认为,起床过早不利于心脏健康。研究者调查了3000多名23~90岁的成年人,发现起床早者更易与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结缘。英国研究人员归咎于早起(如在清晨5点22分到7点21分之间起床),人体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会增加,因而提出7点半为起床最佳时间。 为求起床安全,一位叫做吉姆·霍恩的英国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建议:醒来后先打开台灯,再躺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然后缓慢起床,切忌动作过急过猛,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这一点,中老年人尤应注意。 大便讲方法 从人体生理来看,排便与进食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遗憾的是出于种种原因,能正确排便者却是少之又少。正确的排便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一天大便掌握在1~2次。排便时用力最小、持续时间最短、排出通畅、便后有轻松感为最佳。 2、早餐前后是大便的最佳时间,因为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比如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肠蠕动,这种胃肠反射性的蠕动容易产生便意感,故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最适宜。另外,早上起床后的直立也可出现结肠运动,故不少人起床后就要上厕所,对肛门保健和增强体质有一定意义。 3、按照大便过程的规律性进行排便,即在前一个排便动作完成后安静休息一会,待粪便从直肠上部下移产生第二次排便感时,再作第二个排便动作,慢慢增加力度,顺势排出粪块。不要在两次排便动作的间歇期间过分用力强行排便,否则容易造成肛门损伤、松弛或直肠脱出等不良后果。 4、宜打速决战。实际排便动作所需时间极短,每一个排便动作只有几秒钟,二到三个排便动作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1分钟左右。如果蹲厕时间超过三、五分钟仍无便意感,就应结束。蹲厕过久容易诱发痔疮。 小便有新说 对于男人小便,近年来有关专家提出了不少新观点。首先是排尿姿势,建议像女人那样取蹲位,好处是少受癌症之害。原来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运动及其相关反射,加速肠内废物清除,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致癌物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保护肠粘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调查资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较站立排尿者降低40%,这也是习惯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肠癌发病率低的奥秘之一。 其次是小便间歇时间,主张每隔1小时排一次,不管有无尿意。美国国立身体中毒研究所的专家为此做了解释:膀胱患癌的可能性和尿液在膀胱中滞留的时间成正比。原来尿液中有一种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此种物质可侵害膀胱的肌肉纤维,破坏其细胞,促发其癌变。研究人员将每小时排出的尿液和相隔2—3小时排出的尿液相比较,后者所含的致癌物相当多,所以建议每小时排尿1次,可有效减少膀胱生癌的危险。 最后,解完小便后,可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部位挤压一下。这样不仅能排出残余尿,而且对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颇有好处。 呼吸含技巧 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专题调查发现,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及格,表现为呼吸过于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就匆匆地呼气了;同时,习惯于这种“短暂呼吸”的人,大多是长期坐班的“白领阶层”——当他们正襟危坐时,胸腔受到压迫,呼吸往往只是依靠上肺,致使横膈的活动度太小。 正确呼吸的关键是要心平气和,让吸入的氧气深入到肺叶的所有角落,呼气的时间应掌握在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尽量用鼻来呼吸,少去劳驾嘴巴。 研究人员指出,一旦你改变了错误的呼吸方式,许多常见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头痛病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甚至对一些无药可治的疾病,如月经紊乱及各种过敏反应等,也会取得一定的疗效。 坐相有学问 俗语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正确的坐相是: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髋部、膝部屈曲90度,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靠紧,不留空隙。一般坐1~2个小时,应站起活动一下腰部。 坚持正确的坐相,对于脊柱尤其是腰椎健康非常重要。道理很简单,在站、坐、躺等三种姿势中,最不利于腰椎健康的就是坐,错误坐姿加上过度工作,会大大增加腰椎屈曲的程度与时间。有人做过统计,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的可达3000~5000次。这种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腰椎病变最常见的病因,务必防范才是。 吃饭讲科学 吃饭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科学。首先要尽量细嚼,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30次。以防癌为例,专家通过实验观察到,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如果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后再吞咽,才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抗癌功效。因此,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要咀嚼20次,若能达到30次则最为理想。 其次,咀嚼要双侧进行,不可单侧咀嚼,单侧咀嚼可引起一侧面部肌肉的紧张或肩膀酸痛,或使一侧牙齿松动,导致面颊左右不对称,甚至可能株连听力。日本东京齿科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了200多人,发现持续单侧咀嚼,该侧耳朵听力可降低;只用门牙咀嚼,听高音的听力降低;只用磨牙咀嚼,对低音的听力降低。 主动打哈欠 打哈欠看起来不雅,却能帮助男性拥有良好而坚挺的性勃起功能。性学专家指出,打哈欠通过深沉悠长的吸气,能使更多氧气进入肺部,促进血氧交换,同时促使大脑产生一种叫做一氧化氮的物质。 运动分三段 健康的男人必须拥有硬朗的肌肉、良好的心肺功能及灵活的肢体。为此,不同年龄段应确立不同的运动主旨。 第一段,20~30岁,运动的主旨是锻炼肌肉。通过肌肉锻炼积累常规体力,为以后的健康储备“资源”。一般隔天做半小时,以举重为主,务必使胸肌、肩肌、背肌、腹肌、腿肌等主要肌肉群都得到锻炼。外加20分钟心血管锻炼,推荐项目有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第二段,30~40岁,主旨在于锻练柔韧,增强关节的韧性,多做伸展运动。方法是:仰卧,尽量将两膝提拉到胸部,坚持30秒钟;仰卧,两腿分别上举,尽量举高,保持30秒钟。另外,辅以肌肉锻炼与心血管锻炼,但强度应较30岁前小一些。 第三段,40岁以上,运动既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形,还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每周至少两次,包括半小时心血管锻炼与15分钟肌肉锻炼,以健身器代替哑铃。推荐项目有俯卧撑、半下蹲、网球、滑雪、游泳、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