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熊颖琪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进行中。
除了地方,多个中央直属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以及部属高校等都在近日迎来了中央指导组。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此次中央指导组阵容庞大。公开报道显示,序列已经排到了第五十七。
4月7日,中南大学在校本部科教楼报告厅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议,中央第五十七指导组组长王建国作指导讲话。
会议现场
公开报道显示,已有20位中央指导组的组长公开亮相,他们大都是地方省级党委原书记,省级政协原主席或者部委原部长、副部长等,现已在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任职。
目前唯一亮相的女组长是胡泽君,她是审计署原党组书记、审计长。
4月6日,河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胡泽君作为中央第九指导组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胡泽君
目前亮相的组长中,仍在地方任职的是胡文容,他是现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还是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4月6日,上海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举行,胡文容以上海市政协主席的身份出席。
胡文容
4月7日,教育部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别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胡文容均以中央第二十三指导组组长的身份出席并讲话。
值得注意到是,目前的公开报道显示,负责指导央企主题教育工作的中央指导组,组长也曾在央企任职;负责指导高校主题教育工作的中央指导组,组长也曾任高校“一把手”。
比如:
4月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中央第四十二指导组组长王寿君到会指导,他曾任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4月7日,南京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举行,中央第五十六指导组组长、西北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炜作指导讲话。
已公布的中央指导组情况如下:
中央第一指导组负责北京。组长车俊,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第三指导组负责山西。组长韩长赋,曾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四指导组负责黑龙江、吉林、辽宁。组长盛茂林,曾任天津市政协主席,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五指导组负责上海。组长李锦斌,曾任安徽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第七指导组负责广东。组长王建军,曾任青海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九指导组负责河南。组长胡泽君,曾任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十指导组负责湖北。组长张裔炯,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十三指导组负责云南。组长吴英杰,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十五指导组负责新疆。组长王国生,曾任河南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十六指导组负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组长刘家义,曾任山东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
中央第十九指导组负责中宣部。组长巴音朝鲁,曾任吉林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央第二十指导组负责中央统战部。组长冷溶,曾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长,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第二十三指导组负责指导教育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长胡文容,是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中央第二十九指导组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部。组长钟山,曾任商务部部长,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央第三十一指导组负责国家发改委。组长冯正霖,曾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三十三指导组负责财政部,组长叶冬松,曾任河北省政协主席,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三十五指导组负责审计署、国家医疗保障局。组长柯尊平,曾任四川省政协主席,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第四十二指导组负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组长王寿君,曾任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现任中国核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中央第五十六指导组负责南京大学。组长张炜,曾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央第五十七指导组负责中南大学。组长王建国,曾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
资料 | 央视、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延伸阅读:
正部级挂帅,中央派出高规格指导组赴地方
撰文 | 高语阳 董鑫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进行中,中央指导组已赴地方,多位组长、副组长陆续亮相。
3月30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根据会议部署,中央派出指导组,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
此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视频截图
中央指导组赴地方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广东省、辽宁省、河南省已迎来中央指导组,指导组均由正部级挂帅。
4月6日,上海市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中央第五指导组组长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组长任正晓出席会议。
视频截图
李锦斌曾任安徽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视频截图
任正晓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曾任河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4月6日,广东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指导组组长王建军到会指导并讲话,副组长陈海波出席会议。
王建军
王建军曾任青海省委书记,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陈海波
陈海波曾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现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4月6日,辽宁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第四指导组组长盛茂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组长张兆民出席会议。
盛茂林
盛茂林曾任天津市政协主席,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张兆民
张兆民现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4月6日,河南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第九指导组组长胡泽君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
胡泽君曾任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各地召开的主题教育会议规格很高,相关会议还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了市、县一级。
除了指导组成员,省级四套班子“一把手”,省级法院院长、省级检察院检察长等现职省级领导悉数到场,还有部分省级老同志出席会议。除了省直单位,省管国企、高校领导、中央驻地方机构和单位负责人也到场参会。
此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也参加了相关会议。
省委书记以新身份部署工作
根据此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除了中央指导组, 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 还要 派出巡回指导组,加强对所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指导。
政知君注意到,已经有省级党委书记以省级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身份开展工作。
《吉林日报》报道,4月6日,吉林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景俊海主持召开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代省长、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玉亭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景俊海指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主动参与研究全省主题教育重大事项、重要政策、重点工作,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开展主题教育的指导。同时,要加强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组要采取随机抽查、下沉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对参加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督促指导。
对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不达标的,要及时指出、督促整改;对问题较多、工作不力的,要紧盯不放、及时纠正;对搞形式、走过场的,要严肃批评、向上报告,确保全省主题教育顺利开展、高质量开展。
动员大会现场
同天,上海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举行。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以“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身份出席并讲话。
陈吉宁指出,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一体推进好。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主题教育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资料 | 新华社、各省党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955年中央军委派专机接一农民,几天后封为开国将军,他是谁?
1955年9月,这天,湖南省宜章县沙坪乡分水村突然来了两名身穿军装的男子,手里还提着公文包,县长、村长等一众领导亲自前来迎接。
两名男子在离开时还带走了村子里的一位农民,一时间村民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为何会将这位老农带走。
一位大爷胸有成竹地说道 :“看来是要打仗了!怎么把他给带走了?”
旁边一位大妈连忙说道 :“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你就不能盼点好,指不定是去当大官了呢?”
不久后,这位农民再次回到村子,而村口聚集了大批的民众,还拉起了横幅,那位农民则身穿军官的服装出现在人们眼前,一时间欢呼声此起彼伏。
后来乡亲们才知道这位农民是被邀请去北京参加授衔仪式了,还是中央军委派专机来接的他,去时还是个农民,回来时却摇身一变成了开国中将。
那么,这位农民究竟是什么来头?他有过何等成就?为什么后来回到老家务农?后来又怎么样了?
此人名叫肖新槐,1907年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沙坪乡分水村上石口,他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种的地勉强可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渐渐地家里的条件开始变好,可是代价却是7个兄妹相继被饿死而夭折,少了七张吃饭的嘴,家里的开支也节省下来。
肖新槐的父母对7个孩子的相继夭折感到万分悲痛,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把肖新槐和年幼的弟弟抚养成人。
当时时局动荡,肖新槐的父母知道作为底层的人就只能遭受地主和官绅的压迫,于是省吃俭用供肖新槐去私塾上学,希望他能够跨越阶层,不再受苦受累。
肖新槐对于知识是渴望的,他从小就羡慕那些能在课堂里听课的孩子们,可是这就像是一场梦,他的学业仅维持了一年就戛然而止,因为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给他交学费。
肖新槐能够理解父母的难处,于是主动提出了辍学的请求,迫于生计他南下谋生来到广东韶关。
但当时兵荒马乱哪里又是肖新槐的容身之处呢?来到韶关后他过得也并不如意,几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碰巧听到国民革命军招兵,便选择了投军报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紧接着各地的农民运动也暗潮涌动,肖新槐老家的各路农军被改变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
而肖新槐此时刚好在湖南郴州附近,他早就听说的部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部队,当即脱离了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宜章县农军团。
此后肖新槐开始跟着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农民运动,并且参加了攻打汝城县城的战斗,意想不到的是特务连连长的叛变让工农革命军遭受重创。
当时的周恩来在危难关头,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与国民革命军范石生部达成协议共同反蒋,并把工农革命军第2师第1团编入到国民革命军第16军特务营中以保存实力。
肖新槐便是其中的一员,并且由于在汝城战斗中表现勇猛,他被提拔为了班长,由此也开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革命生涯。
1928年1月,蒋介石突然下发密令要解决掉朱德部队,这一消息被截获后送到朱德手中,他立刻率领部队发动湘南起义进行转移,并通知特务营中的工农革命军成员脱离队伍赶来汇合。
意料之外的是特务营副营长黄文灿在这时突然倒戈,特务营的战士们遭到了突袭,绝大部分的战士都牺牲在了这场战斗中,最终只有不到十个人成功突围。
肖新槐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突围成功,成为了几名幸存者中的一员,几人连夜逃到宜章县城与朱德部队汇合,并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3师,在当时那种紧要关头他依然坚定不移的选择跟着走,足以可见其坚定地信念。
1928年4月,在朱德、陈毅的领导下,肖新槐跟随部队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此时的他已经成长为工农革命军第3师副排长,改变为红军后,他被调入红四军军部警卫连任警卫排长。
5月下旬,红四军侦探队打探到一则消息,有一队商人将从附近运送600多斤的食盐,三十一团的团长朱云卿得知后当即将紧急筹到的700块银洋的经费交到一营一连长王良的手中,命他派两个班去吧食盐运回来。
王良将这项任务交给了王耀南和刘荣辉两个班长,一切进行得都非常顺利,可就在战士们护送挑夫将食盐运回驻地的路上,却突然冲出来一批敌人。
原来,附近的永阳靖卫队早就打探到了红军运盐的消息,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等商队经过时一涌而出将其团团围住。
此时双方已经交火,王耀南和刘荣辉在危急关头拿定主意,由王耀南带着六名战士带着盐突围,其他的战士们则跟着刘荣辉展开阻击。
可枪声一响场面瞬间乱作一团,那些运盐的挑夫说白了也是为了养家糊口,搭上性命的事情肯定不会做,枪响后挑夫们就丢下食盐四处逃窜了。
而王耀南在带领战士们突围时,左边的山窝里再次冲出来大批的敌人,最终食盐被靖卫团抢走,两个班的战士也伤亡过半。
事后朱云卿对王良和王耀南做出了处罚,王良被关禁闭,而王耀南则面临被处决的危险,不过因为关系重大此事被上报到军部,他也因此重获新生。
团部参谋向朱德汇报情况时,肖新槐就在一旁警卫,朱德听了以后气的直拍桌子,看样子处罚决定是不会改变了,正当团部参谋准备回去复命时,肖新槐突然鬼使神差的说道 :“慢!”
肖新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勇气反驳朱老总的决定,他当时满脑子都是想要救人,朱德听到以后也十分的诧异,顿时回头望向他说道 :“你说啥子呀?”
肖新槐连忙解释道 :“军长,我知道这个王耀南,他是煤矿爆破工人出身,懂得搞炸药,听说制造炸药的时候能够熬出硝盐,从中可以提取食盐,是不是让王耀南带人去熬制、提取食盐,也算将功赎过。”
朱德听了以后觉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于是便给王耀南下达了任务,要尽快熬出硝烟,随后又对肖新槐说道 :“唔,你还不错,贤德怀仁。”
事实证明肖新槐的提议是正确的,王耀南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熬出了硝盐,并且提炼出了几十斤的食盐,为部队食盐供给打开了新的通道。
1929年1月,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红四军主力按照指示向赣南方向挺近,但形势却不容乐观,两个团在追兵的侵扰下均被打散,而敌人的目标也变为尚在军部的朱毛二人。
肖新槐作为警卫连一排长担任守卫军部的重担,可驻扎的地方距离军部还有30多米的距离,敌人的突袭将警卫连和军部切割开来,他当即决定绕道北部进入军部。
肖新槐的赶到解了军部的燃眉之急,眼看敌人就要冲进军部大门,他带领警卫排的战士们一通扫射将敌人打得抱头鼠窜,趁机将毛泽东和朱德等一众军部要员营救出来。
此次红四军军部被围可以说是进入赣南后最大的军事失利,牺牲在所难免,但幸运的是肖新槐及时赶到极大地减小了损失,也称得上是头功一件。
长征胜利后不久,肖新槐被送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深造,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肖新槐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赶紧结束学习回到战场上杀敌。
学习结束后,肖新槐出任新组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四纵队试练部部长,后转为八路军第120师第二独立支队司令员参与抗日斗争,神堂一战他带领战士们歼敌450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通电褒奖。
经此一战肖新槐大放异彩,并于1939年9月升任晋察冀军分区冀中第10军分区参谋长。
百团大战打响后,肖新槐接到的任务是带领部队炸毁平汉铁路保定至北平一段,并破坏北宁铁路北平至天津一段。
听上去好像要比上战场杀敌容易许多,可当时日军对铁路线防守极为严密,不要说炸毁铁路,即使想要接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肖新槐从接到任务后就一直在思考该怎么样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强攻肯定是不可取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用战士们的性命来换取任务的完成。
最终,肖新槐想到了一招调虎离山,先是派人趁着夜色将平汉铁路北段日军防守较为薄弱的地方炸毁,并佯装出要开战的姿态。
等到日军获悉这一消息后,将驻守铁路线的部队调走,肖新槐趁机攻打防备空虚的廊坊车站,炸毁了两辆列车,还缴获了大批的物资和弹药,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将日军耍的团团转,以极小的损失换取了最大的胜利。
而“萧诸葛”这个赞誉要追溯到1941年春,当时日军对冀中地区开展“蚕食”政策,企图将八路军的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后一网打尽。
这天,肖新槐正在蛮庄召开干部会议时,日军得到情报立刻兵分三路将向蛮庄袭来。
而当时因为开会的原因,为了防止目标太大,肖新槐只安排了一个营的兵力担任警卫工作,得知日军袭来的消息后他当即决定先疏散近1000名干部和群众。
可是面对日军的合围,手上仅有的一个营兵力,又该如何全身而退呢?肖新槐突然心生一计,让少量兵力出现在日军的视野中迷惑敌人,唱了一出“空城计”。
只见日军看到少量的兵力后突然从村子旁边迅速离开,原来,此次带队的日军军官对八路军的战术颇有研究,他看到少量的兵力后以为有诈,于是便没有冒进。
反观肖新槐这边,依旧淡定自若地坐在凳子上,得知日军撤退的消息后随即宣布会议继续召开,众人得知了此事后,纷纷夸赞肖新槐料事如神,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肖诸葛”。
抗战结束后,肖新槐又继续参与解放战争,随着经历的战斗越来越多,肖新槐的指挥艺术也越来越高超,解放战争结束时任66军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肖新槐以为终于迎来了和平安定,自己征战数十年还没有回国家,不知道父母是否还健在,盼望着能够回到家乡与父母团聚。
可朝鲜战争的爆发让他回家探亲的想法不得不打消,战火很快蔓延至鸭绿江畔,毛主席高瞻远瞩做出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指示,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保卫祖国。
肖新槐率领的66军被编入首批入朝作战部队,在入朝前夕便按照指示集结于鸭绿江边中国东北境内。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大军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随即展开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肖新槐接到的任务是歼灭英军第27旅。
但是此战遇到突发情况,在行进途中遭到美军第24师的阻挠,没能按照预案到达指定地点,错失了最佳的时机,他只好命令部队双线作战,同时与英27旅和美24师进行抗衡。
最终,这场战役在战斗上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在战术上却漏洞百出,没能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入朝首战便拖了后腿,让肖新槐十分的痛心。
不过,在第二次战役时,肖新槐及时的调整状态,不仅顺利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还歼敌1300余人,给予了“联合国军”痛击。
在第三次战役中,肖新槐率领66军的战士们突破三八线,歼灭韩国军队3000余人,缴获火炮60余门,受到了彭老总的致电表扬。
志愿军加入战斗后,经过三场战役直接逆转了朝鲜战场的局势,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没有善罢甘休,以谈判为借口拖延时间,为反攻做充足的准备。
反观志愿军这边,因为深入作战战线拉得太长,后续供养不足,导致前线物资短缺,由此迎来了抗美援朝战争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固守阵地,与反攻的“联合国军”展开正面对抗。
肖新槐之所以能够在朝鲜战场上势如破竹,与他的脾气性格脱不开关系,每次开战时他都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一起冲锋,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有这样的指挥员,战士们个个猛如虎。
但也正是因此,肖新槐常年征战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伤痕,由于朝鲜战场的条件太过恶劣,他不仅多次负伤毛孩患上了严重的肝胆管结石症,折磨的他痛苦不堪。
1951年4月,66军接到命令回国休整,回国前接受彭老总和朝鲜人民军金日成时,彭老总曾夸赞他说道 :“你们一次彼此一打得好,越战越强!”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席金日成还亲自为肖新槐颁发了二级国旗勋章,这是对他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拖着病重的身体坚持指挥最大的肯定。
回国后,首长曾向肖新槐提议先把身体上的问题解决了,可他却坚称自己可以坚持,随后调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主抓军政素质教育,每天穿梭于练兵场之间。
1955年3月,肖新槐的身体不堪重负,首长再次提出要安排他免职休息,这一次肖新槐没有拒绝,因为他自己也感受到身体大不如从前,想要为祖国再多做些贡献,一个 健康 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道理他心里是明白的。
于是,肖新槐终于有机会回到了老家湖南,正所谓“无官一身轻”,卸去了军队和地方政府官员的职务后,肖新槐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可没想到几个月后却突然被召进京。
肖新槐回家时,地方政府官员得知后提议派一个警卫班来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可是肖新槐听了以后立刻就回绝了,称自己现在已经不担任任何职务,也没有必要派警卫班来保护安全,更何况回家时他还待了一名警卫员。
但地方政府官员一再要求,肖新槐推辞不掉,只好做出让步,只留下了一名警卫员,那名警卫员叫小杨,能够给肖新槐担任警卫员应该是幸运的事,可小杨却总担心会做不好而常常担惊受怕。
肖新槐得知后笑着说道 :“怕什么?村里有 1 0 户人家是我同族兄弟,都是贫下中农,又有你和我的一个警卫员和护士,这里很安全。你们实在不放心,就去县公安局借一把快机驳壳枪给我。”
小杨听了以后把自己的枪借给了肖新槐,摸到枪的那一刻他开心得像个小孩子,虽然已经衣锦还乡,但仍然抵不住对枪的喜爱。
肖新槐回家后猛地一闲下来还有些不适应,为了消磨时间他提议成立一个党小组,成员就是肖新槐、两个警卫员和一名护士。
既然成立了党小组,那必然要选出组长,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各方面来讲,肖新槐都是最有资格担任组长的人,可是他却提议让小杨来担任组长。
小杨听了以后有些疑惑,弄不清楚肖新槐为什么会指名让自己来担任组长,肖新槐随即幽默的解释道 :“我回家乡来还是要属家乡的父母官管嘛!”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其他三人“咯咯”地笑起来,作为肖新槐的警卫员可以说是十分的轻松。
肖新槐的生活十分的朴素,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平常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小菜和粗米饭,而且以青菜居多
国家当时实行物资计划分配,但是对于肖新槐来说是没有标准的,可即使这样肖新槐连计划内的物资也用不完,因为他对衣食住行生活上的各方面从来不讲究,除非有客人或者过节时饭菜才会丰盛一些。
肖新槐在家休养的同时,中央也在秘密筹划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要实行军衔制,并统一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军官举行授衔仪式。
按照当时拟定的要求来讲,像肖新槐这种已经不在军中任职,或已经转业到地方政府任职的军官不参与授衔。
也就是说,作为农民的肖新槐是没有资格参与授衔仪式的,但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美援朝战争他将半生都奉献给了革命,这样的有功之臣无法参与授衔仪式太可惜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已经调任石油部长的李聚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当上了副省长的阎红彦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肖新槐又是如何破格入选的呢?
当时朱老总参与了首先评定工作,在提交上来的名单上朱老总没有看到肖新槐的名字,但是对于这名骁勇善战的人才他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当即就询问工作人员原因。
在朱老总的支持下中央军委决定请已经是农民的肖新槐参加授勋仪式,并且派出专机前去迎接。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一幕,能够参加授勋仪式肖新槐无疑是高兴地,当得知自己被授予中将军衔时他的心里激动万分,十分感谢组织没有忘记他这个农民。
此后肖新槐又成为政协委员,一直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奔波,1980年8月2日在北京病逝,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
回望肖新槐将军这一生,从井冈山革命时期起征战无数,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授予“开国中将”也是实至名归。
这一时期 历史 上涌现出了无数的人才,可以说是将星璀璨,众多的将军中肖将军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一位,但却是绝无仅有的“农民将军”!
有没有李四光的资料??急用!!
李四光的个人事迹: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在湖北出生,字仲拱,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
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扩展资料:
1949年秋,在海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满怀着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携夫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于这样的选择,身边的好多朋友感到不解,面对质疑,李四光坚定地回答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还在贫困中挣扎,我应当回去,用我所学到的本领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李四光归国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
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相关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1951年8月,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组成的东北地质学院正式成立。
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四光兼任校长,在学校筹备期间,李四光数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春,亲自参与筹建工作。从此,地学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四光
新披露的3位中巡组组长都是什么背景?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出生日期:1889年10月26日逝世日期:1971年4月29日
籍贯地: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 家人:父亲李卓侯,姐姐李希贤,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科学救国”
北京西郊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东边,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人称“李四光路”,因为李四光生前每天都要在这条小路上散步而得名。
今天,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但是,李四光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一生所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仍给人们许多启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风县张家湾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敢于向一些旧观点提出挑战。
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
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李四光虽远在欧洲讲学考察,但仍关注着祖国的命运。1949年初,他数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许杰(地质学家、解放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反对搬迁广州,为新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保留了一支队伍及设备。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李四光故居与“李四光小道”
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中央民族大学南侧,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总喜欢在这儿休息散步、思考问题,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李四光小道”。
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落。“李四光小道”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
说到魏公村,这一名称的来历是和古代畏兀儿人(即今维吾尔族的前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官修《顺天府志》也提到“大慧寺,在畏吾村。”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里除了称作畏吾村外,又称作“苇孤村”。万历二十一年刊刻的《宛署杂记》有如下记载: (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庄、曰八里沟、曰牛栏庄……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畏吾村的异名,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直到清光绪七年(1881年),这里仍称作畏吾村。
“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北京市的许多旧地名被纷纷代之以新的称谓。“文化大革命”时期又称“为公村”,至今魏公村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仍称作“为公桥”。所有这些都是依照语音,略作改动。而建国以后,李四光居住到这里,为魏公村这个地区增添了文化色彩。
李四光走得多了,便成了“李四光小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民族大学正门南侧是一片小树林,树林带和民族学院南墙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路。这条路向西走到多半截向南一转,就通向李四光家及其所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当年这几家单位所处的具体辖区,是北京市四季青公社万寿寺大队法华寺生产队。显然,当年这里应该属于城乡结合部。这条小路就是有名的“李四光小道”,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
十几米宽的土路,中间隔着一个村子,附近的菜园子里、肥沃的黑土上,茂密地长满了杂草和绿藤,就像传说中的金银岛。据说,那曾是乱坟岗子。
小孩子每天下学,都会跟几个小哥们拿个树枝,把运动服绑在腰上,红领巾扎在脑门上,玩探险游戏。穿过高高的围墙、沙土堆、脚手架,从乱坟岗子、水塔、烟囱到民院深深的防空洞……
许多如今在北京早已销声匿迹的动物,冬眠的水蛇、像小脸盆一样大的蟾蜍、从眼前飞一般穿过、不留一丝痕迹的黄鼠狼、缩成团儿的大刺猬和小刺猬,甚至还有狐狸。
其实这条路本没有名,当时之所以叫“李四光小道”,不是因为这条路是给李四光家修的,也不是因为这是一条李四光出来进去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李四光每天傍晚准时来这条路上散步。李四光走得多了,便也成了“李四光小道”。起点是家门口的银杏树下,终点是白石桥路,通常走一个来回,有时边走边和随员讨论工作,有时带着马扎儿,坐在门前的银杏树下思考问题。
当年周围都是菜地,“李四光小道”也是一条田间小路,起初是周围农民慢慢叫起来的,后来越传越远,据说还一度上了北京市的交通图并在邮局备案。如今那片小树林早已不存在,“李四光小道”一改再改,现在叫“民族大学南路”,这条路上也多了北京舞蹈学院等单位。
李四光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地质力学概论》和《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以及十多篇学术文章,就是在这条路上和银杏树下构思完成的。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
在寻访李四光纪念馆的著名的“李四光小道”上,路上除了很多人对我的打听的茫然,没有更多的人清楚它的位置。
早春,在第37个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来临的时候,我敲开那扇耳闻已久的宅门。而当公众涌向地质博物馆的时候,李四光纪念馆却很少有人前往。纪念馆前大门紧闭,和地质博物馆那边形成反比。
我扣响了大铁门,寻问……李四光纪念馆的负责人白先生,领我走进这个我憧憬已久的世界。
李四光的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李四光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总建筑面积9891平方米,有院墙环绕,院门朝北(以前朝南),楼门朝西。院内曲径通幽,有假山、喷泉、果木环衬。
看到了李四光用过的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小提琴……他的办公桌、他的书柜、他喜欢的千万种石头……像跨越时空,与一位前辈聊天。
李四光解放后回国,搬过几次家,曾落脚在香山附近的象鼻子沟。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而迁居。有关方面请他去看过李济深在城内东单的一处住宅,李四光感到那处房子过于豪华,与自己一贯的生活志趣相左,便放弃了。
此后,他亲自选址、设计,并由国家建造了这栋小楼。如今院子里很多已成材的大树,都是当年李夫人许淑彬带着大家栽的,李四光也亲手种植了其中的几株。
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后,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他在这里生活、工作、做学问。一些由他主持或他参加的小型会议,常在家里召开;何长工、刘景范等原地质部负责人也常来家中汇报事情,因而一进大门右手那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实际兼具会议室的功能,四周是书橱和沙发,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和若干把椅子。现在,靠窗一侧陈列着许多第四季冰川沉积物的地质标本,多为当年李四光野外考察的收获。
其他家具则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质感陈旧的皮沙发的扶手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棉絮。这几个沙发,还是李四光1950年回国时,在旧货市场上买的便宜货,看来年头更为久远。客厅的隔壁是办公室,尚未恢复原样,但一张大写字台是李四光用过的。
办公室一端墙上有一块玻璃黑板,当年地质队野外作业回来,向李四光汇报时,他常利用黑板做一些讲解或布置,也曾借这块黑板给科技人员讲授地质力学,这大概是多年执教生涯所养成的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黑板上写着“斗私批修”四个粉笔大字。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八十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现在这首曲谱和李四光在国外常拉的小提琴,都陈列在纪念馆里。
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简单,衣着也很不讲究,得过且过,甚至补丁摞补丁。李四光去世后,工作人员想找几样遗物留下来,找来找去也没发现什么像样的值得保存的东西。
李四光夫妇在世时,这幢小楼只他们两人居住。他们去世后,女儿李林一家搬了过来。李林三年前过世,丈夫邹承鲁也患病在身。一门三院士,已传为佳话。
四十多年前,李四光家的小楼,李家南门外那棵有上千年历史的银杏树,以及明朝大太监刘瑾等历史人物的墓碑,都是周围颇为扎眼的标志。如今高楼林立,李四光故居被夹在当中,小楼因年久失修,多少显得有些残旧。
名人名言
· 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李四光
·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李四光
·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近日,十九届中央首轮巡视领导组阵容陆续被曝光。中纪委网站2月8日发表的文章,首次披露了3位中巡组组长:二组薛利、九组吴瀚飞、十四组杨鑫。
本月2日,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此前,八组组长、二组副组长、九组副组长分别是宁延令、杨宏勇、李博。至此,目前已有“四正两副”的阵容曝光。
(薛利)
两名巡视老将再出发
公开资料显示,薛利、吴瀚飞二人均是参加过十八届中央巡视的巡视老将。薛利今年62岁,先后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纪检组组长、副总经理。2008年,获任中国商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确保商飞大额资金使用安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6月薛利被批准为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次月,薛利与徐令义搭档,率组“回头看”江西、河南。同年11月担任第八巡视组副组长,巡视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薛利在文章中表示,巡视组要认真排查搞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两面人”,特别是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认真排查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当“圆滑官”“太平官”,特别是选人用人中违规用人、带病提拔等问题。
(吴瀚飞)
另一名巡视组组长吴瀚飞也是一名“老巡视”。吴瀚飞出生于1957年11月,职务为中组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主任。早在2015年,吴瀚飞就曾担任过第二巡视组副组长和第九巡视组组长,分别进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开展专项巡视工作。
吴瀚飞认为,督促被巡视党组织“一把手”切实担起责任。近年来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一把手”管党治党不力,往往会给一个地区和单位政治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督促“一把手”把责任扛起来、立场硬起来、纪律严起来,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市纪委书记转场巡视组组长
杨鑫则是新面孔,其此前为西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鑫出生于1959年5月,曾长期在陕西任职,先后担任过延安、西安两地的纪委书记,在纪检监察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杨鑫在2006年担任了延安市纪委书记。当时,延安探索和推行“问责问廉问效”、财务“五笔会签”及派出(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等三项体制创新,实现“全流程”监督预防腐败,有效封堵了“廉政死角”,获得了一致好评。
(杨鑫)
在2014年11月,杨鑫“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西安市纪委书记。当时,巡视组刚刚结束对陕西的巡视,从后来反馈的信息看,西安面临着不少问题。2015年9月,西安成立巡视机构,杨鑫任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017年11月,杨鑫被免去西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职务,将接力棒递给了卢力群。当时有西安当地媒体披露,杨鑫已低调赴京,到中纪委任职,如今证明所言非虚。
对于接下来的巡视工作,杨鑫认为,要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既要注重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又要明确整改责任、督查督办、严肃问责。
“四正两副”阵容曝光
除上述三人外,还有一位巡视组组长和两位副组长被披露。本月初,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中央第一轮巡视将对30个地方、单位的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包含河北、山西、辽宁、山东、河南、湖南等14省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8个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中央企事业单位。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本轮巡视工作人员中不少是参与过十八届中央巡视,例如全程见证十八届中央12轮巡视的“老兵”,副局级巡视专员陶建萍和中央第九巡视组副组长兼联络员李博。
此外,央视记者采访了本轮中央第八巡视组组长宁延令和中央第二巡视组副组长杨宏勇,他们两人也是参加过十八届中央巡视的巡视老将。宁延令,此前曾在中纪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亮相,重点谈了在巡视中发现苏荣的腐败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