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短期内,美俄再有电话甚至线下接触,则也许俄乌停火之日不远矣……
文|海上客
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于当地时间4月2日与之通电话。
从美国国务院之后发出的声明看,布林肯是在向拉夫罗夫要人。此前,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尔什科维奇被俄罗斯方面拘留。
布林肯对拉夫罗夫说,俄罗斯继续扣留格尔什科维奇和另一名美国公民保罗·惠兰,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在海叔看来,在目前这一时间节点,美俄外长通话,并不是简单的美方准备捞人那么简单……
1
注意美俄外长通话之际,正值4月1日俄罗斯担任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际。
当然,从明面上来讲,美国和欧洲方面再多人对此表示不满,特别是乌克兰方面对此表示不满,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俄罗斯就是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 图:资料
要问乌克兰有多不满?
整整一年之前,也是4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就呼吁取消俄罗斯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并将之从该机构清除出去。可俄方不无轻蔑地表示,这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办不到的。
就在如今俄罗斯再次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际,泽连斯基在每日视频讲话中表达了愤慨。“这是一个荒唐又有害的举动。”泽连斯基说,“很难想象,还有任何事情更能够证明这类机构的彻底破产。”
泽连斯基 图:资料
泽连斯基这话说得是不是豪气干云?在他眼里,联合国安理会已经破产。但这就与他号称俄罗斯联邦该改名“莫斯科公国”一样,气话而已,于事无补。
俄罗斯成为2023年4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后,并没见乌克兰退出联合国,也没见乌克兰不搭理安理会了。
至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其所谓的不满,似乎顶多停留在口头上说上那么一两句。英国《卫报》披露,美、英、法对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提出异议,并纷纷计划降低己方驻联合国代表级别。
呵呵,这种威胁其实挺有意思的。美、英、法固然都是五常成员,但这几个国家如果降低驻联合国代表级别,难道不是自降身份、自降议事能力吗?因此,海叔感觉,大概率在发现威胁无效,且已经表示过姿态以后,美、英、法那些常常以“大使”相称的驻联合国代表,依旧会坐在他们的座位上开会。
博雷利 图:资料
俄罗斯《消息报》 2日报道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日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称: “ 俄罗斯开启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任期适逢愚人节。尽管俄罗斯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其不断违反联合国的法律。 欧盟将反对俄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滥用权力。”
从中不难看出,博雷利代表的欧盟方面也只能说说怪话。毕竟,欧盟本身都不是联合国成员。其顶多呼吁欧盟国家各自在联合国做些什么。问题在于欧盟各国自身也都是有外交自主权的……
既然欧盟都说,反对俄在轮值主席期间滥用权力,那就不难看出,事实上欧盟承认了俄罗斯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地位。
2
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美俄外长并非没有接触过。2022年,拉夫罗夫与布林肯就数次通话。今年3月2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布林肯和拉夫罗夫还“偶遇”,并进行了大约十分钟的交谈。
3月2日G20外长会期间的拉夫罗夫(左)和布林肯
但那几次连线或者面对面的接触,总体上看,都没有触及具体事务。看上去就是在乌克兰危机加剧以后,美俄话不投机半句多。除了互相威胁不要打破核恐怖平衡以外,就是美重申俄必须从乌克兰撤军。
至于俄方的战略安全关切,譬如禁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禁止北约大杀器进入乌克兰以威胁莫斯科等等,似乎连俄罗斯都不愿意提了。
对于俄方来说,既然动手了,就不想继续磨嘴皮子了。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牢牢抓在手里,他们总算感觉有些安全感了。
3
但这次美俄外长通话之际,还有一件微妙的事情或许会影响局势。
那就是德国方面爆出,不想再给乌克兰军火了。原因在于德国国防军自身武器库存都不够用了。美国方面当然要考虑一下——毕竟,在欧洲来说,德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军火生产大国。北约不少欧洲国家都在使用德国制造的坦克、装甲车辆,配备德国制造的弹药等等。
德国产“豹2”主战坦克 图:法新社
德国军火商莱茵金属公司当地时间4月2日刚在罗马尼亚设立乌克兰武器维修中心,但德国似乎不愿意继续在乌克兰战场投入新的装备。
如果德国不愿意干了,法国能愿意干吗?
那么,未来继续提供军火给乌克兰的 “ 重任 ” 是否全部落在美英身上呢?
美国自然会去算这笔账。
乌克兰危机继续深化下去,是否对美国有利,或者说令美国方面得到更多利益,是美国方面需要思考的。当算下来这笔账不再那么划算的时候,俄乌冲突该如何结束,也会成为美方所思考的事项。目前看,美俄外长会很可能提到了什么。也许,双方会回家盘算一番。如果在短期内,美俄再有电话甚至线下接触,则也许俄乌停火之日不远矣 ……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关于美俄问题的想法与见解
冷战后的大国三角关系发生了质变
那种认为美俄接近将不利于中国的看法其实隐含着这么两个前提:首先,中美两国正处于一种争夺盟友的竞争关系,或者至少美国对中国充满敌意;其次,俄罗斯在中美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选择将使中美俄三角决定性地倾向一方。
这样的思维是基于对冷战时期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参照,所以依然具有浓重的冷战色彩。
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事实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冷战时期的合作是服务于对抗的;而冷战后的对抗则越来越多地开始倾向为合作服务。
这自然跟冷战结束的大环境有关,但也跟具体国家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有联系。俄罗斯、中国都要求全力发展国内经济,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实现了所谓的“打天下”任务,主要精力转到了“治天下”的任务上来,因而除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外,在国际上更主要的是要传播美国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观以及防止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扩散,在当前则具体化为反恐怖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显然没有去挑战美国的国际地位,只要台湾问题不恶化到某种程度,两国就不可能发生类似美苏关系的全面对抗。
在历史上,三角关系因三组双边关系的不同组合而区分为这样几种情形:三国彼此交恶、互相攻伐,如中国古代魏蜀吴三国的某段关系史;两国交好共同对付第三国,如冷战时期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两国交恶但同第三国都保持友好关系,如俾斯麦时期的德俄奥三国关系;第四种则是三国彼此友好。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质变导致了大国三角关系从第一种类型逐渐转变为第四种类型。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美俄三国关系基本上属于第四种类型,并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所以美俄两国的接近,并不像当年的中美接近那样,是专门针对第三国的,而是有其他的具体寄托:俄罗斯是希望可以借此放下维护庞大核武库的经济包袱,并通过加速融进西方来实现国家的发展;美国则希望在欧洲盟友日渐离心的背景下拉住俄罗斯进行平衡,并且抓住俄罗斯这个石油第三大生产国的资源,消除对方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进一步反恐措施的抵制等等。
联系布什上台之初对中俄两国都采取强硬态度的事实,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布什也许是美国历史上优越感最强的总统,但政治的现实毕竟迫使他必须从彻底的单边主义深渊里抽身出来;而美国能够对俄罗斯改变曾经有过的单边主义做法,显然也有可能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打交道时改变作风。
因此,我们反而应该从美俄的接近中看到积极的迹象,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十余年来,俄罗斯同美国时而握手言欢,时而剑拔弩张,俄美关系始终处于起伏动荡的不确定状态,成为国际形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素。今年5月下旬,两国首脑举行会谈,签署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和新型战略关系宣言,实现了俄美关系的大幅度接近。俄美关系问题,始终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成为一大国际热点。本文认为,十余年来的俄美关系,具有五个明显的特点。
非对抗--不再“埋葬对方”
冷战结束以后的俄美关系,其性质根本不同于过去的苏美关系。过去的苏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殊死争斗。当时,苏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战略目标截然不同,双方的争斗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美国曾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力求破坏和颠覆苏联;苏联也以牙还牙,要置美国于死地。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虽然鼓吹“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但他仍然针对西方宣称,苏联要“埋葬资本主义”。然而,苏美对抗的最后结局,却是苏联的覆灭。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俄罗斯已走上“西化”道路,以西方式“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为奋斗目标,其主流意识形态也完全认同于西方“价值观”。而且,俄罗斯已主动放弃并尽量避免同美国进行对抗,不再寻求世界霸权。俄美之间虽然存在矛盾和摩擦,但在许多问题上又有共同利益,能够进行合作。例如在国际反恐、防止核扩散、削减战略核武器、经济互补等方面,两国都需要对方的协助。就总体而言,俄美两国的关系是非对抗性质的。
不对称--“美攻俄守”
昔日的苏美两国,都是“超级大国”,国力不相上下,基本上是势均力敌,因此形成两极对抗。苏联的经济实力虽然逊于美国,但在高度集权体制之下,苏联的动员能力异常出众,它可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来应对美国。美国把西欧国家拢在一起,成立北约集团,苏联则把东欧国家集合起来,成立华约集团,苏美两国的对抗迅速扩大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20世纪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曾洋洋得意地说,“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不被苏联所“考虑”。尤其是,两国的军事力量都堪称世界一流,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已形成均势。1972年苏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其前提就是“对等威慑”和“同等安全”,该协议的签署本身,就是承认和肯定双方形成了核均势。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美国已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无与伦比,远高于世界各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美国的军事实力,大大超过排在其后的8国军事实力的总和;其军费开支则超过其他15-20个防务开支最多的国家的总和。与此相反,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已大大衰落,其国内生产总值(折成美元)不及美国的3%。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也大大削弱,其军费(折成美元)不及美国的25%。由于国内难题成堆,自顾不暇,俄罗斯连传统的势力范围也难以保住,更不要说去同美国进行世界范围的竞争了。
总之,俄美两国的综合国力相距甚远,很不相称。俄罗斯既无力同美国进行抗衡,也无法摆脱在美国压力下步步退让的困境。如果说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美两国争斗的态势是“苏攻美守”的话,那么在现在,俄美两国的关系已经倒了过来,变成“美攻俄守”。美国乘俄罗斯国力衰落之机,其势汹汹地向中东欧和独联体地区挺进,拼命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力图打入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同时还竭力排除俄罗斯在中东和拉美等地区的影响。这一切,都源于俄美两国实力的不对称。
影响广--对全球政治格局具有重大影响
俄美关系的起伏,影响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两国的利益,而且对全球和一些地区的政治格局具有重大影响。俄美关系的影响,实际上有三个层次。
一是涉及双边关系,影响两国的重大战略利益。美国虽然十分强大,但俄罗斯的潜力也不容忽视。俄罗斯是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极为丰富,国民素质较高,科技基础雄厚,军事力量仍居世界第二。在当今世界,唯一能够摧毁美国的,就是俄罗斯拥有的战略核武器。美国即使部署了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它也防不住俄罗斯新一代“白杨-M”洲际导弹多弹头分导的进攻。同时,俄罗斯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使美国垂涎欲滴,必欲得之而后快。所以对美国来说,俄罗斯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重大利益。而对俄罗斯来说,美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了集中力量振兴经济,俄罗斯必须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发展国际间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和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同时,又必须保障国家安全,在不过多增加军费的条件下达到巩固国防的目的。而这一切,只有处理好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才能做到。总之,俄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对俄美双方的安全和经济利益都至关重要。
二是涉及周边地区,影响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势。在中东欧地区,俄美的矛盾和摩擦最多。北约步步东扩,前南地区的动荡和“科索沃战争”,“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建立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涉及俄美关系,都受到俄美关系的影响。在中亚地区,由于美军的大量进驻,已打破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变为多种力量相互制约的政治格局。这种转变之所以发生,也是因为受到俄美关系变化的影响。此外,中东地区的以巴冲突、伊拉克问题,东北亚地区的朝鲜问题等等,背后都有俄美关系的影子。
三是涉及全球范围,影响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众所周知,所有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诸如防止核扩散、削减战略核武器、销毁生化武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国际反恐等等,都必然受俄美关系的影响。就拿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为例,如果不是俄美关系得到改善,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协助,美国就很难取得这场反恐战争的胜利。连一贯咄咄逼人的布什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反恐方面对美国提供的帮助,超过了英国以外的美国任何一个盟国。
矛盾深--俄罗斯不会“融入”西方
有人担心,鉴于俄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趋同,鉴于普京大力推行“西倾”政策,因此俄罗斯必将“融入”西方,成为美国的“盟友”。其实,这种担心没有看到俄美关系的关键所在。俄罗斯实行“西倾”政策,并不等于俄罗斯必然“融入”西方,因为俄美之间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很不相同,矛盾很深。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要独霸全球,其战略目标是,要使美国绝对安全,不允许世界上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的对外政策,带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它要求其他国家追随和服从自己,成为它的“小伙伴”。俄罗斯则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力求重振大国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大国形象,它决不甘心像英国那样充当美国的“小伙伴”,它决不会在所有国际问题上一边倒向美国。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俄罗斯过去一直力图接近西方。200年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力主向西方倾斜,实行西化改革,走西欧式的富民强国之路。但俄罗斯并未因此而“融入”西方,也未因此而成为西方的真正盟友。双方虽有部分合作,但更多的是对欧洲霸权的争夺。1812年拿破仑军队入侵俄罗斯,1914年开始的俄德交战,以及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都是很好的说明。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目前的俄美关系。
尤其是,俄罗斯民族历来有称雄世界的“救世”思想。15世纪后期,俄罗斯东正教就宣称:莫斯科大公国是“第三罗马帝国”,负有拯救世界的历史使命。这种“救世”思想是根深蒂固的。1991年“8·19”事件后,俄罗斯“民主派”就宣称:“莫斯科拯救了俄罗斯,俄罗斯拯救了全国(指苏联)和全世界”。后来,极端民族主义者日里诺夫斯基更强调:“世界应对俄罗斯过去和将来作为救世主的作用感恩戴德”。具有“救世主义”传统的俄罗斯,怎么会久居人下,默默无闻的充当配角呢?
再说,俄美之间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不同,必然引起两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当前,美国既要利用俄罗斯,又要遏制和削弱俄罗斯。俄罗斯由于国力衰弱,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以便韬光养晦,养精畜锐。当前的俄美接近,决不意味着俄罗斯甘心永远做美国的“小伙伴”。其实,两国的基本分歧依然存在。在北约东扩、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俄伊核能合作、“邪恶轴心”论、打击伊拉克、美军常驻中亚和格鲁吉亚等问题上,俄美两国不断出现争执。可以预见,俄美之间今后仍将是合作与竞争交替、妥协与摩擦并存,两国关系仍将是“既非敌人,又非盟友”的性质。
起伏大--各种摩擦经常发生
十余年来俄美关系,有很大的起伏动荡。苏联解体之后,俄美关系一度十分融洽。当时,俄罗斯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92年6月,叶利钦总统访美,与美国总统老布什会晤,双方达成削减战略核武器的协议,并签署《美俄伙伴和友好关系宪章》,其中载明,双方不再把对方看作敌人,两国将建立“盟友和伙伴关系”。老布什还说,他与叶利钦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美俄之间已“形成真正新型的伙伴关系”。但后来又如何呢?俄美双方实际上并未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各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仍很严重,摩擦和斗争经常发生。“科索沃战争”的爆发,更使俄美矛盾尖锐化,使俄美关系滑到对抗的边缘。当时,俄罗斯曾派遣7艘军舰前往地中海,对北约舰队进行监视。这个历史事实,值得人们深思。
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大力强化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2001年春,美国诱捕俄罗斯政要博罗金,宣布要加紧试验和部署NMD,公开说俄罗斯是美国安全的“威胁”,又挑起俄美间谍纠纷,驱逐50名俄罗斯外交官。一时之间,俄美关系跌入“冰点”,几乎回到冷战年代。“9·11”事件发生之后,俄美关系才开始融洽起来,一直发展到今年5月俄美关系的大幅度接近。目前的俄美接近,其实同十年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不禁要问,今后的俄美关系难道就不会有起伏动荡了吗?问题在于,俄美两国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由人们(哪怕是两国总统)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为何美俄总是爆发冲突,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
巴基斯坦的形式是非常的严峻了,如果关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冲突的朋友应该都会嗅到一丝不对劲的味道,可以说印度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印度是铁了心一定要把克什米尔抢到手,而巴基斯坦这个时候就非常的难受了,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外交上,巴基斯坦都远不如印度,是一场实力悬殊很大的较量了。
印度先是在南亚和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让他们在印巴冲突中倒向印度,而结果是非常理想的,现在的南亚基本没有支持巴基斯坦的国家,大部分倒向印度,这样巴基斯坦就面临着孤掌难鸣的状态。而在美俄态后,法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要介入印巴冲突,可以说让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再次升级,后面印度的动作也不难猜了,肯定是拉拢英国,让英国也倒向印度,而这个时候印度就为英法送上一大笔军事订单,以换取英法的支持。
美国在印巴冲突中表面上支持巴基斯坦,因为美国想要从阿富汗撤兵并且针对伊朗,暂时是支持巴基斯坦,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是多么的敷衍。而这个时候的巴基斯坦面临的局势越来越不友好,我认为巴基斯坦只有选择用核武器作为威胁,用一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态度来面对此次印度的“围剿”,因为双方实力确实相差很大。
巴基斯坦在用核武器作为威胁先稳住局面,然后寻求更加强大的盟友支持,然后默默积蓄力量。
门罗主义国际形式中的美俄两国的尖锐冲突是什么冲突?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世界的政治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俄美又都是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研究俄美关系有助于把握俄罗斯和美国的对外战略及其走向,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俄美关系深层次的矛盾:俄美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第一是全球层面,包括俄美在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上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第二是在地缘政治经济层面,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独联体稳定性的矛盾、北极通道与俄罗斯北海安全的矛盾、北太平洋白令海峡与阿拉斯加,俄罗斯与美国一些地区热点上的矛盾和分歧。第三是美国对俄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指责和干预。比如俄罗斯迟迟不能加入WTO 美俄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首先是美俄两国在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及两国国家利益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尖锐对立,其次俄美间缺乏战略互信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力的恢复使其对美政策强硬起来,再次分析了俄美之间经贸关系滞后及两国个人因素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俄国是"神圣同盟"的主导国,而"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俄国在美洲已拥有阿拉斯加,还试图向中美扩张因此J门罗提出"门罗主义"
大概就是这样吧,个人看法而已,如有什么标志性事件我也不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