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邹区镇2023级幼升小
完成招生入学系统信息采集登记后,在现场审核报名材料时间段内,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带上孩子,凭户口簿(儿童和一名监护人须在同一户口簿)、合法固定住所证件以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学区内的小学办理现场审核手续。
二、户籍不在常州主城区的儿童如何报名?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符合下列入学条件的,可以进行入学登记。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适龄儿童少年户口簿;
(2)父母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不少于一年的居住证;
(3)父母缴纳一年以上社保凭证,与主城区用工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有工商营业执照。
登记办法: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打开“我的常州”手机APP,进入“教育服务”版块,点击“入学信息采集”栏目,输入学生姓名、身份证号、户籍信息、家长信息、家庭房产等入学必须信息,完成入学信息采集登记。
在现场审核报名材料时间段内,带上孩子和上述材料,到居住地附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地点,办理现场审核手续。
实施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的地区,随迁子女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通过招生入学系统进行入学信息采集,按当地积分入学政策要求办理手续。
【拓展】
2023年北京幼升小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2023年北京幼升小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下:
对于家长来说,准备好幼升小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北京市教委的规定,2023年北京幼升小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如下:
一、幼升小报名表
幼升小报名表是家长提交给学校的第一份材料,家长需填写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孩子基本情况等。
二、户口簿
户口簿是幼儿入学时必须提供的证明材料之一,需要提供户口本上孩子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在的住址信息。
三、出生证明
出生证明是幼儿入学时必须提供的证明材料之一,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日期、父母姓名、性别及其他相关信息。
四、《预防接种证明》
幼儿必须持有预防接种证明,以保障幼儿健康和预防传染病。北京市规定的接种证明包括“北京市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记录卡”或“北京市儿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开具的预防接种证明”。
五、学前教育阶段成长记录册
学前教育阶段成长记录册是记载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需要家长带到学校供招生老师参考。
六、近期体检结果
幼儿入学时必须提供最近的体检报告,体检内容包括听力、视力、牙齿、身高、体重、肺功能等多项指标。
七、其他材料
还有一些需要准备的材料,如孩子的照片、父母双方身份证复印件等。总之,在准备材料时,家长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确保所有材料的完整和准确。这些材料对于幼儿入学及其日后教育都至关重要。
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的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人员子女。
且符合按朝阳区户籍对待或按本市外区户籍对待但家庭实际居住地址在朝阳区(凭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的适龄儿童,可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小学入学服务系统”中的“朝阳区”端口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
天府新区幼升小2023年政策
天府新区幼升小2023年政策如下:
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3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戳此查看)和往年相比,2023年的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
跟去年政策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随迁子女政策。
我们关注到,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社保、居住证、工作证明等)年限由原来一年改为了半年,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基本原则、入学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民办跨区域招生,严格限制高年级转学等等。
入学“零证明”,也就是说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家长们办理也会更方便。
以往,外地孩子想在成都读书,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办理随迁,如果以材料申请的话,需要申请居住证,且满足社保满一年、在本区实际居住满一年的硬性条件。
跟往年相比而言,今年新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发生了三大变化,也就是连续居住、缴纳社保只需要满半年;积分申请入学的分值要求由15分降低为10分;申请时间提早到4月1日—4月30日。
实际上,入学政策放宽并不是才提到的,成都市23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此前就已经相继发布,综合各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来看,核心一点就是降低了“随迁子女们”在成都读书的门槛。通俗来说,成都入学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更加友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