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防长:俄军需扩员到150万人,将成立新跨兵种战略军区
资料图
当地时间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特别军事行动部队视察工作行程内主持召开了俄军扩员问题会议。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命令,俄军需要扩员到150万人。
绍伊古强调,扩员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配合。将成立两个新的跨兵种战略军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在卡累利阿共和国组建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空降突击师。将西部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和北方舰队的7个摩托化步兵旅改制成师级建制。同时还将加强空天军部队、海军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兵力。
来源:央视新闻
延伸阅读:
西方媒体:普京将不参加大选 退休后会回到黑海附近住
资料图
王义伟/文 2023年1月17日,俄乌冲突进展到第三百二十八天。
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年前发布的信息,下一届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计划于2024年3月17日举行,距今14个月。
虽然距离选举还有一段时间,但普京的动向备受关注。
日前,包括英国《每日邮报》在内的西方媒体发布了一则消息,称一位与普京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普京将提名一位候选人,自己就不参加大选了。他退休后会回到黑海附近的私人住宅,以避免在政变中被推翻的风险。另有消息称,普京或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英国军事专家则预测,如果普京不能较快改善俄乌冲突的局势,可能在未来的两个月内面临一场革命。
这不是西方媒体第一次就普京本人的情况发布“耸人听闻”的新闻。当然,这样的新闻,也反映了西方精英阶层的一种心理期望,期望西方的制裁和战场的胶着,即使不能拖垮俄罗斯,至少能击垮普京。
那么,普京会参加明年的大选吗?这届大选会成为俄乌冲突的转折点吗?甚至,普京会像西方媒体预测的那样,交出权力到黑海养老吗?
笔者的看法是:不论是否参加大选,普京仍将是俄罗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特别军事行动会成为俄罗斯2024年大选候选人政策讨论、辩论的焦点,但这次大选不会成为俄乌冲突的转折点。
资料图
首先,普京是否参加下届大选,外界大概要等很长的时间。
上一届俄罗斯大选是2018年3月18日举行的,普京是在2017年12月27日以独立候选人身份报名参选。再上一届大选是2012年3月4日举行的,普京是在2011年11月27日被统一俄罗斯党正式提名成为候选人。以此类推,如果普京参加2024年的大选,这样的消息也许要等到年底(11月或12月)才会被确认。
其次,是否参加大选,并不能动摇普京作为俄罗斯权力核心、作为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地位。
自从1999年8月9日被时任总统叶利钦任命为政府第一副总理、代总理,并于当年12月31日成为代总统,普京就成了俄罗斯政坛的权力核心。2000年到2008年,普京任两届总统。2008年至2012年,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任总理。2012年至2018年,普京再任总统。2018年迄今,普京继任总统。根据2021年3月3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上议院)通过的关于总统任期的法律,普京可以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
也就是说,如果普京愿意参加并能赢得大选,他可以从2024年起再干两任12年的总统。
事实上,从1999年迄今,普京只有职位的变化(要么是总统,要么是总理),权柄从未离手。现在俄乌冲突进入僵持状态,普京更不可能让大权旁落,俄罗斯政坛也没有人敢在这个特殊时期觊觎权力核心这个位置。这一点确定无疑、毋需论述。
第三,在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的前提下结束俄乌冲突,这是俄罗斯的当务之急。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面对这样的当务之急和国家战略,大选、换届就成了小事。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2022年12月30日就有过这样的表述。他说,总统选举不是普京2023年的工作重点,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实际事务。
佩斯科夫说的是实话,2024年大选确实不是普京的工作重点。当然,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场大选也不会成为特别军事行动的转折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媒体:俄军突然换帅非同寻常 或表明普京已无选择
换帅之后,俄媒说,这一任命大幅提高了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地位,并表明敌对行动将迅速升级。
乌克兰军方预测,俄军可能在早春发动新一轮攻势。但“每个俄罗斯将军都必须至少有一次在乌克兰失败的机会,”乌国防部嘲笑说。
资料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1月11日表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被任命为在乌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
俄罗斯国防部在发布的公告中说:“2023年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下令,任命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担任特别军事行动区域联合部队总指挥一职”。
至于这一人事变动的原因,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提高总指挥的职务级别是因为特别军事行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增多,有必要统调俄军各军兵种,使之更加紧密协同,旨在提高各类保障质量以及区域联合部队的指挥效率”。
应当说,俄军最高层的这一人事变动有些出人意料。
就在一个月前,乌克兰和西方媒体还传出消息,声称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领导层将发生变化,“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签署相关命令,解除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职务”。
虽然俄方对这一消息予以否认,还接连让格拉西莫夫出席多场公开活动,但网络上攻击格拉西莫夫指挥不当的声音相当高,不少分析相信,如果有人应该对战局不利负责,那就是格拉西莫夫。也有分析称,乌克兰和西方传播格拉西莫夫辞职的谣言,正说明他们认识到格拉西莫夫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想除掉他。
俄媒上的各种争论至少说明一点,由于战局不利,格拉西莫夫的人气已经没有俄军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之初那么高了,特别是去年10月苏罗维金担任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之后。
资料图
“俄罗斯军队高层的新改组,绍伊古任命格拉西莫夫为乌克兰军事行动总指挥官,而不是苏罗维金”,俄罗斯《报纸报》12日在报道中这样说。
报道说,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被任命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特别行动框架内的联合部队指挥官,他的副手是航空航天部队总司令苏罗维金上将、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柳科夫上将以及俄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列克谢·金上将。
《报纸报》还介绍了苏罗维金的主要战绩,苏罗维金指挥对乌军事行动3个月,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受到猛烈攻击,但并未导致其完全崩溃。此外,正是苏罗维金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从赫尔松市撤军,并在第聂伯河左岸重新集结俄罗斯军队。
正因如此,表现并不差的苏罗维金被取代才显得此次人事变动非同寻常。
“为什么俄罗斯首席军事指挥官要接管本质上是战区司令的工作?”有美国军事分析人士提出疑问,并认为,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将领亲自下场担任作战指挥是非常不寻常的,可能是一个迹象,表明普京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已经没有选择了。
还有英国媒体说,俄罗斯已经陷入死胡同,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将军都是年近70的老人,他们不知道如何打现代战争。”
“为什么普京对指挥层的改组注定要失败”,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也评论说,俄军高层的最新变化不会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产生太大影响,也不太可能扭转不利的战局。在战争的前7个月里,没有人全面指挥这场战争,也许是因为莫斯科没有预料到战争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以至于需要一名总指挥官。但不管谁来指挥对乌作战,普京面临的问题——要继续打击乌克兰多久,是否将战争更直接地针对西方,还能召集多少新的俄罗斯军队——都不是这些将军们可以回答的。这些将军也无法制定能够打破战场僵局的战术,或投入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无法为补充更多经验丰富的军官来管理前线,无法将一支新的军队投入战斗。
而在俄罗斯人看来,对乌作战总指挥换人令他们期待。
“在西方对我国不断施压和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军事行动的指挥。因此,这一任命是合乎逻辑的决定”,“俄罗斯的阿富汗退伍军人联盟”领导人克林采维奇称:“格拉西莫夫是称职、强硬和聪明的人。特别军事行动领导层的新任命表明,军事行动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所有这些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成功地对抗北约。”
俄罗斯《消息报》12日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称,这一任命大幅提高了特别军事行动的地位,并表明敌对行动将迅速升级。因为在俄军事指挥机构中,总参谋长是仅次于最高统帅的第二人物。在某些问题上,他的地位甚至高于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不仅有权就军事问题向国防部下达指示,而且有权向其他安全部门下达命令。总参谋部在军备和军事装备采购问题上也拥有重要发言权。特别是直到最近,苏罗维金作为这一行动的总司令还没有权力向远程航空兵、海军、总参情报局等部门下达命令。随着对格拉西莫夫的新任命,可以说,俄军所有军事力量都可用于完成作战任务。
俄军的行动会升级到什么程度?又有人提到了核武器。
资料图
据俄《真理报》报道,军事专家科罗琴科在他的电报频道中将对乌作战新指挥官称为“核手提箱”。他说,格拉西莫夫的任命意味着俄罗斯武装部队武器库中可用的所有破坏手段都可用于解决特别军事行动。战术核武器正在成为战场上的潜在武器——但不是针对乌克兰武装部队,而是为了在情况需要时对付欧盟和北约。
普京是负责整个俄罗斯联邦吗?他是属于哪个共和国的?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地方联播 港 澳 台 时政 国际 法治 财经 图片 论坛 体育 文娱 汽车 教育 书画 美食 资料 WAP
高层动态 焦点网谈 振兴东北 廉政 军事 社会 证券 视频 访谈 奥运 时尚 房产 校园 收藏 健康 专题 彩信
人事任免 新华视点 互 联 网 理论 华人 传媒 科技 直播 博客 环保 音乐 旅游 职场 读书 生活 图表 音频
新华搜索:
本网 新闻 频道
俄罗斯概况
www.XINHUANET.com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背景色 】
国名: 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国徽: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国歌: 曲:亚历山德罗夫 / 词:米哈尔科夫
歌词大意: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
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极疆域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无限的理想境界,广阔的生活空间
时代为我们开辟了未来。
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
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 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 6月12日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国家政要: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1999年12月31日任俄罗斯代总统,2004年3月连任总统;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 (Sergei Mironov),2001年12月任职,2003年1月蝉联;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鲍里斯·格雷兹洛夫(Boris Gryzlov),2003年12月当选;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 (Mikhail Fradkov),2004年5月就任;安全会议秘书伊戈尔·伊万诺夫 (Igor Ivanov),2004年3月任职;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Sergei Lavrov) ,2004年3月任职。
人口:1.422亿(截至2007年1月1日)。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占82. 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 、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自然地理:面积1707.54万多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
位于莫斯科河上的克拉斯那卢日斯基大桥
简史: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北奥塞梯共和国
圣彼得堡
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20多个委员会。(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但国家杜马关于提起诉讼的决定和联邦委员会关于解除总统职务的决定,必须经过议会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票通过,而且须由国家杜马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议员提出建议。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的执行权力机构。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组成。宪法还规定,各联邦主体(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和自治区)的权利、地位平等。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根据联邦宪法进行相互协商后才能改变。俄联邦总统选举制度历届俄总统选举
为参加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游行进行训练的俄罗斯军人
司法机构: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不允许设立特别法庭。联邦宪法法院对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法律、决定,联邦总统的命令,其他联邦机构的文件,各共和国的宪法,联邦主体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规,联邦内部条约和国际条约是否符合联邦宪法,以及社会团体的成立和活动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作出裁决。联邦宪法法院还对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以及联邦各主体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作出裁决。联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对经济纠纷和仲裁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仲裁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总检察院对犯罪案件侦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诉,为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异议。检察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经济:俄罗斯地大物博,广袤的国土赋予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至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等的蕴藏量也均居世界前茅。
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200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58亿美元,与1999年相比实际增长了50% 。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
货币: 卢布>>
身著二战时期苏军军装的俄罗斯士兵
军事:俄罗斯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 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 、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独立区舰队。俄罗斯制定新的海军发展规划
新闻: 主要报刊如下:《俄罗斯报》,创刊于1991年,政府主办;《红星报》,创刊于1924年,国防部办;《劳动报》,1921年创刊,独立工会联合会办;《独立报》,1991年创刊;《消息报》,1917年创刊;《生意人》;《真理报》,1912年创刊;《今日报》,1993年创刊;《苏维埃俄罗斯报》,1956年创刊;《工人论坛报》,工业家、企业家联盟和独立工会联合会办;《共青团真理报》,1925年创刊;《莫斯科新闻》周刊,1930年创刊;《文学报》,1830年创刊,1929年复刊,作家自由论坛办;《总结》杂志,发行量8.5万份;《星火》杂志,1923年创刊;《新时代》杂志,1943年创刊;《政权》杂志;《剖面》杂志;《经济与生活》周刊,1918年创刊。俄通社-塔斯社是俄国家通讯社,其前身是于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为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是俄两大国家通讯社之一,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苏联新闻社。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地位与俄通社-塔斯社相同,业务范围广泛。国际文传电讯社创立于1990年1月,属私营。主要广播电台有:第一广播电台(原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私营)、俄罗斯电台(国营)、“青春”电台、“灯塔”电台、莫斯科“回声”电台等。主要电视台有: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亦名俄罗斯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其前身是苏中央电视台,国家控股)、独立电视台(私营)、第六电视台(私营)、莫斯科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故居内书房
文化:俄罗斯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罗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罗斯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著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宫廷里,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盘等木制品。
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名胜:克里姆林宫(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彼得大帝夏宫(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冬宫 (Winter Palace) 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十月革命后,1922年苏联成立了国立埃尔米达日博物馆。冬宫成为该博物馆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尔尼宫(Smolny)位于圣彼得堡市,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建于1806—1808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于沥青厂。斯莫尔尼宫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为一体,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简称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于1776年,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1780年剧院改址到彼得罗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剧院里,称彼得罗夫剧院,1805年剧院被焚毁。1824年,天才建筑师博韦在石造剧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剧院,称大彼得罗夫剧院,简称大剧院,翌年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1853年,大剧院又遭受火灾,1855—1856年重新修复,略加改建,成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欧洲最大的剧院之一,并于1919年起成为国立示范大剧院。它的建筑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剧场呈椭圆形,正面是大舞台,高达18米,台前是深深的乐池, 中间是一排排的观众席。其他三面是贴墙的包厢,总共五层,高21米。总统包厢在二层正中央,还有两个贵宾包厢设在舞台的左右两侧。包厢里放着几把鎏金包缎椅子,平时只供观赏。剧场可容纳2200名观众,整个内部装饰完全是宫廷式的,仅房顶的那个大吊灯就把一万三千块水晶和无数小烛台照得闪闪发光。
普希金广场(Pushkin Square)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旧称苦行广场,因旧时广场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这座纪念像于1860年预定建在沙皇村,拟在普希金读书的中学成立50周年纪念日揭幕,后来改移建在莫斯科。纪念像采用了后来获“超等艺术
普京在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发动俄乌战争为什么犯了兵家大忌
普京添油战术已犯兵家大忌,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俄总统普京21日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兵力,投入到乌克兰前线。消息一出,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林克声称俄“败象已露”,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说此举是一种“绝望行为”,那么这次普京此举,究竟体现什么现状,又会有何后果呢?
普京在俄罗斯莫斯科发表讲话
普京下动员令,征召30万大军
普京这次发起部分动员,有6点需要注意。
第一,这说明俄罗斯在战场上已经输了,常规状态已经无法应对,只好部分进入战时状态。但“部分动员”和真正的战争总动员相去甚远。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指出,俄罗斯可供动员的全部人力储备将近2500万,但人力储备和能形成战斗力是两码事。这次30万人的部分动员,更像是解决短期军事危机的权宜之计。俄罗斯可能担心,再不采取断然措施,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可能支持不到冬天。只有到了冬天,俄罗斯的能源牌,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开战理由已经被自我颠覆。年初冲突爆发时,俄方声称这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给乌克兰“排排毒”。眼下,俄罗斯等于是将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正式升级为俄乌战争,说明俄方一开始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的说辞彻底破产,事实上承认了乌克兰不是俄罗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与俄罗斯平等的国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三访问了伊齐姆镇
第三,俄罗斯国力衰落到历史最低点。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动员。冷战时期,苏联经历过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车臣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从来没有发起过动员。现在打一个乌克兰这样的“中等弱国”,俄罗斯就要用上紧急状态,这也说明俄罗斯的国力衰落到了“历史最低点”。
俄罗斯人外逃, 出国机票一票难求
第四,民众并不支持。就在普京发表演讲几分钟后,俄罗斯飞往国外的单程机票销量暴涨,直飞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机票瞬间售罄。因为俄罗斯公民在这两处不需要签证就能入境。
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要逃呢?军事动员前一天,俄罗斯国家杜马修订刑法,规定在动员期间逃避服兵役,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大量俄罗斯人外逃,这说明俄罗斯有很多民众并不真正支持动员行为。
莫斯科最繁忙的谢瑞米提耶佛国际机场的出境大厅
第五,抓不住重点,意义有限。俄罗斯的这次动员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因为俄罗斯缺少的不是兵员,而是现代化的和信息战系统和指挥理念。前者,是由俄罗斯经济科技实力决定的。后者,需要俄军打破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控制权向下移,向前移。但是,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并不允许进行这种军事改革。
普京的添油战术,乃兵家之大忌
最后一点,俄罗斯刚刚打了一次败仗,这时动员其实是“添油战术”,属于兵家之大忌。如果俄罗斯在一开始投入大量兵力,可能是决定性的。但现在这样做,很容易被西方的援助对冲。
在冲突初期,俄方没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俄罗斯没料到乌克兰的抵抗会如此顽强,把特别军事行动,当成一次军事演习,一次野营训练,没有在思想和后勤上做好战争准备。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愈发顽强,俄罗斯骑虎难下。如果达不到目标就撤军,无异于失败,尤其是领导人个人的失败。所以,现在只能不顾一切地实施“添油战术”。
莫斯科的俄罗斯军队军事学校学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俄败相毕露的体现。在联大会议上,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普京把什么都押上南北通透了,这是有极高风险的一招,等于把俄罗斯政治、经济未来,全都赌在乌克兰战场上。这样一来,俄罗斯不仅失去了战略选择自由,还有可能失去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权。
不过,俄罗斯毕竟是核大国,即使是部分动员,对世界依然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在已经处于下风,已经有了败势的情况,俄罗斯的部分动员,并不让人感到恐惧,反而让人强人末路,孤注一掷之感。
有一位医生朋友的话很应景:一个人无法在呕吐的同时,吞下一块肉。俄罗斯在战争前几天,在拥有战略和战术突然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不了目标。再挣扎下去,只会越输越多。
俄乌风云记:俄罗斯二号权势人物、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
在俄罗斯,普京大帝是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俄罗斯的带头大哥。那俄罗斯的二号人物呢?笔者以为非国防部长 谢尔盖?绍伊古 莫属!
但是,这位二号人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俄的媒介镜头前公开露面了。正值当前俄乌战事僵持不决的情况下,作为军方的首脑人物,这种情况颇让外界猜疑和不解。
值得注意的是,绍伊古并非职业军人出身。他的特长就是政治触觉特别灵敏,为他的平步青云提供了大罗盘。
苏联解体之后,他因支持叶利钦而在莫斯科政坛崭露头角。1990年起担任国家建筑委员会的副主席(副部长);1991年11月19日,被任命为负责国家民防、紧急状态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委员会的主席,1994年该委员会改制为部,绍伊古出任首任部长。
他因为处事果断坚决,深得当时总统叶利钦的赏识。
1993年,绍伊古直接以非现役军人的身份被授予 少将军衔 ,打破了苏俄军方的授衔惯例,开始在军界展露锋芒。
1998年12月,他由 中将军衔晋升为上将 ,并获得了 “俄罗斯英雄” 称号和勋章。
2000年后,他又因坚定地支持普京而成耀眼的政坛明星,开始与普京大帝走得很近,成为莫斯科核心权力圈的重要角色,也是普京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心腹之一。
2003年,绍伊古被授予 大将军衔 。
2012年11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免除了谢尔久科夫的国防部长职务,任命绍伊古为国防部长。当天稍晚,普京再一次签署命令,解除了谢尔久科夫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职务,全部由绍伊古接手。
绍伊古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至今已10个年头。
绍伊古以强悍、雷厉风行、铁腕治军著称,深受 普京大帝的器重。更令人称道的是,两人私交甚笃,关系十分和谐,经常一起出游、海钓、打猎、采蘑菇,就像拜了把子的兄弟一般。甚至一度有消息传出: 绍伊古将是普京最合适最有力的接班人。
绍伊古虽非职业军人,也没有煊赫的战功加持,但他的强势在俄非常有名,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2021年10月,德国防长克兰普?卡伦鲍尔称,北约在必要时采取军事手段威慑俄罗斯,如果确实有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核武器。这一言论迅速在俄德两国都引起了不满。
绍伊古第一时间犀利回击:“ 在呼吁对俄进行军事威慑的背景下,北约一直在俄边境部署军队。类似的情况最终对于德国和欧洲是怎样的结局,德国防长应该十分清楚,只有在不侵犯俄罗斯利益的情况下,欧洲才有可能保证安全 。”
绍伊古强调:“ 想要对俄罗斯强硬之前,最好去回顾一下 历史 。如果没有学过 历史 ,那就去问问你爷爷,对俄强硬是什么后果 。”
谁能提供一些俄对格战争那几天俄军事行动和普京行程表?(全部以北京时间)
当各国选手在北京奥运赛场紧张比拼之际,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两军正激烈交战。一度被格鲁吉亚抢占先机的战局在9日以后迅速向俄罗斯倾斜。俄罗斯凭借什么后发制人,取得主动呢?一、后发制人,俄格冲突上演戏剧性逆转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矛盾由来已久,近来陷入白热化。格方认为本国的南奥塞梯自治州在俄罗斯支持下不断寻求独立,不可再忍,而俄方认为格鲁吉亚在西方支持下不断挤压自己的战略空间,不能再退。自今年8月1日以来,各种交火事件渐成序战,该地区局势日益紧张。7日夜至8日晨,格鲁吉亚军队与南奥塞梯武装人员激烈交火,双方各自指责对方挑衅、进攻在先。8日,格鲁吉亚军队攻入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俄方消息称,格方在进攻茨欣瓦利时动用了“冰雹”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该市多处建筑被摧毁,一片瓦砾。格军在8日控制了茨欣瓦利市,而俄军驻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则出现伤亡。一时间,俄军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
然而短短一天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俄军不仅夺回了对茨欣瓦利的控制,而且深入格国领土,袭击军事基地、机场、石油港口、火车路线和城镇,甚至将战线延伸至格国另一个分离地区阿布哈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已经遭到俄军轰炸,格政府要害机关开始疏散。阿布哈兹附近的格鲁吉亚部队则被最后通牒,限令在数小时内向俄军缴械投降。
二、快速反应,俄空降部队大显神威
俄军能迅速扳回战局,首先因为快速反应部队大显威力。尽管从双方兵力对比看,俄北高加索军区的军力数倍于格鲁吉亚军队,但格方占了先机,如果俄军反应不够快,格方很容易在南奥塞梯形成既成事实,陷俄军于长期被动。俄军首先想到的是出动快速反应部队。在格军袭击并占领茨欣瓦利市之际,俄军已经出动150余辆装甲车辆和大批军人向南奥塞梯开进。在车臣战争中屡立奇功的空降部队也火速抵达前线。据悉北高加索军区的这支空降部队素以反应快、战斗狠著称。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该空降部队曾以一连力量在敌后阻挡2500人的车臣武装突围,3天内歼敌400,全连战至6人仍坚守不退,是一个俄罗斯版的“兄弟连”。
近两年俄空降部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BMD-3、BMD-4新型伞兵战车、“吸血鬼-DS”125毫米反坦克自行火炮、“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AGS-30自动榴弹发射器、射击精度是卡拉什尼科夫机枪3倍的“佩彻涅格人”7.62毫米机枪、SVD-S狙击步枪、卫星导航系统等大量装备部队。使俄空降部队不仅火力猛增,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精确打击、快速反应能力。此外,俄军还不断加强空降部队的训练,目前其训练时间与强度已经恢复到甚至超过苏联时期的水平。此次战前,俄空降部队正在高加索地区执行演习任务,人员装备都是准作战状态,因此召之即来,迅速发挥了作战效力。
据报道,到11日已经有16000余名俄军开入格鲁吉亚,如此迅猛的攻势使格军抵抗意志迅速瓦解。有消息称,目前至少有7000左右的格鲁吉亚军队投降,这对能实际出动作战力量只有10000余人的格军来说,可以说是大势已去。 俄格军事冲突5
三、多路合围,立体进攻赢得最大主动
俄军能迅速扭转战局,还因为战法灵活。在格军已经占领南奥塞梯首府的情况下,俄军除派出第58集团军的一支装甲部队从地面开进外,还采取全疆域立体打击的办法,缩短战局。在这种战法下,格军无法全力保障前线进行逐次抵抗,而是前后方同时进入作战状态,首尾难顾。
据报道,反击一开始,俄军就派出苏-24前线轰炸机等空中力量对格国首都第比利斯周边的军事基地、机场和铁路枢纽进行了轰炸,并出动海军力量遏制格方的黑海港口,切断了格方的能源进口及国际援助通道。10日,俄海军在阿布哈兹水域击沉一艘格鲁吉亚导弹快艇,虽然俄军宣称没有封锁格方,但此举实际上等于让格方从海上寻出路的想法没了盼头。俄军空降部队也没有将战场局限于向奥塞梯一地,而是在格鲁吉亚很在乎的另一个地方,阿布哈兹出现。截至11日俄军已经在阿布哈兹增派了9000多名伞兵以及350辆装甲车。 俄罗斯总理普京督战
俄军以快速立体作战泰山压顶一般取得了绝对优势。据俄军官方消息,这样一次大规模战役俄军目前仅付出了18人阵亡、52人受伤和2架老式战机的代价。根据本月初俄媒体刚刚披露出的俄军最新战略理念,俄军未来作战是力求在冲突先期阶段就迫使敌方接受和平。换言之,俄军要迅速取得战场优势,并在优势下迫使对手接受城下之盟。目前看俄军正在格鲁吉亚实践这一理念.
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正式开幕的同时,格鲁吉亚出兵突袭南奥塞梯,并宣称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
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并对茨欣瓦利市进行炮击,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俄第58集团军和第74空降兵师的部分部队8日和9日相继开进南奥塞梯,以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
2008年8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进入“战时状态”电视画面显示的是8月9日,俄罗斯士兵驾驶坦克在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附近行进。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9日说,由于“俄罗斯侵略格鲁吉亚”,他决定签署命令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
11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结束了迫使格鲁吉亚保持南奥塞梯地区和平的大部分行动,茨欣瓦利现已处于俄罗斯维和人员的控制之下”。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当天则表示,击落了80架俄罗斯飞机,打死数百名俄罗斯人。他同时对严重的人员伤亡表示遗憾。俄新网的消息说,梅德韦杰夫在同俄罗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会谈时说,“我们结束了迫使格鲁吉亚当局保持南奥塞梯和平的大部分行动。茨欣瓦利现已处于俄罗斯维和人员的控制之下”。
18日,俄军开始从南奥塞梯冲突地区撤军。22日19时50分,俄罗斯按计划顺利完成从格鲁吉亚撤军的任务,部分军队撤到南奥塞梯境内,部分军队已返回常驻地,俄维和人员已进入安全区哨所履行维和使命。
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南奥塞梯领导人科科伊季27号在茨欣瓦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会有其他国家跟随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独立,而俄罗斯将是第一个在南奥塞梯设立大使馆的国家。
8月27日,格鲁吉亚外交部针对“俄罗斯此前一天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一事作出正式回应,宣布将降低同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撤回格鲁吉亚驻俄使馆的绝大部分外交人员。格鲁吉亚外长特克舍拉什维利对当地电视台说,格鲁吉亚外交部已决定把格鲁吉亚驻俄使馆的外交人员缩减到两人。格鲁吉亚副外长瓦沙泽当天约见俄罗斯驻格大使科瓦连科,向他递交了格外交部的特别声明。此前,格鲁吉亚议会“恢复领土完整”临时委员会主席马拉什西亚曾表示,格鲁吉亚议会正在考虑同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他说,在俄罗斯正式承认格鲁吉亚分离地区的独立地位后,格鲁吉亚已无法同其继续保持外交关系。
相关推荐:
美智库推演2026台海战争,解放军3万人被俘,美日联军取得惨胜?
声明:《依照普京命令!俄防长称俄军需扩员到150万人》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