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的墓被挖实录。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去世。作为慈禧太后生前最宠信的太监,李莲英在操持完两人葬礼后,终于离开了生活半个多世纪的紫禁城,隆裕太后鉴于李莲英的贡献,给了他一笔银子。
与其他太监选择寺庙作为自己终老之地不同,李莲英早年就在北京棉花胡同购买了房子。离开紫禁城后,李莲英闭门谢客,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然而,仅仅过了三年李莲英就去世了。作为晚清著名人物,李莲英之死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在李莲英的葬礼上,家族亲人解释李莲英是患上痢疾,从发病到去世不到两三天。李莲英死后,特赏赐白银1000两,并赐恩济庄茔地(即如今北京海淀区“六一”学校旧址)一块让他下葬。就在大家认为李莲英盖棺定论时,55年后却再起波澜。
1966年初夏,“六一”学校老师赵广智等六人接到任务,将学校一个角落里的李莲英墓地挖开。李莲英墓地非常坚固,使用了三合土(糯米汤、鸡蛋清、黄土以及白石灰混合制成),经过一个星期外加报废了三把铁锤后,大家终于得以进入墓室。
谁也没想到,棺内场景让现场所有人震惊了,吓得后背发凉倒吸一口凉气。赵广智回忆时说:“里边平平整整躺着一个人形,有头,有胳膊,有脚,盖着被子。”大家开始清理棺内物品,接下来的一幕让赵广智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尸骨只剩下一颗头颅,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颗头颅的样子,颧骨高,噘着嘴。不是骷髅,上面还包着一层皮。”
李莲英家族亲人不是说她病死的吗?怎么棺内只剩下一口头颅呢?这表示李莲英是死于非命,究竟谁谋杀了他?一时间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后来,李莲英的侄孙女给出了一种解释,李莲英是在去讨债的路上被人砍掉了脑袋。
按照这个侄孙女的说法,李莲英去山东探望自己的亲人,并顺道去讨债,结果在途中遭遇到了仇家,被一刀砍掉了脑袋。随从们吓得魂飞魄散,其中一人用衣服包住李莲英的头颅带回了北京。
当然上面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公认,李莲英为何死后身首异处,也许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了。那么,李莲英的头颅结果如何呢?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李莲英墓地被挖开陪葬品被提取上交后,他的头颅被随意丢弃了,曾一度被学生们当足球踢来踢去,最后扔到学校厕所茅坑了,再后来的下落就无人知晓了。
参考资料:《晚清太监们》
以上就是本站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的墓被挖实录)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本站号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猫小编【创业者资源平台】作者编辑发布,更多技术关注猫小编技术!
扒着门缝看历史:慈禧宠阉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读正史之余,我喜欢野史。读晚清历史,可见大太监李莲英的影子。他依势弄权,地位却卑微,正史对其是不屑一提的。相反,野史逸闻,各说各话,可谓五花八门。李莲英其人,也就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关于李莲英,野史逸闻着墨最多的地方,无非是三件事。一是身世,二是圆滑,三是死亡。
先说出身。一般而论,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即今河北廊坊市大城县)李贾村人,字灵杰 ,道号乐元,生于
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其家庭成分,系普通农民。据其墓志铭和有关清宫档案记载,李莲英从小在郑亲王端华府中当太监,然后由端华府进入皇宫。他进宫之初,名叫李进喜,后因讳慈禧太后名,改叫李莲英。据说,李莲英这个名字,也是慈禧太后于同治元年夏天亲自赐予的。事后,慈禧太后还曾经解释,说“莲”是荷花,“英”是花瓣,她自己是老佛爷、活菩萨,当然是要坐在莲花里的。
其意,似乎是希望李莲英伺候她一辈子。
李莲英从小入宫当太监,是事实。这一点,其墓志铭有说法。当然,墓志铭也是只说好话而讳己之忌的。据说,李莲英早年入宫,也是听信了算命先生的一番话,叫“不入空门入皇门。”然而,野史的记载则不同。《满清外史》说:“李莲英,直隶何间府人也。本一无赖子,会以私贩哨磺系狱,后得脱,改业补皮鞋,是以人呼之为皮硝李。其同乡有沈玉兰者,先为内监,知那拉氏欲梳新髻,而未得其人,会莲英访玉兰,玉兰令其仿梳新髻法,揣摩之,技成,玉兰乃荐与那拉氏,许之。是为莲英入侍之始。”另外,《奴才小传》更有详尽描写。河间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太监产地,李莲英入宫,就是一个叫沈玉兰的同乡介绍的。当时,慈禧太后听说北京流行一种新的发髻梳法,但宫中没有人会做。李莲英从沈玉兰处听闻此事,便“周览于妓寮中”(跑去妓院学习),“刻意揣摹,数日技成
”,然后求玉兰帮忙,“玉兰竟荐之 ”。于是,他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从此受宠。
这些记载,流传甚广,也广受质疑。质疑之一,便是李莲英入宫年龄相差太远,他入宫之前,小小年纪怎么可能会去贩硝磺而系狱,又怎么可能去做皮匠?然而,野史的东西,一般也会有出处,不会无端生事。依我的判断,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其一,贩硝磺做皮匠,不是李莲英而是他的父亲,当年河间府手工业发达,他的家庭可能就是一个半农半手工业的家庭。“皮硝李
”的称呼,系指其家庭成分,这就可以理解了。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个同学,我们称为 “小皮匠
”,盖因其父是修皮鞋的。其二,学新发髻之技法,当为李莲英入宫之后的事情。野史里有一句话,我是注意到了:“玉兰偶在闼闼房言及
”。闼闼房者,内监之公共休息场所也。倘若李莲英系一无赖子,又怎么会跑到警卫森严的宫中去呢?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李莲英在宫中听说此事,偷偷地跑出宫去(这倒是可能的),学习了梳头的技术。也难怪乎,日后有大臣弹劾李莲英,居然还在正式的奏章里把李莲英叫做
“小篦李 ”。这是偶然的吗?再说圆滑。李莲英由梳头房晋为总管,“权倾朝右
”,历经几十年不倒,这也是有原因的。野史之中,有关莲英机警圆滑之说,不绝于耳。比如, 《述庵秘录》就说 “莲英为人机警,能先知后意
”,居然能猜出太后想什么,因此可 “眷注特隆
”。咸丰末年,小小年纪的李莲英,已在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之间传话。这一点,野史亦有说法,可见其机警处事之能力。咸丰死后,慈禧太后还曾派李莲英趁倒泔水的机会,从承德跑到北京,向恭亲王奕。传话,结成政治同盟,发动辛酉政变,扳倒了以隶顺为首的
“顾命八大臣”。这段故事,纪连海先生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绘声绘色地说过。
野史还说到,李莲英如何周旋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两面讨好、八面玲珑。比如,《德宗遗事》记载一事,说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后住处铺陈华美,“供给周备
”,“李莲英室次之 ”,也很不错,光绪皇帝住的地方却很惨,“皇上寝殿极冷落
”。李莲英侍太后已睡,他还不忘去看看这位失势的皇上,“潜至皇上寝宫
”,见光绪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值班,一问才知光绪皇帝竟然连铺盖都没有,时值隆冬,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也
”。随即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用。“上还京,每追念西巡之苦 ”,常说一句话: “若无李俺达 (满语师傅之意
),我活不到今天。”这一件事说明,李莲英还是有头脑的。他虽然深得太后信任,但是毕竟知道 “皇上总是皇上 ”,万一将来 “还政皇上
”之时,他还可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野史还提及李莲英不卷入政治,也是保持其生家性命的基本原则。毕竟,他的身份是极其卑微的,经不起政治的折腾。比如,他刻意保持着对袁世凯的疏远等。因此,李莲英虽说
“一人昂首蔽朝阳 ”,也捞钱无数、得罪人无数,却能官至四品,慈禧太后 “垂五十载,恩眷弗替 ”,其原因:“固由机警使然 ”。
关于李莲英之死,野史语焉不详,以“病故 ”,“及死去 ”言之。1908年
10月,慈禧太后去世,据《李氏家谱》载:“百日孝满,出宫养老
”,李莲英搬进北京棉花胡同家中,整日吃斋念佛,闭门不出。3年后,李莲英去世。据李家后人之说,李莲英是病死的,病因是痢疾不治,得病后三四天即殁。但是,清史档案和墓志铭,则用了一个
“殒”字,模棱两可。直到近几十年,才峰回路转,引出大段公案。
事情的起因,则是 1966年初夏,原北京
“六一
”学校的赵广智等老师,在革命造反派的监督之下,挖开了原清朝恩济庄太监坟地(恩济庄太监坟地之名为雍正所赐,当年皇帝曾拨银万两修建,据说该坟地所埋太监共有
2700余人)中的李莲英墓。令人吃惊的是,李莲英棺椁里,只有一颗骷髅头,却不见尸骨。李莲英的躯干在哪里呢,他又为什么会身首异处?关于这一段往事,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曾有上下两集的片子,予以记述。
此处不提。总之,只有头骨而没有尸身的李莲英,不可能是病死的。唯一的原因,他可能死于 “他杀
”。民间传说,也有大量李莲英被杀的说法。1985年,学者佟洵女士发表《李莲英死因之谜》,1990年,北京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颜仪民在《纵横》杂志发表《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从而引发学界争论。
李莲英究竟为何人所杀,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
一是为革命党人所杀。盖因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争斗之中,支持太后,而打击帝党,甚至有人认为正是他下手毒死了光绪皇帝。但是,也有学者反对,认为李莲英并没有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他也不可能得罪革命党人。关键之点,他临死之时,早已出宫
3年,对于政事没有影响,杀他没任何意义。
二是为江朝宗和小德张所杀。此说法,主要是颜仪民先生的观点。他甚至在文章中,引用了江朝宗儿子提供的 “细节
”,说时任九门提督的江朝宗请李莲英吃饭,然后派人杀其于北京后海。支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江朝宗是1
0袁世凯的亲信,小德张则是李莲英的后任。两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杀了李莲英。李莲英曾得罪袁世凯,这是事实,因此袁有可能授意亲信下手;而小德张则为了争夺其遗产之事,而萌生杀人动机。但是,立即有人反对此说。
有学者考据说,江朝宗宣统二年 (1910年 )正在陕西汉中镇总兵任上,直到
1912年(民国二年)才回北京担任北洋政府北京卫戍司令。江朝宗远在几千里之外,并不在所谓的 “九门提督
”任上,怎么可能请李莲英吃饭并设局杀之呢?同时,也有人认为,小德张同李莲英,并没有共过事,两人没有利害冲突,杀人动机不存在。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人说,一般杀人,都是提着首级走的,哪有提着身子走的呢?三是在去山东讨债途中被悍匪所杀。这一观点,也被无数专家质疑。以李莲英的财富地位,他怎么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呢?但是,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另有新说。他们说,李莲英曾有一个侄孙女,嫁到了山东省无棣县。
他曾去山东探望侄孙女,顺便到泰山一游,走到山东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被人杀死。当时跟随的两个侍从吓得失魂落魄,只把李的头颅用包袱兜回了北京。同这一观点相近的说法,还有人称,李莲英出宫隐居之后,也是要出门的,比如,他对慈禧太后,总是感恩戴德,每年都要去东陵拜谒慈禧陵寝,结果在半路被人杀死。他的首级,被人扔到了北京李莲英家的门口。
从这些传说和观点中,大致可以理出下列头绪。一,李莲英死于他杀,是事实,病死之说,仅仅是其家人说法,不足信。二,李莲英死于仇敌。尽管李莲英圆滑机警,却仍有大量仇家。“权倾朝右
”之人,肯定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的。仇家可以是革命党人,也可以是宫中同道,亦可以是袁世凯授意之人。其实,最有可能杀他的人,则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其时任监国摄政,权倾一时,他杀人的动机也是有的,因为有人说正是李莲英下手毒死了光绪皇帝,报哥哥被杀之仇,顺理成章。至于悍匪劫杀之说,则有点牵强。三,李莲英被杀地点,并无确切之说。因此,极有可能是杀人者扔还了李莲英的首级。李家之人,找不到尸体,只好将其脑袋壳下葬了。
李莲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也得以厚葬,其墓前也有 “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的对联,有“饰终之典等于元勋
”的碑文,但是,他的头骨被挖出来后,曾被学生当足球踢,最后被扔进了学校茅房的粪坑 ……直到有一天晚上,那个亲手挖开李莲英墓的人,北京
“六一 ”学校老师赵广智先生拿了一个粪勺,把那颗头颅捞了出来,埋到了一个山坡下,从此无人知晓。
他的想法,也是朴素的:那样对死人,毕竟有点不恭。
李连英是怎么死的
从1984年开始,佟洵展开了对李莲英死因的调查。她发现,据现存史料记载,李莲英是因病而终,但这无疑与李莲英棺木中的景象是矛盾的。偶然的一次,佟洵发现了史料中的一个疑点,随后她又相继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地方。终于,佟洵做出了一个令社会哗然的推断,李莲英是被人害死的。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声不绝于耳史料记载,李莲英的死因不明。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中年女性来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借阅档案。这位女士名叫佟洵,她正着手准备毕业论文,选择的人物是清朝太监李莲英。对于李莲英离开皇宫之后的生活状况,种种史料都有着几乎雷同的记载。那就是李莲英因病而终,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但问题却在于,假如李莲英果真是寿终正寝,又该如何解释其墓中身首异处的现实呢?一天,当佟洵又一次读到李莲英的墓志铭时,发现其中一处模棱两可的表述:他的墓志铭用了一个陨字,陨就是死了的意思,但没有病死的含义。此外,佟洵还发现,虽然相关史料中都提到李莲英是因病而终,但对他的病因却只字未提。1985年,佟洵发表文章《李莲英死因之谜》。文章中,不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莲英之墓的全过程,以及李莲英身首异处的真相,更提出了李莲英死于非命的观点。但在学界,却有不同的声音。唐益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这些年来,他几乎翻阅了全部的清代太监档案。对于李莲英究竟是否死于非命,他并没有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断,但他认为,在那些流传于民间的种种说法中,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在唐益年眼中,机警圆滑的李莲英绝不可能是被宫中仇敌所杀。唐益年认为,在清朝开国之初,顺治皇帝就立了一个铁牌,规定了太监不许干预朝政,所以李莲英根本不可能参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得罪了革命党人,等他临死出宫时,对于政事更没影响了,所以杀他没任何意义。同时唐益年还认为,李莲英被悍匪杀死于讨债路上的故事更是杜撰。无论是李莲英的财富地位,还是他离宫后岁过甲子的年龄,都不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研究员称,李莲英被杀于后海。棺墓中,只有李莲英的头颅7岁时,李莲英被送去净身争论没有结果,新的声音却再次出现。1990年,《纵横》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的文章。这篇文章出自北京文史研究馆已故研究员颜仪民。他在文中不仅肯定了李莲英被人杀害,而且详细描述了李莲英被杀的细节:李莲英在出宫后,一直住在护国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天,李莲英突然接到一张请帖,发帖之人是清末第一号实权人物,袁世凯的红人,九门提督———江朝宗。请帖中说,要请李莲英在什刹海会贤堂吃饭。面对这张非同一般的请帖,李莲英犹豫不定。权衡半天,李莲英最后决定:准时赴宴。不过,他万万没料到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暗算。事后,其家人在后海找到了李莲英的头颅,身躯却不知下落。文中,作者字里行间中提到的两个人难逃干系,一位是请客人———江朝宗,另外一位则是太监小德张。小德张,清末又一位名噪一时的太监。因为得到隆裕皇太后宠爱,成为二品太监总管。颜仪民文中多次强调:小德张是李莲英的死敌。文章刊登后,李莲英被杀于后海的说法开始流行。但更大的争论也应声而起。有专家认为故事的细节不合逻辑,因为按古代来说,行刺都是提着脑袋走,没有留下脑袋扛着身子走的,而且唐益年再次以史料为据,首先排除了江朝宗的嫌疑。“江朝宗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任陕西汉中镇总兵,一直到民国二年(1912年)才从陕西回到北京,担任北洋政府的北京卫戍司令,李莲英死在宣统三年(1911年),这时江朝宗还远在几千里之外当总兵,怎么去杀李莲英呢?“同时,唐益年也对文中所讲的,小德张是李莲英死敌的说法,表示不敢苟同。“小德张比李莲英小很多,他是在李莲英出宫后,隆裕皇后当上太后时才慢慢得势,而且小德张从入宫一直到他出宫,从来没在慈禧太后身边当过差,所以两人之间根本没有利害冲突。”争论不休,李莲英之死谜底未解。王道成,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他对颜仪民的讲述也表示了异议。依照档案记载,江朝宗当时并不在京,那么李莲英是与江朝宗吃饭之后被杀的说法,就有了明显疑点。但是,颜仪民却为自己的说法,提供了不容置疑的证明:这一切他是亲耳听江朝宗之子江宝仓讲述的。颜仪民满姓叶赫颜扎,他在文中称,其家族也曾是清王朝时期的大户人家,其叔父毓贤曾为山东巡抚,而父亲毓泰曾经就是江朝宗的机要秘书。颜仪民说,正是两家这样的渊源,他和江朝宗的儿子江宝仓成为了忘年交。而江宝仓对李莲英被害一事毫无顾忌,不仅向颜仪民讲述了后海的事发经过,甚至泄露了其中隐情:“李莲英被杀后,次日一大早,李莲英的弟弟就跑到江府来禀报,江朝宗当时还故作镇静。”颜仪民认为,江朝宗这种明知故问的态度,完全说明了他与李莲英在后海被杀有关。然而,这个证据也遇到了质疑。为了说明小德张和李莲英素有嫌怨,颜仪民在文中说,小德张曾奏请隆裕太后下令查办李莲英的财产。但王道成认为,“李莲英已经退休了,退休后他为什么还把300万两银子放在宫里?据《老太监的回忆》记载,慈禧太后去世后,李莲英就把他收藏在宫里的80万两金条抬到了住处,另外的亲属有100多人,他把财产按亲疏关系都分给他们,那么那些太监们怎么可能再来打他的主意?”这处例证也许有失严谨,那么是否影响整篇文章的真实性?由于颜仪民先生已于2003年时故去,所以已经无法听到他亲口讲述曾经的所见所闻,而94年前,发生在后海那惊险一幕的真实性,也只能等待继续考证。从1985年佟洵发表《李莲英死因之谜》至今,整整20年间,关于李莲英死因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多年后,李莲英之死的谜底或许有全部揭开的一天。另类说法李莲英死因的种种传说在民间,关于李莲英之死有多种说法。有传说,他死于革命党之手。因为李莲英正好死在辛亥革命时期。此外,有传言说李莲英被宫中的仇敌所害,也有人说他被杀死在去山东讨债的路上。但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说,祖父死于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有专家怀疑了这种解释,因为按1911年3月4日来讲,正是初春季节,这个季节得痢疾让人费解。对于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言,虽然都没有找到李莲英被杀的直接证据,但专家认为,那些史料中模糊的记载,以及散布于民间的传闻,以至李莲英后人言语中的破绽,都已经暗示了李莲英之死的种种蹊跷。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