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管姚: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

管姚: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7-04 手机版


资料图

直新闻:法国总统1日进白宫会晤拜登,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协调关注所谓“中国挑战”,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美法元首白宫会晤,双方还共同见记者,确实动静不小,其实法国总统这次对美国事访问,外界的更大焦点,主要还是放在俄乌冲突的应对与立场协调上,路透社昨天发自华盛顿的电稿,就以此为题,U.S., France present united front to hold Russia to account on Ukraine,美法就俄乌冲突问责俄罗斯展现统一立场。当然,除了战争议题,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的马克龙,一方面要修复法美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抱着为欧洲产业界讨说法的任务进白宫的。众所周知,欧洲方面对美国的新能源车补贴只面向北美产汽车相当火大,美方这么干严重打击欧洲汽车商利益,跨洋贸易战大有重燃之势。

我查阅了白宫网站刚发布的美法联合声明的全文,这份声明涉及15个领域,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甚至连太空、网络空间、虚假信息、生物多样性等等,也都没放过。但这些写在纸上的所谓共识,到底有哪些会真正落实,估计美法元首本人也是心中没底。昨天有记者拿法国人爱说的那句“爱需要表达,更需要证明”,来套两位总统的话,正是这个思路。毕竟,马克龙曾公开抱怨,法国被撬走澳洲潜艇大单,等于背后遭美捅刀子。

在这份联合声明中,提及率最高的第三国是“乌克兰”,共出现9次,其次是“俄罗斯”,8次提及。这也从数字见证,俄乌冲突是最大焦点。声明前五大议程聚焦国别或地区,包括跨大西洋及欧洲与全球安全、乌克兰、印太、非洲及中东。其中,联合声明有关“印太”议题的表述,两次提及China,涉华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为,美法将继续“协调关注”对基于准则的国际秩序的“中国挑战”,同时在气变等全球议题上,将继续与中国合作。声明第二句涉华表述为,两国总统重申保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美法元首声明的涉华声明,会有什么即时影响吗,今天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国当然不是挑战,而是世界的机遇,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美法联合声明拿台海说事,中方当然严重关切,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家利益核心中的核心,是对外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此,刚刚和中国元首面对面长谈的美国总统不可能不清楚,而且他也曾当面承诺不支持“台独”,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法国总统对这条中方红线,当然也有清醒认识,而且他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访华行程中再度强化认知。

今天外交部记者会很热闹,多个提问都是围绕美法元首会晤乃至一些美国高官鼓噪所谓“中国挑战”展开的,赵立坚的回应很有底气,也很具说服力。他批驳布林肯在北约外长会期间所谓北约对中国挑战保持清醒的言论很到位,反击直指问题核心,指责美国才是胁迫外交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演绎了一个个胁迫外交的“教科书式”经典案例。在我看来,这种胁迫也出现在了美欧关系的外交现场,出现在法国总统对美国事访问的现场。比如,这次马克龙就在华盛顿摞下重话,抱怨美方推出《通胀削减法》和《芯片科学法》在美欧之间制造巨大分歧,将导致西方分裂。

同时要注意,布林肯在北约会场鼓噪“中国挑战”的潜台词,他扬言北约成员国将就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审核中国投资有更多后续动作,北约作为安全组织,在经济领域对华搞动作,这是所谓高新技术议题供应链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延续,未来美方不排除在此领域继续对其盟国伙伴作更多胁迫施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周三已经在公开倒苦水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提前打美方协迫预防针。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演说时哀叹:Competing with China not 'easy' ,和中国搞技术竞争并不容易。

至于你说美法元首联合声明所谓即时影响,尤其是对中法乃至中欧关系的影响,我认为一定是相当有限的。美方尽管在鼓噪“中国挑战”,但多大程度上能在大西洋对岸获得响应,这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声明将美法都称作是“印太国家”,我估计这一提法在法国本土就有很多人通不过,而路透社发自华盛顿的电稿也特别强调,法国总统实际上也是鼓吹自身战略自主最积极的欧洲政治领袖。

我特别留意到,对马克龙的这种尴尬处境,实际上美媒已经有预判了。


资料图

直新闻:那么美媒是如何预判的,理据又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今天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网站一个即时头条的标题很抓人:The U.S. wants the EU to be strict with China. But Europe can’t afford it。美国希望欧盟对华严厉,但是欧洲担负不起。所谓担负不起,正是马克龙的尴尬所在。CNBC分析指出,尽管欧盟也曾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将中国列为“strategic rival” 即战略对手,但欧盟的整体对华方略,与美国大相径庭。

欧洲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是欧洲商品的第三大进口国,也是欧洲进口商品的最大来源国。在欧盟经济因为俄乌冲突备受压力之时,中国市场之于欧盟的意义变得越发重要。欧洲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地缘政治部主管安娜·罗森伯格,周四在接受CNBC采访时,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她说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就是在强行胁迫推动对华“脱钩”,而欧盟的选择是”脱风险”,罗森伯格认为,欧盟将据此形塑自身对华战略。所以在我看来,在中美欧的大三角互动中,实际上还有很多可塑造可发挥的未定空间,中国将以对“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有力、奋发有为的全面推进,为全方位大国外交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动能。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美日联合宣布针对中国,欧盟和北约跟进,中方回应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1日,美国和日本举行高级别安全磋商会,美国国务卿、美国防长、日本外相、日本防卫大臣参与会谈,并在之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美日双方召开新闻发布会
美方先对日本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表示了赞赏,这项战略计划在5年内将日本的防卫开支逐步增加至GDP的2%,该战略中,日本还将历史性地增加“反击能力”,日本的“专守防卫”理念将彻底转变。
专家认为,日本防卫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其“军事松绑”的愿望,也符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想法,美日将联合施行新一轮对华攻势。美方声称,将全力支持日本的相关政策,并认为这是加强美日同盟威慑力的重大转变。
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中国是至今为止从未有过的最大战略挑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表示认同。林芳正认为,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意重塑国际秩序,这种行为引起了日本及其盟友,乃至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日本外相林芳正
美方同意日方的说法,双方联合重申“强烈反对中国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东海现状的企图”,包括钓鱼岛在内。美国方面表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美方将在日方遭受攻击时动用一切力量保护日方,包括动用核武器。
消息称,美国将对在日本冲绳岛的美国驻军进行调整,将其重组为“陆战队滨海作战团”,部分原因是为了增强在“大陆攻台”或者在东海和南海区域敌对时所需的反舰能力。美方曾表示,直至2030年将在太平洋地区新建立多达3个“陆战队滨海作战团”,全部用于与中国对抗。
日本方面不仅大量购买美制“战斧”巡航导弹,还将在邻近台岛的与那国岛上部署导弹,威慑中国。日方曾明确告知,这些措施是综合考虑到“未来可能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
“战斧”巡航导弹
美日双方还对中国和俄罗斯间的军事合作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这些军事合作具备挑衅性。为此,美日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加强在情报共享、设施共用以及包括日本西南诸岛在内区域的联合军事演习。
此外,美日还将于12日签署一项“太空合作协议”。布林肯表示,随着中国在卫星技术上取得快速发展,美日同意可能在部分条件下引用《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这包括“对太空以及来自太空”的攻击。
对于来自中国的“威胁”,欧盟和北约也表示认同,它们签署了一份联合宣言,强调“中国日益增长的自信和政策给我们带来需要应对的挑战”,两个组织决心将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战略竞争,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北约秘书长均认可这项宣言。
欧盟和北约发表联合宣言
对此,中国驻欧盟使团回应称,《联合宣言》暴露了其对华认知的偏见和傲慢。这是欧盟和北约双方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表达对华共同立场,中方对《联合宣言》对华无理指责和冷战思维表示坚决反对。
中方强调,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人都不要指望今日中国会咽下主权受损害、尊严受侮辱、利益受侵犯的苦果。中方坚决反对以损害中国利益、牺牲对华关系为代价搞“小圈子”,坚决反对在国际上以价值观为幌子党同伐异,搞阵营对立。
延伸阅读
英国日本签署军事协议,眼光偷偷瞄向中国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两个大国签署了一个据称是里程碑协议的军事协议,眼光偷偷瞄向中国。
哪两个国家?
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日本。
这项协议,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英国首相苏纳克亲自签署。根据这个协议,两国将允许将军队驻扎在对方领土上。也就是说,以后英国军队将能驻扎在日本,日本军队也能驻扎在英国。
日本军队去英国干什么,我们且不管。但英国军队到日本想干什么?大家都懂的。
因为西方媒体普遍都认为,这明显针对的就是中国。
看英国政府的评价,认为这是“自1902年以来英国和日本之间最重要的防务协议”。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在1902年,为了对付沙皇俄国,英国和日本签订同盟条约,缔结了所谓的“英日同盟”。
现在,英国和日本又历史性地接近了。按照英国政府的说法,这项军事协议,将巩固英国对所谓印太地区安全的承诺,使两国军队能计划和开展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军事演习和部署。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雷厄姆就认为,这项协议将使英国更容易“带着一艘驱逐舰访问你的海岸警卫队,或带着一支陆军,或一支皇家海军陆战队,同日本的两栖部队一起训练”。
军事演习肯定有假想敌,假想敌是谁?
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要看到,最近英日签署了至少三个协议,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军事协议,另一个是数字伙伴项目,加强两国在网络安全和半导体领域合作;还有一个是不久前,英国、日本和意大利一起,共同研发下一代战机。
为什么英国和日本又走到一起?
英国首相苏纳克的说法是,英日两国对世界有共同的看法,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有共同的理解,并有着共同的雄心。他们要利用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为全球造福,确保两国在未来几代的时间里繁荣昌盛。
说得真好听,但英国和日本为世界造福了吗?翻翻历史,这两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一桩桩一件件,可谓罄竹难书。
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还是试图遏制中国的图谋。
法新社文章就提到了这个背景:就在上个月,日本将中国列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再前推一个月,苏纳克也认定,中国对英国的价值观和利益构成了“系统性挑战”。
一拍即合,那干脆就在一起吧。其实也不仅仅英日之间,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前也签署了类似军事协议。美日之间,更不用说了。
一边是日本,一边是昂撒国家,中国怎么看?
1月11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提问:预计今日英国和日本将签署一项防务协议,将允许英方在日本部署军力,据称这旨在应对中国所带来的挑战。中方是否会向英方和日方正式提出抗议?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是这样回答的:亚太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是地缘博弈的竞技场,中国是各国合作的伙伴,不是任何国家的挑战。有关国家开展防务合作,应当有利于增进各国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不应制造假想敌,更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到亚太地区。
回答得很平和,也没提什么抗议,我的理解,三点吧。
第一,我们关注,但也不必太在意。
英国是什么国家?一个牛皮哄哄到处喜欢插一手的国家。但现在的英国,早已不是昔日的大英帝国,领土也只剩下英伦三岛和北爱,事实上,按照目前的态势,说不准哪一天,苏格兰和北爱都会裂土而去。英国国力支撑得起这个雄心吗?英国军队还想到亚太来,想恢复往日荣光吗?
不得不说,更多是刷存在感而已。
第二,你看吧,说不准哪天英日又闹翻了。
既然提到了英日同盟,我们就简单回顾下历史。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关系,1905年更续约,英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但到了1921年,美国不满意了,英日是同盟,那美英算什么,美日一旦冲突,英国你向着谁?那肯定还是美国。这使得日本也认识到,英国人是靠不住的,如果日美冲突,日本反而必须借助俄国。英日同盟事实上解体,二战中更是大打出手。
当年的所谓同盟靠不住,现在的靠得住吗?
第三,英国人的脾性,不见棺材不掉泪。
这让我又想起一件往事。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前夕,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的警告,以所谓有长江航行权为由,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与解放军发生炮战。解放军炮兵也没有手软,密集炮火让紫石英号军舰遭受重大伤亡,不得不挂白旗求饶,解放军还击退了多艘试图救援的英国军舰。
当时美国《生活》杂志记者罗伊·罗恩就描述道:“震惊的英美围观群众,看上去和那些受重伤被抬上岸的水手一样惊慌失措。上海的国民党官员也同样感到震惊,他们意识到共产党做了一件中国军队此前从不敢做的事——把西方列强的军舰从中国的内河轰出去。”
这次事件,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勇气,也标志着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炮舰外交”的最后终结。西方军舰自由出入长江的日子,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就是历史,两个给中国近代造成深重灾难的国家,如果不怀好意,拉帮结派,煽动对抗,中国人会答应吗?
中国人珍惜和平,不惹事,但更不怕事,不信,大家走着瞧吧。

国际秩序之争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本文要点:新兴经济体较快发展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同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与优化也提出了要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凸显中国因素,中国不仅是国际经济秩序的接受者,更应是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推动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秩序不适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贸易保护主义及宏观政策外溢性等挑战亟待化解。中国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问题上既应考虑现有秩序的缺陷,也应考虑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综合来看,中国应从以下六个视角构建“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优化:坚持国际经济开放性、国际金融中性、世界发展均衡性、国际投资非歧视性、宏观政策非外溢性、治理平台兼顾效率性与代表性。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凸显中国因素,中国不仅是国际经济秩序的接受者,更应是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推动者。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多种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然而,国际经济秩序当前面临什么挑战?中国应着力推动国经济秩序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怎么调整?这些都是当前迫切研究的焦点问题。

  一、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Piffle365.com版权所有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增长分化,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的态势未见逆转,安倍经济学未能助推日本经济持续反弹而重陷负增长,欧洲经济复苏增长乏力,国际环境变化及深化改革诉求倒逼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不同经济形势引发的各国差别化宏观政策可能加剧政策溢出效应,世界主要经济体分化加速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内在因素要求国际经济秩序同步变革。然而,迄今为止,国际经济秩序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调整,现有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的挑战及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国际经济秩序不适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内在要求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同步上升。以市场汇率测算,七国集团(G7)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比重由l980年的62%下降到2014年的46%,而同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比重则由25%上升至39%;若以购买力平价测算,G7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比重由1980年的51%下降到2014年的32%,而同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比重则由36%上升至57%。要使国际经济秩序具有代表性,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亟待稳步提升。尽管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份额改革中发达经济体提出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部分投票权,但该计划目前由于美国国会阻挠尚未通过,而且即便通过了,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国际经济秩序不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问题日益凸显。

  第二,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构成国际经济秩序重大挑战。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秩序的核心,2015年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70周年,该会议确立的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持续运作至今,但该体系不稳定性的事实日益突出。美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急剧贬值,每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由35美元持续飙升到1000多美元,美元国际储备稳定性难以保障,本次危机以来美联储为自身经济发展而超常规调节货币供应,近来伴随美国经济复苏改善而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引发新兴经济体资本跨境频繁流动,不仅加剧国际金融不稳定性,而且影响国际储备保值增值,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

  第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亟待国际经济秩序创新协调。贸易自由化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化,但是贸易保护并未完全消除。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体,为应对本国经济发展缓慢、解决就业问题、维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些国家以贸易公平的名义,采取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等新的更为隐蔽的措施,实施贸易保护。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持续推行宽松政策促使本币贬值以变相获得竞争优势,构成了当前贸易保护的另一形式,必须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优化以破解潜在的难题。

  第四,宏观政策的外溢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倡导实施超常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促进了全球经济较快进入复苏增长轨道,有效地避免了全球经济出现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局面,释放了宏观政策协调的积极成果。但伴随着全球复苏增长,世界各国出现了持续的分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宏观政策出现显著分化,发达经济体持续延续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结构改革,宏观政策分化引发国际环境波动,各国宏观政策效率受到外部的影响加大,宏观政策亟待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 派智库:政经资讯专家
  第五,国际经济治理平台亟待发展完善。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国家通过二十国集团(G20)平台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促使全球经济避免重蹈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覆辙,G20成了比G7或是八国集团(G8)更具代表性的国际经济治理平台。然而,伴随着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复苏增长分化,G20成员不再像危机期间共同面临经济下滑问题,由此开展的国际协调也就出现分歧,各国关心的重点也开始分化,G20的效率面临持续下降的风险。G20是维持危机应对的临时性平台或全球经济治理的长久性机制吗?G20与已有国际平台是“替代”、“补充”的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这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世界亟待国际经济治理平台的发展完善。
  二、中国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的六个策略与原则 本文来自派智库
  中国在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问题上既应考虑现有秩序的缺陷,也应考虑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综合来看,中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推动国际经济秩序调整优化:
  第一,坚持国际经济秩序的开放性。开放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倡导开放应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原则,积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有悖于开放合作的区域壁垒的设置。更为重要的是,应针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采取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新特点,结合世界各国对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重视,构建深化开放合作的国际协调机制。结合中国来看,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东部沿海为重点的开放格局,未来应通过“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战略对接高标准开放新体制,打造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二,坚持国际金融的中性。货币金融不仅关系各国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外部环境的重要变量。尤其是国际货币发行国货币金融政策可能引发货币金融资本跨境大规模流动,对国际金融稳定性构成潜在影响。未来应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积极倡导构建货币发行国责任与权力对等的体制机制,研究货币发行国超常规货币政策的应对政策,促进货币金融的中性化,避免其对国际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Piffle365.com
  第三,坚持世界发展均衡性。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效率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世界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了较快增长。然而,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没有改观,世界经济的南北差距没有缩窄的迹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经济不均衡的发展越发突出,未来应更加注重世界发展的均衡性,以此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提升全球化的福利水平。
  第四,坚持国际投资非歧视性。投资是未来的生产能力,它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各国应注重国际合作尤其是国际投资合作,但目前尚未形成全球的国际投资秩序,各国的对外投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国际投资秩序应积极倡导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模式。结合中国的情况来看,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占GDP比重仅6.6%,离世界35%左右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未来10-2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增加3万-5万亿美元,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海外投资大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加快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关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并以此为样本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投资谈判,营造中国海外投资非歧视性的环境,促进国际投资合作的深化。
  第五,坚持宏观政策非外溢性。缺乏协调的宏观政策产生外溢性是本次金融危机所凸显的重要现象,IMF对美国、中国、英国、日本及欧元区等五个系统重要性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负向溢出效应做出了深入评估,揭示了宏观政策溢出效应问题的重要性。各国尤其是系统重要性经济体的宏观政策需要考虑其对其他经济体的潜在负向溢出效应,国际经济秩序的设计应注重国际协调,着力降低各国宏观政策的负向溢出效应。

  第六,坚持治理平台的效率性与代表性。尽管国际经济秩序面临诸多挑战,但历史经验表明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国际经济秩序本质上是各国对国际经济治理讨价还价的结果,更深层次上是国际公共产品如何定位、如何提供、谁来提供的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各国在国际公共产品问题上的权利与责任问题。因此,国际经济秩序调整优化必须考虑治理平台的效率与代表性问题。一方面可以推动G20治理平台体制机制完善以提升治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等新的区域治理机制的构建,倒逼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中国在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中国在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金融战争。

分析: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领土、领海问题,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应该是金融!如果把军队比作飞机坦克,那么金融就是核武器,他可以悄无声息、隐形地摧毁敌人的经济,并且使那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国民都不知道。
所谓的金融战争,就是通过通货膨胀或者抛售国债造成敌方国家资金短缺,企业破产,经济陷入衰退。但是使用这个最多的不是国家,而是国际银行家。想当年日本在经济腾飞的情况下,就是这样被国际银行家坑下水,并且这些贪婪的国际银行家大赚一笔。这种行动被称为“剪羊毛”。步骤很简单:
1、大量放贷,并且利率很低,使很多投资者认为风险低,便大量借贷,投资市场。
2、控制着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家们大量发行货币,制造通货膨胀。
3、银行突然信贷紧缩,利率大幅度提高,导致大量投资者没有钱,最终破产。
4、剪羊毛开始,许多优良资产和国家级大型企业因为经济倒退而贬值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国家亏损严重,最终这些资产被早已期待已久,张着血盆大口的国际银行家一口吃掉,大发一笔横财。
货币发行权一开始确实是在政府手里,但由于政府监管力度不严,导致国际银行家大量吃进国债,然后疯狂抛售国债,给市场造成极度恐慌,最后国家面临极大危机,只好与这些国际银行家们谈判,最终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还有就是美国这种民主国家,诞生时都遭到君主权国家的极大封杀,最后迫不得已或者是领导人是军人出生,不懂金融,最后被诱骗。因为当时是金本位和银本位,货币都是黄金白银,纸币这种无限量生产的货币刚刚诞生。美联储的建立就是国际银行家的一个重大胜利。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等都是私人银行,股东就是国际银行家们。货币是一个经济的血液,多了少了都要死人,经济命脉被把在银行家手里,银行家随时都可以提出要求,甚至不把法律当回事,因为国家只要敢作出违背他们利益的事,他们就可以立即调动利率,制造通货膨胀,以此为要挟。
中国是少数几个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国家,但这个权力正面临极大挑战——因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旺盛,已经被国际银行家们盯上。他们当然不可能获得人民币发行权,但他们可以发行金融衍生品,这个东西可以流通,且具有实际价值,本身就与货币的作用一模一样。一旦他们发行的衍生品价值总量超过了人民币,那么货币发行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中国经济将面临极大挑战。现在要做的就是研究欧洲近代的金融战争,尽快储备战略战术,对抗欧美银行的绞杀。否则,结果将是初中生打拳王的下场。日本就是在经济空前“繁荣”的情况下,遭到通货膨胀这一致命一击,一蹶不振。从1985年一直到现在,所以说日本是恨透了美国银行。中国的现在与日本是何其相似。
另外,很多人都鼓动中国去打仗,这是欧美等国和国际银行家们最愿看到的事,一是中国的经济将缓慢发展,甚至停滞、倒退。二是,启动战争机器需要的资金非常巨大,完全是笔天文数字,虽然中国储蓄很多,但是一旦陷入战争泥潭,与那些无赖国家纠缠,那么这些储蓄迟早会被折腾完,到时候只好找国外银行贷款,他们至少都会把利率抬到20%——30%甚至更高,中国的国债也会被外国渐渐控制。

综上所述,中国在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金融战争。希望中国的金融、军力能日加强大。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中国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背后的必然性,掌握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国家凭借敲诈勒索、强权占领、殖民扩张,在一战前基本完成了世界的划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的资本家和冒险家渴望获得欧洲以外的特产(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他们还希望将欧洲商品销往中国、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经过迪亚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探索,开辟了通往东方和世界各地的新航线。新航路的开通彻底宣告了世界范围内隔绝状态的结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殖民国家征服和掠夺殖民地的过程。美国大片土地的开发,导致了三角贸易的兴起和繁荣。欧洲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到非洲,却换来了近亿奴隶;美国的金、银和工业原料用船运往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65年,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开始。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使用于纺织领域,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随后,蒸汽动力被使用于交通部门,火车和汽船相继发明,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亚非拉成为其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了。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开始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19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车并由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车并由美国控制,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使世界经济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阶段。生产力在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推向自我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在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相对应的是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全世界都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因此,一个新的世界市场出现了。二战结束后,随着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世界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个新的世界市场成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行的存在。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相互封闭的,而是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微电子和生物工程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既相互激烈竞争,又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对内,深化各自系统内的合作,推动各种形式的融合发展;对外,资本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系统化和制度化。总的来说,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利。

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向前动力和向后阻力”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章,各种新技术新体系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全球利益和责任的共享。另一方面,反全球化思潮风起云涌,美国提出“美国第一”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巨大阻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将继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会遇到如此大的阻力,与旧的生产关系虽然阻止不了新生产力的发展,但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会竭尽全力阻碍新生产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和国家内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旧的财富和权力分配格局并没有被打破。旧格局、旧体制通过留存的力量阻碍了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适应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构成巨大挑战。

其次,经济全球化会放大经济危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自我否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相互依存度逐渐增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经济全球化主要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导,这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危机就会爆发。此外,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在全球扩张的同时,也将其自发性和盲目性延伸到全球,从而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无序性和风险性,诱发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可以实现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全球流动,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会将单个国家的经济风险分散到其他国家。如果经济全球化按照现有模式进一步发展,全球危机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对经济全球化的批评会越来越强烈。

最后,经济全球化会放大社会动荡,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第三次自我否定。第一,经济全球化使财富分配更加全球化,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一个国家的社会阶级矛盾扩大到了全世界。可以说,随着当前和过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级矛盾会加深,卷入的人会越来越多,影响的区域会越来越广,如果出现社会动荡,规模会更大。这使得经济全球化很可能遭到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的人的反对。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

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增大。原本只会在局部或一定国家内发生的动荡,很可能会通过要素的流动扩大到全世界。那些被牵连而引发动荡的国家很可能将自身损失归罪于经济全球化。

尽管如此,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与新的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当前,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和使用,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不断涌现的在线直播、短视频、移动游戏、在线教育、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物质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实物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沟通突破地域限制,从量变走向质变。仅就信息而言,人类甚至将从“地球村”跃进到“一家人”的程度,信息技术为人类交往、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进入新世纪,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及社会发展的进程。例如,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这不仅将给予人类个体更长的生命,扩大全球交往的机会和意愿;还将带来观念的改变,最大限度地从个体的角度降低冲突的发生、财富的损失,使世界更加和平与稳定,使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更加安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正在加速发展的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疆域。这也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正在不断地拓展。另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意味着,经济全球化是物质力量作用的结果,必然随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的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逻辑、大趋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携手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站上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起点。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主动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保质保量向国际社会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力证明了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优化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是捍卫公共卫生安全最好的方法。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应强化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作用,将抗疫国际合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切实转化为立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筑牢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铜墙铁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第二,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建立健全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磋商;倡导多边自由贸易机制,扩大自由贸易“朋友圈”,主动分享发展经验,增进民生福祉。

第三,适应世界大变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当下,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推倒重来,不应采用冷战、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而要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前提下,积极补充、改革、完善现有国际秩序,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改革,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储备更强大的体制机制红利。

第四,促进文明对话和绿色发展,蓄积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动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推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加快全球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文明对话和绿色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和机遇,促进经济全球化基础更牢、程度更深、更可持续。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还应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因素。第一,要统筹好开放与安全。既要打开窗户,扩大开放,也要装好纱窗,更好维护经济安全。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谋划国内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市场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更强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来保障经济安全,以更加安全的经济体制参与更高水平的经济全球化。要顺应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切实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开放与改革发展,找到开放与安全的黄金结合点。

第二,要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底线和红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把风险防范落到实处。要把握好扩大开放的力度、进度和深度,积极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更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要提升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能力。要提升规则制定能力,多边、区域与双边并举,积极参与新一轮全球规则制定,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健全产业安全机制,完善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健全外资安全审查、产业损害预警、贸易救济等机制,维护我国发展利益。要提升人才保障能力,积极培育经济、法律、管理、谈判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增加我国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性。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无论人们如何批判,无论其发展过程会出现什么样的曲折,都是不可能否定得掉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背后的必然性,以“勇敢者”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问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相关推荐:

索尼设置u盘启动

管姚: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

日本逆转两支世界冠军背后:为什么一定要把球员“送出去”?

日澳“2+2”面对面会谈

11月29日9时起淮安淮阴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区

曾年薪190万,知名银行原董事长被“双开”: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

持续追踪|俄乌激战巴赫穆特,小城何以成为前线焦点

多地“四类药品”不再登记上传顾客信息

标签: 关注 声明 中国

声明:《管姚: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拉布拉卡邓超哪部电影

    拉布拉卡邓超是电影《分手大师》,该片根据同名人气话剧改编,讲述了分手大师梅远贵,在开展分手业务的过程中,相识北漂彪悍女汉子叶小春的故事。剧...

    百科 日期:2023-07-04

  • 索尼设置u盘启动

    使用光盘安装系统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快速的U盘装机方式,要使用U盘装系统,除了制作U教授U盘启动盘之外,还需设置电脑开机从U...

    八卦 日期:2023-07-04

  • 手机怎样扫描图片

    品牌型号:OPPO Reno6 系统:ColorOS11.1 软件版本:相机3.1.0以OPPO Reno6为例,手机怎样扫描图片分为4步,具体步骤如下:1在手机上打开相机 首先在手...

    百科 日期:2023-07-04

  • 大众朗逸自动挡低配价格多少

    大众朗逸自动挡低配价格多少5月25日,新一代大众朗逸正式上市。新车提供1.5L和1.4T发动机,匹配5MT、6AT或7DCT变速箱。本次共有6款车型,售价11....

    汽车 日期:2023-07-04

  • 2023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开了吗?开放时间一览

    2023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开了吗? 答:2023年北京龙庆峡冰灯冰雪季将于2022年1月10日盛大开幕2023北京龙庆峡冰灯节开放时间:2023年1月1...

    景点 日期:2023-07-04

  • 大众朗逸座椅怎么拆

    大众朗逸座椅怎么拆大众朗逸座椅全部用螺丝固定。要拆除它们,需要拆除螺钉。前排座椅螺钉位于导轨前方。拆卸后,用力滑出座椅。后排座椅螺钉...

    汽车 日期:2023-07-04

  • 管姚:美法声明关注所谓“中国挑战”

    资料图直新闻:法国总统1日进白宫会晤拜登,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协调关注所谓“中国挑战”,你对此如何看?特约评论员 管姚:美法元首白宫会晤,...

    八卦 日期:2023-07-04

  • 红楼梦赵丽颖演的谁

    红楼梦赵丽颖演的邢岫烟,《红楼梦》是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李少红执导,由蒋梦婕、于小彤、杨洋、白冰、李沁、王龙华、姚笛等主演的古装爱情剧。...

    百科 日期:2023-07-04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