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语电影的发展历程之中,吴宇森和他的“暴力美学片”,在许多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早年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辣手神探》等作品,让吴宇森导演拿下了不少奖杯与荣誉。而随后的《断箭》、《变脸》、《碟中谍2》,更是让他扬名国际影坛,成为了首位在好莱坞获得“电影最终剪辑权”的华人导演。
吴宇森、阿汤哥
然而,没有人能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高峰过后必有低谷。在《碟中谍2》之后,吴宇森陷入了“暴力美学片”的创作瓶颈。为了实现自我突破,吴导决定向“战争电影”转型,并推出了《风语者》。
而此时的“米高梅影业”,也向吴宇森抛出了橄榄枝,并提供了1.15亿美金的成本,来支持吴宇森拍摄《风语者》。虽然投资巨大,但《风语者》上映后却只获得了7000多万美金的全球票房。票房成绩的惨败,也让吴宇森进入了事业低谷。
《风语者》失利之后,吴宇森导演又开始对“科幻”题材进行尝试,并拍摄了电影《记忆裂痕》。凭借《变脸》、《碟中谍2》赚得盆满钵满的老东家“派拉蒙影业”,也为他提供了6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
这部《记忆裂痕》质量过硬,但却没能让吴宇森逆风翻盘,反倒是成为了他好莱坞电影时代的落幕之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上映于2003年的《记忆裂痕》。
《记忆裂痕》的故事,围绕一位天才电子工程师展开。故事的核心概括起来,便是“预见未来”这四个字。
迈克是一名天赋极高的工程师,他经常受到一些科研机构的邀请,参与机密项目的研究。这些项目,为迈克带来了不少财富,但为了科研成果的保密,迈克在完成工作之后,也经常被雇主抹去工作期间的记忆。
一次,迈克受到一家公司邀请,参与一起机密研究。研究工作为其三年,雇主为迈克提供了巨额报酬。当然,工作完成之后,他们也要求清除迈克工作期间的记忆。
面对巨额报酬,迈克答应了这笔买卖,并与雇主签订了协议。工作如期完成,迈克也被清除记忆。然而,故事却在此时变得离奇起来。
完成工作之后的迈克,并没有拿到应得的报酬,反而遭到了FBI、雇主公司的双面追杀。一个神秘的档案袋、20件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却三番两次助迈克化险为夷。
经过了几番惊险的绝境逃脱之后,迈克意识到,如今自己遭遇的一切,似乎早已被3年前的自己所预知。为了查清真相,迈克开始找寻自己被抹除的三年记忆。而故事也随着之前的伏笔与铺垫,逐步走向结局。
在《记忆裂痕》里,吴宇森导演玩起了“预见未来”的悬疑套路。层层递进的剧情设计,出色的音效渲染,为影片增加了浓重的悬疑色彩。而伏笔与反转剧情的交相呼应,出色的节奏把控,也成为了该片的一大亮点。
虽然是一部好莱坞化的科幻悬疑作品,但吴宇森导演却在片中融入了不少中国文化元素,比如“太极健手球”、“手相学”等。而这些元素的融入,也为北美观众带来了不少新奇感。
除了悬疑感十足的剧情设计,精彩的枪战动作场景,也是这部《记忆裂痕》的一大亮点。片中的“咖啡厅暗杀”、“地铁逃亡”等桥段,在刺激观众视觉神经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吴导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爆破场景的娴熟应用能力。
悬疑感十足的剧情,精彩的枪战,以及华丽的特效融入、出色的节奏把控,让这部《记忆裂痕》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该片消耗了6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在2003年上映后,拿下了9600多万美金的全球票房。
《记忆裂痕》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表现却不似《变脸》、《碟中谍2》那样惊艳。而《风语者》打垮“米高梅影业”的“传奇故事”,更是让吴宇森失去了“派拉蒙”高层的眷顾。《记忆裂痕》之后,“派拉蒙影业”便结束了与吴宇森的合作。
《风语者》
《风语者》
《风语者》的票房惨败,让吴宇森成为了好莱坞片商眼中的“票房毒药”。而《记忆裂痕》之后,老东家“派拉蒙”的遗弃,也让吴导的好莱坞之路走入了绝境。
本以为《记忆裂痕》能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岂料该片之后,吴宇森却陷入了无戏可拍的绝境。这种状态一直从2003年持续到2006年。长期的沉寂,让吴宇森导演产生了返回华语影坛的想法。
2006年,吴宇森离开美国返回香港,并开始筹备《赤壁》的拍摄工作。而这部《记忆裂痕》,也成为了吴宇森好莱坞电影时代的落幕之作。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吴宇森经典语录摘抄
吴宇森(John Woo 1946年9月22日)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整个华人社会影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1986年执导《英雄本色》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年度最卖座的电影,荣获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由此开创了吴氏暴力美学的先河。1993年纵身好莱坞,凭借《断箭》《变脸》《碟中谍2》等商业大片使他在国际影坛名声大噪,确立了其A级导演的地位。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20xx年获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吴宇森经典语录:
人生的经验里都会经过一个失败的教训,也会经过成功的快乐。
电影就是我一生的事业,也是我的理想。虽然是我今天做得成功,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成功,或者是看到别人成功。
我觉得还是不能把艺术和商业分的太开,不能太执着于商业或者艺术。电影也可以是商业和艺术并存的。应该是更有包容性的。
电影不光要注重国内市场,其实也应该注重海外市场。因为如果能打开海外市场的话呢,那么我们的电影事业也会有维持的动力和创造力,也就能更长久。
终身成就奖对我来讲是一个鼓励的作用,拿了这个奖并不代表我要退休,拿一个奖反而是让我更努力,要拍更多的电影。
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导演有一部戏成绩不理想,我们就表示失望,我自己也拍过令人失望的电影啊,所以如果真的有心去鼓励一些年青人,就尽量去做,不管他做出来的成绩是好与坏,他只要有这个心,一部不行,三部不行,第十部总可以吧?终有成功的一天。
一个电影就是等于一幅画,一个画家画完一个画之后,就不再属于这个作者了,应该以后就是属于观众的,属于观赏的人,他们能够感受到什么就感受到什么这样。
我每十年都有一个转变:我刚做导演的头十年,我是拍喜剧的年代;第二个十年是拍《英雄本色》的年代,都是一些英雄片;第三个十年是在好莱坞拍了一些电影,又是一个不同的经验;第四个十年是在中国,在大陆是一个新的开始。
暴力美学是一些评论家想出来给我的称号,我觉得当然是在我拍动作的时候,有一些场面不是为了刻意的美化暴力,而是我拍的时候我感觉是我拍的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一个很深沉的,可能是一个很唯美的,可能是一个很潇洒的,所以我就会用一个唯美的方式来去表现。
好莱坞的核心是以商业片为主流,以观众的喜爱为标准,但同时拥有高质量的技术。在高质量的视觉元素之外又加上人的主题。
拍戏拿不到钱,也无所谓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很多人以为我有很多钱,其实我赚的钱不多,也不是很强求,生活过得去就是了。
我觉得现在拍电影,要拍一个有意义的电影,我说不管赚多少钱也好,就是说只要这个电影出来,我觉得能够找寻到某一种意义,我才拍。
我觉得现在经纪人不大对,对演员保护过度,戏还演的一般呢,就把他们包装成大明星,让很多年轻的好演员失去了发挥的机会。
中国人的正义感、侠义精神的确和西方不同。我们可以为国家、为一份理想,为朋友、为家庭,不惜牺牲自己,死而无憾。但是他们不是,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求生不会求死的,你必须先求自己生存,才可以帮助别人,如果你是为了帮别人而牺牲自己,那你以后就不能帮更多的人。
在人性的方面,中国和美国有很多的共同点:有同样的喜怒哀乐,有同样的真善美的追求,也同样有理想的人生,还有正义感。
社会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侠义精神,不一定是动刀、动枪、动武的方面。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热心肠的人,在汶川大地震、甘肃泥石流等大灾难面前就能看到,太多的例子。所以这个社会是存在这种精神的,只是我们能不能放得开,能不能那么容易相信别人。
我希望能够除了自己拍电影之外,也监制多一些电影,帮助一些年轻导演,给他们机会。就像当年,有人我拍戏一样。中国的电影要发展得好,还是要多元化一些,不要大家都去拍古装片,应该让年轻人多一点不一样的尝试。
以前电影里的悲剧英雄是我个人的反映,或者某一些人物是我所向往的。年纪慢慢大了以后,觉得很多事情不能太注重个人的感受,社会是整体的,我更照顾到别人的感受。我不能再停留在个人英雄浪漫主义的情怀上了,应该顾到大多数人的生活、感想,大家共同的爱。
我觉得做朋友不要计较那么多,不能因为一时之气,什么都断了。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安定,如果大家太计较小过节的话,会让人的生活都不好。
做导演最重要的是有两点:第一点是要会欣赏,要会欣赏每个人的贡献;第二点是要会感激,大家的付出才让一个电影更好看,更有感觉。
我注重武侠精神,不喜欢花哨的动作。你说我古板也好,保守也好,我反正就是不相信一个人可以空中转几个圈下来还能打。我也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竹竿顶上打来打去。我喜欢看,因为觉得很浪漫。如果我拍,肯定不会这样。
现在很多华语武侠片虽然都很卖座,全球成功。但是武侠片只是我们的一部分,很多国家很多人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精神还不够了解。
以前我的电影里出现的都是悲剧英雄,现在年纪大一些,人生观改变了很多,反而更加乐观一点。我想,观众所想的,想做的,或者态度,都和三国人物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
美国人一点也不浪漫,我们中国人才最浪漫,而我们的浪漫是一种风度和情怀,包括对国家、朋友和爱人,不管在哪个年代,这种情怀都存在。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许鞍华经典语录摘抄
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
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青春正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春寂静,空付貌如花。
离骚的伟大就在于,它以女性为中心,在我的诗论里,凡是轻视女人的诗人都是二等诗人。包括李白在内,他不是什么大诗人,杜甫是一流的,屈原是一流的对不起,我有沙眼哪。
在这年头,谁能帮我发财就是最大的爱。
我有一个荒唐的说法。女人分美人和佳人,知道为什么吗?美人喜欢力量型的男人,他们喜欢mucle肌肉,像虞姬喜欢力拔山令气盖世的男人。佳人就不同,佳人喜欢男人有脑子,所谓才子佳人,喜欢他们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即使没有别人给你理由,生命依然值得坚持。
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中国香港电影导演徐克经典语录摘抄徐克(Tsui Hark),本名徐文光,1950年2月15日出生于越南西贡市,祖籍广东省海丰县,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监制。1966年移居香港,后到美国攻读电影。1977年回港后,先在无线电视担任编导,后转投佳艺电视。1979年执导处女作《蝶变》,1981年执导电影《鬼马智多星》,凭该片获得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991年推出作品《黄飞鸿》,荣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1992年徐克导编电影《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取得3039万的票房,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计9项提名。1997年徐克监制首部动画作品《小倩》,2001年导演电影《蜀山传》。2005年徐克推出电影《七剑》,获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20xx年徐克执导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影片在中国大陆收获3亿元的票房,并获得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奖。20xx年徐克编导电影《龙门飞甲》,为首部3D武侠片。
徐克经典语录:
有时候我们拍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很多年之后它突然完全失去当时的魅力,原因是什么?因为在一部好电影的后面,总跟着很多电影模仿它,模仿与重复导致它失去最初让我们震动的力度。
对于创作来讲其实每个时刻都在创新,不是到什么阶段才创新。我觉得作为导演来讲就要不断的追求进步,不断向前迈进,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我们都在创新,所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个演员都需要一些机会把他们的表演事业拓宽,导演给演员提供这样一个改变和发展的机会,而演员又能信任导演,我觉得是一个很难得的缘分。
兄弟是一个很简称的东西,如果有人在你生活里面无条件你,无论你成功失败,无论你选择对不对,他都一直很你的话,我觉得这一点上他是一个兄弟。
我觉得电影等于是跟女人一样,是感受人生的一种艺术,你可以有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观众看才有感觉。
回头一看,很多事情其实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让别人有没有开心,别人有没有让你开心过,可能一辈子就是这样子过。
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像投影机跟那个银幕一样,你需要一个银幕来看看自己的画面。我很难说是怎么回事,因为有时候你需要另一个人去看看自己的样子,可能这个人就是你的爱人。
我一直没有长大过,我还是一个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感觉。
我们看小说也好,看历史书也好,常常会看到不同的人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持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事件与事件的比较下,就出现了某种空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绝对是可以通过历史事件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的。
每一项新技术产生之初都伴随着争议,随着它的日渐成熟,大家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一个导演或者电影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喜欢某个故事,喜欢某种题材,想用自己的方法把它拍得最好看,跟观众分享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情绪和感受。让观众记住一个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武侠是中国文化传统,你们都去关注现实,我只好延续传统。
我喜欢的就是将电影习作视为自己经历自己的思维旅程。经历过不同的阶段,自己要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反映两样东西:一是周遭环境;二是我。这不是什么伟大的想法。
在好莱坞拍戏时的工序很简单:接剧本、拍摄、后期制作。制度太过健全令到一个导演似乎只是参与了一部电影的部分诞生过程。
只要拍得好,演员不用说英语也可成为国际片。
每个人对武侠的定义未必一样,我所讲的武侠,也是一种个人在现实社会里面追求这种突破的精神状态的东西。
我觉得武侠电影就是让人感觉到是一个很多故事里面有一些很精彩的片段,让人家回想,不断地记住,让看的人很享受电影本身的、有些剧情上的一些所谓高潮啊,一些人物性格本身衍生出来的一种很磅礴很伟大的豪气,然后感染到每个观众身上,回去不断在回忆过程里面很感动,对人物情绪上很感动的东西,我觉得就追求这种感觉。
剑除了它本身是一种武器外,它还代表一种身份一种修养。那我们塑造一把剑的时候,就等于说塑造它的可能性,比如从开始到最后,到它的过程有多少过程能让剑客去成长,从剑身上领悟到人生、生命的一种东西。
香港鬼才导演王晶经典语录摘抄王晶,原名王日祥,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有香港鬼才导演之称,出生于香港,祖籍浙江绍兴,在香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导演人物,父亲是著名导演王天林。王晶1977年编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鬼马狂潮》。此后十余年,编过40多部电影剧本。1981年首次执导电影《千王斗千霸》。他编导及监制的电影包括《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至尊无上》《赌神》等。1997年,他联同文隽等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近年来代表作有《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千王之王2000》、《未来警察》、《财神客栈》《大内密探零零狗》。
王晶经典语录:
我的底线很清楚,就是我不会没办法。在这个世界里活下来,你必须要有火眼金睛。
影评人的作用主要是善意地鼓励电影制作人。可是现在大多在哗众取宠,放大自己。其实影评还应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不是要把文学家说死,而是把文学带到走上正确的道路。
我从来不觉得情色电影能证明一个导演本身的品质。我拍的电影其实从来都是赞美女性的,我必须让女性看了之后不会脸红,不会反感,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底线。
电影世道是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一家独大或者一两个戏卖钱,那电影世道是不会好起来的,必须整体蓬勃,大家的票房都不错,这样电影世道才会在一个互相刺激的情况下,达到一个大满贯。
电影市场并不是建筑于电影的素质上,而是建筑于社会跟经济上。当社会跟经济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它对电影就有一个巨大的需求,电影市场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并不是有10个导演拍了10部很好的影片,电影市场就突然膨胀起来了。
一个导演应该找寻一些值得尊重的影评,吸收人家的意见,而不是对一些无聊的批评生气。
我不会刻意地仿效别人。大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条件不一样,仿效并不是一个聪明的行为。导演不跟着时代做出改变也不是聪明的导演。为什么不做出改变呢?
把重心转移到内地,不是我要,而是谁都要,哪个导演都要。谁不要,那是笨蛋。任何一个对市场有认识的人,都能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边取得一定的成就。
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要与众不同。如果大家低胸你就低胸,大家短裙你就短裙,大家搞笑你就搞笑,那就死定了。一定要让大家记得你是跟别人不一样的,那才有机会红。
我能维持拍片32年,并且越拍越大,那就证明实力在。那些爱耍嘴皮子的笨人爱说什么就随他说吧,对我来说早习惯了。
电影是第八艺术,但它不是我的艺术,我的艺术可以是音乐、绘画,但不是电影。电影是我用来换饭吃的,怎么能当作艺术,我的电影从来都是从商业目的出发,票房好,有钱赚才是我的电影。艺术和商业是冲突的。
不是少穿就性感,性感是一种感受,一种态度。
看演员我是有我的一套的,除了英俊、漂亮,一个人身上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气质,这样他就会成为明星。
你总要有一些独特的才能,比别人看得更清,看得更远,你成功的机会才能越大,香港很多明星都是我发现的,我不否认我的眼光比别人独到。
我们电影人就是游牧民族,哪里有水有草,我们就去哪;哪里有更多的观众,我们就去哪。
我个人并不排斥艺术电影,也很喜欢不少艺术大师的影片,但市场有分工,我注定就被安排在商业和赚钱这个位置上,我不会说大话,但是有自己的原则。我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
我一直觉得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有不好的导演。
赌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行为,我拍的也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行为。
每天都要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写成笑话,你说怎么可能没有灵感呢?每次我成功都会总结为什么成功,导演最重要的是让观众过瘾,而不是自己过瘾。
我耍嘴皮耍不过冯小刚,我只能用整体动作和气氛。
我戏里戏外是两个人。虽然所有的赌博我都会,但我平时不赌,我知道一旦陷进去,就永远别想爬出来。
拍情色片是市场需要,不代表人格有问题。
有人说我拍戏很烂,我就绝不会这样说人。你说达不到水平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这种侮辱性的词语?所以这么说话的人本身就是烂人。
很多电影人不懂娱乐电影,只好躲在艺术片后。他们可以拍十部艺术片,可以用艺术这两个字遮羞,拍一部娱乐片,他就成了票房臭蛋了。他们没有挑战市场的勇气。
电影中和生活中的幽默是两种东西,不幸的是你不可能两全其美,往往是电影中非常幽默的人在生活中是个闷蛋,很不好玩。而且引发大家哄堂大笑的不一定是幽默,可能是搞笑。那是精确计算出来的笑声,生活中的幽默不是预先设置好的,是即兴的。
我觉得,比演戏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我进片场前就知道想要什么,告诉演员你要的是什么就可以了,然后像修改文章一样,删去你不要的部分,大家都会很有效率。
我不会做一个把演员当成泥娃娃雕塑的导演,他们不是木偶,他们能够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发挥的平台,在关键时刻给他们一点方向,如此而已。
我看演员主要看性格和气质。为什么有的演员成为流星或者一直没有火起来,不是因为他的演技,而是因为他的性格。观众没有一个必须的理由非看谁不可。所以人太拽了,就白痴了。没有你,大家一样活,可惜很多人不这样想。
父亲给我一个范本,让我知道在这一行,你会有多少受伤害的可能。就好像你有了一个航线图,你可以避开所有暗礁,有一条安全路线。
所有在电影里搞笑的人,生活中都是闷蛋。卓别林、周星驰还有他,都符合这个定理。
我不会骗人,但不能有人骗我。我不会只看布景板前面的花哨,我总要到它的背后看看。我的生活只有真相,所以我这样的人不会很快乐。自己骗自己的人才会有快乐的机会。
吴宇森时隔十年重回好莱坞,“零对白电影”会带给大家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创下华语电影辉煌的吴宇森,重回好莱坞的同时,带来了“零对白电影”,整场电影没有一句对白,都是肢体语言的表达,类似哑剧的模式,带来新的剧情和意蕴,结合动作戏的基础,配合暴力的震撼,不一样的手法,肯定会带给观众别样的惊喜。
创下香港影坛的经典,暴力美学印象深刻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可谓是经典佳作,留下的印象,至今都十分清晰。不管是经典台词,还是剧中优秀的演员,他们塑造的人物,堪称经典。而剧中经典片段,又让多少人难以忘怀,足以说明吴宇森独具一格的美学创造力。用别样的暴力美学,开创了香港电影史上的新河,打开了新的电影风格,带来惊喜连连。
转战好莱坞之路,有喜有忧的艰难历程从香港影坛转战到了好莱坞,这是吴宇森的选择,而其中带来的作品,观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管是《变脸》还是《碟中谍2》,吴宇森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创造力方面让观众看到了他的独特之处。而《风雨者》和《太平轮》却是口碑票房双双扑街,让人多少有些失望。名副其实的佳作导演,转战好莱坞的过程,并没有想象的一帆风顺。
勇于尝试的创新,一直在路上的挑战吴宇森时隔十年,从香港到好莱坞,又从好莱坞回到香港,他始终在突破。年近古稀的吴宇森,借助《沉默的夜晚》,这样创新的哑生暴力情节的电影,在创新的路上,向全世界证明他的实力,并给了观众更多的惊喜。
零对白的暴力复仇影片,带给人们的无声的悲哀,以及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吴宇森在这方面向来驾轻就熟,也期待这次的佳作,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艺术创造力。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吴宇森好莱坞时代的落幕神作,影片质量过硬,却未能让自己翻身,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给2022上半年“10部烂片”排名,陈小春两部上榜,任达华晚节不保
5年拍砸6部电影!窘迫的陈小春,折射出了多少香港明星的无奈?
声明:《吴宇森好莱坞时代的落幕神作,影片质量过硬,却未能让自己翻身》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神奇的络腮湖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