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月9日)由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周秀娜、张雅卓、吴千语领衔主演的缉毒题材网剧《战毒》正式开播,官方率先释出终极预告片及人物关系海报。据悉,该剧由香港班底携手内地团队倾力打造“4A新港剧”,让不少网友期待不已。
终极预告暗埋结局 兄弟反目引发猜想
在今日曝光的终极预告片中,画面由卧底韦俊轩(黄宗泽 饰)与督查程天(吴卓羲 饰)的传递消息展开,穿插二人与许修平(关智斌 饰)三兄弟共骑单车的美好时光,在观众沉浸于三人深厚情谊之时,画风又转向三人之间彼此争执猜忌,预告片中对三兄弟性格特点的描述台词似乎也暗示着人物的剧情走向“你(指程天)够冷静,EQ高;修平心地善良,为人踏实;俊轩呢有小聪明,但是我担心他聪明反被聪明误。”程天去监狱探望修平并受其所托,转而彼此却拳脚相向;俊轩多次与程天发生争吵,二人间信任不再。快节奏多反转的预告片情节和人物关系海报中三人举枪对峙的画面,令人不仅猜想为何三兄弟决裂反目?在预告片结尾,程天对俊轩说“不管有什么事,我和修平一定会站在你那边”也揭示了最终三人和解的大结局。
据悉,《战毒》讲述了韦俊轩、程天、许修平,这三名意气相投的兄弟成长为香港缉毒署的缉毒警察的故事,随着时间发展,程天和修平却不得不接受卧底俊轩已变节的事实,三人在残酷无情的枪林弹雨,无尽的迷惘和纠结后,最终是否仍会选择无畏同行?
电影级观剧体验 《战毒》定义“4A新港剧”
为重塑港片警匪IP,《战毒》倾力打造电影级观剧体验。有别于当下大多电视剧的重度磨皮滤镜,《战毒》画面质感高级力求呈现真实,预告片中主演特写可以清晰看到面部细节;动作设计干净利落,武打场面拳拳到肉;大量枪战、车战、爆破场面紧张激烈,营造沉浸式观剧氛围。
《战毒》用电影级观剧体验定义“4A新港剧”:阵容超A、人设超A、剧情超A、制作超A。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领衔主演荷尔蒙炸裂,还有老牌戏骨罗嘉良助阵加盟,豪华阵容超A;主演黄宗泽不同于以往多以正面角色出镜的惯例,在该剧中突破性地演绎了一个游走在贩毒与扫毒边缘、摇摆于警察和毒王之间的复杂角色,人设超A;金牌编剧黄育德拒绝传统警匪套路,亲密无间的三兄弟从一起励志做警察,到彼此间决裂反目,剧中人各怀心思推动计划偏离预设的错综发展,剧情超A;据了解,该剧由知名导演陈国华执导,金牌制作人林国华操刀担任监制,麦振鸿担任音乐总监,钟志鹏、叶淑华负责美术设计,李国沅担任动作导演,制作超A。细节处处精良,场面制作恢弘,“4A新港剧”引爆观众期待!
《战毒》堪称今夏诚意之作。今晚20:00全网首播,势必引发新一轮追剧热潮!
84%的观众给了1星,仅2.4分的《云顶天宫》,到底有多烂?
《云顶天宫》到底有多烂
《云顶天宫》可以说是非常的烂,首先人物形象一点不符合原著,尤其是剧中赵东泽饰演的张起灵,根本没有原著里面神秘高冷的冷酷形象,白澍饰演的吴邪,演技也不是很好,而且行为举止非常让人迷惑,经常对着王胖子大呼小叫,好像看不起王胖子的感觉。
这在原著里面不是这样的,而且让人这部电视剧成为烂片的最大原因就是剧情,剧情改编的非常的厉害,非常多的地方都不符合原著,所以大多数的观众给了1星,《云顶天宫》仅2.4的评分。总体来说《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剧情不好,演员演技不过关,整体质量不是很好,让观众很失望。
剧组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这部电视剧评分不是很好,但是剧组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剧组为了还原书中高能刺激的肢键梁天宫之旅,在前期制作过程中便潜心搭建实景,力求实拍质感重新构架观众的天宫印象。
《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注重故事本身与拍摄空间的融合度,以剧情逻辑线索为参考设置层层关卡,使得演员在诠释故事时能够随着情节推动达到递进式表演。与此同时,剧组严密精心的环境布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主角在探墓历亮携险时的沉浸力度,让主演们完全共情于探险小分队深入墓穴的心理体验。
《云顶天宫》剧组历运集结顶尖团队在拍摄前便搭建11000平方米单个无立柱摄影棚,历时数日构造出极具真实感的奇幻布景。同时,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坚持用电影级拍摄手法,实力打造幻境迷宫,使观众感受沉浸冒险的观剧体验。而对于蚰蜒群、人面鸮等云顶生物的呈现,剧组更是十足把控细节,力求特效真实还原。
正是这些特效与道具布景搭配,才使得观众在追剧时犹如进入另一个维度,能够跟随主角团穿梭全景迷宫,在层层险境获得密室逃脱式体验。剧中,无论是一眼望不到底的空旷隧道,还是或狭窄或压迫的甬道,都让人寒毛卓竖。
剧组利用富有空间感的布景,形成有效视觉差异,放大观众对于周围环境的心理触感,在机关密布的地宫中营造危险氛围,通过生动细节掌控观众五感,使其完全进入云顶天宫的世界。《云顶天宫》用周密精巧的道具制作,及后期特效加成,大量实景拍摄镜头,打造出观赏性十足又值得品鉴的奇幻巨制之作。
电影共和国的脊梁之求是魂观后感
《求是魂》观后感
昨日观看以竺可桢老校长为原型的母校原创话剧《求是魂》,十分感动,期间多次热泪夺眶而出,几乎是我自投身戏剧观摩与研究十数年来,从未有过的观剧体验。
这次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由高校以本校著名科学大师为题材自主创作舞台剧,首期共有清华大学的《马兰花开》(邓稼先)、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爱在天际》(郭永怀)、浙江大学的《求是魂》(竺可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大地之光》(李四光)。我个人以为,在这五部剧作的主人公中,竺校长的形象最为突出,理由有三:
一、五位主人公中,只有竺可桢是校长,而且他长校是在浙江大学发展最为困难甚至是差点取消建制的13年。
二、竺校长在民国时期是与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罗家伦等齐名的教育家,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西迁云南,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浙大西迁贵州,都为未来中国保羡蔽燃存、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我所知,各校西迁过程中,只有竺校长的夫人和幼子由于缺医少药,客死他乡。可以这么说,论西迁期间做出的贡献,竺校长堪与其他校长比肩,而若论西迁期间付出的个人代价,竺校长是最大的。
三、竺校长是老一辈留学西方,学成归国(是旧中国而非新中国)的科学家,是现代中国其本学科的奠基人,在每一兄虚历史时期都体现出了一个科学家、教育家独立思考的可贵精神,他可以跟蒋介石说不,可以对“人定胜天”提质疑,也可以对“全球变暖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他的浙大校长继任者马寅初先生犯言直谏的性格不同,竺校长更为温婉,但尤为坚定。
之所以有难得的观剧感动,也是有多方面因素的,一是上述几点对竺校长的一贯崇敬,二是家中几代人都有浙大校友:我祖父是1930-1938年工学院教工,曾经参与西迁;夫人的祖父是1945级数学系校友,苏步青、钱宝琮先生高足,两位老人都曾经亲身感受过竺校长的风范,并时常向后人津津乐道。巧的是,我的杭州老家至今仍在大学路附近,而夫人的祖父母家现仍住求是村。对母校与老校长的感情绝不只限于我个人的主观体会。三是,《求是魂》完全由母校师生历时数年创作完成,看得出,严谨的案头研究,巧妙的创作灵感和编、导、演、音、美等各艺术部门的通力合作三者的结合严整并雹、和谐,学术性、戏剧性、艺术性的交融极为自然。现在最流行的是追“逝去的青春”,我倒觉得,《求是魂》是以今天在校学子的青春向几十年前学子青春的一次完美致敬。
另外还有几点在观剧过程中随手写下的印象:
1、竺校长在与马一浮先生对话中,自称“藕舫”恐怕不妥,旧时自称称名,称呼别人称字,似乎是个原则。
2、马一浮先生的扮演者满溢同学表演可圈可点,把这位国学大师至真可爱
的书生气表现得很到位。尤使人感叹的是,当时校长对这位先生的尊重,而马先生可以随便就直言校长的话“错!”,今天这样的故事恐不多见。
3、剧中人张云峰(原型为浙大文学院院长张其昀,其子张镜湖,系史地系1948届校友,现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有一句台词: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似乎念成了“是人也”,文意相同,但毕竟是引用孟子原文,还是准确些为好。
4、天幕打出浙大西迁期间教授们的研究成果时,《词学》的作者误为“孟承焘”,当为“夏承焘”。
5、最后一场竺校长手中的拐杖最好能加个胶垫,因为在没有台毯的舞台地板上容易打滑,昨日演出就数次出现这种情况。
《求是魂》是浙江大学创作的校园原创话剧。它反映了竺可桢秉持科学救国梦想,在美国留学期间转投气象专业,成为中国第一位气象学博士,学成之后毅然回国,开创中国气象事业、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开展科学研究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他临危受命,带领浙江大学辗转西迁,五易校址,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培育大批杰出人才。耳顺之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奔波大江南北,万里躬行,创造了中国气象研究事业的辉煌。
中国科学院、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等部门的负责人,浙江大学的杰出校友,青年科学家代表,来自科研、生产、教学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科协所属各学会代表、新闻记者共800余人出席观看。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自2013年4月26日至5月5日,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分别演出以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竺可桢和李四光的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的话剧或音乐剧。演出主要面向大学师生、中学生和社会公众,通过科学家主题宣传,大力塑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充分展示共和国脊梁的崇高形象,引导广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事业中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