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的发展而言,经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相对而言,部属高校的待遇非常优厚,基本上是不怎么缺钱,而省属高校的境况就各有不同了,这就要跟各个省份的经济挂钩了。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Top2城市,自然在教育经费上是不吝啬的,作为北京市属高校经费自然也不缺。2023年北京市属高校经费排行榜公布,有10所大学经费破10亿,其中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一,预算总收入达到33.05亿,然后就是首都医科大学23.43亿,首都师范大学22.74亿!
很多人看这个图有些疑惑,为什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没有在内?原因很简单,北京虽然有众多的985大学和211大学,但大部分都是部属高校,经费基本上是部里面出,跟北京市没啥关系。有一些北京市联合共建的部属高校,北京市也会出一部分经费,但是占的比例相当小,大头还是所属的各部。当然蚊子再小也是肉,有一部分驻京的部属985和211就没有得到北京市的共建,毕竟北京市的教育经费主要还是要保证北京市属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在2022年的预算总收入362亿,北京大学219亿,自然是看不上北京市的地方拨款。
北京市属高校有3所双一流大学,分别是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不过只有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当然,如果论学校的实力而言,北京市属高校经费排行榜前3名,其实也是北京市属高校实力的前三名,有一个共同点,全部拥有A类学科。
1.北京工业大学拥有土木工程A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A-学科,另外还有7个B+学科,放在北京不那么显眼,但是如果放到其他省份就是一所比较强势的211大学。不过在双一流的模式下,北京工业大学只有1个一流学科土木工程,对于曾经的211大学而言,自然将更多的压力转交给了北京市。
2.首都师范大学拥有5个A-学科,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世界史,另外还有6个B+学科,整体的实力甚至要超过北京工业大学。但是在当年因为有省属211名额的限制,所以首都师范大学无缘入选。不过在2017年入围双一流,也算是给首都师范大学正名了,但是给的一流学科却是数学,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或许首都师范大学是想走均衡发展的路线吧。
3.首都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两个A-学科,按理说也应该能够冲刺一下双一流,但是两轮双一流都没有首都医科大学的身影,也让人唏嘘不已。事实上在全国的西医类院校中,能够拿下211大学名额的只有天津医科大学,包括当年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这样的部属高校都无缘入选。不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果断的选择自降身份更名北京协和医学院,然后挂了一个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牌子,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实现了,2017年成功入围双一流。如果首都医科大学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或许可以考虑一下清华大学曾经伸出的橄榄枝,或许以后的发展会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综合来看,相对于部属高校的经费而言,北京市属高校排名前三的高校,虽然比普通省份的省属高校经费稍微多那么一点,但是差距也并没有那么大。高校江湖很有料原创,欢迎关注。数据来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北京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北京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还是不错的,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办学,专业也很好。
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办学是基于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国际学院,它是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 UCD)联合组建的国际化学院。该学院为北京工业大学的正式教学机构,被录取学生同时注册拥有北工大和UCD两校学籍。
在北工大完成前三年学习任务后,符合学术和英语要求的学生通过择优选拔有机会到UCD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教学质量和师资可以从深造情况进行了解。都柏林学院2017届194名毕业生约75%赴英、美、澳等10个国家和地区大学继续深造。
其中约60 %学生前往QS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深造学习。另有4%学生前往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10%学生前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海油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反馈良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在教育部批准的有很多,包括统招和非统招两大类。统招的学生最好的是拿本校的毕业证学位证和外方的学位证(不出国),大部分是要出国方能拿到外方的学位;非统招类的都只有国外学位证。
只有极少数是学校有不出国就能毕业的资质,一般都是要出国的,所谓的校际交流是针对学校之间的交换,不会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的变化,不管时间多久也就是个体验和学习的过程。
北京工业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先后划转学校。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计算机学院、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17个,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有教职工3301人,专任教师2145人;在校生25829人,全日制研究生9366人(博士生1700人、硕士生7666人),普通本科生13572人,在校留学生420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4个学部、24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7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自定)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材料学
结构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环境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光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号与信息处理
国际贸易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数量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市政工程
社会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
高等教育学
学位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7个培养领域。
信息学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力学
建工学院:
土木工程
环能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
数理学院:
数学、物理学、统计学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命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交通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激光院:
光学工程
学位评估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201人,其中,专任教师1916人,包括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外籍教师8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9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9门。
学校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4项,2015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力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与电工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筑学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中软国际-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环境保护概论、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大学英语、建筑抗震设计、交通工程导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污水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 、科学究竟是什么、
创新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保护概论、水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编译原理、大学英语、交通工程导论、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建筑抗震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
北京市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工程训练、
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机械工程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市级制冷空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建筑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信息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教育部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信息安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教育部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专业: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建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软件工程
北京市品牌专业: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
教学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56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
所获荣誉
2021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党委入选“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2022年2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
2022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智能制造190107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6项。2018年,有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7年,学校共申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43项,获批140项,其中面上项目8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项,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获批牵头主持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项,获批6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青年项目16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立项22项;新增横向科研项目884项。
2017年,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36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9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视同省部级奖励的国家登记社会力量奖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会/协会奖、行业奖等19项。
2017年,学校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申请人申请专利1569项,获专利授权1080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31项;申请国外专利13项,PCT28项,授权国外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学校图书馆收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1200多种,中国国内外网络文献数据库7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兼有,以纸本资源为基础,纸本、电子、视频等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合作网络。
截至2013年底,学校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万余卷(件),共有7个全宗。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全宗(1960年—) 管理全校党政管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财会档案、实物档案等193366卷(件);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宗(1978年—1990年)2240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全宗(1979年—1983年)133卷;北京计算机学院全宗(1978年—1993年)4013卷;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全宗(1958年—2005年)1372 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宗(1971年—2000年)687卷;国家建材管理干部学院全宗(1980年—2000年)1182卷。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7—201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TRANSPORT数据库、德国《数学评论》、美国《最新数学出版物》和美国EBSCO出版公司等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发社会、经济、政治、高等教育与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设有“前沿观察”“当代社会研究”"超大城市治理与建设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治国理政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等栏目,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2017—2018)来源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以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全文收录,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世界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机构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近200份项目合作协议,与校际交流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7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包括3+1、3+1+1、1+2+1以及2+2等各类长、短期学习项目,多半的交流伙伴院校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有近700名本硕博在校生出国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突破1000人次,学历生人数近500人,奖学金总额突破2000万;新建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3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首期Summer School暑期国际课堂。
学校每年派出5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每年邀请近2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长期外籍教师近80人;每年举办约10场国际学术会议。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组建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2023北京市属高校经费排行榜出炉,北工大第1,10所大学破10亿!,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2023北京市属高校经费排行榜出炉,北工大第1,10所大学破10亿!
广西理工科排名前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2022年地方高校排行榜新鲜出炉:南科大居首,广西师范大学上榜
此地区两所“科大”拟合并,只因高校太多生源太少,高校日子难熬
声明:《2023北京市属高校经费排行榜出炉,北工大第1,10所大学破10亿!》一文由排行榜大全(高校江湖很有料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