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连海,融湾逐梦,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双碳”目标之下,粤港澳大湾区有潜力进一步发挥动力源和增长极的作用,率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其中,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来看,其对粤港澳核心城市和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定位和规划布局。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并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就现阶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都享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及功能地位,相互之间的协同互补的空间巨大,不断提升相关节点的能级,并强化大湾区科技与产业的共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产业的发展,着眼于更高层次的产业互动,都推动着整个大湾区的产业布局。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依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支持高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半导体产业、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努力打造成大湾区源头创新重要策源地和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高地。这期间,东莞也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力争“十四五”期间将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的产业“新柱”。
作为多个产业的节点,凭借着优质产业资源聚集能力和高端创新成果引进转化能力,东莞市为产业互动做出了诸多贡献,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发展创新高地。1月7日,广东省东莞市发布《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文件中提出,到2025年,东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形成1个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形成2-3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和2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细分领域骨干企业,尤其是在大型储能集成制造、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消费锂电池、光储一体、新型太阳电池等领域。
东莞市在储能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佼佼者,其中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领域双向驱动的发展模式,正成为东莞抢占全球锂电池市场的重要抓手。去年12月,东莞市成立了储能产业联盟,在东莞市发展改革局、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东莞市锂电协会联合博力威、朗泰通、创明电池、阳天电子等10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自愿加盟组成非营利组织,成立了东莞储能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联盟将建立储能产业服务平台,整合业内优势资源,推进储能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全市储能产业的创新集聚发展,助力东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创明电池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出席活动与新能源莞企共聚一堂交流先进想法,分享宝贵经验,为东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商未来。
创明电池作为国内首家量产圆柱形锂电池的民营企业,也是目前国内高容量圆柱电池的头部品牌之一。近20年来,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引领圆柱锂离子电池实现了6次容量突破,走出了一条专精特新的自主创新之路。今年1月6日,创明电池获得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持评定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这一称号在于全方位的权重考评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研发团队建设、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成长能力。得此称号,不仅是科研企业在行业内的荣誉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对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等综合实力方面权威的评价。代表了对创明电池创新发展成就的验证,也是对创明电池多年来努力和奋斗的肯定,标志着创明电池在创新发展方面又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创明集团熊立先生(右二)
“共享风”吹向新能源 两轮电动车迎来“换电时代”?
杭州日报讯 社交网络上有这样一则调侃:真希望未来的手机能设计成电池可拆卸的,方便随时随地更换电池,不再被插座“牵制”或携带充电宝。
话题背后,是绕不开的时代病症:“续航”焦虑。而相比于手机,满大街跑的两轮电动车,问题来得更猛烈些。
有问题的地方就有生意。继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之后,共享风又吹到了新能源领域——电动车快没电的时候,不需要等待充电,而是到智能换电柜换一个满电的电池……两轮电动车领域,兴起了共享换电热潮。
A
一门解决续航焦虑的生意
在两轮电动车的众多使用者当中,最有续航焦虑的莫过于外卖小哥。
丁师傅不是个例。虽然续航里程数跟电瓶的容量、新旧都有关系,但对大多数外卖员而言,电动车的电量撑一整天还是比较困难的。当问及如何解决缺电问题时,其中一个师傅就提到了换电,“我跑得比较多,一天下来近百公里。充电也可以充,换也可以换。”他说,换电价格不算贵,差不多一块钱。
其实,杭州街头已经有不少换电柜。绿色的柜子被分成若干小隔间,外观酷似快递智能柜……今年1月以来,特电(杭州) 科技 有限公司在钱塘区下沙片区投放经营了50个两轮电动车换电柜,主要放在高校、创业园以及商超附近。
特电 科技 成立于2019年,主要基于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安全智能的充换电服务。“2019年,电动车开始实施新国标。我们看到了市场上对换电的需求,尤其是外卖、共享电动车这些行业。”电特送运营总监孙文达说,换电柜非常受外卖员的欢迎,目前区内累计用户数达260人,基本是外卖骑手。“我们的目标是年内投放200个换电柜,服务更多骑手。”
据悉,目前全国有700多万名外卖骑手、400多万名快递员,他们的日均行驶里程超过100公里,而一般电动车的日行驶里程为50-60公里。即时配送领域对高里程数、低充电时间的需求,催化了换电行业的发展。
不同于其他的充换一体柜,电特送采用充换分离的模式。也就是说,企业在专门的基地为电池集中充电,再配送到各个换电柜。
“我们的基地可以同时充192块电池,充满每块电池需要2小时。满负荷运行来算,一天24小时内可以完成2300多块电池的充电。”孙文达说,这样高效率的充电和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配送,能满足骑手在换电高峰时候都能拿到满电电池。
费用上,换电服务可以按次计费,也有月度季度套餐。包月套餐最低268元就能享受无限次换电,而按次计费的模式下,平均每次换电费用不到3元。
据孙文达透露,电特送已经与每日优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换电车队”,同时,企业还将在即时配送行业拓展更多的场景合作。
B
众多企业跑进赛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入局换电服务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领域先后跑进了20多家企业。
2019年正式布局换电服务的哈啰出行,于去年11月宣布换电业务品牌升级为“小哈换电”。截至今年4月底,小哈换电已在全国超200座城市落地。
除了哈啰出行,换电市场上还有跨界发展能源业务的铁塔能源以及e换电、智租换电、哈喽换电等。今年5月,雅迪与大长江集团合资在杭州成立爱换换能源企业,以智能换电模式拉开了C端消费换电的战役。
与传统换电运营商不同,换换集智能电池研发和储能系统、智能换电站、充放电安全监测SaaS平台于一体,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贯穿于换电站终端和用户终端,构成多能协同的物联生态系统。
在7月底举行的“数智杭州 宜居天堂——2021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交流发布会上,成立仅2个月的换换,凭借智能换电模式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换换的每一颗电池都装有25个智慧感应器,能与车辆同步。通过安全监测平台,用户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让出行更安全。”换换CEO王志华介绍说,基于车电分离的模式,用户不需要再把车辆带回家中充电,更不需要担忧充电难、电池安全问题,在购买裸车后,用户只需要基本的服务月费,即可在24小时运营的自助换电站取得智能电池。
不同于定位服务外卖快递骑手等即时配送领域的企业,换换聚焦都市出行品质生活,希望通过便捷、安全、高能的智能换电服务来重新定义两轮电动车的实用主义。
“换换将以更快速的能源补充、更长的城市续航力,以及更高的安全标准,为未来城市出行创造更多可能性,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服务。”王志华说,基于这样的理念,换换对电动车的设计、规格有较高质量标准。因此,换换暂不支持已有电动车改装电池,而是需要从车辆出厂就开始介入系统管理,但在新国标的淘汰制段,换换将联合车企推出以旧换新的服务。
目前,换换已联合大长江集团、雅迪 科技 集团研发多款智能换电车,预计10月中旬正式推出。同时,该企业正在杭州紧锣密鼓地布建换电站网络,首批80个换电站计划年内完成。
C
换电行业迎来“大时代”
两轮电动车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作为短距离出行的首选,两轮电动车已经成为“国民出行工具”。数据显示,国内两轮电动车保有量近4亿,去年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
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推动两轮电动车又一次站上了绿色低碳出行的强风口。尤其是共享电动车、即时配送新经济等,持续推动两轮电动车的需求增长。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三年锂电池两轮电动车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超30%。
两轮电动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拉动了换电服务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自2019年4月电动车新国标落地实施以来,两轮电动车行业进入了铅酸电池被锂电池取代的转换期。怎么转换?“以换代充”或将成为一个大力推广的新模式。
这种车电分离的模式,不仅能集中高效专业地开展电池充放电管理,而且解决了两轮电动车由充电引发的乱拉飞线、充电入室等城市安全管理问题。
因此,换电站也被视为一种新型的民生基础设施。有相关机构预测,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相比四轮的新能源 汽车 换电设施,两轮换电领域因电动自行车体量巨大,设施建设具备更优的规模发展效应。”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智慧出行部主任张海涛在采访中表示。
不过,两轮电动车换电产业当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行业内还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比如,很多厂商生产的电动车不能完全满足换电需求,不同服务商提供的换电站对插电接口要求不完全一样。
“换电产业的发展,需要电动车公司、换电站服务公司等产业链各方的协同配合。”相关业内人士说。
行业内,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并积极开展了行动。今年3月,国内两轮换电生态联盟正式成立。小哈换电、宁德时代、雅迪、爱玛、绿源、哈啰出行等20多家行业、产业相关单位一致“发声”,将携手建设“以换代充”的城市两轮换电基础能源网络。
D
千亿级市场赚钱尚难
风口之下,共享换电受到诸多资本的青睐。前不久,小哈换电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继续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迭代,进一步夯实基础能源网络建设力,加快城市市场拓展。据悉,本轮投资的投资方包括大湾区基金、磐谷资本、博儒资本、慕华资本等。
“回归商业本质,我们现在更注意看项目的技术、服务本身有没有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华睿资本投资经理陈昊认为,新能源是一个非常热的赛道,而其核心板块就是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细分市场,两轮电动车同样面临电池充放电技术迭代、安全管理等问题。
在他看来,两轮电动车换电的确有明确的场景需求,但项目更应该注意技术含量、服务性价比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单纯玩模式的,一旦有更强大的玩家入场,可能你就被替代了。”他说。
事实上,想在千亿级的市场分到蛋糕,入场门槛不低。换电柜的技术研发成本、设备成本、场地租赁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等,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户对换电服务的体验,是与换电柜能源网点密度直接挂钩的。而想要获得更多的用户,意味着要用付出更多资本完善基础能源网络。
“目前来说,自行充电仍然是两轮电动车市场的主流。”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说两轮电动车进入‘换电时代’还为 时尚 早,换电和充电两者不存在替代关系。”
来自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外卖领域的换电渗透率只有25%左右,面向C端用户的换电渗透率仅为4%左右。可以说,换电服务企业在培养用户换电习惯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你的城市跑什么公交车?氢能源掀起新一轮城市竞争
“氢动力”公交车在潍坊、聊城开跑;济南要布局35座加氢站;青岛新能源项目补贴最高到1亿……打上“中国氢谷”标签的济南、大同、广州、成都、武汉……谁将率先走进氢能产业的春天?有着“氢能市长”之称的佛山市副市长许国说,对于氢能产业这个比较超前的产业,政府要敢于做风投,要成为基础设施的超前的投资者。亲能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聚焦的主战场。
你抢先发力了吗?青岛最高补贴1亿元
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日本北海道参观丰田 汽车 工厂时,在丰田研发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前驻足的照片,将氢能源这个“使用后只会产生水”的新能源带入公众视野。
在全国最先出手的是上海市。2017年9月,《上海氢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规划》出台,这个规划预计氢能产业将在2020年全面商业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氢能源,在各地政府眼里,这是叩响了发令枪。
地方政府跑步入场。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7个省份22个城市及地区发布了氢能产业相关的地方政策。
9月22日,济南发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氢能产业规划》包括三个关键数据:济南“氢谷”规划面积20公里;布局35座加氢站;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 汽车 超过3000辆。
今年4月济南市发布的《先行区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政策》中,对于氢能源重点研发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补助,对于加氢站建设企业最高900万元补贴,这个补贴力度刷新了2018年佛山市的800万加氢站全国最高补贴。
“35座加氢站”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已运营和建成的加氢站有38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有27座,这意味着济南未来要建的加氢站将超过目前全国总数。9月23日,青岛出台《加快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给出最高奖励1亿元的“全国最优”政策。
今年5月,潍坊出台了关于加氢站建设管理意见,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 汽车 加氢站具体管理办法的地级市。这个管理意见对监管、选址、经营许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明确,但未见有关地方补贴的内容。
(如皋正着力打造占地4.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的的“中国氢能小镇”。)
氢能产业热度已蔓延至江苏如皋这样的县级市,这个长三角氢能热点城市目前已拥有百应能源、安思卓新能源、江苏清能、国家能源集团等20余家氢能企业,2017年产值近50亿。
今年1月,山东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在济南成立,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在省级层面成立产业联盟的省份。这个产业联盟由兖矿集团、山东重工、山东国惠等山东发展氢能源的重点省属企业牵头,汇聚省内外68家产学研单位。
长三角地区则抱团发展。今年6月,由上海石化、上海申能、新奥燃气等32家企业在上海发起成立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同时发布了《长三角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这是国内首个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跨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上海、苏州、如皋是氢燃料 汽车 领域核心城市。2018年长三角有6家氢能/燃料电池企业产值过亿。
山东被很多发展氢能产业城市羡慕的一大利好,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于今年5月出任山东省副省长。凌文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此前凌文职务是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期间他大力推动国家能源集团氢能板块的发展。
2019年7月,央视以“高质量发展走进山东,聚焦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为主题,将《中国经济大讲堂》搬到潍柴录制。凌文在现场深度读解读了氢能世界里的中国机会。他表示,山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生产氢的省份,也作为工业大省、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化工大省,有很强的愿望做好氢能产业。
加码加氢站建设,济南给出900万“全国最高补贴”
“5公斤氢气跑650公里。5公斤氢气需要多少钱?初步地估算现在水平是35块钱一公斤,5公斤175块钱。如果用普通燃油车跑650公里需要350块钱,也就是说如果用氢燃料电池 汽车 ,从燃料来说要比汽油便宜一半。”
这是凌文副省长在《中国经济大讲堂》里算的一笔账。他接着又算了另一笔账:5公斤氢需要70公斤氢罐来存储,因为氢太轻,太难储存,必须用这种办法来做,这还是全球最高水平。
这两笔账,点出了氢能利用的优势和瓶颈。氢能在未大面积普及下成本居高不下,要推广离不了政府补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在对氢能源产业的支持中,中国补贴力度全球最大。
今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 科技 部及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针对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表示,6月25日后将不再对新能源 汽车 (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 汽车 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加氢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目前,国内发展氢能产业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薄弱。在山东,潍坊已建成山东首座日加氢能力达1000kg的固定式加氢站,另有7处正在选址。济南、聊城目前正在建设1座加氢站。
建一座加氢站需要多少钱?
2018年8月29日同时动工的佛山8座加氢站中,预算投资最低1250万元,最高2985万元。据悉,国内加氢站核心设备来自国外,设备价格占加氢站总价格的55%-65%。潍坊这座加氢站由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提供成套设备。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对全国18座加氢站行分析,中国单座加氢站投资规模为1200-1800万元,较海外高50%左右。在没有政府补贴情况下,加氢站很难实现合理投资回报。今年7月在潍坊举行的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峰会上,业内讨论的热点问题就是,在没有政府补贴下,如何将加注口氢气价格控制在每公斤40元。
高额补贴正是普及加氢站这一基础设施的“催化剂”。各地政策加码,正在扫除氢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8年11月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山东将建加氢站10座,但不到一年济南就将加氢站规划扩容到35座。9月23日青岛发布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也强调了要加紧加氢站建设。
目前公开报道显示加氢站规划数量最多地区为长三角,2026-2030年要建成加氢站500座以上。单个城市以武汉和佛山数量为多,武汉要在2025年建30-100座加氢站,佛山到2030年要建成57座加氢站。
即将公布的山东省氢能产业规划中,山东未来要建多少座加氢站,将成为衡量山东对这一新兴产业投入力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氢动力城市公交开跑,这不光是一场能源革命,这还是一场城市转型之战
从全国范围看,氢能产业链上,每一个“豪门”背后都站着一个地方政府。比如,亿华通之于北京市、张家口市;泰歌氢能之于武汉市;江苏清能之于张家港市;中通客车、潍柴之于山东,这一点在氢能公交车的推广上尤为明显。
从2018年开始,全国已经有张家口、郑州、大同、上海、武汉、佛山、云浮、北京、如皋、盐城、张家港、抚顺、成都等十多个城市开通氢能燃料城市公交。张家口使用的是宇通和福田 汽车 ,武汉使用的武汉泰歌和武汉开沃新能源 汽车 联合研制的氢能公交车,郑州使用的是宇通客车;大同使用的是中通客车;上海使用的是上海神力、上海申龙客车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北京使用的是福田客车;成都使用的是“四川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8月23日、24日,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在在潍坊和聊城市内的公交线上运营。
这两座城市开跑的山东首批运营的城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是潍柴联合中通客车开发的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上述两座城市分别是潍柴集团和中通客车总部所在地。
目前,中通客车已具备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的能力,并联合潍柴动力在山东打造全球区域内单个省份多条氢燃料公交车专线。
那么,要打造中国氢谷的济南,氢燃料公交车专线何时跑起来?谁能拿到济南氢燃料公交车的大单?2017年7月,中国重汽氢燃料码头牵引车、公交客车、城市配送货车均已试制完成样车,2017年8月推出全国首台氢燃料码头牵引车。
2018年8月29日,山东重工集团在济南启动建设总投资500亿的氢能 汽车 产业集团基地,并与济南市签署氢能城市示范工程协议,助力济南打造氢能城市,计划在三年内,由中通客车生产,在济南市及周边投放2000辆氢能源客车。
目前,中通客车已向大同交付了40辆氢燃料公交车,这是2018年下半年来国内最大批量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订单。
为什么大同推进速度如此之快?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最大王牌就是“能源革命”。
这是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
“煤都”大同如何转战氢能产业?
2017年12月,大同建立了全国首家地级市新能源产业局,由全国21名院士和80位专家组成大同市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设立2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突破工程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设立1亿元的院士、行业领军人物、重大课题和成果奖励资助资金;组织100亿元规模新能源产业基金。
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大同市氢都新能源产业城于2018年10月底开建,现已入驻50个项目。公开信息显示,仅今年4月大同开工的新能源项目就有109项,投资额达1279.5亿元。
山西省的补贴政策,也给太原从“煤都”变身“氢都”加了一把火。今年4月颁发的《山西省新能源 汽车 产业2019年行动计划》中,确定按照中央财政补助1:1的比例给予省级财政补助,并对加氢站进行适度补贴;2023年至2024年山西加氢站达到20座,全省公交线路开始运行,预计达到7500台车辆的运营规模。
2018年,国家对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的补贴上限为50万元/辆。这意味着在国家省市补贴下,每辆氢能源客车补贴高达百万。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上,有“氢能市长”之称的佛山市副市长许国现场回答凌文副省长提问时说,对于氢能产业这个比较超前的产业,首先,政府要敢于做风投,要投资;第二,要成为产品的买家;第三,要成为基础设施的超前的投资者。
循着这种思路,佛山氢能产业发展很快。2017年9月,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在佛山南海区建成使用。2018年12月,7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佛山投入运营,佛山成为广东省首个大规模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城市。
全国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中车高明基地装车。
佛山为什么要推氢能?2014年,许国曾调研走访走访世界三大湾区,发现三大湾区已早早布局氢能产业。今年7月,广东省发布的有关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推动在新能源 汽车 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氢能源电池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 汽车 产业集群。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佛山的动作到底有多快?在你还不了解、不认可甚至“谈氢色变”的当儿,2019年3月,产自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佛山氢能公交已经出口马来西亚。佛山还准备在全市推广氢能出租车。今年7月,全国首条氢能源有轨电车在佛山高明项目正式上轨。
氢能产业的市场体量足够大,但只有具备性价比的产品才具有市场推广性,一台氢能源公交车成本几何?
2019年2月,潍坊市公交总公司100台新能源公交车采购中标公告显示,中通客车中标的30辆9米氢燃料空调公交车,综合单价149.85万元/台,中通客车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一半以上成本来自于电池成本。
9月4日,《江苏省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行动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氢燃料电池整车产量突破1万辆,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为什么整车产量要“突破1万辆”这个杠杠?
业内曾有一个普遍说法,中国谁能率先将燃料电池车做到万辆级别,就能将电堆成本降低至现有成本的2.5%左右,谁就能将占领中国70%的市场。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7月,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超过1169辆和1098辆,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75倍和10.08倍。
山东氢能产业“铁三角”
山东具有丰富氢气资源。据统计,每年可从煤化工驰放气及其他工业尾气中回收氢气约96.2万吨,可供11.5万辆公交车行驶一年。
山东发展氢能源产业的几支主力部队——兖矿集团,在技术上已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制氢,打造氢能源制备、纯化、储运氢能源供给端产业体系。
山东重工、山东东岳等为代表的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研发企业,正集中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
氢燃料动力整个产业最核心的是电堆和系统,相当于传统 汽车 的气缸和发动机。潍柴首先战略投资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先企业弗尔赛,2018年5月投资全球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引领者英国Ceres Power,在潍坊成立合资公司;随后战略投资巴拉德,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模组。
潍柴集团旗下潍柴动力、陕汽重卡、亚星客车等可形成产业协同,若再联合省内的中国重汽、中通客车等车企,将势不可挡。潍柴动力计划在2021年前在中国为商用车提供至少2000套燃料电池模组,这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商用燃料电池 汽车 部署计划。
东岳集团研发的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被视为燃料电池 汽车 发动机的“芯片”,东岳集团从2003年开始研发,历经16年科研攻关拿下这门技术。目前,东岳集团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全球供应商,也是我国唯一一家实现燃料电池 汽车 用质子膜批量制备的企业。目前,东岳集团和亿华通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而山东国惠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可为氢能源发展提供资本保障。从全国看,目前佛山已设立了总计达40亿元的氢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
从全省看,潍坊依托潍柴这个氢能源产业链核心企业,在加氢站建设、实际落地上目前走在全省前列。而济南凭借省会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在区域经济中担纲的重要角色,布局“中国氢谷”,发挥省会城市区位、人才、金融优势全力推进项目。
从20世纪初算起,上海培育氢燃料电池产业,至今已不止10年,而丰田研发氢能源 汽车 ,也已超过20年。地方政府培育一个新产业,至少需要10年。这场氢能产业万亿新赛道的角逐,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相关推荐:
聚焦大湾区新能源市场,东莞市储能产业联盟成立,创明电池成为副理事长单位
三星新款Galaxy Book 3 360曝光:高配13代i9、支持360°翻转
声明:《聚焦大湾区新能源市场,东莞市储能产业联盟成立,创明电池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