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画家有卢梭、李午申、孙承民等。
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他是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也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生于法国西北部的拉瓦尔市,他的画作以纯真、原始的风格著称。
李午申,自幼喜爱丹青,是自学成才的典型,其作品注重传统又锐意求新,风格灵动,题材广泛,花鸟、山水兼能而长于人物,尤擅古代人物画,且每每书、画、诗、印合璧,作品富有浓厚的书卷气。
孙承民出身平民,家境清贫,自幼痴迷于绘画,少年即有建树,在历经
全能画家——刘奎龄
三公图
刘奎龄( 1885 ─ 1967 ),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他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追。
一
刘 奎龄堪称自学成才的全能画家。 4岁就开始仿描剪纸动物和花卉。 7 岁入私塾,接受了几年私塾教育后,刘奎龄进入青年会普通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不久又转入天津民立的第一小学读书。 10 岁时,刘奎龄开始描绘昆虫和家禽。
1904年,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与张伯苓创办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刘奎龄曾进入敬业中学首届班学习。后辍学在家,临摹、研究古今中外之名画,探索创作动物画的新途径。从此开始自学绘画,并逐渐走上以卖画为生职业画家的道路。
四时花鸟
1907年,天津《醒俗画报》创刊,不久刘奎龄受聘为画报绘图。 1911 年刘奎龄在天津东马路民立二十五小学代班任教, 1912 年被天津《新心画报》聘为画师。 36 岁以后,刘奎龄最终放弃了各种社会职业的选择,成为了一位以笔耕墨耘为生的自由职业画家。这使刘奎龄的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更加精诚专一,在探索中找到了最佳的艺术感觉, 60 岁左右逐渐走向了其艺术创作顶峰的辉煌阶段。建国后,他被聘为天津文史馆馆员,先后任政协河北省天津市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走兽
二
名家辈出的二十世纪画坛中,刘奎龄是一位卓而不群的艺术大师,他在时代的艺术涅槃中悄然崛起,除了具备一般艺术家的天分及其自身素质之外,也有许多违背艺术规律与常规逻辑之处。古人云:学者必有师。刘奎龄却是独辟蹊踁、自学成才。
刘奎龄私淑古人,却不拥有古人的真迹,只能梭巡于“借观”名家真迹和珂罗版印刷品之间;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刘奎龄却躲在津门近郊土城小院成“一统”;他没有出国留洋,也没有进过正规的美术院校,却在中西文化互渗的花鸟画、动物画的技法之结合上得是如此优秀。这或许是其获得成功的“秘笈”之一罢。当然这一切亦和刘奎龄于传统私塾教育的基础上,较早的接受“新式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
刘奎龄是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坚,他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甚至印象派光色运用、油画技术以至夸张变形中吸取营养,他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创造精神上的相似性,光大了传统写实技法,其艺术风格影响了惠孝同、刘子久、陈少梅、刘继卣、何家英等北派艺术家。
瑞禽 四屏
刘奎龄对传统的意境美有着独特的体验,对“洋为中用”有着独到的理解,他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将西方绘画的写实精神挖掘得恰到好处。他的画既有工笔特色的精意结构,又有水墨小写意的笔墨韵趣,二者结合得水乳交融。以其宽广的画路,为丰富发展中国画的技法开拓新的表现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奎龄善于“势”的营造,绘画作品“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其画风华滋清润,厚劲灵动,意境深邃。
在历代画史中,鲜有像刘奎龄这样表现题材如此广泛的画家,举凡翎毛花卉、水族鳞介、草虫蔬果、走兽、人物、山水,靡不涉猎,尤以花鸟、草虫、走兽最为见长,传世作品的数量也最为可观。技法丰富还新颖,画面丰富和谐,清新优雅,写实而主风神,堪称画坛之独步。为了在艺术实践中突破传统工笔画的僵局,以及为更新传统画法辟一新路,刘奎龄先生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真正做到了将古今优秀的笔墨传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象、西洋画的真实感和整体感与其丰富活泼的艺术想象,极为圆满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
禽鸟 四屏
刘奎龄一生创作颇丰,独创“湿丝毛法”、“景衬法”、“计白当黑法”等动物画技法,将用笔、用色与用水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以多种颜色调配成典雅的色泽,惟妙惟肖地表现禽鸟畜兽的形体结构、肤色光泽,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对于传统绘画,刘奎龄有很深的功底。他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真正的吃透、掌握、融会贯通,接触到西方绘画后,他能合理地学习借鉴、巧妙融合,这是很难做到的。
刘奎龄的绘画艺术大致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研究五代、宋、元诸家,画风受明、清影响;第二阶段为 30 年代后期,在学习郎世宁画法基础上,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第三阶段是 40 年代后,画技又进一步,自成一家。与刘子久并称“津门二刘”。
刘奎龄是中国 20 世纪中国美术的杰出代表。刘奎龄绘画艺术风格映射出近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大趋势。他一生追求写实,浓缩了 20 世纪中国写实绘画的历史。
动物 四屏
三
近年来,一向颇聚人气的刘奎龄书画作品成了拍市上的俏货,其花鸟、山水等四屏画作价格稳定在 400 万元以上。
2004年 1 月,天津蓝天国际拍卖公司以高价成交了刘奎龄的《花鸟四屏》。当时,作品自 35 万元起拍,经各路买家激烈竞买,最终以 170.5 万元成交,从而刷新了刘奎龄作品拍卖记录,迈上百万门槛。 2011 年 12 月,《百兽图》亮相天津鼎天拍卖会,最终以 840 万元成交。此画以 80 万元起拍,瞬时得到六七位竞拍者响应,几番叫价后被推至 300 多万元。 520 万元时,仅剩两位收藏爱好者竞争,最终在 840 万元落槌。 840 万的成交价格,创刘奎龄单幅作品的最高拍卖价格成交纪录。
2015年 6 月,印度尼西亚藏家郭瑞腾所藏刘奎龄《动物八屏》,在北京保利春拍上以 920 万元拍出,是刘奎龄迄今为止画作最高价。
动物 立轴 八屏
自学成才的画家有哪些?
梵高是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印象派的有莫奈,后印象派的是梵高。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是文艺复兴三杰。
安格尔,伦勃朗,维米尔,毕加索。郁特里罗,高更,现代派绘画之父塞尚
张大千,傅抱石,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潘玉良,新加坡画家林子平,哎呀总之就是很多啦,还有我,只是没有成名^_^
齐白石为什么能成为国画大师?靠自学的人到底有多厉害
在 中国近代画家 史中,这位大师靠自学成才走向全世界且从未被超越,后又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画家,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必然。
他就是齐白石 。
六十岁时,齐白石为了画好笔下的虾,居然在自己的房间里养起了虾,开始了足不出户的画虾工程,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观察和临摹,反反复复,有时写生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经过不断的努力,齐白石的“虾”终于在历史的画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一位终身学习的非凡大师,他就是靠着自学走向成才之路,40岁之前的他从来没有走出过湖南,这样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他逆袭成了国画大师。
01
1864年的1月1日,湖南湘潭白石铺的一个农民家中,比平时热闹了许多,因为在这一天白石铺的齐家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这个人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大画家齐白石,湖南湘潭历史上的名人。
齐白石最初的名字叫齐纯芝,小的时候的纯芝十分的聪明,奶奶经常会教他唱儿歌,只要教上几遍他就能背出来了。
6岁那年爷爷把他送到私塾读书,每天都由爷爷风雨无阻的接送。爷爷重视教育,尊重读书人的做法,小纯芝聪颖好学,常常在学堂学到忘记回家的时间,爷爷看到这么努力的他很是欣慰。
读私塾一年不到,因家庭条件不好而辍学了,14岁的齐纯芝开始了拜师学艺,家人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有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
恰巧这天一个木匠的亲戚来访,在一番闲聊中,年少的齐纯芝就成了木匠的学徒,这位木匠师傅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叫骂打人,有次齐纯芝和木匠师傅出门赶工,纯芝因被人笑话搬不动木桩而被师傅辞退了。
齐纯芝的第二任师傅也是木匠,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对所有的用料都特别讲究节约成本,用师傅的话说这叫“珍惜”。
直到有一次师徒二人出工完成后,回家的路上遇见四个人,是做小器作物的师傅,齐纯芝的师傅对这四个人格外礼让,这让齐纯芝很是不解,于是他就向师傅打听原因。
原来小器作就是小件家具,是很讲究精致小巧比如雕花什么的,齐纯芝也发现小器作工钱高地位也高,此时的齐纯芝从而也萌生出了要当小器作的学徒,就这样齐纯芝又走上了木器雕刻的道路。
齐纯芝人生的转机是在学好了木器雕花后,一次和师傅一起去给蔡姓人家做嫁妆雕花刻件,主家的条件是既好看又长门面。
蔡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为了满足提出的要求,齐白石费尽了脑子最后还是主动问蔡家有没有样画样做参考。
就这样《芥子园画谱》走入了齐白石的人生,也就是这一本书,从而也改变了齐白石一生人生的命运。
26岁的齐纯芝,靠着学习《芥子园画谱》凭着热爱生活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自学好了绘画且在当地还小有名气。27岁齐白石正式拜胡沁园为师,开始走向绘画之路,胡沁园为他安排了文化课老师,并带领他走入文化人和艺术家的圈子中。
年轻的芝木匠从此就走向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人生的更多可能正在向他伸出友好的小手,已在开启了日后成为享誉世界艺术家的基奠。
齐白石从小木匠到画家的路,脚踏实地的告诉了我们“人要做成件事,一定要靠恒心、靠毅力、靠坚持、靠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本地小有名气的齐白石,40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湖南。直到40岁这一年,通过老乡的鼓动他终于出走在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拜访旧友结交新友,以诗文绘画为精神方向,丰富自己了的见识和眼界。
在各地游历的时期,齐白石看到了不少文人名家的真迹,通过不断鉴赏、品评、临摹,他逐渐改变了自己以往风格驳杂绘画的方向,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画家。
通过这几年“五出五归”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本领,齐白石终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家,而不再是一位民间画师。
02
1919年是齐白石第三次来到北京,可惜在这里,他的画作无人问津。甚至沦落到用他的画作连一棵白菜也换不来的地步。在这里靠绘画连养活自己都难,为了能在北京活下去,齐白石改变了自己的方向,把篆刻这门活计拿出来摆摊。
说到篆刻,不得不说到年轻时齐白石学篆刻的故事。齐白石在湖南一大户人家绘画,遇上了一个从长沙来的刻印人,据说是长沙最著名的篆刻家,为此齐白石也准备了钱财和石头想找大师刻一方印。
由于刻印大师的生意太火爆,经常要排长队等,齐白石耐着性子等了好几天,终于见到了刻印大师,本以为自己的印已经刻好了,没想到大师说石头太厚了叫他拿回去磨平,过几天磨好后又给刻印大师,没想到对方还是说石头没磨平,这时的齐白石才明白过来,对方怕是看不上自己是木匠出身的画家,才故意为难自己的吧!
明白过来的齐白石很难过,一气之下回家自己拿刀把印刻好了。从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刻印。经过“刻印被拒”这一事件后齐白石学习刻印真的是有一种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教齐白石学习刻印的老师非常的幽默风趣,他告诉齐白石,“你去后山挑一担石头回家把这些石头刻好了,再争取刻上几个点心盒,就会刻得很好啦!”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这话里的道理其实就是孰能生巧的道理。
齐白石一生刻好的印有三千多方。都是刻了磨磨了再刻,他有一方学习刻印叫“业精于勤”既是勉励自己,也是督促自己。可见他对事认真的态度,也是他画作的写照!
齐白石一生中遭到的冷眼和嘲讽最多的应该是初来北京时,由于地域文化的诧异,北京人刚开始欣赏不来他的画作。他的画作营养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他土生土长农村生活的经验,以及他木匠生涯里的知识,这也是他画中有一种天然的真挚所在之处。
二是、他结交的文人和艺术家们引领他真正走入绘画的世界。
三是、古人的影响,通过学习描摹古人的画作来创新自己的绘画技艺。
齐白石有自己的一套临摹方式,主要有三种,对临、背临、三临。在人生地不熟又动荡不安的北京,齐白石就是靠着这些锲而不舍的精神慢慢地从一个小画匠走到著名的画家。
1926年冬天,齐白石用2000大洋从一个前清的太监手里,买下了北京跨车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从此以后在北京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家了。
57岁那一年是齐白石,第三次到北京,在这里他取了十八岁的姑娘胡宝珠,除了要养活在北京的一大家子人,还有湖南老家那一大家子人也等着他养。
就是在这样极度窘迫的情况下,齐白石萌生了变革画法的冲动“似与不似”论,齐白石强调作画要处在“似于不似之间,如果太过追求是就显得俗魅,太不似就不是画了。”
这一总结一直贯成在齐白石漫长的创作生涯,以及他对绘画精神的认知里。
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不被限制在过去的绘画习惯中,也就是在他60岁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齐白石自己的风格。
03
如果说胡沁园和陈师曾是齐白石的师友,那么1928年出现的徐悲鸿无疑是他的贵人。
徐悲鸿敏锐的意识到齐白石是中国绘画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大山。
正是因为齐白石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不存在偏见,敢于挑战和变革在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天地。
徐悲鸿曾两度聘请齐白石出任美术教授之位,齐白石在大学任课期间,徐悲鸿都是对他尊重有加且特殊对待。
1931年日本侵华,1937年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当时日本人在北京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日本人得知齐白石的地位与名气后多方邀请齐白石为日方作画,也多次请汉奸前来游说,齐白石一身傲骨,不为所动。
无奈日本人只好动用武力关押齐白石,逼他就范到最后也碍于齐白石的地位和声望,只好不了了之。
1948年齐白石正有打算离开北京的念头,被前来拜访的徐悲鸿夫妇劝阻后,留下。1953年齐白石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理事会主席后,又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在齐白石 93岁寿诞之日,他的贺礼是文化部授予他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一个人在困难中所坚持的,一定是他所挚爱的。齐白石一生都在追求艺术,追求大美,追求自身的完满。
这就是为什么齐白石能从木匠到一代国画大师,他的画作里永远保存着孩童的纯真,正如一位大学教授所说的 “纯真能避油腻,善良能避邪” 在白石老先生身上我们能学习到,要真挚的表现创作,就要真正的去爱它们,把它们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从而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自己的作品中。 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和心灵,加上勤劳的双手一定也能到达齐老的这种至美至善的自学境界!
历史上有自学成才的画家吗?或者你们身边自学又能画的很好的人有吗?
学艺想学好还是要找个好师傅的,天赋加上好老师的指引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也都是自娱自乐,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兴趣。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九几年,那时农村没有一个老师,都是自己画,自己练字贴,后来一错就到了高中,听说高考可以考艺术,高二就和家里闹着要去学美术,也学了,只是起步要晚了很多很多,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钱去好的画室,就在自己的小县城学习,老师一个月也看不见几次,基本也就自己自学了,高考美术还行,文化课一般,就是上了一般的大学,学了艺术设计,现在靠设计养家糊口,也就成了这个命。 美术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所以想学好美术,要从小学,有条件一定要找好老师。)你说的自学有个老奶奶叫邵炳凤,她的画童真、朴素、恬静,也被世界多个国家美术馆收藏,我看了真的很好。
献丑一张
培根:一个擅长画脸的艺术家
弗朗西斯.培根,1909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6岁离开家,1929年定居伦敦,开始接触油画,同时也不断画水彩和素描。1943年起,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绘画上面,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培根没有机会进入艺术学校,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他早期作品受超现实主义影响,1945年,他的《三张十字架底下人物的素描》在伦敦展出,从此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培根是一个擅长画脸的艺术家。他经常运用各种技巧表现一张张充满恐怖、愤怒、和兴奋的脸。在他的笔下,人脸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通过画面人物面部的恐怖、荒蛮、孤寂、愤怒和兴奋,来展示人类命运的真实。也许,正是这种敢于直视人的内心感受,毫不介意地表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才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撼和画坛的关注。
培根喜欢凡高,是因为凡高是一个有痛苦意识的人。但是,对他绘画影响最大的是毕加索。从1976年到1992年,在他接受的两次访谈中都曾经提到毕加索。特别是在1926~1932年这一时期,培根认为是他与毕加索艺术风格最相近的时期。他在毕加索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从来无人探索的领域被打开了,那是一种有机的形式,和人的形象相连相系,却是一种全然的歪斜变形”。
但是,两位画家虽然都是在探索人脸的变形,其表现手法却大不相同。培根没有使用毕加索的“轻浮手势”,而是创造了另一种带有令人恐惧的“暴烈手势”。用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话说就是“在培根的画里,毕加索游戏式的欢愉换成了惊讶(或者恐惧),他看到的是我们的存在,是我们物质性、肉体性的存在。画家的手被这样的恐惧所打动,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一具身体上,放在一张脸上,试图在别人身上或背后找到隐藏在那里的什么”。
一般而言,画家画的所有肖像都是想揭开肖像主人的“我”。可是,在人群中每一张脸看上去都十分相似,每一张真实的脸都开始躲了起来。经历了人的行为互相模仿之后,一张张脸让人混淆,这张脸与另一张脸只有某些细微的差别。正是在这令人疑惑的时候,画家以他“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画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那个画主人的与众不同。
昆德拉认为,“在这种培根式的探索里,身形让位给‘全然的歪斜变形’却从未失去它们原有的活器官特质”。我常想,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培根的肖像画是对“我”的界限的质问,一个个体可以变形到什么程度而依然是自己?一个被爱的生命体可以歪斜变形到什么程度而依然是一个被爱的生命体?
培根认为,走到最后,人只剩下一张脸。但是,这脸里蕴藏着“这宝块,这金块,这隐藏的钻石”。那正是无比脆弱的“我”在身体里打颤。不由得想到,当一张脸在疾病里,在仇恨里,在疯狂里,或在死亡里渐行渐远,那么,这张脸依然可以辨认吗?那么,“我”不再是“我”的边界又在哪里?
我常想,做为一名有创意的画家,每个人都不想被人误读或归类。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能看懂培根的画,读懂画布后面的思想呢?恐怕会是一个绝对的少数。甚至连撒彻尔夫人这样的政要也说他是:“那一位画那些可怕画的人”。
昆德拉应该算是有见识的作家,并且也可以称得上是培根的“知已”。昆德拉说培根:“他不想被归类。他不想让他的作品落入刻扳之中。…他害怕他的艺术会因此变成某种过度简化的信息。只要有机会,培根就会把线索弄乱,让那些想要将他作品归为悲观主义的专家们摸不着头绪,他厌恶用‘恐惧’这个字眼谈论他的艺术”。
通过昆德拉的分析,我们知道了画家并不想让他的作品给人留下一个简单的“恐惧”印象,像沙士比亚的戏剧一样,他是想让他的画带给人们一种快乐和美。所以,当培根看过昆德拉发表了对他作品的评论之后,他由衷的说出“那是他能从中认出自己的少数文章之一”。
说实话,如果欣赏毕加索的画,当我用一只手遮挡着,看一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时,我还能清淅的看出一个人的真实表情。而当我把手移开,然后用它遮挡住另一半脸,我又会看到另一个人的真实表情,此时我会感到很神奇,突然发现一张脸在我手中瞬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然,我不知道,我的这种偶然所得是不是画家想要表达的那个境界。
然而,当我观赏培根的画时,却真的看不懂了,我无法辩认那一张张脸后之脸,所表达的信息是什么,与毕加索的画相比,这些脸部变形的太大了,几乎都是带有“残缺”的脸。如果不是昆德拉的指引,我们根本无法领会画家想要表现的思想境界是什么?我看到的只有突兀和恐惧。我想,这也许就是多数人对他作品误读的原因吧。当然,多数人的不懂和误读并没有影响画家的声誉和他作品的光辉。
培根在1969年创作的《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2013年11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上,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再次刷新了单个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当然,价格并不完全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但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培根在艺术上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