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线步骤:
1、距离横第一竹条两端各量一等长距离,将一条装订线的两端分别拴在这两点上,使线的中点正好落在竖竹条与第三横竹条的交点处;
2、将另一根线的一端头拴在竖竹条与第三横竹条的交点下方;
3、将风筝平放桌面,提起上线中点与下线的另一端,当上线所处的平面与风筝面相垂直时,下线的长度就定下来了,将三线拴合打扣结,绑线工作完成。
风筝线怎么绑
绑风筝的方法一般有提线法、栓线法和其他方法。
提线法:
系放飞线的位置,按照黄金分割点的原理,一般在中间立杆的3分之1处,这样风筝的受力会更大一些,在系的时候最好是系个猪蹄扣。首先,用线头对折,然后将线头在两圈中间和线另一端,相互交叉成十字形,再在线上结一个普通套扣即成,然后按照将下端的线打圈,用一根普通套的红线穿过圈中,红线的一头是系风筝,只要打一个大一点的死结就行了。这个猪蹄扣是越拉越紧,收风筝也好松线。
栓线法:
栓线需要在中间那根柱子上拴上两根就可以了,下面那条与风筝成60度,上面那条一与风筝的面成90度,如果风筝飞行不稳定可以加长尾坠。
栓线需要在中间那根柱子上拴上两根就可以了,下面那条与风筝成60度,上面那条一与风筝的面成90度,如果风筝飞行不稳定可以加长尾坠。
其他方法:
找到风筝上面的气眼,用一根粗一些的短线穿过气眼,打一个半结系紧,形成一个带半结的短线圈。接着将放风筝的线头折回来一段,同样打一个半结系紧,形成一个短线圈。将放风筝线的短线圈拴在风筝上的短线圈上拉紧即可。将底部的一条钱分为两部分,一头绑在风筝头部向后大约一个手指长的位置,而另一头就绑在尾部也大约也是一手指长的位置。把绑风筝的主线分成五份,把那根线绑在风筝的五分之三处即可。
风筝的演变
由古代劳动人民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物品,由糨糊、纸刀、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等物品制作的。风筝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的线怎么绑上去?
1、首先在线头打一个死结,如下图所示。
2、将打了结的线头放进轮子里,如下图所示。
3、将线拉上轮子然后缠绕三到五圈,如下图所示。
4、缠绕三到五圈之后就打一个活结,如下图所示。
5、到这一步就可以转动把手开始缠线了。如下图所示。
风筝怎么绑线
准备材料/工具:报纸,剪刀,竹签、胶带、绳子。
1、首先要熟悉风筝的构造准备材料。
2、选一张质轻的报纸,在上面画一个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来。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对角线上摆放竹签,构成风筝的脊骨。长竹签作脊骨,短竹签做梁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签作梁骨,与脊骨垂直。放在纸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条对角线上。梁骨应垂直平分脊骨。用绳子和胶带固定两根竹签的交叉处。用万能胶更牢固。
5、蒜再用绳子连接脊骨和梁骨的四个端点,并把它们固定在纸上,剪去竹签外的纸。此时应构成菱形。
6、风筝的基本轮廓做好后,在中心和四角用胶带加固。
7、在梁骨和脊骨的交叉处四周各戳一个小孔。
8、用绳子穿过四个小孔并连结,不用绑太紧。这样就构成了风筝的提线。
9、在风筝尾部安装一条布条作尾巴。尾巴能增强风筝的稳定性。
10、在提线上连接一条长绳,用作放飞线,放飞线的尾端绕在风筝轴上。
11、这样就制作出一个风筝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