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蘑菇大棚的规则如下:
1、基础:拱棚、蔬菜大棚、冷棚、春秋棚、塑料大棚、简易大棚等,要保证钢管的插入深度,回填土的压实度,需要焊接的要保证牢固;
2、钢管材料的大小、薄厚、材质,要搭配好。合理使用保证工程的质量,不可降低规格选材;
3、结构合理:拱杆的大小要满足大棚的建设承重需要,根据跨度、高度、肩高、覆盖材料的重量等来安排双梁、横梁、伞型支撑、立柱、纵拉杆的使用;
4、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要严格把关。螺丝的位置、使用个数、胶带的包裹、接
蘑菇大棚的建造方法
建造蘑菇大棚要远离化工厂等容易遭受污染的场所,选择交通便利、通风向阳的区域最佳,然后要用水泥建造路面,并使用不锈钢支架作为支撑搭建大棚,还要向地面铺一层营养丰富的培养土,为蘑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蘑菇大棚如何建造1、选择场所
建造蘑菇大棚要远离化工厂、烟囱、垃圾站等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场地作为搭建区域,且区域面积要在五百平方米左右,搭建的大棚长度为十二米、宽度为十四米。
2、进行建造
搭建蘑菇大棚时,首先需要使用水泥在大棚建造区域铺设地面,并向四周搭建不锈钢钢架,作为大棚的支撑,然后向支架上方覆盖一层质地较厚的塑料布以及遮光布,为蘑菇遮阴。
3、配制养料
大棚搭建完成后,要为蘑菇配制养料。首先准备麦麸、木屑、白糖、无机肥、以及腐殖土、清水等材料,并将其完全混合,直到养料可以捏成型却不会有水溢出时,将其均匀的铺在大棚地面即可。
香菇大棚怎么建
在地面上种植香菇的话,需要首先建设好大棚,一般根据具体的栽培数量来进行选择,建设一个小的发菌棚,一般按照一万袋一百平方的标准来进行设计。而且大棚内部的亮度要注意控制,不能是透明的,因为日光会影响到菌丝的生长,所以最好进行一定的遮挡,保证有足够的阴凉。
材料的准备,按照一万袋的标准来计算,需要准备锯末十吨,麸皮两吨,蔗糖两百斤,石膏两百斤,还有一些其他的物料需要全部准备齐全。首先把锯末麸皮和石膏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把糖分充分的融化,然后加入到水中,在把这些糖水搅拌均匀之后,洒在已经搅拌好的材料上。水的多少需要根据锯末的干湿程度来进行确定,搅拌完成之后,水分需要保证在七成左右,这样才能让菌丝有一个湿润的环境生长。然后使用装袋机把这些材料装入到菌袋中去,装好的袋子需要保证重量在四斤左右,而且在装袋的时候,压力不要太大,要保证上下大小一致,装的太多的话,就会发生爆袋的情况,而过松的话,也可能会让菌丝生长的过程中发生折断。
在装袋之后,还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一般使用常压灭菌,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和超声波灭菌的方式,但是成本较高。在进行灭菌锅灭菌的时候,注意一锅可以装三千袋左右,不能装的太多,不然也会导致霉菌的效果不彻底。在灭菌的时候,蒸汽温度达到一百度,然后蒸大概半个小时,把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细菌给消除掉。
在灭菌完成之后,就需要把内部的温度调节到二十度左右,把已经灭菌的菌袋使用熏蒸的方式再一次的进行灭菌三个小时,让里面的虫卵也彻底的被消灭掉,然后在每个菌袋的正面上打入几个穴孔,把菌料安排的满满的,再使用交代沾牢固一些。
然后把已经接种好的菌种放入到常温下,进行两天的晾晒之后,可以把室内的温度提升上来,就可以发菌了。在发菌的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的空气干净清洁,等到菌丝生长到大概十公分的时候,就可以把菌袋刺破,然后把氧气放入了。在经过几天的发育,就会有小的香菇生长出来了。后面及时的进行采收和销售就可以了。
如何建造蘑菇大棚
菌类蘑菇的应该是有三面墙体的日光温室,但是应该完全覆盖草帘,不能见光,而且温度、湿度要适宜,它与普通日光温室一样,只是生长季节和管理方法不一样,大棚适合种植很多蘑菇品种。
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1、基础:拱棚、蔬菜大棚、冷棚、春秋棚、塑料大棚、简易大棚等,都要保证钢管的插入深度,回填土的压实度,需要焊接的要保证牢固。
2、钢管材料的大小、薄厚、材质,一定要搭配好。只有合理使用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千万不可降低规格选材。
3、结构合理:拱杆的大小一定要满足大棚的建设承重需要,根据跨度,高度,肩高,覆盖材料的重量等来安排双梁、横梁、伞型支撑、立柱、纵拉杆(道数)使用。为了耕作方便,也可以采取临时灵活加强的方式来处理。如立柱:耕作时去掉(收起),下雪时按上(放下),来防止雪灾的发生。
4、连接方式:连接方式要严格把关,螺丝的位置、使用个数、胶带的包裹、接片的固定、卷馍器固定杆的入地深度。否则,会损伤薄膜,卡槽脱落弯曲,压膜线固定维修困难,薄膜更换不便,保温效果低,放风费时,卷膜器没法使用等。
大棚种植蘑菇方法 大棚怎么种植蘑菇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目前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种选择,香菇菌种必须选择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以及菌丝生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匀度等。
3、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
4、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的菌种。
5、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其色泽洁白。
6、均匀度: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种的纯度和培养基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就好。
7、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出菇棚发菌,但用于发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荫、防雨;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8、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势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东西走向搭建。
9、作为鲜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10、菇棚构造,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为菇稻轮作,出菇完成后可拆去遮荫物,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怎样搭建蘑菇棚
大棚骨架是建造大棚的最主要的一种配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大棚骨架在大棚中的重要性了是吧,种植不同蔬菜的大棚在建造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么蘑菇大棚是怎么样建造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建造方法:
选场址建立菇棚无公害蘑菇的培养场所的挑选,首先应远离污染源,即附近无化工厂或大烟囱、禽畜场、垃圾堆等;其次交通便当;第三排水疏通,水源清洗、足够。菇棚的搭建需求座北朝南,棚周围要有合理的空位,用于培养料的堆制、覆土资料的处置等,其正常占地面积份额为3:2。每个菇棚的蘑菇培养面积以550m2为宜,长12m,宽14.5m,棚内4个床架,中心床架宽1.5m,两头的床架宽0.9m,两头通道宽0.8m,中心通道宽1m,菇床为6层,底层离地O.4m,最上层离顶1.4m左右,每层距离0.6m,每条通道的对直两端各开上中下3个40cm×30cm通气窗,通道以水泥路面为佳。
耕种与发菌办理
培养料后发酵完毕,翻开菇棚门窗通风,待料温降至35℃以下,把堆积在床架上的培养料分摊均匀,再翻松整平料面,喷低毒防虫药水1次(如:菇虫净、虫螨灵等),使培养料有湿润感。当料温稳定在30℃以下时进行耕种,按每111m2用谷粒菌种150瓶均匀的撒人料内与料面,压实整平,若料面太干,耕种后喷0.05%石灰水调湿,随后封闭门窗发菌。开端以紧窗保湿为主,当菌丝萌生吃料后,逐步加大通风量,促进菌丝向料内成长,在整个发菌期间要密切注意防止虫灾的发作,一旦发现须赶快完全铲除。
看过以上的介绍之后,你是不是对怎么样建造蘑菇大棚的主要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了嗯?
食用菌大棚应该怎样建设
建造方向:
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或者出菇,都要环境阴冷潮湿,避免强光和高温。结合我国所处北半球,日光东升西落,因此建造方向多以“坐北朝南”方向为主,有利于冬季采光增温或夏季避光降温(北面通风)。根据不同地区的大棚采光、采暖、避光需要,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的“偏磁角”(地图有标识)位置,大棚建造方向宜为坐北朝南“偏西角度”。
建造场地选择:
人工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基质和空气中任何一项被污染都会导致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利于食用菌生长。因此,大棚场地要远离矿山、化工厂、农药厂和大量扬灰尘的公路主干线等污染源。食用菌一般生长在排水性好、背风向阳的平坦地区,因此大棚种植食用菌,建造养菇场尽量不要选择风流动性大、不保湿的地方,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地带,相反地势低的地方水量过多也不利于食用菌生长。
智能食用菌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冬季采暖,所以需要选择背风朝阳、地面不积水,以及水源、供电、交通便利,方便原料处理、菌棒制作、采收、储存、运输等方便生产位置。
管理系统
用砖瓦如何搭建蘑菇棚 其实很简单
1、工具与材料准备 根据大棚规格,准备足够的竹竿和薄膜,竹竿选用竿壁较厚,抗折力强的。薄膜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用普通薄膜、防雾膜、多功能长寿膜等多种薄膜。直径为2~3cm的钢棍,长度约为 1m ,锤子,8号铅丝,其他常用农具。
2、确定大棚位置及规格 一般在小型大棚,长度在30m左右,宽度为5~6米,高度为2.5m左右,用皮尺量出距离,用石灰画出大棚的位置。
3、栽埋竹竿根据大棚走向,每隔60cm一根竹竿,先定出每根竹竿的位置,大棚左右两边尽量准确一直,防止误差太大导致的大棚扭曲变形。再用钢棍按照每个点的位置打洞,洞的深度一般50cm,如果土壤较松软,可适当增加深度。洞全部打好以后,把竹竿用力插进每个孔。最后再把左右对应的竹竿压弯用铅丝扎牢,高度控制在2.5m,如果过长的竹竿尖端用锯子锯除,再选用一些较直的竹竿在大棚顶部沿大棚方向,扎牢在大棚顶部。为保证大棚牢固,可在竹竿上沿大棚方向多捆上几根竹竿,并在大棚中线轴依次栽上竹竿,用作支撑杆。
4、覆盖薄膜先沿大棚两侧竹竿脚边沿挖两条15cm深的沟,左右各一条。把薄膜小心的覆盖在竹竿架子上,薄膜边沿埋于沟内,用土夯实,注意不要刮破薄膜,如有破损,使用胶带纸粘住,在大棚两端竖立栽下几根竹竿,覆盖上薄膜,预留下一个活动帘子的位置,用作门和通风口。
怎样种植大棚蘑菇
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春季养生很适合吃蘑菇补充身体营养。那怎样种植大棚蘑菇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大棚蘑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大棚蘑菇的方法
一、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最佳。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蘑菇操作方便,大棚走道宽,进料可用翻斗车操作;层数不高,凋水不用爬高爬低,简化了操作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大棚保温性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9公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左右。
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最佳,管棚塑料膜上盖双层草帘遮光,棚内床架可设2床3走道,床宽1.6米,中间走道1米,两边走道0.9米,搭3层,面积在144~192平方米。也可设3床2走道,中间床宽1.8米,可搭3层,两边床宽1.1米,走道1长,可搭2层,面积147~196平方米。
二、生产时间安排
因温室大棚前期温度高,整个栽培期应比常规推迟1~2周,如苏南地区以8月底9月初堆料为宜。
三、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稻草1800~2000公斤,菜饼12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石灰40~5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配方二:稻草1750~2000公斤,干鸡粪750~9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饼7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氨水50公斤,石灰30~4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四、堆料发酵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五、翻格及播种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
六、播后管理及覆土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如棚内温度超过28~30℃,应加强通风换气,白天背风,夜间将门全部打开。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
七、秋菇管理
覆土水调好后,关门吊菌丝,菇房温度控制在20~22℃,适当通风换气。覆土后6~7天,部分菌丝开始露出土层,此时覆1层大豆大的土粒,厚1厘米。当土层内菌丝长足长好即可喷结菇重水,每天喷2次,每次约0.9公斤/平方米,连续喷2~3天。当菌丝扭结成原基并长至大豆大小时,喷出菇水,一般喷5.4公斤/平方米,分3~4次喷完。喷水在早晚进行,保证空气湿度85%~90%,辅以通风换气,过2~3天就可采菇。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床面,同时增大菇房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大豆大小时再喷水。喷水原则是: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三潮菇后可合理追肥,增加覆土层的养分。
八、越冬及春菇管理蔬菜大棚
冬季棚内气温较常规高2~3℃,如果在草帘外加覆1层新农膜,则温度要提高3~5℃,故要加强通风,适量补水,一般7天喷1次水,每次0.9~1.35公斤/平方米。冬季会有少量蘑菇长出,要根据温度变化,抓住机会出菇,在适宜出菇温度下,用水可加大。气温在0℃以下时不喷水。春菇管理要根据气候条件,一般要比常规提早15天左右。做好菇房内温、水、气的调节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春菇期间,气温从低到高,故调水由少到多,通风换气也由小到大。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大棚蘑菇的栽培管理: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翻格及播种
在翻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播后管理及覆土
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使之适应蘑菇的生长。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
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就必须控制好棚内的温度以及覆土的厚度,这样可以保证蘑菇的质量。
现代化香菇大棚种植技术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那么现代化的香菇大棚种植技术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现代化香菇大棚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现代化香菇大棚种植技术
一、菌袋制作
(一)配方: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二)拌料: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三)装袋: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
(一)建造土蒸锅:选用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二)加水装锅: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三)起火加温灭菌: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
(一)消毒房间: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二)接种时间: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三)接种程序: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操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
四、发菌培养
(一)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
(二)接种16~20天,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针,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五、转色管理
转色一般在发菌室内进行,要使室温达到20~30℃,进行脱袋,用石灰水浸泡一下菌筒拿出,要勤通风,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一般30分钟为宜。
六、出菇期管理
(一)菇棚建造,可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可选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均可。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
(二)菌袋排放;横排在床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每层可排入大袋42~44个菌袋。为方便菌袋补水用,一个小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浸水池。
(三)变温催菇: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采收
(一)去劣留优: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
(二)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炉火加温,提早或延后出菇。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将菌袋堆积在一起越冬。待来年气温升高时再出菇。
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香菇大棚栽培技术一、香菇的生长生活条件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它的生长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PH值)等。
1、营养
营养是香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香菇的生长主要依靠菌丝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等。因此,香菇生长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 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我们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壳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 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香菇菌丝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机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我们添加的麦麸、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为好;在生殖生长阶段,最适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过高会抑制原基的分化。
(3)矿质元素
香菇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磷、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硼、钴、钼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4)维生素类
因香菇菌丝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维生素,但不能合成维生素B1,只能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养基的营养组成不仅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满足栽培后期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需要。
2、水分
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宜菌丝生长的含水量为60%~65%,出菇时以52%~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5%。但在菇蕾发生后,在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如55%~68%)的条件下,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则可长成品质更优的花菇。
3、温度
香菇属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香菇生产上的“温度”包含三方面含义,即气温、菌温和堆温。气温是指自然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菌温是指培养基质内菌丝活动的温度;堆温指在菌棒堆叠时堆内小空间的温度。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香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为24~27℃,在此最适温度下,香菇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而粗壮。总的来说,香菇菌丝耐低温,不耐高温。
(2)温度对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适宜香菇原基分化的温度为8~21℃,以10~15℃分化为最适,分化最适温度因香菇菌株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子实体发育温度条件为5~24℃,适温为15~20℃。一般来说,低温性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的子实体质量好,高温性品种则在高温条件下出菇好;同一品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子实体发育较慢,不易开伞,质量较好。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突遇外界较短时间的低温刺激,造成温差,将使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促使营养物质集中运输,积贮成聚点,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迫使“盘状”组织扭结,从而形成原基,使子实体发生多而整齐。在恒温条件下,多数香菇品种难以形成子实体。
4、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需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时,进行完全有氧呼吸,能释放大量的能量,保证菌丝良好生长。若空气不流通、不新鲜,菌丝体的生长繁殖和子实体的发育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可暂时维持生命,但需消耗大量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
5、光照
香菇为需光性真菌,光强度适合的漫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环境条件。菌丝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相反光照还会抑制菌丝生长。长时间光照后,菌丝会产生褐色菌膜,使原基早现,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生长速度变慢。但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分化子实体,即使勉强长出子实体也是色泽不佳、肉薄柄长、畸形菇多。最适宜子实体分化的光照强度为50~100勒克斯,这仅是原基分化的必要光照度,而不是子实体发育适宜的光照度,在温度较低时,较强一些的散射光对形成肉质肥厚、柄短、盖面颜色深的香菇有利。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需要酸性环境,pH值在3~7范围内均可生长,以pH4.5~5.5最为适宜。菌丝开始生长后,由于产生了醋酸、琥珀酸、草酸等有机酸,使pH值下降,所以最适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pH值为3.5~4.5,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积累的有机酸,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酸化培养基来促进子实体更好的发生。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协调和控制这些因子,尽量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目前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种选择
香菇菌种必须选择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以及菌丝生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匀度等。
(1)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
(2)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的菌种。
(3)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其色泽洁白。
(4)均匀度: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种的纯度和培养基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就好。
3、场地环境
(1)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出菇棚发菌,但用于发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荫、防雨;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2)出菇场所
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势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东西走向搭建。
作为鲜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5、菇棚构造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为菇稻轮作,出菇完成后可拆去遮荫物,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6、菌棒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
(1)配料
①培养料配方:
常规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含水量58~60%。
②原料要求:严把原料质量关,杜绝使用掺假伪劣原材料,特别是含有害物质残留的原材料。杂木屑要求用优质阔叶树种粉碎而成,细度在5mm以下,色泽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含水量14%~60%,PH值8.0左右,总氮含量在0.3%以上;麦麸要求优质、新鲜、干燥,没有结块、霉变、虫蛀、掺假现象;
③拌料: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用半生料配方的拌料有特殊的要求。
(2)装袋
培养料配制完成后,应及时装袋,拌料之后至装袋结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小时,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灭菌,不能堆积过夜。每袋装湿料为1.8千克左右。袋口要清理干净并扎紧。
(3)灭菌与冷却
在料温达到98~100℃温度下保持10~12小时,在洁净处冷却至常温即可接种。
(4)接种
接种是菌棒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整个接种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到严和快,以减少杂菌污染。接种可在接种箱、接种室或帐式塑料蓬中完成,包括消毒、打穴接种和套外袋等环节。
①消毒
消毒剂主要有75%~78%的酒精、气雾消毒盒等。接种室、接种箱的空间消毒选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接种用具、菌种外表处理、接种用具及接种者双手的消毒则多采用75%~78%的酒精擦洗消毒。
②打穴接种与封口(套外袋)
接种早的每个料棒接种3穴,迟的接5-6穴。接种穴直径1.5厘米左右。打穴要与接种相配合,打一个穴,接一孔菌种。接种动作要迅速干练,可用手分块塞入接种穴,种块必须压紧压实,不留间隙,让菌种微微凸起,以加速菌丝萌发封口,避免杂菌感染。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时选在清晨或晚上进行。接种后,即时套袋封口。
(5)、培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棒要移至适温、通风、避光的培养场所培菌,做好翻堆及发菌检查、刺孔通气、控温、通风降温等工作。
①翻堆、散堆及发菌检查
翻堆及调节菌棒的堆叠方式是调节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的重要措施。应以 “井”字形或三角形堆放,高温时每个平方米的堆放量不超过50个菌棒,发现污染的及时剔除、处理。
②刺孔通气
若选用的是中熟的香菇品种,在培菌过程一般需进行2次刺孔通气。早熟品种则可进行一次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时间和方法:当接种口菌丝生长至直径6~8cm大小时进行第一次刺孔通气,刺孔方法是用约5厘米(1.5寸)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厘米处刺孔一圈,孔数4~6孔,整段菌棒的刺孔总数20孔左右。第二次刺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5~7天时进行,用一个钉耙状刺孔器进行刺孔,一次可在菌棒上刺15个,共刺四排。早熟品种则只进行第二次刺孔通气。
在刺孔通气操作后4~8天菌丝生长都会非常旺盛,呼吸显著增强,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堆温和室温明显升高,因此,每次刺孔通气后都必须及时散堆,并加强通风散热,避免烧堆。
③通风降温
在培菌期间,由于菌丝的呼吸作用会放出大量热量,菌棒堆温一般比室温要高3~5℃,特别是每次刺孔通气后,这一现象会十分明显,因此随着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和外界气温的升高,应十分注意培菌房的通风换气,并减少每个培菌房的菇木存放量。一般要求每天通风1~2次,气温在25℃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有必要时,还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此外,培菌室一般应保持弱光条件,严禁阳光直射菌棒。
(7)转色
转色是代料栽培香菇应有的正常生理现象,当菌丝长满袋后,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在一定的气、光、温、湿条件下,表面的气生菌丝开始倒状,分泌色素,吐出黄水,颜色由白色转为棕褐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湿、保温、避光、抗杂菌作用的菌膜,这一过程称为转色。
中熟品种,一般转色速度较快,应促进菌棒在袋内转色,早熟品种一般要在脱袋后进行强制转色。
7、出菇管理技术
(1)脱袋期选择
对于鲜香菇标准化大棚栽培,适宜脱袋期一般在菇棚内的最高温度降到25℃以下时。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高海拔地区可提早到10月中旬。
(2)脱袋与转色
脱袋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阴天进行,雨天温差小,脱袋后菇木容易受雨淋而感染杂菌不宜脱袋。脱袋时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将塑料袋划破后剥去即可,需注意的是,划袋时要轻,只要划破塑料袋即可,切不可将菇木菌皮划破,不然很容易造成霉菌污染。
对于早熟品种,脱袋后应盖膜保湿3天,促进气生菌丝生长,然后,通风降湿,使气生菌丝倒伏,转成褐色的菌皮。
(3)秋菇管理
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及大棚式菇床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秋季管理重点做好控温、保湿、防霉工作。
秋季气温较高,最高温度接近30℃,有时棚内温度超过30℃,而空气相对湿度低。要防高温、保湿度,做好转色管理工作。转色完成后,要采取温差刺激方法催蕾,具体方法只需白天关闭棚膜,棚内畦床盖小膜,使温度上升,傍晚打开棚门,通风1~2小时,降低棚温,连续3~4天,就会有大量菇蕾发生,菇蕾形成后,要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具体可在早晨或傍晚对菇木喷水1次,并打开棚膜通风换气,待菇木游离水蒸发后盖好薄膜。
若温度超过23℃,白天可以在大棚一端升启棚门膜,以降低棚温。傍晚则开启两端棚门膜,对菇木喷水1次,然后通风30分钟,待菇木表面游离水蒸发后,再盖薄膜,这样既降低了温度,通了风,增了氧,又保持较高湿度。喷水量的多少要视菇场的保水性能和天气而定,稻田湿度大的可少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保湿差的旱地要多喷。
第一批菇长至7~8分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采摘第一潮菇后菇木含水量较多的,每天要掀膜通风8~12小时,让菌丝休息养菌7天左右,积累营养,然后仍然采取拉大温差、湿差,6~8天后,即可发生第二潮菇。采摘第一潮菇后,若菇木较轻(原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养菌7天左右后,采取注水补充水分,使菇木含水量达58%~62%,直观标准可掌握注水至菇木表面有淡黄色水珠涌出为止,经6~8天的保湿管理后,就会形成第二潮菇。
大棚式菇床增温快、保湿好,秋季气温较高,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引起绿霉污染,导致菇木局部霉烂。若数量不大的,可采取人工抠除结合药物进行防治,先用小刀或竹签将霉烂部分抠除干净露出菇木正常部位,不留任何霉烂物,然后用50%多菌灵200~300倍进行擦洗或涂抹,能有效地抑制烂筒。
(4)冬菇管理
冬季气温低,菌丝新陈代谢活动弱,营养积累慢,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过程缓慢。晴天棚温上升快,保温、保湿效果好。提高冬菇产量的另一有效措施是,选择合理的催蕾方法,缩短菇蕾形成的时间,增加菇蕾形成的数量,尽量多长几潮菇。由于气温低,菌丝代谢强度低,常规的白天盖膜、傍晚掀膜拉大温差的方法效果不理想,必须采用刺激强度更大的方法,例如日照保湿催蕾法、蒸气催蕾法。
冬季出菇管理关键要设法增加大棚温度,具体可选用以下操作方法:⑴把遮阳网与大棚膜内外对调使阳光更多射入棚内提高棚温;⑵在气温低时,把遮阳网撤掉,移入大棚内,直接覆在小拱膜上;⑶选晴天把遮阳网收拢,增加透光,提高棚温,晚上打开收拢的遮阳网,增加保温效果。管理上每天结合采菇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选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通风前要喷水保持棚内湿度,待菇木表面水珠风干后,再盖好薄膜。
(5)春菇管理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抓转潮管理,争取多出菇,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
前期气温不高,主要是抓好菇木补水工作,冬菇采后,菇木休养复壮6~8天后及时补水,促进菇蕾发生,出菇后要及时把遮阳网位置恢复原位,每天通风1次,每次30分钟,视天气状况决定喷水量,直至采收,采收后及时养菌补水催蕾。后期气温高、湿度大,重点要抓降温、控湿,要加强通风,防止霉菌污染。降温方法有:(1)加厚遮阳网;(2)大棚外喷水降温;(3)开启一端棚门膜以降低白天棚温;(4)早晚喷水通风各一次,每次30分钟,以达到降温、增氧、保湿的作用。采收后打开两端棚膜门养菌6~8天,在补水中加入0.1%尿素与0.3%过磷酸钙、三十烷醇1.5ppm或0.2%的磷酸二氢钾,0.01%~0.02%的柠檬酸,调节酸碱度,增加养分提高产量。
8、病虫防治:
①环境卫生:出菇应保持干净、通风。
②木霉防治:在菌丝培养、转色和出菇阶段均应防止高温高湿,创造通风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非出菇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托布津防治,浓度1:500。
③链孢霉:培养场所温度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发现感染及时隔离,并用湿报纸包裹后拿出填埋处理。
④烂筒综合防治:选择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的地方为最适栽培地;具有与栽培数量相应的菌段培养场所,并有通风设备条件,及时排除黄水,防止积水造成烂筒。
⑤虫害防治:栽培场四周用塑料网隔离,防止蚊蝇进入;用布条沾农药挂在栽培场空间驱赶,不许直接向菇体喷撒杀虫剂,农药使用按GB4285执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