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文言文的熟悉:我们要学好国学就需要了解和熟悉古文。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这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很多字词与现代的意义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有着好的文言文基础。
2、对书籍的选择:对于刚进入国学学习的人们来说,就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书籍版本。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各类典籍版本是不少的,但是可以选择文白对照的来学习。一般而言,初学者需要对照着译文来学习,因此要挑选好的并且比较合适的版本。
3、对工具书的选择:我们学习国学还需要比较合适的工具书,如古代汉语字典、辞海。古代汉语字典所涵盖的字词还是不少,能够解决学习者阅读古籍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此外词典一般会配有大量的例句和详细的解释。
4、试着理解: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可以试着去阅读一些经典的段落,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通读一遍以后,慢慢的试着理解,看自己能否明白。此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的译文来学习,把一些重要的字词标出来,这样学习起来比较方便,还可以巩固学习成果。
5、试着去诵读: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文章和段落,可以去诵读,慢慢的就会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读得多了,理解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比较简单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这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如何开始学习国学?
学国学,先从《三字经》开始。
别看《三字经》短小精干、简单易懂,前后不过一千来字,但它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自然、教育等多个范畴的知识,跨越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历经七百多年的传唱经久不衰。
可以说,学完《三字经》,基本上对国学领域的大体内容就了然于胸了。
《三字经》最佳学习时间
《三字经》原本就是古代幼童识字认知的启蒙教材,所以应该让孩子在4-6岁间开始接触和学习,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的符号敏感期,此时开始学习认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而且此时孩子已经开始学会理解复杂语义和因果推论,给他们讲解文字含义和故事时,孩子的接受度较好;同时,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郎朗上口的《三字经》他们背诵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国学怎么学
国学可以说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在中国古代就有比较细致的分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认识到这门传统的学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那么国学怎么学呢?
1、 对文言文的熟悉:我们要学好国学就需要了解和熟悉古文。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这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很多字词与现代的意义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有着好的文言文基础。
2、 对书籍的选择:对于刚进入国学学习的人们来说,就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书籍版本。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各类典籍版本是不少的,但是可以选择文白对照的来学习。一般而言,初学者需要对照着译文来学习,因此要挑选好的并且比较合适的版本。
3、 对工具书的选择:我们学习国学还需要比较合适的工具书,如古代汉语字典、辞海。古代汉语字典所涵盖的字词还是不少,能够解决学习者阅读古籍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此外词典一般会配有大量的例句和详细的解释。
4、 试着理解: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可以试着去阅读一些经典的段落,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通读一遍以后,慢慢的试着理解,看自己能否明白。此外,我们还可以对照的译文来学习,把一些重要的字词标出来,这样学习起来比较方便,还可以巩固学习成果。
5、 试着去诵读: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文章和段落,可以去诵读,慢慢的就会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读得多了,理解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可以从比较简单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这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以上就是国学的学习方法介绍了,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除了有好的学习方法之外,我们也要对国学产生兴趣才行。
如何学国学
在谈如何学国学之前,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国学。《论语》、《孟子》,《周易》、《春秋》,这些固然是国学。但看风水的说自己是国学,喝茶的也说自己是国学,木匠也说自己是国学,国学究竟是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经史子集是国学。更通俗地讲,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史、哲都是国学。
《诗经》、《楚辞》、汉赋,六朝散文、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归为文。
史就不必多讲了,一路捋下来就好。诸子百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还有星象占卜、风水奇门等等,这些归为哲。
学国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习文言文。新文化运动以前是文言文的天下,不懂文言,谈何研究国学。学习文言,以王力的《古代汉语》为好。此书先给出几段文选,并有详细注解,然后讲常用词,再讲语法、常识等通论。此书主张文言要在读中学,而不是空谈理论,古人学习文言也是反复诵读中学习的。
此书把文的部分几本上都涵盖到了,都有选文。而且此书还为读者推荐了优秀的注本。这里,我们要谈一下注本和版本的问题。
选出版社是很重要的,有些出版社是以出版地摊书为主的流浪出版社。他们所做的是把良好的原文肢解,或配上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垃圾译文。一本书有十个版本,其中八个不全,这都是流浪地摊出版社干的好事。
古籍以中华书局的为好,上海古籍的也不错。读外国名著不但要选出版社,还要注意译者。如果读者拿不准,可以百度一下。如果是古籍,可以搜“***哪个注本(版本)好”,“***哪个译本好”。这时会跳出一大堆推荐,其中豆瓣、知乎、百度知道的推荐有理有据,综合几家看心里就有数了。
有人说不要看注本,这话纯属放屁。买不带注的线装书的人多半是装修用。古人看古人的书还要看注,我等不习文言已久,有何能力不看注。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文意都未疏通谈何其义自见。
注本要先看今人注再看古人注。今人注以现代汉语,容易理解,这样对原著有一定了解后再看古注就容易多了。比如看《论语》,我们要先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或杨树达的《论语新注新译》,再看《论语注疏》、《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正义》。注本的观点或有所不同,这需读者要批判着去读,如曹操之于诸位谋士。切不可读了《论语》就要着长袍大袖,焚香磕头。
有了一定文言文基础后就要看史。史乃背景,是文、哲的根基。想学好唐诗,最好要看看隋唐史,读外国著作也是,都要看看史。
这里要介绍一下哲学史。哲学史可以说是记录了思想的流变,历史孕育了思想,思想又推动了历史,如中医气与血的关系。懂了史就懂了为何会有此思想有此文。
中哲的内容基本就是诸子百家、理学、心学、佛学这些。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不错,一定要注意,是“简史”,如果买了不简的史,那就要费些力气了。虽然很多人对此书有微词,但好在此书脉络清晰。我们最主要的了解思想的流变进程,而具体的则需要看原著。学哲学看再多的导论也不如看原著。还有一本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此书是按西哲的框架把中哲进行了分类,冯之书为纵,此书即为横。看个上册就够了,下册实在枯燥。此书最主要的是框架好,具体的还是去看原著吧。
读者可以以史–哲–文,按时间顺序读下去。倘若实在摸不着头脑,可以参考一下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略谈一下国学之作用。读书之用不似渴饮水,读书之用如去健身房。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区别,年长日久便会显现出来,国学之作用在于素养和修为。早之国家领导人如毛、邓都爱读《资治通鉴》,现在小平小道纪念馆里还可以看到邓当年读的书。大凡大公司的领导和其他所谓成功人士,多是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只有那些目光短浅认为住别墅、开豪车、一天三顿小烧烤就是美好生活的人才鼓吹着读书无用。
国学之研究者常犯一个毛病,把自己修炼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样的人还需多看书,境界还不够高。需知早时人类思考的问题大多是相同的,只是得出的答案不太相同。柏拉图之于理学,赫拉克利特之于老子,其观点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所以,不要总想着“灭洋扶汉”,唐人可以放心的把葡萄、胡人刻在铜镜上,长安的昭陵上竟刻着鸵鸟。
需知,强大而自信者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
国学怎么学?
学这些最好要有个老师带,可以随时传授及解决疑问。
首先自己要先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否则连字面意思都看不懂,甚至连读都读不通。
其次要从基础学起要了解这些文章所讲的基本意义及指向。
再次要迂回着去学习,要去看看其他人的注解,看看其他人的理解,再配合自己的想法与实际体会,才能有更多的体悟。
最后要持之以恒,不是看了一两天,学了一两天就能成为大学问家的。
国学究竟应当如何学?具体来讲,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从知识谱系上看,国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主干,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兵家、农家、医家、法家、杂家、星象、数术等等。
从内容上看,国学大致涉及学术和技艺,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从上层精英传统到民间习俗文化,都可看作国学的范畴。
从根本上说,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国学不适合快餐式的学习,也不应当游离于国民教育体制之外,或者成为英语学习余暇时的填充。
二是价值层面。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国学是我国两千年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些哲理或格言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需要了解并接受它,才不至于和这个社会产生隔阂。
可以说,国学主要是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克服日渐萎缩或失落的人文精神,只有将当下的国学学习回归到寻找传统文化价值主题的应有立场,才真正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因此,国学的学习不应是仅仅停留在读经吟诵、琴棋书画这种技艺的层面之上,还应当继承“国学”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生存智慧与治国方略。
国学中所蕴含的绝非是简单地“子曰诗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国学的价值主题,亦是国学学习的精神要义。
三是民族层面。就其概念的提及而言,“国学”始之清末西学东渐的特定历史时期。当时,为了在西洋炮火中抵制全盘西化的思潮,唤起国人的民族觉醒,一些仁人志士倡导国学,并将“一国所有之学”与民族兴亡联系起来。
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故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仍立者也。
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可以说,国学从其产生之始,就不仅仅是一个学问或者学术概念,它更多的是内含着振兴民族精神与弘扬中国文化的理性与人文传统,通过增强民族自主精神和自信力,从而达到振兴国家并与西方列强相抗衡的目的。
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尊重自己的大、小传统,需要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增强民族自信,更需要在找回我们自身文明的同时,摆脱以西方话语体系来看待中国问题的态度与立场。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国学与西学并非势不两立。
事实上,任何单一的文化体系都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需要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为我所用。
因此,我们今天的国学学习绝不意味着简单的文化复古或盲目排外,而应当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吸收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成分或养料。
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如果寄希望通过复兴国学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则是不现实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传媒普及程度在全球迅速增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也难以预料的新时期,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前,以农耕经济和家国政治为依托的国学体系自身亦有着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国学学习的旨意在于进一步弘扬发展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
国学该怎么学.天涯[引用时间2018-3-7]
如何学习国学,方法
累积式教育法,对于背国学是非常好的方法,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
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