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量最低原理:对一个基态原子来说,核外电子排布时,总要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空轨道,并且按由低能级到高能级的顺序依次排布;
2、洪特规则:电子在等价轨道上排布时,总要尽量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平行。这样分布时,原子的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洪特规则的特例:同一亚层上当电子全空、半满和全满时要较其它状态稳定。所以,洪特规则也是遵循能量最低原理的,它是能量最低原理的一个补充;
3、保里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即在同一个原子中,不能有四个量子数
最低能量原则
最低能量原则,1简单介绍: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之一,2详细介绍: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条件下,电子的排布总是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1简单介绍: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之一。
2详细介绍: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条件下,电子的排布总是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能量最低原则 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能量最低原则认为,基态原子核外的排布力求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请特别注意这里所说的“整个原子”。作为一个体系,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这是因为,某电子的“轨道”不仅与核电荷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等参数有关,还运动态地与电子数目以及其他电子各处在什么轨道上有关,其他电子的不同组合会导致对该电子的轨道能的不同影响。这正好比一个足球队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是由球队整体的运动状态决定的一样,不能单看一个队员的状态。因此,过去认为能量最低原则是电子首先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的说法应当予以修正。
能量最低原理定义
能量最低原理定义如下:
能量最低原理,指的是“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原则。定义:“系统的能量越低、越稳定”,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 这一规律,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然后按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的顺序依次向能量较高的能级上分布,称为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若干粒子在一起,能量最低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平衡态,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以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
原理: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作用: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热寂。
什么样的原子处于最低能量
就是处在最低能量级的原子。原子通过跃迁可以到其他的能级上,从而放出能量。 简单点说,原子是要在轨道上运动的,处在最里面的轨道,也就是最稳定的轨道的时候就是出于基态。
希望采纳
怎么判断基态和激发态
基态是指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的这种定态;激发态指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
原子基态是指在原子当中,体系的不同量子态由电子轨道刻画,不同的电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氢原子有一个电子绕核运动,有某些固定轨道可供它占有。
如果这个电子在围绕原子核的半径最小轨道内,则原子的能量最低,称此为原子的基态。如电子在更大的半径上,则原子能量更高,处于激发态。而将一个电子从原子的基态移除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游离能。
相关信息
氢原子的基态对应于氢原子中唯一电子可能的最低原子轨道(即波函数的球状1s轨道,它具有最低的量子数)。
当能量被提供给原子(例如,通过吸收光子的能量),原子中的电子可以被提升到激发态(它的量子数至少比最小的可能量子数多一个)。如果入射光子有足够的能量,电子就会被“撞出”束缚态,失去的原子就会被电离。
被激发后,原子以特定能量发射的光子的形式回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不同激发态的原子发射的光子具有不同的电磁光谱,显示出它们独特的光谱线(也称为“发射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