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的装备从竿、线、漂、坠、钩来看是一个系统,而子线则是把钓钩和系统联系起来的关键部分。选择子线的合理与否,决定了这个钓组的灵敏性和准确率,并能直接影响到钓获。
选择台钓子线长度的方法:
1、在静水区做钓,鱼就饵的动作较轻,较平稳,为了提高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子线则宜短。
2、在小水面垂钓鲫鱼等小型鱼,使用小漂、小坠、短子线。
3、在清澈见底的浅水域垂钓,为增强隐蔽性,子线宜稍长。
4、在浑浊的水域垂钓,子线可以稍短。
钓鱼子线的长短如何选择
子线长度不能一成不变。至于用长用短,则必须依据水情、鱼情等实际而定。具体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一、依据鱼的个体大小而定
钓小鱼和吃钩比较文静的鱼宜用短子线。而钓个体大的或吃钩凶的鱼要用长子线。子线长传递鱼吃钩的信息虽比短子线慢,但准确率高,上鱼的概率也高。
二、依据鱼的密度来定
在鱼的密度大的水域垂钓,经常会出现鱼抢食和接口的现象,双钩钓双鱼屡见不鲜。为防止大鱼吃钩碰到坠而产生警觉,用长子线优于短子线。
三、依据水的流速来定
钓急流和缓流要用长子线,因为急流和缓流里的`鱼吃食凶,见食一口咬住拖着就走,令人猝不及防,如脑短,往往会贻误提竿时机。用长子线可延缓时间,使鱼讯和提竿容易合上拍,中鱼率也高。钓平流和静水要依据水的深浅、浊清而定,也可按钓手的经验和习惯取舍。
四、依据水的深浅来定
水位深宜用长子线。子线长,钩与坠距离远,利于大鱼吃钩。虽然鱼讯传得慢,鱼漂反应迟钝,但只要不失时机扬竿即可中鱼。水位浅宜用短子线,浅水的鱼吃钩,除小鱼外一般很小逗钩,多半拖着就走,生怕有险情。所以,鱼讯传导的快鱼漂反应也灵,但必须迟点提竿,不能超前。
五、依据水底情况来定
钓比较平坦的沙质河底,钓饵周围于净易被鱼发现,可用长子线。钓乱石和杂草底,为防止鱼吃钩拉入石缝和草丛,子线用短为好。
六、依据水的浊清来定
水体浑浊时,鱼的视力和嗅觉都会受到影响,发现食物慢,即使见到了食物吃口也轻,动作也小。因此,为了提高灵敏度必须用短子线。
综上所述,子线的长短很难做出了个统一的定式,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全靠钓手的经验选择。
究竟台钓子线用多长算合适
【上篇:子线】
长子线优点:摆幅大,口好;隐蔽,不易断;
长子线缺点:信号传导损耗大,传导慢。
短子线优点:传导信号快、准、大;
短子线缺点:隐蔽性差,信号多,不易判断。
常见鱼种子线长度选择
1、春钓鲫鱼:
子线20-25cm。越冬后开始索饵,胆小贪食,对活食敏感。这个长度子线摆幅大,上下钩饵与子线有自然夹角,便于鱼吸入,中鱼率较高。
适用钓法: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2、夏初钓鲫:
子线15-20cm。这时鲫鱼吃口极好,把漂调准,中鱼率高且有一定速度。
适用钓法: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3、拉饵钓鲫:
子线10-12cm。主要考虑鱼密度高、追求速度。
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
4、悬坠跑铅钓鲫:
子线5-8cm。为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采用短子线。
5、钓滑口鲫:
子线18-20cm。可避开一些假信号,灵敏度又不太低。
6、钓鲤鱼:
子线20-30cm。鲤鱼个体较大,警惕性高,长子线可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中鱼后不易断线。
7、钓草鱼:
子线25-30cm,与钓鲤相同。
8、钓鲢:
子线25-50cm。
tips:长子线调标应偏灵,长子线本身偏钝(弯曲大、信号损失多);短子线调标应偏钝,因为短子线本身偏灵。调目钓目上,长子线可钓高钓低;短子线可钓低钓低。
台钓使用的子线长短有什么讲究
台钓(悬坠钓)子线是指8字环到钓钩之间的专用钓线,其长短、粗细、钩距大小等是与钓法、鱼情和施钓情况密不可分的,子线的长短从10厘米至50厘米范围选择。
子线的长短在垂钓过程中,起到控制线组(饵料)二次下摆时间,短子线二次下摆时间短,饵料快速到位,适用对象鱼索饵积极的状态;长子线则有延缓饵料到位,饵料徐徐自然落下,加大了对象鱼追饵、就饵时间,增加了诱鱼效果。
一般(仅述子线长短)有下列关系:
钓法——这里指钓底还、钓浮还是钓过程
钓底时,推荐10-20厘米长度,要求快速到底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跑铅钓法时推荐10厘米更能及时、准确反映鱼口。
钓浮时,快浮可短,推荐15厘米,慢浮可长,推荐20-30厘米。
钓过程,此时一般选择中长子线30-50厘米
鱼情——这里指鱼快慢或鱼个体大小
鱼口快适当缩短子线,鱼口慢(10-20厘米),适当加长子线(30-40厘米)。
对象鱼个体大适当加长子线,个体小适当缩短子线。
钓点——这里指是否钓组抛投入位的难易程度
容易抛投可按照上述做法,充分发挥子线选择优势;
不易抛投入位时(特指水面水底障碍物多或水底高低不平),应适当缩短子线;极特殊情况下选择单钩垂钓。
另外,上述观点不是非要如此不可的,只是钓手要根据自己的心得与现场的情况相适应,毕竟中鱼才是硬道理。
再一点,子线长短只是一种适用而不是必须。
如何选择台钓子线长度?
台钓的装备从竿、线、漂、坠、钩来看是一个系统,而子线则是把钓钩和这个系统联系起来的关键部分。选择子线的合理与否,决定了这个钓组的灵敏性和准确率,并能直接影响到钓获。
在静水区做钓,鱼就饵的动作较轻、较平稳,为了提高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子线则宜短。
在小水面垂钓鲫鱼等小型鱼,小漂、小坠、短子线。
在清澈见底的浅水域垂钓,为增强隐蔽性,子线宜稍长。
在浑浊的水域垂钓,子线可以稍短。
在江河中垂钓,水流速越高,子线越应加长些。
从季节上讲,初春和深秋垂钓,子线宜短;夏秋之季垂钓,子线宜长。
平坦无障碍的水域垂钓,子线宜长;有杂草或障碍物的水域垂钓,子线则宜短。
使用面食素饵时短子线可以提高钓组的灵敏度,而钓荤饵子线则长一点有利。
此外,鱼的密度高或个体大时,鱼吃饵时往往抢食,故子线应长些,反之则应短点。
脑线的粗细应随主线而定,一般比主线细0.2号左右为适宜。遇到大鱼或者挂底等情况可以保护起到舍卒保车的作用,保护钓组和钓竿不受破坏。
台钓是悬坠钓,子线的长短会影响到铅坠距离水底的距离,子线长短怎么选?
台钓是悬坠钓,子线的长短会影响到铅坠距离水底的距离,子线长短怎么选? 水下泥厚,子线选长
郊外的海域状况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水下的淤泥令人十分烦恼,一般大家要想水下污泥不影响自己,就只能改变饵的比例,而子线长短越少,铅坠对鱼饵的影响就越多,子线长短越长,铅坠的影响就越小。
鱼口好,子线选短一般在野外钓鱼的时候,假如鱼类聚集的量非常大,鱼口十分好的话,大家就要挑选用短的子线,由于长子线的话,吃口信号传送肯定是比不过短子线的,当然假如鱼口比较差的话,大家就能选长子线钓钝了,还能避免一些乱口和杂口,不妨一试呢。
短子线的特性把子线长的特点相反看便是短子线的特点了。不过多数渔友都是玩休闲钓大鱼,针对子线长度的挑选还是挺提议应用短一些的。原因关键有三个,短子线有利于避免闹小鱼,这个在钓鱼中十分关键。除了鱼口轻小鱼少的时节,不建议应用长子线。第二,短子线能够有效降低中大咖后的搭桥术状况,野钓大鱼可能一天就一条,跑了太心痛。第三,除了钓浮,钓鲢鳙,其他钓鱼方法上都不建议应用长子线。
主线和子线的比例原则当主线和子线连接后,就形成了一个总体,这个总体最容易被破坏的阶段,便是主线和子线连接的部分,拉力值得下限,就在于子线的拉力值下限。举个例子,主线2.0,子线1.0,那么整副钓组的极限拉力值,要以1.0的线径为基准的,也正由于此,子线比主线的线径小一半,这就是个规定值了,假如再小一些,则彻底没有必要配这个号的主线,还不如主线小一点来迁就子线。
子线长度多长合适
子线长度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cm-20cm之间。
1、春钓鲫鱼,
因为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却也贪食,虽然聚鱼很慢,却对活饵比较敏感。所以子线长度在20~25cm左右为宜,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和子线在落底前有一个自然夹鱼的过程,便于鱼口的吸入,从而提高中鱼率,适用于搓饵钓底和搓饵钓接口等。
2、夏初钓鲫,
因为鱼的吃口特别好,只要把漂调准确,子线长度控制在15~20cm之间,中鱼率就会很高,适用于搓饵钓底或者拉饵钓底。
3、拉饵钓鲫,
因为考虑到鱼的密度很高,速度也很快,子线长度在10~12cm左右即可,适用于以中上层为主的拉饵钓浮。
注意事项:
1、子线是长是短,要看目标鱼的大小,总体原则就是:鱼越大,子线越长。要是钓的是小鲫鱼,子线在30厘米到40厘米然后对折就够了,也就是子线不用太长,因为小鱼吃口较轻,造成的拉动力也就小,而子线长了必然会损失力的传导,以致漂相看不清。
2、如果要钓大鱼,比如2、3斤的鲤鱼,子线最好是在60厘米到80厘米然后对折这样一个长度,对大鱼来说,长子线在水中的摆动幅度大,摆动时间长,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诱鱼。
台钓子线多少长度才适宜啊?
子线长
假信号就少
而且如果是拉饵
长子线还可以减缓饵落地的时间
自然诱鱼的时间也就长了一点。反之
如果小杂鱼多
流水
坠到底
子线长就一定不合适了。所以说子线没有合适的长短
只有适合钓点的长短。当然
大概的参数还是有的
一般5到30公分比较合适........
钓鱼的子线一般多长为好
专家解答
钓鱼的子线一般10-30厘米长为好。
子线要长短适中,太长容易导致缠线,太短则容易导致无法下降到深层,需要根据鱼的体型和分布选择。
体型比较大的鱼一般分布在深层,比如鲤鱼、草鱼等鱼种在底部活动较多,适合用20-30厘米的子线;垂钓鲫鱼等体型小的鱼时,由于它们经常在浅层活动,用15-25厘米的子线即可。
钓鱼子线怎么选择 在淡水中垂钓,一般都可以将尼龙线作为子线,基本可以满足垂钓大多数鱼的要求。它是无色透明的,进入水中之后不容惊扰鱼。而且它的耐磨性也不错,比较耐用。拉力值也大,垂钓小型或中等鱼效果都很好。不过在垂钓体型比较大的鱼时,由于对子线产生的拉力比较大,为了防止断线,可以使用PE线,拉力值更大,轻易不会断。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