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到130毫伏,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毫伏,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到2、0毫秒,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
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同时将钾离子泵入细胞内
此时胞外钠离子浓度高,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
但是,与此同时,细胞膜上有许多的钾离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导致钾离子外流
最终结果是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不多,但是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就造成了膜电位外正内负
试以PH玻璃电极为例简述膜电位的形成机理
玻璃电极的玻璃膜进入水溶液中,形成一层很薄的溶胀的硅酸层,其中Si与O构成的骨架是带负电荷的,与此抗衡的离子是碱金属离子M+,当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其中M+为氢离子所交换,因为硅酸结构与氢离子所结合的键的强度远大于M+的强度,因而膜表面的点位几乎全为氢离子所占据而形成三SiO-H+,膜内表面与内部溶液接触时,同样形成水化层.但若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的ph不同,则将影响三SiO-H+的解离平衡.故在膜内外的固—液界面上由于电荷分布不同而形成二界面电位,这样就使跨越膜的两侧具有一定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就称为膜电位.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生物电产生的原理可用"离子学说"解释。该学说认为: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所造成的。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而膜内K+又高于膜外,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细胞膜对蛋白质负离子(A-)无通透性,膜内大分子A-被阻止在膜的内侧,从而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的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即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波形分为上升相和下降相。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上Na
+
通道迅速开放,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电位比膜内正,所以,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使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并进而转为正电位。这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电位梯度,阻止Na+继续内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梯度相等时,Na+内流停止。因此,动作电位的上升相的顶点是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膜电位是什么 啥是膜电位
1、膜电位通常是指以膜相隔的两种溶液之间产生的电位差,一般情况下是指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伴随的电现象,是存在于细胞膜另外两侧的电位差。
2、一般膜电位分为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两种。静息状态时,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扩散到膜外从而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加强,是膜外的钠离子向膜内扩散,从而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
离子交换和扩散。
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离子交换和扩散是答案正确。系统误差的大小、正负是可以被检测出来的,因而是可以校正的。
玻璃电极的表面必须经过水合才具有指ph的功能。因此ph电极在使用前需在蒸馏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
相关推荐: